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胡希恕《伤寒论》六经辨证刍议肺肠同为阳明证
1
作者 周婧 吴家顺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48,共2页
《伤寒论》为六经辨证体系,肺在六经辨证中当如何归属?笔者分析胡希恕《伤寒论》六经辨证方法,结合脏腑辨证体系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认为肺肠同属阳明证。文章尝试从中医传统医学及现代西医医学的双视角来对“肺肠相关”的理论内涵... 《伤寒论》为六经辨证体系,肺在六经辨证中当如何归属?笔者分析胡希恕《伤寒论》六经辨证方法,结合脏腑辨证体系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认为肺肠同属阳明证。文章尝试从中医传统医学及现代西医医学的双视角来对“肺肠相关”的理论内涵进行新的阐述,对六经辨证中肺的归属问题进行新的猜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阳明证 肺肠相关 中医内涵 现代机理
下载PDF
“肺肠同治”针刺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2
作者 朱海燕 张咩庆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0期903-904,共2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功能性胃肠病,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伴粪便性状及排便时间改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为其最常见的一个亚型。本病由于发病机制不明,至今西医尚缺乏疗效肯定的药物,多予对症治疗,但临床效果不尽如人意,且易反...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功能性胃肠病,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伴粪便性状及排便时间改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为其最常见的一个亚型。本病由于发病机制不明,至今西医尚缺乏疗效肯定的药物,多予对症治疗,但临床效果不尽如人意,且易反复发作。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内脏高敏感、肠道动力异常、脑-肠-菌轴调节异常、肠道屏障破坏等,最终导致结肠道水液代谢紊乱和肠道平滑肌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肺肠同治 针灸疗法
下载PDF
肺肠同治理论下宣白承气汤结合肠内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朱国清 周妍 +3 位作者 李仙珍 唐丽丽 陈贺 刘志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312-2318,共7页
【目的】探析肺肠同治理论指导下宣白承气汤结合肠内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2例AECOPD肺热腑实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 【目的】探析肺肠同治理论指导下宣白承气汤结合肠内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2例AECOPD肺热腑实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给予宣白承气汤结合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等营养指标及肠道菌群分布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3%(45/46),对照组为82.61%(38/46),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营养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ALB、PA、T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ALB、PA、TF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肠道菌群分布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乳杆菌、双歧杆菌菌种数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肠球菌菌种数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菌种数量的升高幅度及对肠球菌菌种数量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2/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肠同治理论指导下宣白承气汤结合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AECOPD肺热腑实型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肠道菌群失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 肺热腑实型 宣白承气汤 肺肠同治 肠内营养支持 肠道菌群
下载PDF
8例肺肠型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4
作者 林洁 苏群英 +2 位作者 朱晓莹 韦礼肥 黎俊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47-0150,共4页
针对肺肠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inoa PEAC)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该方法收集了8例PEAC临床数据,对TTF-1、NapsionA、CK7、CK20、CDX-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检测;应用ARMS-PCR方法检测PEAC8患者的突变基因,并... 针对肺肠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inoa PEAC)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该方法收集了8例PEAC临床数据,对TTF-1、NapsionA、CK7、CK20、CDX-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检测;应用ARMS-PCR方法检测PEAC8患者的突变基因,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审阅。结果 8例PEAC患者年龄45-76岁,6例以咳嗽、咳痰为临床表现,2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实施手术1例,常规治疗2例,放弃治疗5例。免疫表型8例PEAC表达CK7,3例表达CDX-2,6例表达CK20,8例均不表达TTF-1和NapsionA。随访3-30个月,死亡1人,转诊、复诊2人。结论 PEAC需要综合诊断免疫组化表型,根据临床病史、影像学、病理组织等进行综合诊断。同时PEAC患者应行多基因检测和免疫相关蛋白检测,有助于筛选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对象,指导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型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ARMS-PCR
下载PDF
基于肺肠微生态探讨健脾方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新思路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春霞 白洁 +1 位作者 臧东静 徐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3100-3104,共5页
