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所致急性食管损伤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澜 张彬 +3 位作者 韩春 吕冬婕 李晓宁 高超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8-462,共5页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同步化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求得到合理的预测性指标。方法37例Ⅲ期NSCLC患者接受3DCRT及NP方案同步化疗,放疗处...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同步化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求得到合理的预测性指标。方法37例Ⅲ期NSCLC患者接受3DCRT及NP方案同步化疗,放疗处方剂量60Gy,1.8—2.0Gy/次,5次/周,共30~34次,于放疗开始的第1、5周给予同步化疗,观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全组食管炎总发生率为92%(34例),其中0级3例,1级11例,2级9例,3级14例,无4级发生。单因素分析显示食管接受的平均剂量、LETT40、LETT45、LETT50、LETT55、LETT60、V40、V45、V50、V55、V60均与放射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相关性,能预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食管V55是预测放射性食管炎的最有价值的指标。ROC曲线分析结果示曲线下面积为0.906(P=0.000),曲线界值V55=30%;食管V55〉30%组与≤30%组≥2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00%(15/15)和36%(8/22)。结论对局部晚期NSCLC进行3DCRT结合同步化疗可出现较严重放射性食管炎,食管接受的平均剂量、LETT40、LETT45、LETT50、LETT55、LETT60、V40、V45、V50、V55、V60可较好预测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V55可能是最有价值的预测性指标,当V55〉30%时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可能会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化疗法 疗法 三维适形 疗法 同步 射性食管炎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NSCLC放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过继免疫疗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帅 任秀宝 +3 位作者 魏枫 陈扬 罗婧 赵路军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NSCLC采用放化疗与放化疗联合CIK过继免疫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2年间收治的125例未行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 患者资料,其中102例放化疗(对照组)、23例放化疗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综合治疗组)。采...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NSCLC采用放化疗与放化疗联合CIK过继免疫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2年间收治的125例未行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 患者资料,其中102例放化疗(对照组)、23例放化疗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进行1﹕2匹配,考虑因素包括肿瘤分期、放化疗方案、放化疗后疗效等,匹配后共59例(37、22例)患者入组,比较两组生存及肿瘤控制情况。 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对照组和综合治疗组1、2、3年OS分别为73%、32%、16%和91%、59%、41%( P=0.030),PFS分别为61%、21%、17%和45%、10%、10%( P=0.538);ⅢB 期的3年OS分别为11%和47%( P=0.026),序贯放化疗的3年OS分别为11%和46%( P=0.003);鳞癌患者的3年DMFS分别为22%和73%( P=0.02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9%和15%( P=0.889),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2%和7%( P=0.097)。结论放化疗联合CIK有可能使部分局部晚期NSCLC患者生存获益,但其应用人群、时机及剂量安全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化疗法 肿瘤/免疫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同步放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Fa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启廉 张英 +5 位作者 赖振南 蔡良真 黄杰 李土华 罗海清 杨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对血清可溶性Fas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0例患者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血清Fas水平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50例)与无效组(无... 目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对血清可溶性Fas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0例患者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血清Fas水平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50例)与无效组(无变化+进展,10例)治疗前Fas水平变化。以2年生存为观察指标,观察血清Fas水平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55±0.63)ng/L和(6.03±0.55)ng/L(t=18.63,P〈0.01),治疗后1个月明显低于治疗前(7.24±0.52)ng/L和(8.55±0.63)ng/L(t=12.44,P〈0.01)。治疗有效组疗前血清Fas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的(8.02±0.43)ng/L和(8.97±0.42)ng/L(t=8.67,P〈0.01)。生存满2年者(26例)治疗前Fas水平明显低于生存不足2年者(34例)(t=645.88,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可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Fas水平,治疗前后Fas水平变化有可能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化疗法 血清可溶性FAS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原文传递
经匹配后放化疗与手术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后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梦圆 胡晓 +4 位作者 戚晓芳 徐裕金 董百强 陈亚梅 陈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21-825,共5页
目的比较手术与放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颅内无进展生存(BMFS)预后差异。方法收集2000-2016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经手术治疗的局限期SCLC患者69例,在503例经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限期SCLC数据库... 目的比较手术与放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颅内无进展生存(BMFS)预后差异。方法收集2000-2016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经手术治疗的局限期SCLC患者69例,在503例经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限期SCLC数据库中,按照T、N分期,治疗年份,年龄,性别,是否预防性脑照射(PCI)等进行1∶1匹配69例患者为放化疗组。结果共纳入138例患者,手术组69例(Ⅰ期24例、Ⅱ期14例、Ⅲ期31例),放化疗组69例(Ⅰ期24例、Ⅱ期14例、Ⅲ期31例)。手术组与放化疗组的中位OS期分别为37.1个月(95%CI为24.1~50.2个月)和45.0个月(95%CI为15.8~74.2个月),2、5年OS率分别为60%、45%和64%、45%(P=0.846);中位PFS期分别为27.1个月(95%CI为0.00~60.3个月)和36.2个月(95%CI为20.9~51.4个月),2、5年PFS率分别为52%、38%和56%、40%(P=0.610)。2、5年BMFS率分别为80%、76%和84%、80%(P=0.774)。Ⅰ期手术组、放疗组5年OS率分别为62%、40%(P=0.038),PFS率分别为80%、40%(P=0.048),BMFS率分别为92%、95%(P=0.816)。Ⅱ期手术组、放化疗组5年OS率分别为41%、51%(P=0.946),PFS率分别为65%、42%(P=0.280),BMFS率分别为75%、78%(P=0.720)。Ⅲ期手术组、放化疗组5年OS率分别为25%、48%(P=0.220),5年PFS率分别为28%、36%(P=0.333),5年BMFS率分别为76%、74%(P=0.842)。结论手术治疗可为Ⅰ期患者带来生存获益,Ⅱ期患者两组生存相当,Ⅲ期患者放化疗组有更好生存趋势。