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氙气增强双能量CT肺通气成像在肺癌患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盛会雪 周长圣 +3 位作者 张龙江 赵艳娥 张宗军 卢光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58-1562,共5页
目的评估氙气增强双能量CT肺通气成像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研究对象在第一代双源CT上进行了氙气动态增强双能量CT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n=4)和肺癌组(n=21),其中肺癌组按有无支气管阻塞分为阻塞(n=16)和非阻塞组(n=5),... 目的评估氙气增强双能量CT肺通气成像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研究对象在第一代双源CT上进行了氙气动态增强双能量CT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n=4)和肺癌组(n=21),其中肺癌组按有无支气管阻塞分为阻塞(n=16)和非阻塞组(n=5),在动态氙气增强图像上测量氙气浓度,对氙气浓度变化及氙图表现进行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平均值比较均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4例正常人流入相(80 s)氙图表现为均匀一致强化,两肺氙气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侧(21.3±2.8)%;左侧(22.7±4.1)%,P=0.284]。正常组流入相20~80 s氙气浓度迅速上升,到80 s时达到峰值;流出相80~200 s氙气浓度快速下降,200 s时测得氙气浓度为0%。16例肺癌阻塞支气管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通气缺损;阻塞肺段流入相(80 s)氙气浓度平均值低于对侧[阻塞侧(6.3±7.5)%;对侧(20.9±3.7)%,P<0.0001]。动态增强扫描阻塞组出现明显氙气流入受限,其中6例可观察到肺阻塞肺段氙气低水平流入伴/不伴流出延迟。非阻塞组5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通气缺损和氙气滞留。结论氙气增强双能量CT可评估正常人和肺癌患者的通气功能,对于肺癌支气管阻塞患者可显示通气缺损并可能提示旁路通气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氙气 双能量CT 肺通气成像 支气管阻塞
原文传递
肺通气氧功能成像对区域性肺通气信息的实验观察(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晓明 郭佑民 +5 位作者 杨健 牛刚 王建国 雷晓燕 朱力 汪军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期588-589,T00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肺通气联合肺灌注磁共振功能成像对犬肺栓塞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4只犬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stractionangiography,DSA)下经导管将吸收性明胶海绵条注入左下肺动脉后复制肺栓塞动物模型。犬于栓塞前分别吸入室... 目的:探讨应用肺通气联合肺灌注磁共振功能成像对犬肺栓塞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4只犬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stractionangiography,DSA)下经导管将吸收性明胶海绵条注入左下肺动脉后复制肺栓塞动物模型。犬于栓塞前分别吸入室内空气(21%O2)和高浓度氧(99.5%O2)及栓塞后再次吸入高浓度氧行肺通气MRI扫描,分别测出左下肺信号强度,观察反映肺通气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犬于栓塞前和栓塞后分别行肺灌注MRI扫描观察左下肺的灌注情况。结果:肺通气MRI扫描时,左下肺栓塞前吸入99.5%O2后较吸入室内空气时的肺实质信号强度明显增加,栓塞后吸入99.5%O2肺实质信号强度亦明显增加,同未栓塞的右下肺相同步骤时的信号强度增加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t=3.685,P>0.05),说明左下肺栓塞后肺通气未受影响。肺灌注MRI扫描时注入造影剂后,右下肺未栓塞区的信号强度迅速上升,于第6.8秒达灌注峰值期,而左下肺栓塞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低平,始终未出现明显的灌注峰值期。结论:MRI肺通气氧功能成像联合灌注成像为肺栓塞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手段,对肺栓塞的诊断是可行的也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氧功能成像 DSA 诊断 磁共振成像 区域性通气 栓塞
下载PDF
肺通气灌注显像与64排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孙长青 徐炳福 +1 位作者 刘兰 马建青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评价肺通气灌注显像与64排CT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选取73例临床怀疑有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分别进行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以及64排CT肺动脉造影两种检查,以最终临床确诊为标准,评价并比较两种显像对肺动脉栓塞的... 