肺肠微生态平衡在人体防御感染、调节免疫和调节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研究论述了肺肠的关系以及肺肠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而发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是呼吸道感染的机制之一。并且进一步论证了中医药中的... 肺肠微生态平衡在人体防御感染、调节免疫和调节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研究论述了肺肠的关系以及肺肠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而发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是呼吸道感染的机制之一。并且进一步论证了中医药中的健脾方剂能够通过增加肠道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减少致病菌所释放的内毒素以及炎症介质,起到增强肠黏膜屏障的免疫保护和降低抗生素的耐药性等作用,从而减轻呼吸道感染,增加临床疗效。健脾方剂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将成为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新的切入点,这为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微生态 肺与大肠相表里 健脾方剂 肺肠同治 肺肠 呼吸道感染 中医中药 新思路
下载PDF
汪悦教授应用肺肠合治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思路探析
6
作者 潘一 马顾全 +1 位作者 张晶 汪悦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以口眼干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该病属“燥痹”范畴,病机多为津液失常。古人素有“肺主通调水道”“大肠主津”“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说,汪悦教授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应用肺肠合治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通过麦...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以口眼干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该病属“燥痹”范畴,病机多为津液失常。古人素有“肺主通调水道”“大肠主津”“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说,汪悦教授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应用肺肠合治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通过麦冬地芍汤加减化裁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疗效。麦冬地芍汤功擅“养肺布津,增液润肠”,在pSS的治疗中有着“肺肠同润,充盈水道”“三络同治,布散肺津”“脏腑同养,未病先防”的特点。基础研究表明麦冬地芍汤可能通过VIP/cAMP/PKA/AQP5信号通路发挥作用,附验案一则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合治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增液汤 麦冬地芍汤 汪悦
下载PDF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肺肠相关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浦光 王梦琦 劳慧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46-651,共6页
肺炎有发病率高、传变迅速、并发症多且易累及全身各器官的特点,是目前5岁以下儿童致死率最高的呼吸道疾病。防治儿童肺炎一直是肺系疾病的研究热点。“肺肠相关”理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指导肺系疾病的辨治。随着微... 肺炎有发病率高、传变迅速、并发症多且易累及全身各器官的特点,是目前5岁以下儿童致死率最高的呼吸道疾病。防治儿童肺炎一直是肺系疾病的研究热点。“肺肠相关”理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指导肺系疾病的辨治。随着微生物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参与各系统的炎症反应过程,特别是与呼吸道疾病也有着密切关联。本文基于“肺肠相关”的中医脏腑理论,探讨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在小儿肺炎中的作用,为防治小儿肺炎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相关 肠道微生态 小儿肺炎
下载PDF
肺肠合治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胃肠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张丽雯 张高峰 +4 位作者 鞠萍 黄翔 朱雯倩 卢斐 张宇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812-816,共5页
目的 探讨肺肠合治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2月期间常熟市中医院(新区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 探讨肺肠合治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2月期间常熟市中医院(新区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肺肠合治法治疗。均连续治疗7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胃肠激素、炎症因子[降钙素(Proc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身体发热、烦渴、腹部胀满、按之疼痛、胸痛、气促、口臭或口干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身体发热、烦渴、腹部胀满、按之疼痛、胸痛、气促、口臭或口干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腔内压力、胃残留量、GIF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肠鸣音均较治疗前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腹腔内压力、胃残留量、GIF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鸣音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CT、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PCT、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且便常规、尿常规、血常规均正常。结论 肺肠合治法能够有效调节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合治法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 胃肠功能 胃肠激素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肺肠同治理论探讨柴芩麻膏汤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郅红蕾 何莹莹 +2 位作者 运苛政 孙捷 赵雅彬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8期1587-1591,共5页
目的探讨柴芩麻膏汤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柴芩麻膏汤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芩麻膏汤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清学指标[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D-Lactic acid,D-L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Lst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43%(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O、D-LA、TNF-α、PCT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及PE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芩麻膏汤联合血必净遵循肺肠同治理论,能有效治疗重症肺炎,改善症状及病情,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且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同治理论 柴芩麻膏汤 血必净注射液 重症肺炎
