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肺静脉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韦美玉 王会永 +3 位作者 徐延敏 李广平 许纲 陈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比较环肺静脉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01至2010-05就诊于我院住院部房颤患者123例,其中66例行环肺静脉消融治疗的患者(消融组)和57例同期入院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药物组),对... 目的:比较环肺静脉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01至2010-05就诊于我院住院部房颤患者123例,其中66例行环肺静脉消融治疗的患者(消融组)和57例同期入院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药物组),对所有入选的患者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SF-36量表)调查方式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消融组与药物组比较治疗后6个月SF-36量表中除肌体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体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以及躯体健康评分、精神健康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消融组患者按疗效分为成功者(41例)和未成功者(25例)分别进行比较,成功者SF-36量表中8个维度评分术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躯体健康评分从(227.4±57.0)分提高到(293.4±54.3)分(P<0.001),精神健康评分从(243.8±51.7)分提高到(309.0±58.0)分(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肺静脉消融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房颤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消融成功患者中,环肺静脉消融治疗房颤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消融 抗心律失常药物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环状电极在Ensite/NavX指导下的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旭 王新华 +2 位作者 马建伟 顾佳宁 邱建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消融术联合应用环状电极标测对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61例房颤患者,其中男40例,女21例,阵发性房颤50例,慢性房颤11例。在EnsiteNavX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消融术。应用环状电极标...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消融术联合应用环状电极标测对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61例房颤患者,其中男40例,女21例,阵发性房颤50例,慢性房颤11例。在EnsiteNavX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消融术。应用环状电极标测肺静脉电位,以肺静脉电隔离为消融终点。结果6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环左肺静脉消融使左肺静脉电隔离34例(55.7%),环右肺静脉消融使右肺静脉电隔离35例(57.4%),环左、右肺静脉消融使所有肺静脉电隔离23例(37.7%)。16例阵发性房颤和5例慢性房颤放电时终止房颤,终止房颤部位为左、右上肺静脉外近房顶前、后壁19例,右上肺静脉外后壁中部1例,完成左肺静脉消融时房颤终止1例。平均随访6±2个月,50例阵发性房颤中42例(84.0%)以及11例慢性房颤中5例(45.4%)无房颤发作,总成功率为77%。并发症:少量心包积液1例,经心包穿刺引流后积液消失;左侧血胸1例,经胸腔穿刺引流痊愈。结论EnsiteNavX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脉消融术中联合应用环状电极标测可使房颤消融成功率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电极 肺静脉消融 环状 术中 肺静脉电隔离 阵发性房颤 慢性房颤 胸腔穿刺引流
下载PDF
术前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对环肺静脉消融后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俊 侯煜 +2 位作者 李晓枫 方丕华 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射频消融(CPVA)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术前血浆大内皮素-1(big ET-1)浓度能否预测术后房颤复发。方法 119例房颤患者接受单一术者进行的单次CPVA手术,其中阵发性房颤75例,持续性房颤44例。房颤复发定义为随访期内...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射频消融(CPVA)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术前血浆大内皮素-1(big ET-1)浓度能否预测术后房颤复发。方法 119例房颤患者接受单一术者进行的单次CPVA手术,其中阵发性房颤75例,持续性房颤44例。房颤复发定义为随访期内心电图和/或24h动态心电图证实房颤发作持续时间≥30s。术前血浆big ET-1浓度测定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结果在28±12个月的随访中,CPVA术后房颤复发率为30.3%(36/119),其中阵发性房颤为25.3%(19/75),持续性房颤为38.6%(17/44)。房颤复发患者术前血浆bigET-1浓度升高明显(1.29±0.77fmol/ml vs 0.66±0.49fmol/ml,P<0.001),无论是阵发性房颤(1.30±0.69fmol/ml vs 0.61±0.40fmol/ml,P=0.001),还是持续性房颤(1.29±0.87fmol/ml vs 0.78±0.63fmol/ml,P=0.007)均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bigET-1与消融后房颤复发有关,能独立预测房颤复发(P<0.001)。亚组分析显示: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bigET-1浓度升高与消融后房颤复发有关(P=0.001);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浆bigET-1浓度升高不能预测CPVA术后房颤的复发。结论 CPVA术前血浆bigET-1水平升高可能是阵发性房颤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大内皮素-1 心房颤动 肺静脉消融 复发
下载PDF
血清BNP浓度与肺静脉消融术后房颤复发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俊 吴钢 谢强 《微循环学杂志》 2010年第2期32-33,36,共3页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经肺静脉消融后房颤复发与血清脑利钠肽(BNP)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68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48例,持续性房颤20例)消融前血清BNP浓度,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接受72hHolter监...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经肺静脉消融后房颤复发与血清脑利钠肽(BNP)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68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48例,持续性房颤20例)消融前血清BNP浓度,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接受72hHolter监测以观察房颤复发。结果:消融前阵发性房颤组血清BNP浓度低持续性房颤组(81.40±15.20pg/mlvs142.5±32.60pg/ml,P<0.05),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房颤10例(20.9%),其血清BNP浓度较未复发者增高(144.30±20.41pg/mlvs68.5±25.30pg/ml,P<0.05).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9例(45.00%)复发房颤,其血清BNP浓度(193.35±30.25pg/ml)显著高于未复发者及阵发性房颤复发者。结论:房颤患者消融术前血清BNP浓度同肺静脉消融术后房颤复发有关;血清BNP浓度可能对提高房颤消融成功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消融 房颤复发 BNP浓度 术后 血清 手术操作时间 肺动脉狭窄 心房颤动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术后心率变异性变化及其对消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立萍 董颖雪 +7 位作者 常栋 丛培鑫 王楠 石佳月 高连君 张树龙 杨延宗 林治湖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7期511-514,共4页
