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3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恶性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影像学动态变化规律
1
作者 许琦涔 朱子豪 +7 位作者 赵丽君 宗丹 江宁 宋雪 郭震 吴建峰 何侠 朱向帜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 肺部恶性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SRT)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容易引起误诊。探讨SRT后肿瘤及其周边正常肺组织的CT图像动态变化的规律。方... 目的 肺部恶性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SRT)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容易引起误诊。探讨SRT后肿瘤及其周边正常肺组织的CT图像动态变化的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SRT的104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条件,由研究者诊断小组对每次CT图像进行评估和动态比较,记录SRT后肿瘤本身及周边正常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和时序特征。结果 104例患者共109个病变。94个(86.2%)病灶呈现残存病灶与周边放射性肺损伤融合形成肿块样实变,可分为3个阶段。发生期:治疗后3个月(范围为1~9个月),胸部CT呈病灶周围絮状渗出性改变。发展期:治疗后4.5个月(范围为1.5~15.5个月),呈密度更高的斑片条索影和/或纤维化实变影。影像稳定前期:治疗后13个月(范围为5.5~39个月),呈纤维化实变逐渐吸收、固结或收缩并与病灶融合形成最终的肿块样实变,伴或不伴随纤维化移动,最终趋于稳定。15例(14.4%)患者周围肺组织无明显改变,仅表现为病灶本身变化,达到影像学稳定的中位时间为治疗后10个月(范围为2.5~15.5个月)。65个(59.6%)病灶影像稳定期肿块样实变长径比初始病变增加了20%以上。进入发展期时间越短,影像稳定阶段肿块样实变长径可能越大(P=0.021)。结论 SRT后肿瘤本身及周边正常肺组织通常会出现连续动态影像学改变,最终多数患者残存病灶与周边肺组织纤维化融合形成肿块样实变。多数患者肿块样实变长径较SRT前增加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动态演变 部恶性肿瘤 放射损伤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郭延勇 于立 刘森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4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省戴庄医院收治的NSCLC脑转移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省戴庄医院收治的NSCLC脑转移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观察组加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情况、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有利于NSCLC脑转移患者病情控制,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生存情况,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脑转移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心率变异性 预后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复发/转移性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刘小峰 张明 +1 位作者 王兵 刘伟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24期2974-2978,共5页
近年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在复发/转移性头颈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与传统的放疗相比,SBRT的治疗精度更高、副作用更小。SBRT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且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目前临床上对于复发/转移性头颈部肿瘤的治... 近年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在复发/转移性头颈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与传统的放疗相比,SBRT的治疗精度更高、副作用更小。SBRT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且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目前临床上对于复发/转移性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方法良莠不齐,多周期长疗程的化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手术治疗、再程放疗、同步放化疗均未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SBRT为复发/转移性头颈部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在减轻不良反应的同时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但SBRT在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SBRT将在治疗复发/转移性头颈部肿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复发/转移性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放疗
下载PDF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秦德华 卜亚静 +1 位作者 时昌立 安全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1-3,7,共4页
目的:分析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该院接受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121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预... 目的:分析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该院接受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121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21例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不良40例,设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81例,设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脑转移瘤最大直径≥3 cm、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3.80 ng/mL、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7.52 ng/mL、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50.81μg/L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C-Ag≥3.80 ng/mL、血清NSE≥50.81μg/L均为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血清SCC-Ag≥3.80 ng/mL、血清NSE≥50.81μg/L均为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伽马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预后不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扩距离 被引量:10
5