下载PDF
肺肠同治法治疗轻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热腑实证患者疗效及对KL-6、DAO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寇育乐 谭曦舒 +3 位作者 王旭红 李向文 史捷 陈方园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2390-2394,2407,共6页
目的评价肺肠同治法治疗轻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L-6)、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2月—2023年9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的84例... 目的评价肺肠同治法治疗轻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L-6)、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2月—2023年9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的84例轻中度ARDS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2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及基于肺肠同治法组方的中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治疗1 d、5 d、10 d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氧合指数、血清KL-6及DAO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壮热烦躁、咳嗽、咳痰、气促、口干欲饮、腹胀便秘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1 d比较,2组治疗5 d、10 d的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及血清KL-6、DAO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各指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氧合指数均明显升高,且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5 d、10 d的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及血清KL-6、DAO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8%(38/42)比78.57%(33/42),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肺肠同治法能明显减轻ARDS患者肺肠症状和肺损伤,改善肺氧合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肠同治法 涎液化糖链抗原 二胺氧化酶
下载PDF
基于“肺肠同治”论诃子治疗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11
作者 刘晨旭 冯颖达 +3 位作者 王寿加 叶稳 孟静茹 李小强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27-832,共6页
目的基于“肺肠同治”理论研究诃子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IRI)小鼠肠、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诃子发挥此作用是否基于减轻IIRI小鼠全身性炎症反应。方法选取30只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IIRI)组... 目的基于“肺肠同治”理论研究诃子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IRI)小鼠肠、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诃子发挥此作用是否基于减轻IIRI小鼠全身性炎症反应。方法选取30只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IIRI)组,IIRI+诃子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小鼠。采取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90 min的方法建立IIRI模型。诃子给药各组灌胃不同剂量诃子,1次/d,连续7 d;Sham组开腹不造模,仅在同时间点灌胃生理盐水;IIRI组造模后灌胃生理盐水。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肠道细胞的凋亡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TNF-α、IL-1β和IL-6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IRI组小鼠肠道整体出现水肿、血瘀及黏连现象,肠横切面显示固有层结构破坏,肠黏膜绒毛顶端上皮下间隙明显增宽,绒毛顶端部分脱落,而经诃子给药治疗后整体肠道损伤程度得到显著改善;IIRI组小鼠Chiu s评分升高(P<0.01),而诃子给药组Chiu s评分显著降低(P<0.01);IIRI组小鼠肠道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而诃子给药组小鼠肠道细胞凋亡数量减少;IIRI组小鼠肺组织切片HE结果出现明显的肺泡壁增厚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隙的情况,而诃子给药组的肺损伤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与Sham组相比,IIRI组小鼠肺损伤评分显著增高(P<0.01),而诃子给药后肺损伤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IRI组小鼠肺湿/干质量比比值增高(P<0.05),而诃子给药组小鼠肺湿/干质量比比值降低(P<0.05),肺水肿程度得到显著改善;IIRI组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诃子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诃子可有效减轻小鼠IIRI,抑制肠道细胞凋亡,同时能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引起的肺部损伤,发挥肺肠同治作用,该作用与诃子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减轻小鼠体内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肺肠同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肠同治”理论临床辨证应用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欣田 温敏勇 +2 位作者 詹少锋 陈伟焘 何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35-37,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从疫情暴发以来,已造成多个地区流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面对重大疫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专家团队支援武汉,开展临床诊治。临证观察总结发现,武汉地区大部分患者同时存在肺部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从疫情暴发以来,已造成多个地区流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面对重大疫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专家团队支援武汉,开展临床诊治。临证观察总结发现,武汉地区大部分患者同时存在肺部症状与胃肠症状。主要病因为天行时疫;病邪性质为湿热邪毒;病机特点为邪伏膜原,肺肠同病;运用"肺肠同治"理论开展临床辨证施治,获效尚佳。现将经验体会总结汇报,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肺肠同病 肺肠同治
