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术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
1
作者 张少锋 李丹青 +2 位作者 杜凡 魏志强 王海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14-1117,1123,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SP-D)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食管癌术后重症肺炎(SP)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57例,根据手术治疗后是否发生SP将患...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SP-D)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食管癌术后重症肺炎(SP)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57例,根据手术治疗后是否发生SP将患者分为SP组(124例)和对照组(133例)。比较两组血清SP-D、HMGB1和NLR水平。记录SP组患者28 d内预后情况,根据28 d内生存情况将SP组患者分为生存组(104例)和病死组(2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术后SP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SP-D及HMGB1对食管癌术后SP患者28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SP组血清SP-D及HMGB1和NLR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死组NLR、SP-D及HMGB1水平高于生存组(均P<0.05)。NLR、SP-D及HMGB1是食管癌术后SP患者病死的影响因素(均P<0.05)。NLR、SP-D及HMGB1预测食管癌术后SP患者28 d内病死风险的AUC分别为0.744、0.763、0.715,而三者联合检测的AUC更高(均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SP患者NLR、SP-D及HMGB1水平升高,且与患者预后有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升对患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重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预后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与哮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丽丽 鲍永霞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9期717-720,共4页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关于哮喘的生物学标记物种类较多,但目前尚未发现具有特异性的标记物。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SP-D)主要存在于肺内,但在肺以外的器官系统中也有少量表达。SP-D在机体防御及免疫监视中发挥重...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关于哮喘的生物学标记物种类较多,但目前尚未发现具有特异性的标记物。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SP-D)主要存在于肺内,但在肺以外的器官系统中也有少量表达。SP-D在机体防御及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多种肺部疾病密切相关。其中SP-D是哮喘发生、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可作为哮喘的生物学标记物。现就SP-D的功能及其在哮喘中的生物学标记物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 哮喘 生物学标记物
下载PDF
淡水淹溺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米晓燕 金发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44-447,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淹溺后大鼠呼吸、血气、病理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SP-A)的变化特点。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淹溺组(18只),再将淹溺组分为淹溺后2h组、淹溺后4h组和淹溺后6h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于上述时间点记... 目的观察淹溺后大鼠呼吸、血气、病理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SP-A)的变化特点。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淹溺组(18只),再将淹溺组分为淹溺后2h组、淹溺后4h组和淹溺后6h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于上述时间点记录大鼠的呼吸频率,经颈动脉采血测血气。处死大鼠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淹溺后肺组织普通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P-A在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淹溺组大鼠淡水灌注后呼吸先增快,以后逐渐减慢,但未降至正常范围。PaO2在灌入淡水后5min显著下降[(48.7±3.93)mmHg比(93.65±6.02)mmHg,P<0.05],之后虽有回升,但维持在较低水平。PaCO2在灌入淡水后5min显著上升[(36.20±4.41)mmHg比(55.96±4.60)mmHg,P<0.05],随后降低,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5)。对照组大鼠SP-A主要以膜状形式连续分布于肺泡腔表面。淹溺组大鼠肺泡壁有不同程度的断裂,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聚集,间质水肿明显,呈局灶性肺不张,SP-A主要以颗粒状聚集在肺泡腔内表面和渗液表面,SP-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进行性下降。结论淡水淹溺后造成肺损伤,导致SP-A的质和量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溺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 大鼠
下载PDF
疏水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质的提纯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静怡 徐锦 +4 位作者 孙家娥 徐永华 顾建人 杨炳辉 金勤立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463-466,共4页
采用柱层析方法从人羊水提纯Mr17.5×10 ̄2(SPB)及Mr6×10 ̄3(SPC)两种疏水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质,研究其表面活性作用。结果显示:人工合成磷脂与不同量蛋白质配比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具有不... 采用柱层析方法从人羊水提纯Mr17.5×10 ̄2(SPB)及Mr6×10 ̄3(SPC)两种疏水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质,研究其表面活性作用。结果显示:人工合成磷脂与不同量蛋白质配比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具有不同的肺表面活性作用,人工合成磷脂分别加入SPB与SPC均能降低PS表面张力,提高其生物活性,但以联合SP(SPB与SPC混合者)效果最佳。人工合成磷脂与SP的最适比例为1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蛋白质 人羊水 生物活性
下载PDF
BCA法测定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冻干粉中的表面活性蛋白质 被引量:8
5
