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混合型腺癌中各主要构成亚型不同预后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栾焕玲 孙蕾娜 +3 位作者 郭燕 董娜 战忠利 孙保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肺混合型腺癌(lung mixed-adenocarcinoma,LMAC)构成中各主要混合亚型不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有无差异。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肺混合型腺癌202例,重新审阅... 目的:探讨肺混合型腺癌(lung mixed-adenocarcinoma,LMAC)构成中各主要混合亚型不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有无差异。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肺混合型腺癌202例,重新审阅肿物病理切片,判定其主要混合亚型,并依据2004年WHO最新肺癌组织学分类标准分为五组: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carcinoma,BAC)组、腺泡样腺癌组、实性腺癌伴黏液产生组、乳头状腺癌组以及黏液腺癌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09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五组间在性别、年龄、吸烟状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就诊时有无症状、淋巴结转移、N分期、T分期、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术后是否复发转移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乳头状腺癌组淋巴结转移率和术后复发转移率最高。五组的3年生存率依次为78.4%、52.5%、48.3%、47.8%和29.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BAC组预后最好,黏液腺癌组预后最差,其余三组预后介于两者之间。结论:五组间在临床病理因素方面各具特点,且有着不同的临床预后。因此对肺混合型腺癌中主要混合亚型进行判定,对指导临床治疗及有效预测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混合型腺癌 亚型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