作者 邢晓汾 郭瑞嵩 +3 位作者 傅翔宇 褚薛刚 郑亚琴 徐哲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测量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测算在线校正和非在线校正时计划靶休积(PTV)的外扩距离。方法:选择25例肺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在分次治疗前和治疗后两次CBCT扫描,得到...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测量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测算在线校正和非在线校正时计划靶休积(PTV)的外扩距离。方法:选择25例肺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在分次治疗前和治疗后两次CBCT扫描,得到CBCT1和CBCT2两套图像。分别将两套CBCT图像与治疗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获得分次间和分次内各方向的摆位误差,分析校正前后摆位误差的变化情况,根据测量误差值计算在线校正和非在线校正时PTV的外放距离。结果:所有患者各方向分次间误差在线校正后均减小。校正前左右X、前后Y、头脚Z方向的摆位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0.050+0.368)cm、(0.162±0.510)cm、(-0.156±0.151)cm,各方向的最大偏差分别为:1.07 cm、0.62 cm、1.07 cm,误差中位值分别为:(-0.1、-0.22、-0.15)cm;在线校正后X、Y、Z方向的摆位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0.009±0.086)cm、(0.069±0.190)cm、(0.062±0.077)cm,各方向的最大偏差分别为:0.34 cm、0.21 cm、0.42 cm,误差中位值分别为:0.03 cm、0.07 cm、-0.15 cm。测算在线校正和非在线校正的PTV外放距离X、Y、Z方向分别为:0.754 cm、1.008 cm、0.398 cm和0.239 cm、0.368 cm、0.212 cm。结论:通过CBCT在线校正可提高位置精度、降低摆位误差,缩小PTV外放距离,减少正常组织照射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摆位误差 靶区边界 锥形束CT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肿瘤临床初步报告(附21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贡海 解相礼 +3 位作者 张厚才 徐宁 吕晓彦 隋荭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4-305,共2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1 例肺肿瘤。肿瘤体积8~388 cm 3。鳞状细胞癌10 例,腺癌7 例,小细胞癌2 例,恶性黑素瘤肺转移1 例,骨肉瘤肺转移1 例。 S T A R10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1 例肺肿瘤。肿瘤体积8~388 cm 3。鳞状细胞癌10 例,腺癌7 例,小细胞癌2 例,恶性黑素瘤肺转移1 例,骨肉瘤肺转移1 例。 S T A R1000立体定向计划系统制作计划,直线加速器8 M V X 射线实施治疗。 B E V 方向5~8 个非共面照射野, P T V 一次治疗剂量5~10 Gy,总剂量为25~50 Gy。 S R T 疗程为1~2 周。结果 6 周后 C T 复查, C R 率48% , P R 率43% ,总有效率91% 。结论  S R T 临床应用可提高肿瘤局部的控制率。 S R T治疗剂量与亚临床淋巴引流区的常规放疗剂量应一同计划设计。 S R T 的合理应用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立体定向
下载PDF
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对剂量的影响
7
作者 王雯 兰卫光 +5 位作者 马隆波 宁方玲 王峰 孙晓娟 徐守俭 冯海玉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53-259,共7页
目的分析在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中基于锥形束CT(CBCT)影像的摆位误差及对靶区剂量的影响。方法28例行SBRT的肺癌患者,每次放疗前行CBCT扫描,将得到的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配准,获得左右(X轴)、上下(Y轴)、前后(Z轴)方向的摆位误... 目的分析在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中基于锥形束CT(CBCT)影像的摆位误差及对靶区剂量的影响。方法28例行SBRT的肺癌患者,每次放疗前行CBCT扫描,将得到的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配准,获得左右(X轴)、上下(Y轴)、前后(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值。并计算临床靶区(CTV)外扩至计划靶区(PTV)的边界。在Eclipes计划系统中将治疗中心移至扫描中心,模拟未移床的参数进行计划优化,与治疗前的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摆位误差对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的影响。结果28例患者共获得222次CBCT扫描,考虑误差数值时左右(X轴)、上下(Y轴)和前后(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00±0.90)、(2.05±1.00)、(1.70±0.70)mm。根据摆位误差得到CTV外扩至PTV的边界在X、Y、Z轴三个方向外扩边界分别为7.60、9.14、5.41 mm。模拟未移床时靶区计划D 98%、D 2%为原计划的(84.6±77.0)%、(100.9±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计划靶区的剂量均匀性指数(HI)及适形性指数(CI)显著优于未移床的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为模拟未移床计划的肺受量与原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未移床计划的心脏D mean和脊髓D Max分别为原计划的(99.0±95.0)%、(122.4±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可有效降低肺癌SBRT的摆位误差,避免危及器官受量和防止靶区受量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剂量学
下载PDF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不同计算网格对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杭霞瑜 姜万荣 +7 位作者 李益坤 胡俊 张琰 曹若琪 徐楠 王磊 周晋达 孙向东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计划系统中不同计算网格(calculation grid size,CGS)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的剂量学影响...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计划系统中不同计算网格(calculation grid size,CGS)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某院初次接受放射治疗的9例NSCLC患者,采用Fine、Normal和Coarse 3种不同的CGS计划及相同的螺距、调制因子(modulation factor,MF)和优化条件,通过HT系统进行SBRT计划设计,观察比较3种CGS计划下靶区的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剂量学参数、点剂量验证通过率、治疗时间、机器出束量及Sinograms图等指标。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CGS计划下的靶区HI比较,Fine与Coarse、Normal与Coar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e与Norm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CGS计划下的靶区CI比较,Fine与Coar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e与Normal、Normal与Coar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CGS计划OAR的剂量学参数比较,Fine与Coarse心脏D_(max)、D_(mean),食管D_(max)、D_(mean),全肺和患侧肺V5、V_(20)、V_(30)、D_(mean),健侧肺V5、D_(max)及心脏V_(10)、V_(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rmal与Coarse食管D_(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剂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ne、Normal、Coarse计划的点剂量通过率分别为0.96%、1.50%、1.77%。Fine与Coarse计划在治疗时间和机器出束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e与Normal、Normal与Coar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inograms图对比可知Fine计划正弦图子野色阶较为均匀,Coarse计划存在极深和极浅的色阶区域,Normal计划则介于二者之间。结论:在NSCLC患者的SBRT计划设计中,应尽可能使用小CGS设置以获取更为准确的剂量分布,从而更有利于患者放射治疗计划的顺利执行与不良反应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非小细胞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计算网格 剂量学参数