下载PDF
从肺肠病理模型CCK8、CGRP、SP、VIP表达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被引量:21
13
作者 郑旭锐 杨宇 +5 位作者 叶建红 周新颖 惠毅 朱素有 张显明 冯贤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26-2229,共4页
目的通过肠病(便秘)、肺肠合病(过敏性哮喘合并便秘)模型大鼠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组织中CCK8、CGRP、SP、VIP表达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方法制备肠病和肺肠合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五脏组织中CCK8、CGRP、S... 目的通过肠病(便秘)、肺肠合病(过敏性哮喘合并便秘)模型大鼠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组织中CCK8、CGRP、SP、VIP表达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方法制备肠病和肺肠合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五脏组织中CCK8、CGRP、SP、VIP的表达。结果虽然CCK8、CGRP、SP、VIP染色在五脏中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经统计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肠病组大鼠肺组织中CCK8、VIP有差异(P<0.01),CGRP、SP有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肺肠合病组大鼠肺组织中CCK8、CGRP、SP、VIP均有差异(P<0.01);与肠病组比较,肺肠合病组大鼠肺组织CCK8、CGRP、VIP均有差异(P<0.01),SP有差异(P<0.05);而心、肝、脾、肾各组之间比较CCK8、CGRP、SP、VIP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提示在肠病和肺肠合病情况下五脏中大肠与肺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与其它四脏并无直接联系,说明肺与大肠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病模型 肺肠合病模型 CCK8 CGRP SP VIP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载PDF
针刺从肺肠论治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付钰 刘寨华 +4 位作者 王宝凯 陈晟 谭程 朱琦 赵吉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进行针灸选穴,观察针刺肺经穴和大肠经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针刺1组(肺经穴组)、针刺2组(大肠经穴组)、针刺3组(肺大肠经穴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进行针灸选穴,观察针刺肺经穴和大肠经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针刺1组(肺经穴组)、针刺2组(大肠经穴组)、针刺3组(肺大肠经穴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4个组均按需吸入万托林,前3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针刺治疗,针刺1组取中府、尺泽、列缺等,针刺2组取曲池、合谷、天枢等,针刺3组取尺泽、列缺、合谷、天枢等,隔日针刺1次,每周3次,治疗12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哮喘患者肺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后各针刺组FEV1、PEF、FEV1/FVC、FEF25、FEF50、FEF75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针刺1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FEV1、PEF、FEV1/FVC、FEF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2组对FEV1、PEF、FEF50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EF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3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改善,FEV1、FEV1/FVC、FEF25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从肺、肠论治以及肺肠合治均可使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改善,且肺肠合治的改善作用更明显,说明肺经穴与大肠经穴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论治 针刺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下载PDF
探讨“肺肠同治”在防治小儿哮喘中的应用
15
作者 施浩源 邓光锐 《中医学》 2023年第9期2541-2544,共4页
本文基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和现代“肺肠轴”理论,探讨肺肠同治在小儿哮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为小儿哮喘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 肺肠同治 小儿哮喘 肺肠微生态 肺肠
下载PDF
“肺肠合治法”升降相因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的免疫机制探讨与思考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兴隆 赵静 +7 位作者 高永翔 杨宇 刘伟伟 李雪萍 付雯 孙小钧 李雪萍 吴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7-20,共4页
"卫生假说"认为生命早期内环境中微生物的多少与免疫耐受形成和变应性疾病的发生相关。研究发现,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发展与早期肠道菌群的紊乱关系密切。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属于中医"肺肠合病",根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 "卫生假说"认为生命早期内环境中微生物的多少与免疫耐受形成和变应性疾病的发生相关。研究发现,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发展与早期肠道菌群的紊乱关系密切。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属于中医"肺肠合病",根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肺肠合治法"能够防治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该研究通过饲喂抗生素加白念珠菌定植复制肠道菌群失调,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卵清蛋白注射致敏与雾化诱发哮喘,考察了肺肠合治方(加味升降散)对模型的作用,并从TLR2、4/My D88信号转导角度初步探讨其免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合治 肠道菌群失调 过敏性哮喘 免疫机制
下载PDF
“肺肠合治”法对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大鼠呼吸功能、肠菌群及相关免疫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兴隆 张珑琼 +6 位作者 付雯 官菊梅 秦乐 王强 孙小钧 赵静 高永翔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48-1752,共5页