目的 评价环肺静脉消融(CPVA)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的接受CPVA的PAF患者110例[年龄(59.07±11.54)岁,男67例,女43例],患者均接受CPVA至肺静脉电... 目的 评价环肺静脉消融(CPVA)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的接受CPVA的PAF患者110例[年龄(59.07±11.54)岁,男67例,女43例],患者均接受CPVA至肺静脉电隔离。分别于消融前及术后第2天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变化及其对消融效果的影响。结果 随访14.46±5.57个月,心房颤动(AF)消融成功率为72.45%(71/98)。完成随访的98例患者中,AF无复发71例,设为消融成功组(男45例、女26例);复发27例,设为消融复发组(男15例、女12例)。两组消融前HRV相似,消融后HRV显著降低(P<0.05);消融成功组HRV均较消融复发组进一步显著降低(P<0.05)。结论 CPVA使HRV显著降低,产生去自主神经效应,这可能是CPVA治疗PAF的机制之一。增加去神经效应对PAF消融长期成功率有一定影响,明确了AF射频消融与HRV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率变异性 肺静脉消融
下载PDF
持续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后随访及复发因素 被引量:7
6
作者 董佳霖 刘旭 +6 位作者 王新华 施海峰 顾佳宁 孙育民 周立 李若谷 方唯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Lasso标测导管指导下环肺静脉消融术(CPVA)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早晚期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持续性房颤CPVA术后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资料结合术后随访,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了解各因素与术后房颤复发的相关性。结果共89例行C... 目的探讨Lasso标测导管指导下环肺静脉消融术(CPVA)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早晚期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持续性房颤CPVA术后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资料结合术后随访,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了解各因素与术后房颤复发的相关性。结果共89例行CPVA术,早期复发房性心律失常29例(32.6%),其中房颤19例(21.3%),晚期共复发房颤29例(32.6%)。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最大P波时程(OR1.024,CI1.002~1.046,P=0.03)是房颤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对于房颤晚期复发来说,器质性心脏病(OR4.849,CI1.582~14.866,P=0.006)以及最大P波时程(OR1.048,CI1.017~1.080,P=0.002)是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持续性房颤CPVA术后患者,最大P波时程是早晚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器质性心脏病是晚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肺静脉 肺静脉消融 复发 预测
下载PDF
环肺静脉消融术对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玉芝 王会永 +1 位作者 韦美玉 徐延敏 《新医学》 2012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消融术(CPVA)对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SF-36量表对56例接受CPVA的心房颤动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消融后6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随访(13±4)个月,43例(77%)患者维持窦性心律。6个月后SF-36量...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消融术(CPVA)对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SF-36量表对56例接受CPVA的心房颤动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消融后6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随访(13±4)个月,43例(77%)患者维持窦性心律。6个月后SF-36量表中除肌体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体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精神角色和精神健康均较消融前有明显改善(P<0.05)。总躯体健康评分从(68±15)分提高至(76±15)分(P<0.01),总精神健康评分从(63±16)分提高至(73±17)分(P<0.01)。结论:CPVA能明显改善心房颤动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在消融成功者中,CPVA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消融 生活质量 躯体健康 精神健康
下载PDF
环肺静脉消融术中肺静脉电位延迟时间与补点位置间的关系
8
作者 真亚 张国辉 +2 位作者 刘少稳 陈松文 陈岗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中肺静脉电隔离补充消融位置与肺静脉电位延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57例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行环同侧肺静脉的线性消融和残余传导补充消融以达肺静脉电隔离。收集两侧环...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中肺静脉电隔离补充消融位置与肺静脉电位延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57例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行环同侧肺静脉的线性消融和残余传导补充消融以达肺静脉电隔离。收集两侧环线左右各6个补充消融部位窦性心律下肺静脉电位延迟时间,比较其差别。结果:肺静脉电位延迟时间在右侧补充消融6个部位间无明显差异;左侧补充消融6个部位:左上肺静脉前交叉与后上、前上、前壁之间(P=0.000,0.034,0.004),后上与前上之间(P=0.032),左下肺静脉前壁与左上肺静脉后上、前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26)。延迟时间大于150 ms补充消融位置大多在左侧前交叉至左下肺静脉前下壁。结论:测量肺静脉电位延迟程度,可用来快速寻找左侧环肺静脉线残余传导裂隙指导补充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消融 心房颤动 肺静脉电位
下载PDF
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并长间歇二例
9
作者 李燕萍 郝应禄 +4 位作者 梁梅 李晓霞 潘云席 廖德荣 杨玲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1-401,共1页
两例患者,男性。因阵发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术前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时并长间歇,术后随访一年,两例均为窦性心律,未出现长间歇。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肺静脉消融 阵发性心房颤动
