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术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
1
作者 张少锋 李丹青 +2 位作者 杜凡 魏志强 王海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14-1117,1123,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SP-D)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食管癌术后重症肺炎(SP)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57例,根据手术治疗后是否发生SP将患...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SP-D)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食管癌术后重症肺炎(SP)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57例,根据手术治疗后是否发生SP将患者分为SP组(124例)和对照组(133例)。比较两组血清SP-D、HMGB1和NLR水平。记录SP组患者28 d内预后情况,根据28 d内生存情况将SP组患者分为生存组(104例)和病死组(2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术后SP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SP-D及HMGB1对食管癌术后SP患者28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SP组血清SP-D及HMGB1和NLR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死组NLR、SP-D及HMGB1水平高于生存组(均P<0.05)。NLR、SP-D及HMGB1是食管癌术后SP患者病死的影响因素(均P<0.05)。NLR、SP-D及HMGB1预测食管癌术后SP患者28 d内病死风险的AUC分别为0.744、0.763、0.715,而三者联合检测的AUC更高(均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SP患者NLR、SP-D及HMGB1水平升高,且与患者预后有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升对患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重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预后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与哮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丽丽 鲍永霞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9期717-720,共4页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关于哮喘的生物学标记物种类较多,但目前尚未发现具有特异性的标记物。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SP-D)主要存在于肺内,但在肺以外的器官系统中也有少量表达。SP-D在机体防御及免疫监视中发挥重...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关于哮喘的生物学标记物种类较多,但目前尚未发现具有特异性的标记物。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SP-D)主要存在于肺内,但在肺以外的器官系统中也有少量表达。SP-D在机体防御及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多种肺部疾病密切相关。其中SP-D是哮喘发生、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可作为哮喘的生物学标记物。现就SP-D的功能及其在哮喘中的生物学标记物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 哮喘 生物学标记物
下载PDF
淡水淹溺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米晓燕 金发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44-447,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淹溺后大鼠呼吸、血气、病理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SP-A)的变化特点。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淹溺组(18只),再将淹溺组分为淹溺后2h组、淹溺后4h组和淹溺后6h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于上述时间点记... 目的观察淹溺后大鼠呼吸、血气、病理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SP-A)的变化特点。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淹溺组(18只),再将淹溺组分为淹溺后2h组、淹溺后4h组和淹溺后6h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于上述时间点记录大鼠的呼吸频率,经颈动脉采血测血气。处死大鼠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淹溺后肺组织普通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P-A在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淹溺组大鼠淡水灌注后呼吸先增快,以后逐渐减慢,但未降至正常范围。PaO2在灌入淡水后5min显著下降[(48.7±3.93)mmHg比(93.65±6.02)mmHg,P<0.05],之后虽有回升,但维持在较低水平。PaCO2在灌入淡水后5min显著上升[(36.20±4.41)mmHg比(55.96±4.60)mmHg,P<0.05],随后降低,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5)。对照组大鼠SP-A主要以膜状形式连续分布于肺泡腔表面。淹溺组大鼠肺泡壁有不同程度的断裂,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聚集,间质水肿明显,呈局灶性肺不张,SP-A主要以颗粒状聚集在肺泡腔内表面和渗液表面,SP-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进行性下降。结论淡水淹溺后造成肺损伤,导致SP-A的质和量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溺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 大鼠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在人胎肺发育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孔祥永 杜江 封志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在人胎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胎肺上皮细胞发育、分化及其肺功能建立中的作用。方法由孕妇自愿捐献的胎龄为10周 ̄34周胎肺组织37例及生后28d的内正常肺组织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目的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在人胎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胎肺上皮细胞发育、分化及其肺功能建立中的作用。方法由孕妇自愿捐献的胎龄为10周 ̄34周胎肺组织37例及生后28d的内正常肺组织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P-B的表达。结果SP-B在胎肺发育第16周已开始表达,定位于上皮细胞胞浆,发育早期主要表达于高柱状的未分化的上皮细胞,随着支气管的发育分化,由呼吸道的近端逐渐向远端迁移;到原始肺泡期稳定表达于AECⅡ及其前体细胞,其反应强度增加不明显,出生后SP-B阳性反应较出生前明显增强;纤毛细胞和AECI无表达。结论在胎肺发育的过程中,SP-B的分泌反映着肺泡上皮细胞发育成熟,与适应出生后执行功能的需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 发育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胎粪吸入幼兔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红敏 李娟 +1 位作者 何安生 魏克伦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3-284,288,共3页