目的:评价肺通气灌注显像与64排CT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选取73例临床怀疑有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分别进行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以及64排CT肺动脉造影两种检查,以最终临床确诊为标准,评价并比较两种显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依次为:82.86%、92.11%、90.63%和85.37%。64排CT肺动脉造影检查诊断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74%、94.12%、94.59%和88.89%。结论:64排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特异性强,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较高;二者均为诊断肺动脉栓塞有效的影像学方法,且联合应用有助于更好地诊断肺动脉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CT动脉造影 通气灌注成像 64排螺旋CT
下载PDF
磁共振诊断肺栓塞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娜娜 吕飙 张兆琪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34-136,共3页
关键词 栓塞 磁共振动脉成像 磁共振通气-灌注成像
下载PDF
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的区域肺功能检测技术规范
5
作者 招展奇 杨琳 +4 位作者 代萌 葛慧青 谢国喜 解立新 郑劲平 《国际呼吸杂志》 2024年第8期869-876,共8页
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的区域肺功能评估,具有床旁、简便、无创、无辐射等优势,能提供全新的实时局部肺功能信息。该技术由国外研究者提出,应用在肺功能筛查、术前检查、呼吸康复等相关临床研究。该技术规范经本团队前期临床研究实践论... 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的区域肺功能评估,具有床旁、简便、无创、无辐射等优势,能提供全新的实时局部肺功能信息。该技术由国外研究者提出,应用在肺功能筛查、术前检查、呼吸康复等相关临床研究。该技术规范经本团队前期临床研究实践论证,综合相关文献,并经过本领域临床专家和生物医学工程学专家讨论达成,内容包括适应证与禁忌证、技术方法实施、数据分析和解读等方面,旨在统一和规范使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检测区域肺功能的临床流程,提高其有效性,实现对结果的统一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试验 区域功能成像 区域肺通气成像 电阻抗断层成像
原文传递
相位分辨功能性肺MRI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浩宇 安靖 刘敏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2-886,共5页
相位分辨功能性肺MRI(PREFUL-MRI)技术是在自由呼吸状态下通过扰相梯度回波序列绘制心动周期和呼吸周期肺组织MRI质子信号的变化,并量化评估整个心动周期和呼吸周期内肺血流灌注和通气的无创、无辐射、无需MRI对比剂的功能成像技术。PRE... 相位分辨功能性肺MRI(PREFUL-MRI)技术是在自由呼吸状态下通过扰相梯度回波序列绘制心动周期和呼吸周期肺组织MRI质子信号的变化,并量化评估整个心动周期和呼吸周期内肺血流灌注和通气的无创、无辐射、无需MRI对比剂的功能成像技术。PREFUL-MRI可用于评估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囊性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肺通气及灌注状态并进行量化分析。该文旨在对PREFUL-MRI原理、技术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疾病 慢性阻塞 栓塞 肺通气成像 灌注成像
原文传递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像诊断与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浩宇 刘敏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82-986,共5页
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属于第四大类肺动脉高压。由于CTEPH患者的非特异性症状,因此CTEPH误诊率极高,当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及右心功能衰竭时患者预后极差,治疗难度明显增大。目前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V/Q)和计算机断层扫... 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属于第四大类肺动脉高压。由于CTEPH患者的非特异性症状,因此CTEPH误诊率极高,当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及右心功能衰竭时患者预后极差,治疗难度明显增大。目前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V/Q)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肺血管成像(CTPA)是诊断CTEPH的重要无创性手段。V/Q显像肺灌注正常基本排除肺栓塞;V/Q显像提示肺栓塞可能后需通过CTPA显示的血管征象及肺实质征象判断是否为慢性肺栓塞、评估栓子累及部位及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用于指导CTEPH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文章将对CTEPH的V/Q及CTPA影像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评估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性动脉高压 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 肺通气成像 灌注成像 右心漂浮导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