作者 叶小敏 田颂九 +1 位作者 李慧义 张启明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07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建立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冻干粉中表面活性蛋白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BCA试剂盒测定。结果:蛋白质在10~80μg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8;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制剂中回收率分别为98.19%及98.41%;精密度(RSD... 目的:建立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冻干粉中表面活性蛋白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BCA试剂盒测定。结果:蛋白质在10~80μg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8;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制剂中回收率分别为98.19%及98.41%;精密度(RSD)为0.61%;磷脂及辅料对测定无干扰。结论:本方法可简单快速地测定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冻干粉中表面活性蛋白质的含量,专属性强、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A法 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活性蛋白质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静 杜江 +3 位作者 周细中 刘茹 沈蔚 王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5期2699-2703,共5页
背景:研究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基因缺陷导致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早期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对于预测肺部疾病的发生意义重大。目的:克隆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surfactant associated protein C,SP-C)基因,构... 背景:研究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基因缺陷导致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早期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对于预测肺部疾病的发生意义重大。目的:克隆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surfactant associated protein C,SP-C)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P-C,并纯化SP-C蛋白。方法:提取正常人肺组织总RNA,RT-PCR技术获得SP-C cDNA序列,纯化后的SP-C基因插入至中间载体PMD-18T,得到重组质粒PMD-18T-SP-C,重组质粒经过Bam 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纯化回收得到具有黏性末端的SP-C cDNA,将质粒PET-28a同样经过双酶切后纯化回收得到与SP-C cDNA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质粒片段,将具有黏性末端的SP-C cDNA与PET-28a定向连接后得到重组质粒PET-28a/SP-C。然后将鉴定正确的PET-28a/SP-C重组质粒转入BL21中诱导表达。结果与结论:酶切鉴定及核苷酸序列测序证实扩增的SP-C cDNA及其重组质粒经过Bam H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后,在5000~7500bp和250~1000bp处可检测到2条条带。核苷酸序列测序结果证实,质粒中插入基因长597bp,为一开放阅读框架,与GeneBank中公布的人SP-C cDNA序列相符。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纯化后的SP-C蛋白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7000处出现1条新生条带,与预期的大小一致。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克隆人SP-C基因并插入至质粒PET-28a中,构建了PET-28a/SP-C重组质粒,将其体外转化至BL21后可以表达SP-C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 原核表达载体 克隆 转化 组织构建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与肺部免疫防御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晋大鹏 胡志帅 陈书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54-56,34,共4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亲水性糖蛋白,属于C-型凝素家族成员,相对分子质量为29~36kDa。SP—A是肺部重要的天然免疫防御分子,在肺的局部防御和天然免疫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调节局部免疫和...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亲水性糖蛋白,属于C-型凝素家族成员,相对分子质量为29~36kDa。SP—A是肺部重要的天然免疫防御分子,在肺的局部防御和天然免疫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调节局部免疫和炎症反应、调理吞噬作用,还可凝集病原微生物、影响趋化作用及促进杀菌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天然免疫 局部防御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在人胎肺发育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孔祥永 杜江 封志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在人胎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胎肺上皮细胞发育、分化及其肺功能建立中的作用。方法由孕妇自愿捐献的胎龄为10周 ̄34周胎肺组织37例及生后28d的内正常肺组织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目的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在人胎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胎肺上皮细胞发育、分化及其肺功能建立中的作用。方法由孕妇自愿捐献的胎龄为10周 ̄34周胎肺组织37例及生后28d的内正常肺组织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P-B的表达。结果SP-B在胎肺发育第16周已开始表达,定位于上皮细胞胞浆,发育早期主要表达于高柱状的未分化的上皮细胞,随着支气管的发育分化,由呼吸道的近端逐渐向远端迁移;到原始肺泡期稳定表达于AECⅡ及其前体细胞,其反应强度增加不明显,出生后SP-B阳性反应较出生前明显增强;纤毛细胞和AECI无表达。结论在胎肺发育的过程中,SP-B的分泌反映着肺泡上皮细胞发育成熟,与适应出生后执行功能的需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 发育
下载PDF