下载PDF
环肺静脉消融策略在房颤治疗中地位的思考
10
作者 王现青 张存泰 张莉 《医学与哲学(B)》 2007年第7期28-29,共2页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对患者危害极大。由于对它发病机制的认识不同导致了临床上不同的治疗方法。肺静脉及环肺静脉开口的肺静脉前庭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共识。本文通过对房颤机制认识的回顾及治...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对患者危害极大。由于对它发病机制的认识不同导致了临床上不同的治疗方法。肺静脉及环肺静脉开口的肺静脉前庭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共识。本文通过对房颤机制认识的回顾及治疗方法进展,来探讨环肺静脉消融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为将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肺静脉 肺静脉前庭 肺静脉消融
下载PDF
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后早期复发预测因素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李为东 李世杰 +3 位作者 李先进 蒋树中 付强 韩冰 《当代医学》 2014年第9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环肺静脉消融术(CPVA)后早期复发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0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阵发性AF患者120例,实施CPVA进行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8例)和未复发组(82例),探讨术...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环肺静脉消融术(CPVA)后早期复发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0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阵发性AF患者120例,实施CPVA进行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8例)和未复发组(82例),探讨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P波离散度、左心房内径、术前及术后NT-proBNP水平以及AF持续时间均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P波离散度以及术前NTproBNP是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结论P波离散度以及术前NT—proBNP是CPVA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P波离散度提高能够预测复发,而术前NT—proBNP提高则提示AF易感性增强,亦可预测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消融 房颤早期复发 P波离散度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ATP联合异丙肾上腺素在环肺静脉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黄启祥 郑悦海 +1 位作者 方红 张伟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4期22-23,共2页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ATP)联合异丙肾上腺素在环肺静脉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将30例与2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行环肺静脉消融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ATP与异丙肾上...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ATP)联合异丙肾上腺素在环肺静脉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将30例与2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行环肺静脉消融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ATP与异丙肾上腺素的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121根隔离肺静脉中有27根(22.3%)出现肺静脉电位恢复,这些病例均再次隔离后重新开始试验,ATP诱发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发生在11例患者中,占总例数的36.7%;随访1~2年,试验组仅有5例(16.7%)患者出现中远期复发,而对照组共有7例(30.4%)患者出现远期复发,组间比较房颤的远期复发率试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7,P〈0.05)。结论 ATP联合异丙肾上腺素在环肺静脉消融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心血管临床给予其更高程度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 异丙肾上腺素 肺静脉消融 肺静脉电位传导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肺静脉消融
13
作者 彭景添 《中国医药导刊》 2000年第5期14-16,19,共4页
在AF发病中,多折返机理已被认可,然而局部组织兴奋性增高和触发活动也起重要作用,已证实极大部分兴奋灶起源于肺静脉,因此使肺静脉消融治疗AF成为可能,本文从AF的特点、病人选择、术前注意事项、消融方法、消融终点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对PA... 在AF发病中,多折返机理已被认可,然而局部组织兴奋性增高和触发活动也起重要作用,已证实极大部分兴奋灶起源于肺静脉,因此使肺静脉消融治疗AF成为可能,本文从AF的特点、病人选择、术前注意事项、消融方法、消融终点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对PAF肺静脉消融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 心房颤动 肺静脉消融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术术后左心房肺静脉嵴及各肺静脉直径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续潭 刘浩 +2 位作者 王强 覃诗耘 李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消融术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心房肺静脉嵴及各肺静脉直径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的房颤患者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48 h、术后3个月经食管超声排除左心耳血栓并测量肺静脉嵴宽度,同时测量左上肺...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消融术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心房肺静脉嵴及各肺静脉直径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的房颤患者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48 h、术后3个月经食管超声排除左心耳血栓并测量肺静脉嵴宽度,同时测量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直径及右下肺静脉开口处血流速度。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均维持窦性心律。术后24~48 h左上肺静脉直径、左下肺静脉直径、右上肺静脉直径均较术前减少(P均〈0.05),右下肺静脉血流速度、肺静脉嵴宽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或〈0.01);术后3个月肺静脉嵴宽度较术前减少(P〈0.05),左下肺静脉直径较术后24~48 h增加(P〈0.05),右下肺静脉血流速度、肺静脉嵴宽度较术后24~48 h降低(P〈0.05或〈0.01);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环肺静脉消融术术后对房颤患者早期左心房功能可能有一定损伤;但远期对左心房功能及窦性心律的维持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经食管超声 肺静脉消融 肺静脉嵴宽度 肺静脉直径