目的 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不明 ,治疗上缺乏有效的措施。曾有学者试用地塞米松治疗胎粪吸入猪 ,能降低肺高压 ,减轻肺水肿 ,但其机制不十分清楚。为进一步探讨地塞米松的作用机制 ,该文利用胎粪吸入模型观察地塞米松... 目的 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不明 ,治疗上缺乏有效的措施。曾有学者试用地塞米松治疗胎粪吸入猪 ,能降低肺高压 ,减轻肺水肿 ,但其机制不十分清楚。为进一步探讨地塞米松的作用机制 ,该文利用胎粪吸入模型观察地塞米松对幼兔胎粪吸入后肺表面活性蛋白B的影响。方法 通过气管内灌入胎粪0 .6ml/kg 和 4ml/kg 建立轻、重幼兔胎粪吸入模型 ,根据是否应用地塞米松分为轻度胎粪吸入治疗组、对照组 ;重度胎粪吸入预防组、对照组。应用右心室穿刺法测定右心室收缩压。用RT PCR检测技术检测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B(SP B)mRNA在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结果 ①轻度胎粪吸入组肺组织SP BmRNA表达量较未治疗组升高 ,2 4h达高峰 (0 .89± 0 .0 4 ) ,72h为 (2 .0 5± 0 .10 )仍高于对照组 (1.84± 0 .10 )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②重度胎粪吸入预防组 (0 .38± 0 .0 5 )高于对照组 (0 .2 0± 0 .0 5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③地塞米松治疗后轻度胎粪吸入组 2 4 ,4 8h及重度胎粪吸入预防组右心室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地塞米松可促进幼兔胎粪吸入肺组织SP B表达增加 ,降低右心室收缩压 ,显示地塞米松对预防和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及其并发的肺动脉高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胎粪吸入 幼兔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 合并症 动脉高压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的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尔凡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7年第5期202-205,共4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主要由肺泡Ⅱ型细胞和Clara细胞合成,经过复杂的加工与修饰后分泌入气道,以维持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被利用后的这些蛋白主要由Ⅱ型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清除。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相关蛋白 代谢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况丽平 吴名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072-1073,1076,共3页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在肺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27例肺腺癌、15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P-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SP-A在肺腺癌、...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在肺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27例肺腺癌、15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P-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SP-A在肺腺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85%、6.67%,腺癌组织中SP-A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状细胞癌组织(P<0.01)。SP-A在乳头状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腺泡性腺癌和黏液性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为85.71%、50%、40%和25%。SP-A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结论SPA的表达可能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关,可作为鉴别肺腺癌与鳞状细胞癌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2009年流行性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儿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B、C、D的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舒林华 张晗 +5 位作者 尚云晓 宗志红 相云 刘立云 刘芬 崇维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8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流行性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重症肺炎患儿肺表面活性蛋白A、B、C、D在血清含量变化的特点,寻找肺组织损伤的生化指标。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8例甲流重症肺炎患儿(甲流组)和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B、C、... 目的探讨流行性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重症肺炎患儿肺表面活性蛋白A、B、C、D在血清含量变化的特点,寻找肺组织损伤的生化指标。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8例甲流重症肺炎患儿(甲流组)和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B、C、D含量,同时化验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等。结果甲流组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B、C、D含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外周血白细胞、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等低于对照组(P均<0.05);二聚体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流重症肺炎患儿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B、C、D含量可作为肺组织损伤严重程度的检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甲型H1N1流感 重症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 前白蛋白 蛋白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戴长宗 王德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972-2974,共3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Ps)能降低液一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减少呼吸作功:机械通气是许多外科干预治疗的手段.但也能增加或加重已有的肺部损伤.导致肺过度膨胀并伴随PS异常及炎症改变。1PS的结构与功能1.1PS的结构特征PS主要来源于肺泡Ⅱ... 肺表面活性物质(Ps)能降低液一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减少呼吸作功:机械通气是许多外科干预治疗的手段.但也能增加或加重已有的肺部损伤.导致肺过度膨胀并伴随PS异常及炎症改变。1PS的结构与功能1.1PS的结构特征PS主要来源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typeⅡepithelialcells,AECⅡ),PS是一个由类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脂质成分中的80%~85%为磷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相关损伤 表面活性物质 泡Ⅱ型上皮细胞 外科干预治疗 结构特征 蛋白质组成 表面张力 部损伤