肺组织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与高氧肺损伤肺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岳冬梅 佟雅洁 薛辛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探讨高氧损伤状态下,肺组织内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SPC)mRNA的变化规律及其在肺水肿中的作用。方法将新生大鼠120只依据吸氧浓度(Fi O2)不同分为研究组1(Fi O280%)、研... 目的探讨高氧损伤状态下,肺组织内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SPC)mRNA的变化规律及其在肺水肿中的作用。方法将新生大鼠120只依据吸氧浓度(Fi O2)不同分为研究组1(Fi O280%)、研究组2(Fi O260%)、研究组3(Fi O240%)和空气对照组(Fi O221%),每组40只。各组分别于实验后1、3、5、7、14 d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PA、SPB、SPC mRNA,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各组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A mRNA水平在实验后1、3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和研究组2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A mRNA水平在实验后5、7 d时均较空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1在实验后5、7 d时和研究组2在实验后7 d时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A mRNA水平均较研究组3低(P<0.05),研究组1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A mRNA水平在实验后14 d时高表达,较空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B mRNA水平在实验后1、3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和研究组2在实验后5 d时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B mRNA水平显著低于空气对照组,研究组1在实验后7、14 d时均较空气对照组显著升高,且14 d时较研究组3也明显升高(P<0.05)。各组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C mRNA水平在实验后1、5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研究组3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C mRNA水平在实验后3 d时较空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1在实验后7、14 d和研究组2在实验后14 d时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C mRNA水平虽有升高趋势,但仍显著低于空气对照组(P<0.05),研究组1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C mRNA水平在实验后7 d时较研究组2低、14 d时较研究组3低(P<0.05)。结论 SPA、SPB、SPC mRNA在高氧肺损伤早期表达明显降低,可能是导致肺水肿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症 上皮细胞 损伤 水肿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的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文娟 王学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30例VE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以及12例非脑炎儿童血清和脑脊液中的SP-D,并进行比较分。结果 VE患儿急性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30例VE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以及12例非脑炎儿童血清和脑脊液中的SP-D,并进行比较分。结果 VE患儿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对照组之间血清和脑脊液SP-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58、118.15,P均<0.01)。其中,VE急性期、恢复期患儿的血清和脑脊液SP-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恢复期血清和脑脊液SP-D水平较VE急性期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VE患儿脑脊液中SP-D水平与脑脊液有核细胞数呈负弱相关(r=-0.317,P=0.014)。结论 SP-D可能参与病毒性脑炎的发病过程,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的SP-D对VE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 血清 脑脊液 儿童
下载PDF
羊膜腔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宫内感染致肺损伤胎兔肺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静 刘冬云 +1 位作者 刘敬 封志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3期1565-1567,1569,共4页
目的探讨羊膜腔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宫内感染致肺损伤胎兔肺组织肺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SP-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育龄日本大耳白兔19只,成功受孕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菌组、细菌+PS组。建立宫内感染模型。对照组和细菌... 目的探讨羊膜腔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宫内感染致肺损伤胎兔肺组织肺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SP-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育龄日本大耳白兔19只,成功受孕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菌组、细菌+PS组。建立宫内感染模型。对照组和细菌组按胎龄又分为21、22、23、24、26d5个亚组,细菌+PS组分为24d、26d2个亚组。细菌组宫内注射大肠埃希杆菌(E.coli)菌株,细菌+PS组宫内注射E.coli菌株,同时胎兔羊膜腔内注射PS 200mg/kg,对照组宫内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建成后分别在各时间点对孕兔行剖宫产,杀取胎兔后取肺组织,以TGF-β1兔多克隆抗体为一抗,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肺组织内SP-A表达;用RT-PCR检测其SP-A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其SP-A蛋白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不同组间SP-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865,P=0.000),细菌组SP-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及细菌+PS组。SP-A mRNA、蛋白表达则在细菌感染后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 101.741,P=0.000)。注射PS后SP-A表达增强,高于细菌组(P=0.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腔内感染可导致SP-A异常低表达,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密切相关;羊膜腔内注射PS后SP-A表达上调,表明羊膜腔内注射PS可做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对降低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宫内感染 损伤 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乐 汪艳 +2 位作者 张群威 孙捷 曾耀光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740-741,共2页
