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早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的影响
1
作者 李涛 肖玉 +4 位作者 王宏伟 麦根荣 徐少勇 谢集建 李东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064-1065,共2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早产鼠肺泡Ⅱ型细胞(AECⅡ)发育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SP-B)表达的影响。方法孕19d Wistar大鼠剖腹取胎鼠,原代培养AECⅡ,分成VEGF-165组、地塞米松组、VEGF加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检测各组AECⅡ...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早产鼠肺泡Ⅱ型细胞(AECⅡ)发育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SP-B)表达的影响。方法孕19d Wistar大鼠剖腹取胎鼠,原代培养AECⅡ,分成VEGF-165组、地塞米松组、VEGF加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检测各组AECⅡ和SP-B表达。结果VEGF-165组、地塞米松组与VEGF加地塞米松组SP-B阳性表达,对照组阴性表达。结论VEGF-165能促进早产鼠肺泡细胞SP-B表达与分泌,可促进肺发育和肺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肺泡Ⅱ型细胞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
下载PDF
单肺通气大鼠肺泡表面活性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易娟 黄冰 +6 位作者 黎阳 阮林 彭丹晖 林飞 顾永辉 黄宇 陈锡华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OLV)大鼠肺组织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SP-B)表达的变化。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单肺通气组(A组)、双肺通气对照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组和B组根据不同的通气时间分成亚组A1、A2、A3组...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OLV)大鼠肺组织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SP-B)表达的变化。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单肺通气组(A组)、双肺通气对照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组和B组根据不同的通气时间分成亚组A1、A2、A3组和B1、B2、B3组,将气管导管过深插管至右肺建立右肺OLV模型。分别取各组左右两侧肺组织,光镜下观察其肺泡结构及肺间质的病理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SP-A和SP-B蛋白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较,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A组和B组肺组织逐渐表现出肺泡充血水肿、肺间质逐渐增厚,且在A组非通气侧这些病理变化更为严重。与C组比较,A组各亚组SP-A和SP-B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且随着OLV时间延长,蛋白表达减少更加明显(P<0.05);与B组各亚组对应侧肺比较,A组中各亚组左侧肺SP-A和SP-B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右侧肺SP-A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肺SP-B蛋白表达在A1、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3组则比B3组蛋白表达减少(P<0.05);A组各亚组组内两侧肺比较,SP-A和SP-B蛋白在A组各亚组左侧肺均比右侧肺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 OLV可致SP-A和SP-B表达下调,且非通气侧比相同时间的双肺通气肺组织下调更明显,这可能是OLV所致肺损伤更加严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曾凌空 李文斌 +4 位作者 潘睿 单瑞艳 周玉荣 张佳 常立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诊断病例为病例组,并按1∶2比例收集胎龄和出生体重相匹配的无明显感染...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诊断病例为病例组,并按1∶2比例收集胎龄和出生体重相匹配的无明显感染症状早产儿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分析技术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SPB-18A/C及SPB1580C/T多态性,观察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并复习文献比较本研究汉族与其他种族人群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2008至2010年NRDS组91例,对照组182名进入分析。①SPB-18A/C基因在NRDS组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1.0%、40.7%和48.4%,对照组分别为6.6%、31.3%和62.1%;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DS组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1.3%vs22.3%)。②SPB1580C/T基因在NRDS组TT、T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63.7%和45.1%,对照组分别为30.8%、6.6%和48.4%;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DS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1%vs70.9%)。③本研究汉族人、美国人、巴西人和丹麦人SPB1580等位基因C频率分别为79%、35%、41%和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日本人群等位基因C频率(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汉族人、巴西人、美国人和丹麦人SPB-18等位基因A频率分别为31%、58%、57%和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汉族人群SPB-18A/C及SPB1580C/T基因多态性是NRDS的危险因素。不同种族人群SPB1580C/T和SPB-18A/C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基因多态性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易感性
下载PDF