下载PDF
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后复发患者肺静脉、左心房容积CT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明宽 张明哲 +5 位作者 张华 梁柳丹 刘浩 吉晓理 晏君 汪英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24-927,共4页
目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观察心房颤动(AF)环肺静脉消融(CPVA)术后复发患者肺静脉(PV)形态和左心房容积(LAV)变化。方法对60例AF患者行CPVA术,随访3~6个月。根据术后AF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n=32)和复发组(n=28)。采用Light Speed 64... 目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观察心房颤动(AF)环肺静脉消融(CPVA)术后复发患者肺静脉(PV)形态和左心房容积(LAV)变化。方法对60例AF患者行CPVA术,随访3~6个月。根据术后AF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n=32)和复发组(n=28)。采用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测量CPVA术前后PV口直径、截面积和LAV,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随访时间、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平均随访(5.2±0.8)个月,早期复发20例(71.4%),晚期复发8例(28.6%)。未复发组手术前后右上PV口最大径(RSPVdmax)、最小径(RSPVdmin),右下PV口最大径(RIPVdmax)、最小径(RIPVdmin),左上PV口最大径(LSPVdmax),4个PV口截面积(CSA)及L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下PV口最大径(LIPVdmax)、最小径(LIPVdmin),左上PV口最小径(LSPVd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术后仅见RIPVdmax、RIPVCSA、LIPVCSA较术前减少(P<0.05),其它PV指标和LA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患者CPVA术后早期复发率高,复发组患者PV、LAV无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左心房容积 肺静脉消融 复发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曾安宁 石建 +4 位作者 余吉西 陈荣兴 杨钦宇 蔡冰冰 熊德高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705-3707,共3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环肺静脉消融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阵发性AF患者75例,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华法林钠、胺碘酮、美托洛尔...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环肺静脉消融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阵发性AF患者75例,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华法林钠、胺碘酮、美托洛尔等,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q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炎症因子、血脂水平变化,并比较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左房直径、左室射血分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均显著延长,且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1个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均显著升高,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均为(23.91±5.28)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AF复发率为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消融相关性房性心动过速(ATa)、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明显抑制阵发性AF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延长AERP,从而降低AF复发率,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肺静脉消融 瑞舒伐他汀 心房有效不应期 预后
下载PDF
环肺静脉消融治疗慢性房颤 被引量:1
17
作者 Oral H. Pappone C. +2 位作者 Chugh A. 马超(译) 杜媛(校)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8期9-10,共2页
Background: We conducte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vein 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46 patients with a mean(± SD) age of 57... Background: We conducte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vein 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46 patients with a mean(± SD) age of 57± 9 years who had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amiodarone and undergo two cardioversions during the first three months alone(the control group)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vein ablation. Cardiac rhythm was assessed with daily telephonic transmissions for one year. The left atrial diameter and the severity of symptoms were assessed at 12 months. Results: Among the 77 patients assigned to undergo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vein ablation, ablation was repeated because of recurren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26 percent of patients and atypical atrial flutter in 6 percent. An 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showed that 74 percent of patients in the ablation group and 58 percent of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free of recurrent atrial fibrillation or flutter without antiarrhythmic-drug therapy at one year(P=0.05). Among the 69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53(77 percent) crossed over to undergo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vein ablation for recurrent atrial fibrillation by one year and only 3(4 percent) were in sinus rhythm without antiarrhythmic-drug therapy or abla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the left atrial diameter(12± 11 percent, P< 0.001) and the symptom severity