最终结论需要更大样本或开展前瞻性研究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外科学 肺肿瘤/放化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诱导化疗+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危险因素及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崔晓颖 盛李明 杜向慧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9-522,共4页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吉西他滨化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ARP)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阐明吉西他滨诱导化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剂量学限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7年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接受吉西他滨化疗+胸部...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吉西他滨化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ARP)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阐明吉西他滨诱导化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剂量学限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7年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接受吉西他滨化疗+胸部放疗的NSCLC患者191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放化疗情况以及ARP情况。Logistic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ARP发生的因素。结果共49例患者发生≥2级ARP,占25.7%。单因素分析显示吉西他滨累积剂量≥9.0 g发生ARP概率是<9.0 g的3.45倍(P=0.015),放疗剂量≥50 Gy与ARP发生有关(P=0.008),放化疗间隔时间在10周内ARP发生风险增加7.69倍(P=0.047);双肺V5Gy、V20Gy、V30Gy和平均肺剂量(MLD)均能有效预测ARP发生(P≤0.001)。多因素分析仅有放疗剂量(P=0.044)和V5Gy(P=0.02)是ARP发生的预测因素。结论对于接受吉西他滨化疗的NSCLC患者来说,吉西他滨累积剂量、化放疗间隔时间以及放疗剂量均与ARP的发生有关,同时应当限制双肺V5Gy、V20Gy、V30Gy和MLD,以减少AR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射性 肺肿瘤/放化疗法 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局部区域复发模式分析
6
作者 颜文彬 刘璇 +14 位作者 周宗玫 王玉霞 肖泽芬 冯勤付 陈东福 吕纪马 梁军 邓垒 张涛 王文卿 毕楠 王鑫 王小震 惠周光 王绿化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分析精确放疗技术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调强放化疗后局部区域复发模式、复发部位与放化疗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于2006-2014年治疗的局限期SCLC患者482例,其中125例治疗局部区域复发,采用Kaplan-M... 目的分析精确放疗技术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调强放化疗后局部区域复发模式、复发部位与放化疗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于2006-2014年治疗的局限期SCLC患者482例,其中125例治疗局部区域复发,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法检验差异和单因素分析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法多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全组复发患者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92.0%、46.4%、14.7%,中位生存期23.40个月。中位进展时间12.96个月,复发后的中位生存期为11.50个月,1、2、5年生存率分别为45.0%、23.0%、10.0%。原发灶复发67例(53.6%)、区域淋巴结复发21例(16.8%)、原发灶+区域淋巴结复发28例(22.4%)、对侧纵隔或锁骨上淋巴结复发9例(7.2%),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96、24.76、23.23、18.66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49%、52%、46%、11%(P=0.000、0.004、0.008)。6例(4.0%)患者靶区外孤立淋巴结复发,其中5例位于锁骨上区域,1例(0.8%)野外孤立淋巴结复发。结论局限期SCLC放化疗后局部失败部位主要为肺原发灶,更好的分割剂量和靶区范围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化疗法 疗法 调强 复发模式
原文传递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f grain-sized moxibustion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被引量:6
7
作者 Bao Guan-ai Du Wei-bin +1 位作者 Wang Chen Jin Ying-nan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9年第4期239-244,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grain-sized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chem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nd its effect on quality of life (QOL). Methods: Eighty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grain-sized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chem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nd its effect on quality of life (QOL). Methods: Eighty NSCLC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Inpatient Department of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between September 2016 and March 2018 were recruited and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both received chemotherapy with paclitaxel plus cisplatin (TP regime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eucogen tablets starting from the first day of chemotherapy, 20 mg each time, three times a day, for consecutive 14 d;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grain-sized moxibustion, once a day, five days per week at a two-day interval, until the fourteenth day. The myelosuppression severity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rior to chemotherapy, at the 3rd, 7th and 14th days of chemotherapy;the QOL in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before chemotherapy, at the 14th and 21st days of chemotherapy. Results: Regarding myelosuppression, the peripheral blood indicator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3rd day of chemotherapy in both groups (P<0.05 or P<0.01);at the 7th and 14th days of chemotherapy, the peripheral blood indicators presented a decreasing tendency in the two groups, but the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ti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chemotherapy (P<0.01);at the 3rd, 7th and 14th days of chemotherapy, the peripheral blood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or P<0.01);the occurrence rate of myelosup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The QOL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14th and 21st days of chemotherapy (both P<0.05). Conclusion: Grain-sized moxibus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myelosuppression after chemotherapy for NSCLC, reducing its occurrence and enhancing the patient's Q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herapy Moxibustion Therapy Moxibustion with Grain-sized Moxa Cone Lung Neoplasms CHEMORADIOTHERAPY Drug-related Sid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 MYELOSUPPRESSION Quality of Lif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