脓毒症性ARDS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的变化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冬青 王胜云 +2 位作者 刘梅 孙克玉 李文放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注射液干预前后盲肠结扎穿孔法(CLP)致脓毒症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改变,探讨表面活性物质在CLP致ARDS发生中的作用以及乌司他丁对其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体质量200~240 g,随机...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注射液干预前后盲肠结扎穿孔法(CLP)致脓毒症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改变,探讨表面活性物质在CLP致ARDS发生中的作用以及乌司他丁对其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体质量200~240 g,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30)、脓毒症组(CLP组,n=30)和乌司他丁组(UST组,n=30)。利用CLP法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测定各组大鼠造模后6、12、24、48 h四个时间点肺湿/干质量比(肺水肿指数);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方法和透射电镜对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及急性肺损伤病理评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RT-PCR)和免疫印迹试验(WB)分别检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SP-B)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C(SP-C)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水肿指数和肺损伤病理评分显示乌司他丁组大鼠肺损伤明显减轻(P<0.05);乌司他丁组大鼠肺组织中SP-B和SP-C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都较CLP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提高脓毒症性ARDS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含量,有效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乌司他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C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80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外显子测序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费通 崔其亮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了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易感性、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南方汉族人8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SP—B外显子序列,把80例患儿分为RDS组和非RDS组... 目的了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易感性、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南方汉族人8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SP—B外显子序列,把80例患儿分为RDS组和非RDS组,比较2组SP—B外显子基因型的差异。结果2组早产儿在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0例极低体质量早产儿中59例外显子有突变,突变位点有2种类型,V1:Exon2:c.[5A〉C]+[5A〉C]或C.[5A〉C]+[=];V2:Exon5tC.[428C〉T]+1428C〉T]或c.[428C〉T]+[=]。RDS组45例中V1型20例、V2型18例、V1+V2型3例,非RDS组V1型12例、V2型9例、V1+V2型0例。V1和V2在2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73、5.02,P均〈0.05),2种多态性对于RDS的OR值分别为3.33和4.00。RDS组中SP—B外显子基因突变病例与未突变病例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P〉0.05)。结论在中国南方汉族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SP-B外显子基因多态性是RD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外显子 测序
原文传递
大剂量氨溴索对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犬体内SP-A、SP-B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毅 邹曰坤 +2 位作者 蒋富强 张齐 刘于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对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ALI)犬体内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B(SP-A、SP-B)含量的影响。方法:胸腔注入海水制备犬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G)及氨溴索治疗组(AG),AG犬在海水浸泡10min后静脉注射12mg/kg的氨...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对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ALI)犬体内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B(SP-A、SP-B)含量的影响。方法:胸腔注入海水制备犬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G)及氨溴索治疗组(AG),AG犬在海水浸泡10min后静脉注射12mg/kg的氨溴索,CG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观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及肺组织中SP-A、SP-B含量的变化。结果:致伤后6h后氨溴索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清中SP-A、SP-B含量均较实验前明显增高(P<0.01),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氨溴索治疗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P-A、SP-B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氨溴索能诱导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ALI犬肺内SP-A、SP-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海水浸泡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SP—b) 氨溴索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地塞米松对胎鼠肺泡Ⅱ型细胞的影响
7
作者 李涛 王宏伟 +5 位作者 肖玉 常立文 麦根荣 徐少勇 谢集建 李东升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地塞米松对胎鼠肺泡Ⅱ型细胞发育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SP-B)表达的影响,为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寻找新途径。方法取孕20 d的W istar大鼠剖腹取胎鼠,原代培养肺泡Ⅱ型细胞,将所得...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地塞米松对胎鼠肺泡Ⅱ型细胞发育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SP-B)表达的影响,为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寻找新途径。方法取孕20 d的W istar大鼠剖腹取胎鼠,原代培养肺泡Ⅱ型细胞,将所得肺泡Ⅱ型细胞分成4组,分别加入VEGF、地塞米松、VEGF+地塞米松、空白培养液(即对照组),孵育后测定各组胎鼠肺泡Ⅱ型细胞VEGF及其受体F lt-1、F lk-1和SP-B。结果VEGF组、地塞米松组与VEGF+地塞米松组SP-B均阳性表达,对照组SP-B阴性表达;VEGF组与VEGF+地塞米松组VEGF、F lt-1、F lk-1阳性表达,地塞米松组VEGF、F lt-1、F lk-1阴性表达。结论VEGF能促进肺泡发育和肺表面活性物质SP-B的合成与分泌,拮抗地塞米松下调肺泡Ⅱ型细胞受体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地塞米松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 肺泡Ⅱ型细胞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