下载PDF
基于4D-CT的三种呼吸门控技术对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靶区及正常组织器官体积、受照剂量的影响
9
作者 管浩然 闫冰 +3 位作者 李骁扬 李迪迪 吴广军 吴齐兵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26-93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4D-CT的三种呼吸门控技术对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计划靶区及正常组织器官体积、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108例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患者在基于4D-CT的三种呼吸门控技术下接受SBRT治疗的肿瘤靶区(GTV)、计划靶区... 目的:探讨基于4D-CT的三种呼吸门控技术对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计划靶区及正常组织器官体积、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108例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患者在基于4D-CT的三种呼吸门控技术下接受SBRT治疗的肿瘤靶区(GTV)、计划靶区(PTV)体积和受照剂量,并比较三种呼吸门控技术下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结果:三种不同技术下,患者GTV与PTV体积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均P<0.05),其中自由呼吸(FB)技术下的GTV与PTV体积较主动呼吸控制(ABC)、呼吸门控(RG)技术下高,RG技术下GTV与PTV体积较ABC技术下高(均P<0.05);三种不同技术下PTV受照剂量参数靶区适形度指数(C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种不同技术下PTV受照剂量参数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G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FB技术下的GI较ABC技术和RG技术下低,HI水平较ABC技术和RG技术下高,ABC技术下的HI水平较RG技术下低(均P<0.05);三种不同技术下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以及脊髓的受照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种不同技术下双肺V_(5)、V_(20)以及平均照射剂量(ML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B技术下的V_(5)、V_(20)以及MLD较ABC、RG技术下高,RG技术下V_(5)、V_(20)以及MLD较ABC技术下高(均P<0.05)。结论:基于4D-CT的ABC与RG技术相较于FB技术更有利于缩小靶区体积,提高治疗剂量,同时更有利于降低病灶危及器官与组织的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CT 呼吸门控技术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计划靶区 受照剂量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研究进展
10
作者 梁钧业(综述) 吴云强 +2 位作者 张义龙 李梓翔 吴一旻(审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13-217,233,共6页
头颈部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0%,常呈浸润性生长,恶性程度高。由于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高、风险大,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已成为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其地位也日益提高... 头颈部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0%,常呈浸润性生长,恶性程度高。由于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高、风险大,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已成为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其地位也日益提高。肿瘤靶区剂量高、周围剂量跌落快、剂量分布高度适形、肿瘤等效生物剂量高是SRT的主要优势。放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体位固定技术,合理有效的固定技术可确保放射治疗过程患者体位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头颈部肿瘤 综述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寡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联合应用
11
作者 杜倩倩 黎国全 +2 位作者 章贵昱 张盛 杨玉梅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273-1277,共5页
寡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于广泛转移的晚期NSCLC,针对寡转移灶局部治疗可获得潜在治愈的可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作为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联合化疗、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抗血管生成等可以为... 寡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于广泛转移的晚期NSCLC,针对寡转移灶局部治疗可获得潜在治愈的可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作为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联合化疗、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抗血管生成等可以为晚期NSCLC病人带来生存获益。该文回顾了SBRT在寡转移性NSCLC的研究,从SBRT对寡转移性NSCLC的治疗效果、SBRT联合TKIs和SBRT联合ICIs的临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 寡转移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孤立性肺肿瘤应用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伍勇 曹小飞 +3 位作者 翁成荫 甘庆权 陈小君 刘国龙 《广州医药》 2015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J)应用于孤立性肺肿瘤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拓能(TOPSLANE)全身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15例孤立性肺肿瘤患者,其中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例,单个肺转移瘤患者7例。单次剂量为5~8Gy...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J)应用于孤立性肺肿瘤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拓能(TOPSLANE)全身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15例孤立性肺肿瘤患者,其中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例,单个肺转移瘤患者7例。单次剂量为5~8Gy/次,每天1次,每周3次,共8~10次,总剂量50~64Gy,生物有效剂量(BED)75~115Gy。分析治疗的近期疗效、急性放射损伤和局部控制率。结果 3例患者完全缓解(20.0%),10例患者部分缓解(66.7%),2例患者病灶稳定(13.3%),没有疾病进展的患者。1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6.7%(13/15)。BED〈90Gy的患者有效率为33.3%,而BED〉90Gy的患者有效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出现2级急性放射损伤,未见3级以上毒副反应。