目的探索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D)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该院小儿神经科临床收治的27例VE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23例非脑炎患儿为对照组,均采集血清和脑脊液标本,采用酶... 目的探索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D)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该院小儿神经科临床收治的27例VE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23例非脑炎患儿为对照组,均采集血清和脑脊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P-D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急性期血清SP-D(13.01±1.43)μg·L-1、脑脊液SP-D(13.39±1.61)μg·L-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VE患儿恢复期血清SP-D(15.10±1.69)μg·L-1、脑脊液SP-D(15.87±1.72)μg·L-1与急性期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0.05)。VE患儿恢复期脑脊液有核细胞数(15.93±1.83)×106·L-1及脑脊液蛋白含量(0.23±0.02)g·L-1与急性期时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SP-D与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检测血清和脑脊液SP-D水平对诊断病毒性脑炎及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 脑脊液 血清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基因多态性与新疆蒙古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发病 被引量:2
13
作者 关键 徐永健 +2 位作者 许西琳 骆树新 季宏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8期5315-5320,共6页
背景: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机制未完全阐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可能在其易感性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可能有种族差异。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基因位点aa62、aa219多态性与新疆蒙古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 背景: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机制未完全阐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可能在其易感性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可能有种族差异。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基因位点aa62、aa219多态性与新疆蒙古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新疆蒙古族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9例(病例组)和吸烟健康体检者116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Taqman探针标记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基因的aa62(CCA/CCG,rs1136451)和aa219(CGG/TGG,rs4253527)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获得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在aa62位点,两组的基因型频率(AA,AG、GG)及等位基因频率(A、G)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2=7.164,P=0.028;χ2=2.239,P=0.019);且基因型频率在肺功能Ⅱ级与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721,P=0.013)。在aa219位点,两组基因型频率(CC,CT)及等位基因频率(C、T)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χ2=0.367,P=0.545;χ2=0.332,P=0.565)。提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基因aa62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新疆蒙古族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慢性阻塞性疾病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吸烟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在人胎肺发育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孔祥永 杜江 封志纯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72-474,共3页
[目的]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在人胎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胎肺上皮细胞发育、分化及其肺功能建立中的作用.[方法]由孕妇自愿捐献的胎龄为10~34周胎肺组织37例及生后28 d内正常肺组织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目的]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在人胎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胎肺上皮细胞发育、分化及其肺功能建立中的作用.[方法]由孕妇自愿捐献的胎龄为10~34周胎肺组织37例及生后28 d内正常肺组织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P-A的表达.[结果]SP-A在胎肺发育第10周已开始表达,定位于上皮细胞胞浆,发育早期主要表达于高柱状的未分化的上皮细胞,随着支气管的发育分化,由呼吸道的近端逐渐向远端迁移;到原始肺泡期稳定表达于AECⅡ及其前体细胞,其反应强度增加不明显,出生后SP-A阳性反应较出生前明显增强;纤毛细胞和Ⅰ型肺泡细胞无表达.[结论]在胎肺发育的过程中,SP-A的分泌反应着肺泡上皮细胞发育成熟,出生前大多以储存状态为主,或称为待分泌状态,出生后快速分泌,与适应出生后执行功能的需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发育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多发伤致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浆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曹昕 周克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多发伤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浆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多发伤致急性肺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多发伤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浆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多发伤致急性肺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标准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12 h给予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PHC)2 mg,持续7 d,分别于给药前、给药第3天和给药第7天,比较患者在SP-D、TNF-α、IL-8及氧合指数(Pa O2/Fi O)2、肺损伤评分(LIS)的变化及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在给药第3天和第7天,患者血浆中SP-D、TNF-α和IL-8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Pa O2/Fi O2明显上升,LIS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各时间点,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的损伤,改善氧合,能有效缓解多发伤导致的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急性损伤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呼吸衰竭新生儿肺表面活性蛋白质A的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章红志 杨毅 曹凌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67-368,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衰竭 表面活性物质 蛋白质A