score(59± 21 percent, P< 0.001) among patients who remained in sinus rhythm after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vein ablation. Except for atypical atrial flutter,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attributable to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vein ablation. Conclusions: Sinus rhythm can be maintained long term in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by means of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vein ablation independently of the effects of antiarrhythmic-drug therapy, cardioversion, or both. The maintenance of sinus rhythm i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both the severity of symptoms and the left atrial di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消融 消融治疗 慢性房颤 抗心律失常药物 随机对照试验 房颤患者 症状严重程度 房颤复发 意向治疗分析 心脏节律
下载PDF
心房颤动隔离肺静脉消融治疗可能对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有效果
18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2年第1期42-42,共1页
今日医学要闻报道,在美国心脏病学院会议的一份研究表明,在采用隔离肺静脉消融程序来控制房颤后,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症状得以改善,提高了射血分数。研究人员分析了七个研究,并发现接受了肺静脉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中有11.84%的患... 今日医学要闻报道,在美国心脏病学院会议的一份研究表明,在采用隔离肺静脉消融程序来控制房颤后,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症状得以改善,提高了射血分数。研究人员分析了七个研究,并发现接受了肺静脉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中有11.84%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所改善(P〈0.0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消融 房颤患者 消融治疗 心房颤动 左室功能不全 左心室射血分数 美国心脏病学院 左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肺静脉隔离消融术后“空白期”心理复原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9
作者 丁云美 潘月帅 +4 位作者 张艳 卢晓虹 谷佳芸 魏丽丽 崔岩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0-576,共7页
目的:调查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肺静脉隔离消融术后“空白期”心理复原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4月于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肺静脉隔离消融术后“空白期”门诊复查的34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调查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肺静脉隔离消融术后“空白期”心理复原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4月于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肺静脉隔离消融术后“空白期”门诊复查的34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心理复原力量表、心房颤动病人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现场调查。结果:34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肺静脉隔离消融术术后“空白期”心理复原力总分为(23.64±9.34)分,自我管理效能总分为(44.20±9.56)分,社会支持总分为(56.50±17.39)分,焦虑、抑郁的总分分别为(17.80±4.68)分、(18.78±4.81)分;心理复原力与自我管理效能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均P<0.01),与焦虑、抑郁水平呈负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术后病程、自我管理效能、社会支持及抑郁水平是心理复原力的影响因素。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肺静脉隔离术后“空白期”心理复原力较差,术后“空白期”应加强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和随访,帮助病人提高自我管理效能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减轻术后“空白期”抑郁水平,有利于提升病人肺静脉隔离消融术后“空白期”心理复原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隔离消融 “空白期” 心理复原力 影响因素 护理
下载PDF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消融术后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陶四明 郑甲林 +2 位作者 李建美 魏巍 杨志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前后窦性心率变化,探讨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对迷走神经作用的影响。方法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93例,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消融术。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做动态心电图检测患... 目的 对比观察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前后窦性心率变化,探讨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对迷走神经作用的影响。方法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93例,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消融术。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做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心率的相关指标并统计对比分析。结果①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MaxHR、MinHR、MeanHR比较,分别为F=I.874、P=0.137,F=4.909、P=0.003,F=5.136、P=0.003,其中MinHR与Mean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比较,分别为F=7.384、P=0.000,F=5.607、P=-0.002,F=10.2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频域指标LF、HL、LF/HF比较,分别为F=3.377、P=0.027,F=2.941、P=0.040,F=2.414、P=0.061,其中LF、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短期内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性降低,3个月后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提示肺静脉前庭电隔离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左房去除迷走神经作用,损伤了房颤的发病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率变异性 去迷走神经 射频消融 肺静脉消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