1年和2年局控率分别为92.3%和81.2%。结论 SBRT治疗孤立性肺肿瘤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急性放射损伤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肿瘤 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采用实体肿瘤靶区推量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基于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宝添 林佩贤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周围型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提高肿瘤靶区最高剂量对剂量限制参数和正常器官剂量的影响,探讨使用实体肿瘤靶区推量技术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剂量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9例周围型早期肺癌患者的CT图像资料,重新设计... 目的:通过研究周围型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提高肿瘤靶区最高剂量对剂量限制参数和正常器官剂量的影响,探讨使用实体肿瘤靶区推量技术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剂量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9例周围型早期肺癌患者的CT图像资料,重新设计放射治疗计划,初始治疗计划在满足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0915号报告关于剂量限制参数的情况下,以2 Gy的剂量爬升梯度分别对肿瘤靶区进行提量,共得到5组治疗计划。结果:5组计划的剂量限制参数均能满足RTOG0915号报告要求。5组计划的剂量限制参数和正常器官剂量无显著差异,但是肿瘤靶区最高剂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最高和最低剂量组剂量差异可达6.6 Gy。结论:提高肿瘤靶区最高剂量对剂量限制参数和正常器官剂量没有显著影响。由于提高靶区内最高剂量会直接影响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因此在满足剂量限制参数的前提下,建议使用实体肿瘤靶区推量技术以提高肿瘤靶区内的最高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肿瘤靶区推量 可行性 剂量学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及其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胡永 陈一兴 +3 位作者 周永康 杜世锁 朱文超 曾昭冲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68-374,共7页
目的探讨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的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线浓度和SBRT前后TNF-α浓度的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 目的探讨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的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线浓度和SBRT前后TNF-α浓度的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SBRT治疗的42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的患者肿瘤均局限于肝内,且SBRT前后均进行血清TNF-α浓度的检测。患者血清TNF-α基线浓度采用上四分位数进行分组。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患者血清TNF-α基线浓度>10.05 pg/mL和≤10.05 pg/mL的患者1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分别为77.8%和100.0%,2年OS率为22.2%和82.6%。两组患者O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BRT后血清TNF-α浓度较基线上升的患者1、2和3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分别为72.1%、51.9%和38.9%,较基线下降的患者则分别为26.2%、17.5%和0%。两组患者PF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患者血清TNF-α基线浓度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HR=7.668,95%CI:1.316~44.688,P=0.024)。SBRT前后TNF-α浓度的变化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因素(HR=0.432,95%CI:0.190~0.979,P=0.044)。结论肝细胞癌患者血清TNF-α基线浓度和SBRT前后血清TNF-α浓度变化可能影响患者SBRT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炎性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预后
下载PDF
四维CT对肺癌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影响
15
作者 靳怀志 王学涛 +1 位作者 杨耕 李飞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四维CT(4DCT)对患者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11月于医院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3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设计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计划和非图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 目的探讨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四维CT(4DCT)对患者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11月于医院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3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设计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计划和非图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其中,IGRT计划设计中采用4DCT。在满足靶区处方剂量要求的前提下,比较两种计划头脚、前后、左右方向误差,原计划、IGRT计划、IMRT计划的吸气末和呼气末图像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食管D_(mean)、脊髓D_(mean)和D_(max)、心脏D_(mean)及肺V_(5)、V_(10)、V_(20)、D_(mean)),以及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与头脚、前后、左右方向误差的相关性。比较两种计划不同方位的误差值及对食管、脊髓、心脏、肺等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影响。结果IGRT计划的头脚、前后、左右方向误差分别为(1.32±0.25)mm、(0.68±0.11)mm、(0.41±0.10)mm,均低于IMRT计划的(5.46±2.31)mm、(2.65±0.32)mm、(1.79±0.3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计划、IGRT计划、IMRT计划吸气末和呼气末图像的食管D_(mean)、脊髓D_(mean)、脊髓D_(max)、心脏D_(mean)及肺V_(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计划、IGRT计划吸气末和呼气末图像的肺V_(10)、V_(20)、D_(mean)均低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计划与IGRT计划吸气末和呼气末图像的肺V_(10)、V_(20)、D_(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吸气末和呼气末图像的食管D_(mean)、脊髓D_(mean)、脊髓D_(max)、心脏D_(mean)仅与头脚方向误差呈正相关(P<0.05);吸气末和呼气末图像的肺V_(5)、V_(10)、V_(20)、D_(mean)与头脚、前后、左右方向误差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4DCT能够准确评估肺癌病灶随呼吸运动的位移,降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的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减少误差,为减轻放射治疗不良反应提供质量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CT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误差 受照射剂量