下载PDF
棉鼠肺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与肺损伤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守 冯怡 +2 位作者 赵丽 黄轶 黄道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81-1487,共7页
目的 分析棉鼠肺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SP-A)的基因序列结构和生物信息学特点,观察棉鼠肺损伤模型中S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初探SP-A表达规律与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将32只棉鼠随机均分为4组:3个实验组棉鼠分别腹腔注射2mg/kg脂多... 目的 分析棉鼠肺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SP-A)的基因序列结构和生物信息学特点,观察棉鼠肺损伤模型中S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初探SP-A表达规律与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将32只棉鼠随机均分为4组:3个实验组棉鼠分别腹腔注射2mg/kg脂多糖(LPS)处理24、48和96h,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后提取棉鼠肺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SP-A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组织切片观察LPS作用不同时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qRT-PCR分析SP-A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P-A蛋白表达。结果 棉鼠SP-A基因编码区长744bp,编码248个氨基酸,具有多个半胱氨酸保守位点、α螺旋结构和糖基化位点,与其他物种相比其核苷酸(75.4%-90.1%)和氨基酸(70.6%-87.1%)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LPS诱导肺损伤模型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棉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随LPS刺激时间延长而加重,具有时间依赖性;S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在LPS处理24h后开始迅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48h时仍持续上升(P〈0.001和P〈0.01),96h时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棉鼠SP-A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棉鼠S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反应肺损伤的不同时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鼠亚科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 损伤 计算生物学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蛋白B在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蓉 谭秋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8期91-93,共3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多见于早产儿,通常足月RDS不会因为肺发育不成熟而引起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足月RDS是一种多因子、多基因疾病。目前认为,RDS与PS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类(SP)的减少有关。相关蛋白质类共有4种,分别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多见于早产儿,通常足月RDS不会因为肺发育不成熟而引起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足月RDS是一种多因子、多基因疾病。目前认为,RDS与PS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类(SP)的减少有关。相关蛋白质类共有4种,分别为SP-A,SP-B,SP-C,SP-D,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B(SP-B)在PS中尤为重要,其直接减少肺泡表面张力,对生后呼吸的调节至关重要,应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b 呼吸窘迫综合征 足月儿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表面活性蛋白D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韩芳 王辉 +3 位作者 倪银 孙仁华 屠越兴 江玲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ARDS患者79例。根据患者28 d内存活情况,将7...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ARDS患者79例。根据患者28 d内存活情况,将79例患者分为存活组56例和死亡组23例。另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20例,作为对照组。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分别于诊断后24 h内(D1)、第3天(D2)、第5天(D3)及第7天(D4)采取静脉血和BALF各2 ml;对照组成年人在体检日采取静脉血和BALF各2 ml。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和BALF中的SP-D水平。结果 (1)3组不同时间点血清中SP-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总=73.26,P<0.0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97.01,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68.29,P<0.05)。(2)3组不同时间点BALF中SP-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总=98.71,P<0.0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76.91,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25.08,P<0.05)。结论 ARDS患者血清中SP-D水平从第5天开始较对照组上升,且死亡组较存活组上升高;存活组水平在第7天下降,死亡组持续上升。ARDS患者BALF中SP-D水平在诊断初期即高于对照组;第5天时存活组水平降低,死亡组继续上升;第7天时死亡组有所下降。血清和BALF中SP-D水平的动态变化对ARDS患者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定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 血清 支气管泡灌洗液
下载PDF