下载PDF
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对A549细胞分泌SP-B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志晓 沙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70-1274,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耐热抗原(Mtb-HAg)刺激诱导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后对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的分泌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tb-HAg分别刺激诱导A549细胞,相同条件分别培养24、48 h,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耐热抗原(Mtb-HAg)刺激诱导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后对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的分泌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tb-HAg分别刺激诱导A549细胞,相同条件分别培养24、48 h,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和阳性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姜黄素组]。运用ELISA法检测对照组1、LPS组和实验组1(2、3μg/ml Mtb-HAg分别诱导A549细胞培养24 h和48 h)培养上清液中的SP-B表达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对照组1、LPS组和实验组1中基因SFTPB的相对表达量;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对照组2、姜黄素组和实验组2(2、3μg/ml Mtb-HAg分别诱导A549细胞培养24 h)中A549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刺激诱导相同时间,实验组1的SP-B表达量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浓度刺激诱导随时间的延长,实验组1中SP-B表达量降低的不显著。相同培养时间,随着Mtb-HAg浓度的增加实验组1表达SP-B的基因SFTPB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相同有效刺激浓度下,其相对表达量随作用时间变化不显著。姜黄素组和实验组2中的A549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P<0.05)。结论 Mtb-HAg对A549细胞表达SP-B的抑制作用明显,并能诱导A549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耐热抗原 A549细胞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 凋亡
下载PDF
酒精对高血压肥胖人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瑛 姚晓光 +2 位作者 洪静 汪迎春 李南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4085-4090,共6页
背景 饮酒会加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且OSAS患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SP-B)与OSAS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但是,在高血压肥胖患者中,短期饮酒对于SP-B水平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 分析饮酒对高血压肥胖患者OSAS严重程度的影响以及... 背景 饮酒会加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且OSAS患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SP-B)与OSAS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但是,在高血压肥胖患者中,短期饮酒对于SP-B水平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 分析饮酒对高血压肥胖患者OSAS严重程度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年龄≥18岁的男性主诉饮酒后打鼾加重的高血压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诊断标准,分为肥胖组31例[体质指数(BMI)≥28 kg/m^2]与非肥胖组30例(BMI<28 kg/m^2)。分别在患者饮酒前后进行两次睡眠呼吸监测(PSG),记录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睡眠效率、睡眠1期、睡眠2期、睡眠3期、睡眠4期及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期等指标,测量其饮酒前后酒精浓度,并于饮酒前、饮酒后PSG前及饮酒后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进行SP-B水平测定,同时监测PSG前及次日清晨血压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饮酒后LSaO2降低的影响因素。结果 肥胖组饮酒后LSaO2、REM期、睡前收缩压、晨起舒张压低于饮酒前,酒精浓度高于饮酒前(P<0.05);非肥胖组饮酒后酒精浓度、AHI、AI、HI高于饮酒前,LSaO2低于饮酒前(P<0.05)。肥胖组患者饮酒后PSG前SP-B水平低于饮酒后次日(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后低SP-B水平[OR=5.512,95%CI(1.101,27.609)]是LSaO2降低的危险因素。结论 饮酒会影响肥胖高血压患者OSAS严重程度以及SP-B水平,单次酒精摄入可能会通过降低SP-B和LSaO2水平,加重高血压肥胖人群中OSAS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肥胖 酒精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殿三 王祥瑞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5年第6期330-333,共4页
急性肺损伤(ALI)的病死率高达40%~60%,虽然败血症、创伤、肺炎、烧伤、输血、体外循环和胰腺炎等多种因素均可以诱发ALI,但是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人中最终发展成ALI的比例并不高,而且ALI患者的转归各不相同,表明与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急性肺损伤(ALI)的病死率高达40%~60%,虽然败血症、创伤、肺炎、烧伤、输血、体外循环和胰腺炎等多种因素均可以诱发ALI,但是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人中最终发展成ALI的比例并不高,而且ALI患者的转归各不相同,表明与个体间的遗传差异有关。个体间的遗传差异表现为基因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基因多态性的一种最常见形式,可由于单核苷酸的置换、缺失或插入造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很多基因的多态性与ALI的发生发展有关,现对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凝血相关基因及其他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基因易感性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基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