下载PDF
结核性和肺腺癌性胸腔积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纪云 田广燕 +2 位作者 林殿杰 龙成凤 初奎胜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胸水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联合对原发性肺腺癌性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6例原发性肺腺癌性和2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胸水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结果原... 目的探讨胸水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联合对原发性肺腺癌性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6例原发性肺腺癌性和2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胸水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结果原发性肺腺癌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SP-A光密度值分别为265.1±141.16和180.0±64.1;原发性肺腺癌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SP-D光密度值分别为299.9±140.6和206.8±86.8。36例原发性肺腺癌患者中有23例胸水中SP-A>250,有16例SP-D>250,而SP-A>250和(或)SP-D>250有29例。2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SP-A、SP-D均未超过250。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对结核性胸膜炎与原发性肺腺癌所致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有临床价值,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结核 胸膜 肿瘤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肺泡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及白介素-6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韦中盛 许建国 +2 位作者 罗斌 李军 林剑勇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268-269,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6(IL-6)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水平的意义。方法62例COPD患者,患者入院后进行APACHEⅡ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病情缓解组40例(APACHEⅡ评分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6(IL-6)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水平的意义。方法62例COPD患者,患者入院后进行APACHEⅡ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病情缓解组40例(APACHEⅡ评分6.1~8.3分)与病情加重组22例(APACHEU评分8.5~12.4分),收集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第1天、第5天的肺泡灌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中IL-6、SP—D浓度,比较两组患者肺泡灌洗液中IL-6、SP—D水平。结果病情缓解组行机械通气后第1天,肺泡灌洗液中IL-6、SP—D浓度明显高于病情加重组(P〈0.05),机械通气后第5天,肺泡灌洗液中IL-6浓度低于病情加重组,而SP—D浓度高于病情加重组(P〈0.05)。结论检测COPD机械通气患者肺泡灌洗液中IL-6、SP—D水平变化,有助于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泡灌洗液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白介素-6
下载PDF
气管切开插管大鼠肺组织病理及肺泡灌洗液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浓度的变化情况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文川 潘宇政 +2 位作者 黄李平 张冉令 朱翠香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449-451,456,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插管大鼠肺组织病理及肺泡灌洗液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变化情况。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8只、气管切开插管模型组(B组)18只。于建立模型后24 h、72 h、168 h分别取各...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插管大鼠肺组织病理及肺泡灌洗液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变化情况。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8只、气管切开插管模型组(B组)18只。于建立模型后24 h、72 h、168 h分别取各组大鼠6只,并取右肺组织行病理切片检查,进行Smith评分评估肺组织损伤情况;取左肺肺泡灌洗液检测SP-A浓度。结果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B组大鼠在建模后24 h、72 h、168 h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肺泡及间质炎症、出血、肺不张等肺组织损伤,各时间点Smith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0.05)。B组大鼠肺泡灌洗液SP-A浓度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随气管切开插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结论气管切开插管可导致水肿、肺泡炎症、出血、肺不张等肺组织损伤及肺部固有免疫功能紊乱,SP-A有保护肺组织作用,气管切开插管早期SP-A代偿性增高,随后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插管 组织 Smith评分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泡灌洗液 部感染 大鼠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建(综述) 戴晓天(审校)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2770-2772,共3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克拉拉(clara)细胞合成、分泌的脂质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其中大约90%是磷脂,10%是与脂质结合的蛋白质,即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克拉拉(clara)细胞合成、分泌的脂质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其中大约90%是磷脂,10%是与脂质结合的蛋白质,即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SP)。目前已发现的SP有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分子结构 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