外周血表面活性蛋白A含量及其基因表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凤玲 隋小芳 +1 位作者 董亮亮 费秀斌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1期1235-1237,共3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中表面活性蛋白A(SP-A)含量及其基因表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方法按照COPD患者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出容积占用力肺活量之比(FVE1%)分级标准,选取稳定期Ⅰ、Ⅱ、Ⅲ、Ⅳ级非吸烟患者各15例,健康非吸烟对照组30... 目的观察外周血中表面活性蛋白A(SP-A)含量及其基因表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方法按照COPD患者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出容积占用力肺活量之比(FVE1%)分级标准,选取稳定期Ⅰ、Ⅱ、Ⅲ、Ⅳ级非吸烟患者各15例,健康非吸烟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血清中SP-A水平及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非吸烟COPD患者血清中SP-A水平均高于健康非吸烟对照组,(55.38±2.59)μg/L、(68.36±2.50)μg/L、(76.55±2.12)μg/L、(96.20±4.44)μg/L vs(43.83±1.70)μg/L(P<0.01),血清中SP-A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0.881,P<0.01),SP-A基因在COPD非吸烟患者中表达高于健康非吸烟对照组(P<0.05),并与FEV1%呈负相关(r=-0.651,P<0.01)。结论外周血SP-A含量及其基因表达高低与稳定期COPD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蛋白A在皮质类固醇调节哮喘小鼠树突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斌虓 倪殿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研究皮质类固醇激素调节小鼠哮喘模型树突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的机制,以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其调节中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30只,分为3组:哮喘组,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治疗组,每次OVA激发... 目的研究皮质类固醇激素调节小鼠哮喘模型树突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的机制,以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其调节中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30只,分为3组:哮喘组,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治疗组,每次OVA激发后10min,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1mg。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P-A在肺内的表达情况。采用LeicaDMSnk软件进行图像采集,并用Qwin软件计算小气道内棕色区域面积,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分离培养脾脏树突细胞,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树突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的表达变化。结果哮喘组肺组织表现为嗜酸性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此变化。哮喘组的SP-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CD80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哮喘组小气道内SP-A表达与树突细胞CD80阳性率呈负相关(r=-0·907,P<0·01)。结论皮质类固醇对小鼠哮喘模型的肺表面活性蛋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通过激发肺表面活性蛋白抑制树突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类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 哮喘 树突细胞 共刺激分子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蛋白A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和血清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杰 邓玉琴 +1 位作者 陶泽璋 肖伯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从而探讨AR与SP-A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鼻中隔偏曲伴AR患者手术标本和血清样本各24例为观察组,同期单纯鼻中隔偏曲伴鼻甲肥大患者手...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从而探讨AR与SP-A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鼻中隔偏曲伴AR患者手术标本和血清样本各24例为观察组,同期单纯鼻中隔偏曲伴鼻甲肥大患者手术标本和血清标本各1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其鼻黏膜组织样本及血清样本中SP-A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SP-A在两组鼻黏膜组织样本中的表达。结果 ELISA测得观察组鼻黏膜组织中SP-A浓度为(45.191±15.838)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100±0.76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血清中SP-A浓度为(23.960±8.281)ng/ml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44±0.47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SP-A阳性表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鼻黏膜组织及血清中SP-A的表达增高,提示SP-A可能参与了AR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容量目标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容量目标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42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容量目标...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容量目标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42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容量目标通气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容量目标通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动脉血气指标水平、Th1/Th2细胞因子含量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1周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血氧饱和度(SpO2)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干扰素-γ(IFN-γ)、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及IFN-γ/IL-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1周后PaO2、OI、SpO2及IL-4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PaCO2、IFN-γ、IFN-γ/IL-4、cTnI、CK-MB及LDH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NRDS患儿接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容量目标通气治疗,可有效优化通气功能并减轻全身炎症状态,抑制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 血气分析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吕帅国 卢锡华 +4 位作者 董铁立 李廷坤 汪蕾 孙亚林 王丹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帕瑞昔布钠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62例,性别不限,年龄65~78岁,体重51~79kg,ASAⅠ或Ⅱ级,采...