下载PDF
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与质量控制
16
作者 李燊 于志远 《办公自动化》 2024年第8期94-96,共3页
在对不同部位肿瘤患者实施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期间,要明确摆位误差的影响,强化对精确放疗的质量控制。实践过程中,在对患者执行放疗前应用KV-CBCT扫描,将CBCT扫描图像、计划CT图像、靶中心进行匹配,明确靶中心在X、Y、Z轴方向的误差值... 在对不同部位肿瘤患者实施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期间,要明确摆位误差的影响,强化对精确放疗的质量控制。实践过程中,在对患者执行放疗前应用KV-CBCT扫描,将CBCT扫描图像、计划CT图像、靶中心进行匹配,明确靶中心在X、Y、Z轴方向的误差值及分布特征,呈现出摆位的重复性。结合对应肿瘤患者展开研究,最终发现,在肿瘤放疗中重复摆位会存在一定误差,要充分了解对应误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误差影响。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的固定技术,确保放射治疗符合精确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脑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17
作者 王芳琴 魏莹 +1 位作者 孟红霞 樊小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31-134,共4页
探究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脑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脑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中选取病例参与研究,时间范围为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样本容量为56例。随机分组后,对照组(n=28)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 探究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脑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脑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中选取病例参与研究,时间范围为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样本容量为56例。随机分组后,对照组(n=28)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28)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综合使用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多重手段,能够更好地满足脑部肿瘤患者差异性需求,减少疾病、放疗对患者身心产生的不利影响,临床上可以加强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优质护理 脑部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术在肺部小肿瘤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期42-42,44,共2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术在肺部小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肺部小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好转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术在肺部小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肺部小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好转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术在肺部小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术治疗肺部小肿瘤的可行性
19
作者 黄静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28期29-29,共1页
目的:探讨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术(SBRa3治疗肺部小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3例肺部小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体模固定和cT轴扫描。在透视下确定呼吸动度,并勾画出OPTV,同时使用直... 目的:探讨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术(SBRa3治疗肺部小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3例肺部小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体模固定和cT轴扫描。在透视下确定呼吸动度,并勾画出OPTV,同时使用直线加速器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剂量为54-63Gy,分为12~15次进行。治疗之后对其随访10个月,同时选取2011年1月前收治的23例肺部小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放疗治疗,评价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本次收治的患者治疗后经过8—15个月的随访,观察组缓解率86.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术治疗肺部小肿瘤具有确切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 部小肿瘤 可行性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欢 王赫隆 +6 位作者 王潇 胡松柳 李剑 王思雨 李根 白杨 徐建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8-904,共7页
目的:基于治疗前CT图像筛选放射组学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arly stage-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S-NSCLC)和肺部寡转移癌的放疗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122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 目的:基于治疗前CT图像筛选放射组学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arly stage-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S-NSCLC)和肺部寡转移癌的放疗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122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的ES-NSCLC和肺部寡转移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和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筛选训练集中与放疗疗效相关的放射组学特征以建立列线图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评价模型性能。结果:经筛选得出6个放射组学特征形成放射组学特征分数(radiomics score, Rad-score)以建立列线图模型。模型训练集的AUC值为0.808(95%CI:0.712~0.884,P<0.001),验证集的AUC为0.741(95%CI:0.556~0.879,P=0.003)。Delong检测显示模型表现均衡(P=0.496),校准曲线和DCA均显示了模型较好的预测性能和较高的临床价值。结论:我们基于治疗前CT图像开发并验证了用于预测肺部肿瘤SBRT治疗疗效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和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 列线图 放射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