目的:探讨"肺肠合治"法防治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大鼠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饲喂头孢哌酮加白色念珠菌定植复制肠道菌群失调,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卵清蛋白注射致敏与雾化诱发哮喘,雾化同时给予加味升降散治疗,采用Buxco全身... 目的:探讨"肺肠合治"法防治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大鼠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饲喂头孢哌酮加白色念珠菌定植复制肠道菌群失调,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卵清蛋白注射致敏与雾化诱发哮喘,雾化同时给予加味升降散治疗,采用Buxco全身体积描记系统分析呼吸功能,培养肠道细菌并运用ELISA法检测相关免疫因子含量。结果:模型大鼠呼吸频率显著增高,PEF显著减少,penh增高;肠道中肠球菌数量明显减少,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未见生长,而肠杆菌数量明显增多,并可检测到白色念珠菌生长;BALF沉渣中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BLAF和血清中Ig E含量明显升高,且BALF中IL-4显著升高,IL-4/IFN-γ比值明显升高;BALF和肠黏膜中s Ig 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经加味升降散干预,大鼠肠道的菌群失调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呼吸功能也明显改善,组织形态学改变得到了恢复,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 E与IL-4含量显著减少,肺、肠s Ig A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肺肠合治"法对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合治 肠道菌群失调 过敏性哮喘 免疫因子
下载PDF
从肺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郑旭锐 杨宇 +2 位作者 郑秀丽 惠毅 刘旺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88-239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模型大鼠肺组织和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的变化,从ERK信号通路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肠病组和肺肠同病4组。取各组大鼠的肺和结肠组织,用RT-PCR法检测其ERKmRNA的表达,分析肺病、... 目的通过观察模型大鼠肺组织和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的变化,从ERK信号通路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肠病组和肺肠同病4组。取各组大鼠的肺和结肠组织,用RT-PCR法检测其ERKmRNA的表达,分析肺病、肠病、肺肠同病之肺组织和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病组大鼠的肺组织及其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肠病组大鼠的肺组织及其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肠同病状态下,大鼠肺组织及其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与肺病组、肠病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肺病状态下可引起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的升高,肠病也可影响肺组织ERKmRNA水平的升高,从ERK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上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 ERK信号转导通路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载PDF
ARDS“肺肠同病”的病理特征与通腑泻肺中药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恩顺 孙增涛 +3 位作者 苏景深 杨英伟 李建 李美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415-417,421,共4页
目的: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下,观察ARDS"肺肠同病"的病理特征及通腑泻肺中药的作用机制,为"肺肠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 目的: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下,观察ARDS"肺肠同病"的病理特征及通腑泻肺中药的作用机制,为"肺肠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加内毒素方法造成ARDS模型,治疗组给予通腑泻肺中药,于实验第7天检测分析各组大鼠肺功能、肺脏局部及全身炎症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肺肠组织黏膜免疫等指标。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顺应性显著降低、吸气和呼气阻力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肺顺应性、吸气阻力有所改善。2)模型组大鼠血浆D-乳酸、DAO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二者含量显著降低(P<0.01)。3)模型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TNF-α、IL-1β、IL-6、IL-10含量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1),BALF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4)模型组大鼠肺与肠组织SIg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1)肺通气功能障碍、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全身及肺脏局部炎症反应水平明显升高、肺肠组织黏膜免疫的同步反应是ARDS"肺肠同病"的主要病理特征;2)通腑泻肺中药具有肯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在于改善肺通气和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炎性因子表达及肺肠黏膜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同病 病理特征 通腑泻肺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肺肠同治”探讨中医药调节肺-肠微生态防治呼吸道感染的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21
20
作者 刘天浩 程羽 +1 位作者 戴晨 袁嘉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02-1404,共3页
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核心内涵乃肺脏与大肠功能相关、整体相连,呼吸道感染可导致肠道菌群微环境变化,即"肺病及肠";肠道菌群微环境紊乱亦可导致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生,即"肠病及肺"。故,中医临床多以... 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核心内涵乃肺脏与大肠功能相关、整体相连,呼吸道感染可导致肠道菌群微环境变化,即"肺病及肠";肠道菌群微环境紊乱亦可导致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生,即"肠病及肺"。故,中医临床多以肺肠合治法治疗该病,谓之"肺肠同治"。笔者通过研究近年的相关文献,结合肠道菌群等相关研究热点,探讨中医药调节肺-肠微生态防治呼吸道感染的生物学基础,旨在为丰富中医藏象理论及中医药防治呼吸道感染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呼吸道感染防治 肠道菌群 肺肠同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