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帕瑞昔布钠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62例,性别不限,年龄65~78岁,体重51~79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帕瑞昔布0.3mg/kg组(P1组,n=21)、帕瑞昔布0.6 mg/kg组(P2组,n=21)和对照组(C组,n=20)。P1、P2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即刻和术后12h分别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0.3、0.6mg/kg,C组静脉推注同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手术结束(T1)、术后12h(T2)、术后24h(T3)采集中心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P-A、TNF-α、IL-6和IL-8浓度。记录术后72h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三组患者血清SP-A、TNF-α、IL-6、IL-8浓度明显升高(P<0.05);T_1~T_3时P1和P2组血清SP-A、TNF-α、IL-6、IL-8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72h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用帕瑞昔布钠0.3mg/kg可明显抑制血清SP-A浓度升高,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 胸腔镜手术 围术期
下载PDF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8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龚志敏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681-1684,共4页
目的观察猪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eonatal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NHMD)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NHMD病儿临床资料,以开始治疗时的出生时间... 目的观察猪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eonatal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NHMD)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NHMD病儿临床资料,以开始治疗时的出生时间为分组依据,分为生后<4 h组(43例)和生后≥4 h组(41例)。比较两组病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氧疗时间、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生后<4 h组病儿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69.26±7.14) mmHg较治疗前(40.41±5.27) mmHg明显升高,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46±4.23) mmHg及吸入氧浓度(FiO2)(50.45±5.33)%较治疗前(51.32±5.17) mmHg及(81.06±6.67)%均显著降低,生后≥4 h组病儿治疗后的PaO2水平(60.47±6.39) mmHg较治疗前(41.77±5.18) mmHg也明显升高,治疗后PaCO2(41.77±4.68) mmHg及FiO2(54.13±4.79)%较治疗前(52.04±6.25) mmHg及(82.11±5.76)%也显著降低,且生后<4 h组病儿显著优于生后≥4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4 h组病儿症状缓解时间(11.36±2.47) h、氧疗时间(7.16±2.32) d、CPAP时间(3.15±1.43) d及住院时间(13.46±3.21) d均显著短于生后≥4 h组病儿(19.86±4.35) h、(8.93±3.11) d、(4.76±1.52) d及(16.39±3.62) 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4 h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生后≥4 h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病儿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治疗方案安全性均较好。结论猪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氨溴索治疗NHM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病儿相关症状,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且越早使用改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膜病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 氨溴索 新生儿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术前肺保护对肺组织肺表面活性蛋白A含量的影响
19
作者 迟明友 汪笑冬 +1 位作者 李鑫 孙大强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肺保护治疗对肺组织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含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入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30例,肺保护组30例。对... 目的探讨术前肺保护治疗对肺组织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含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入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30例,肺保护组3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肺保护组在常规术前准备基础上给予1周肺保护治疗。收集入院时及术前呼出气冷凝液(EBC)并复查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EBC中SP-A含量。术中收集肺组织标本,免疫印迹法测定肺组织SP-A水平。结果肺保护组中肺组织SP-A水平高于对照组(1.05±0.21 vs.0.93±0.16,P<0.05)。肺保护组术前EBC中SP-A含量较入院时提高[(5.51±1.48)ng/L vs.(4.99±1.32)ng/L,P<0.01]。经肺保护治疗后,术前肺功能指标较入院时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3%vs.23.3%),肺保护组术后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短[(9.2±3.1)d vs.(11.6±4.8)d,P<0.05]。结论术前肺保护不但能够改善肺功能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也能提高肺组织中SP-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 手术后并发症 呼吸功能试验 术前保护治疗 呼出气冷凝液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应用和护理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游丽霞 《中华护理教育》 2013年第5期238-240,共3页
肺泡表面存在一种物质,能调节表面张力,1955年Pattle首次从哺乳动物肺中分离出这层物质.称之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ffactant,PS)。1980年日本学者首先报道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取得成功,临床应用不断扩大,至... 肺泡表面存在一种物质,能调节表面张力,1955年Pattle首次从哺乳动物肺中分离出这层物质.称之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ffactant,PS)。1980年日本学者首先报道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取得成功,临床应用不断扩大,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对PS研究的逐步深人,外源性PS替代疗法不仅在原发性Ps缺乏中应用.而且在继发性PS缺乏的各种疾病中越来越有地位嘲。本文就PS的给药途径、给药方式、临床应用、给药时间及用药护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