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护理对小儿肺炎咳喘的临床价值分析
1
作者 戴瑞红 周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95-0198,共4页
分析为肺炎咳喘患儿提供中医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0例肺炎咳喘患儿分为两组内均含有25例肺炎患儿的观察组、对照组(时间: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方式:电脑抽号法),前组接受中医护理,后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结果 观察组患... 分析为肺炎咳喘患儿提供中医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0例肺炎咳喘患儿分为两组内均含有25例肺炎患儿的观察组、对照组(时间: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方式:电脑抽号法),前组接受中医护理,后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肺功能、症状缓解时间、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为肺炎咳喘患儿提供中医护理服务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小儿肺炎咳喘 临床价值 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小儿肺炎咳喘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园园 刘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33-0036,共4页
小儿肺炎咳喘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小儿肺炎咳喘的发病原因与细菌、病毒等因素感染有关。小儿肺炎咳喘在临床上以咳嗽、呼吸急促、胸闷、发热等症状为主,同时还伴有食... 小儿肺炎咳喘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小儿肺炎咳喘的发病原因与细菌、病毒等因素感染有关。小儿肺炎咳喘在临床上以咳嗽、呼吸急促、胸闷、发热等症状为主,同时还伴有食欲不振、乏力和体重下降等其他症状。若小儿肺炎咳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则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及生活。本文从西医、中医角度对小儿肺炎咳喘进行总结,以便为临床治疗小儿肺炎咳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咳喘 中西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泻白散对痰热闭肺型肺炎咳喘患儿TNF-α、IL-6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华洁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泻白散在痰热闭肺型肺炎咳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4例痰热闭肺型肺炎咳喘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泻白散治疗,治疗2周后...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泻白散在痰热闭肺型肺炎咳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4例痰热闭肺型肺炎咳喘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泻白散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疗效,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G(IgG)、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症状积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IL-6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9.95、33.26,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比值、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2、-5.12,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热、气喘、咳嗽、胸部X线片病变吸收等症状体征消失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9.55、10.34、17.11、5.14,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主要、次要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10.31、15.16,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6%(59/62),高于对照组的82.26%(5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P<0.05)。结论对于痰热闭肺型肺炎咳喘患儿而言,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泻白散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病情好转,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麻杏石甘汤 泻白散 痰热闭肺型 肺炎咳喘 免疫功能 疗效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咳喘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丹 周燕 许慧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4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咳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肺炎咳喘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37例。西药组根据病情给予抗菌、抗病毒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咳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肺炎咳喘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37例。西药组根据病情给予抗菌、抗病毒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4.59%,西药组为81.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西药组为2.7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对肺炎咳喘,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咳喘 麻杏石甘汤 抗菌 抗病毒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小儿肺炎咳喘应用中医护理的研究
5
作者 丁彤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4期167-169,共3页
对小儿肺炎咳喘患者开展中医护理与干预,并探讨该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设置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并于2022年1月终止,从我院儿科中随机选取80名小儿肺炎咳喘患者参与研究,以患儿所接受的护理方法为基础,将其分为参照组与... 对小儿肺炎咳喘患者开展中医护理与干预,并探讨该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设置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并于2022年1月终止,从我院儿科中随机选取80名小儿肺炎咳喘患者参与研究,以患儿所接受的护理方法为基础,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并控制两组患儿人数均为40人。对参研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缓解时间、肺部功能指标与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经中医护理与帮助后,其对生活质量的评分、肺部功能指标与满意度情况整体高于参照组,同时患儿症状缓解与消除所花时间则明显更短,两组数据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讨论:对小儿肺炎咳喘患者运用以中医护理理念为主体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患儿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的提升,在改善其临床症状与肺部功能上效果显著,应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咳喘 中医护理 肺部功能指标
下载PDF
中医护理在小儿肺炎咳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月英 《黑龙江中医药》 2023年第1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小儿肺炎咳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咳喘患者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小儿肺炎咳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咳喘患者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更高(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小儿肺炎咳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咳喘 常规护理 中医护理 应用效果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麻杏甘石汤穴位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淑英 李银红 蒋英亮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2期292-294,共3页
目的观察麻杏甘石汤穴位离子导入治疗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抗炎化痰治疗,治疗组加用麻杏甘石汤穴位离子导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结果两组治疗后... 目的观察麻杏甘石汤穴位离子导入治疗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抗炎化痰治疗,治疗组加用麻杏甘石汤穴位离子导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结果两组治疗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变化(P<0.01);两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更加明显(P<0.01)。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总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8%,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结论麻杏甘石汤穴位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可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消散,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甘石汤 肺炎咳喘 穴位 离子导入
下载PDF
五虎汤离子导入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淑英 李银红 蒋英亮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10期1800-1802,共3页
目的观察五虎汤离子导入对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感染、雾化排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虎汤离子导... 目的观察五虎汤离子导入对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感染、雾化排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虎汤离子导入治疗,疗程为10 d。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在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观察指标等方面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五虎汤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可改善肺部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咳喘 血液流变学 五虎汤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致肺炎患儿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志妙 周温 +1 位作者 祁晓雪 刘新锋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9期1386-1389,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婴幼儿胃食管反流所致肺炎咳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46例胃食管反流所致肺炎咳喘的患儿及家属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婴幼儿胃食管反流所致肺炎咳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46例胃食管反流所致肺炎咳喘的患儿及家属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病情反复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病情反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对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营养状况,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病情反复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肺炎咳喘 胃食管反流 优质护理干预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咳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献丽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12期136-138,共3页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肺炎喘咳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氨苄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麻...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肺炎喘咳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氨苄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体征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患儿家属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等体征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咳患儿,整体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加减 小儿肺炎咳喘 肺功能指标
原文传递
Effect of xiaoer feire kechuan oral solution on extrapulmonary injury induced by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infant wistar rats
11
作者 Shan-shan Guo Lei Bao +4 位作者 Tian-ge Qu Xin Mao Jing Sun Ying-jie Gao Xiao-lan Cui 《TMR Theory and Hypothesis》 2018年第4期89-98,共10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Xiaoer Feire Kechuan oral solution on the extrapulmonary injury induced by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infant Wistar rats. Methods Infant Wistar rats were infected intranasally with M.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Xiaoer Feire Kechuan oral solution on the extrapulmonary injury induced by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infant Wistar rats. Methods Infant Wistar rats were infected intranasally with M. pneumoniae once a day for four days. In the treatment groups, Xiaoer Feire Kechuan oral solution was administered daily for four days beginning from the day of infection. On day 5, blood of the rats was collected, and blood routine and biochemistry indexes were measured. All rats were sacrificed, and the weight of brain, heart, liver, and kidney was measured to calculate the organ indexes. The GM1 and GALC-Ab content in brain tissue was determined by ELISA.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brain, heart, liver, kidney, and cerebellum were observed by HE staining. Results Blood routine indexes fluctuated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in the infection control group and in three of the Xiaoer Feire Kechuan oral solution groups. The serum LDH, CK, and CRE in all three Xiaoer Feire Kechuan oral solution groups were distinc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infection control group (P < 0.01, P < 0.05). Rat brain index and GALC-Ab content in the brain tissue showed an increase in infection control group. In the Xiaoer Feire Kechuan oral solution groups, the GALC-Ab content in brain tissue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heart, liver, and kidney tissues showed mil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infection group, which were reversed by Xiaoer Feire Kechuan oral solution treatment. Conclusions The extrapulmonary injury induced by M. pneumoniae in infant Wistar rats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Xiaoer Feire Kechuan oral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oer Feire Kechuan oral solution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ant rat Extrapulmonary inju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