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左下肺静脉房间隔膨胀瘤并PFO封堵一例
1
作者 赵旭 赵继先 +2 位作者 范群雄 沈俊 李波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355-1356,共2页
卵圆孔未闭(PFO)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在健康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5%,隐源性卒中患者中PFO高达40%。对于特定人群,介入封堵治疗PFO可明显缓解或治愈患者的头晕、头痛症状及预防缺血性卒中发作。现就我院介入封堵术中遇到因左上肺静脉先... 卵圆孔未闭(PFO)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在健康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5%,隐源性卒中患者中PFO高达40%。对于特定人群,介入封堵治疗PFO可明显缓解或治愈患者的头晕、头痛症状及预防缺血性卒中发作。现就我院介入封堵术中遇到因左上肺静脉先天细小、解剖异常,最终经左下肺静脉建立轨道完成PFO伴房间隔膨胀瘤(ASA)介入封堵一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解剖异常 房间隔膨胀瘤 卵圆孔未闭 介入封堵
下载PDF
导管AF消融病人的肺静脉MRI结果
2
作者 余国膺 《国外医学情报》 2003年第1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导管AF消融 肺静脉 MRI 肺静脉解剖变异
下载PDF
肺癌合并右肺上叶气管性支气管及右上肺静脉异位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周少 朱潇 +2 位作者 李小军 唐震 张雷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9期627-631,共5页
目的报道右肺上叶气管性支气管(TB)合并右上肺静脉异位的肺腺癌1例,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类变异分型及解剖学特点、围术期管理策略等。方法病例系列报道。回顾分析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1例合并右肺上叶TB和右上肺静脉异位的71岁... 目的报道右肺上叶气管性支气管(TB)合并右上肺静脉异位的肺腺癌1例,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类变异分型及解剖学特点、围术期管理策略等。方法病例系列报道。回顾分析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1例合并右肺上叶TB和右上肺静脉异位的71岁女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支气管CT三维重建发现右肺上叶移位型TB,术中发现右上肺静脉异位于右肺动脉干后方,行胸腔镜手术成功切除了右上肺,并进行了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效果满意。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及PubMed等数据库中,以"气管性支气管/tracheal bronchus""肺静脉解剖异常/variation of the pulmonary vein"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2023年5月前有关TB合并肺静脉解剖位置异常的相关文献,共纳入5篇(5例)英文文献。结合本例患者的病例特点和治疗过程,总结该类变异的分型及解剖学特点、围术期管理策略等。结果本例肺腺癌患者结合文献报道的5例,共纳入6例TB合并肺静脉解剖位置异常的患者,其中女5例、男1例,年龄39~71(56.5±11.4)岁;右肺上叶移位型TB合并异位右上肺静脉(V1+V2+V3)3例,右肺上叶移位型TB合并异位右上肺尖段静脉(V1)1例,右肺上叶移位型TB合并异位右上肺中心静脉1例,右肺上叶发育不全型TB合并异位右上肺静脉(V1+V2a+V2b+V3)1例。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例、胸腔镜肺段切除术2例,对于异位右上肺静脉的处理,术者均采用了先解剖离断肺叶或者肺段动脉,待肺静脉充分显露后再行离断的策略。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期间恢复良好。结论TB合并右上肺静脉解剖位置变异较为罕见,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在肺部病变的影像学检查中发现,不同的分型解剖特点各异。对于胸外科医生而言,术前了解这些变异、术中正确处理,对保证手术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变异 肺肿瘤 气管性支气管 肺静脉解剖异常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不同术式对于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昊 杨桂棠 +5 位作者 李昭瑜 孙胜楠 崔丽杰 刘海涛 玄研华 朱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评估采取不同术式对于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B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接受CBA治疗并完成随访的房颤患者96例,根据不同肺静脉解剖、房颤类型、不同触发灶... 目的评估采取不同术式对于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B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接受CBA治疗并完成随访的房颤患者96例,根据不同肺静脉解剖、房颤类型、不同触发灶等特点采取不同术式:分段隔离、扩大前庭消融、左心耳隔离、上腔静脉隔离及顶壁线消融。主要研究终点为1年的成功率;同时观察分析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相关参数。结果入选房颤患者96例并完成1年随访。其中阵发性房颤62例(64.6%),持续性房颤34例(35.4%),女性36例(37.5%),平均年龄(65.4±16.7)岁。急性PVI成功率99.0%,平均手术时间(72±24)min,平均X线曝光时间(13±7)min,曝光量(153±86)mGy。术中3例患者出现膈神经损伤,2例在10 min后恢复,1例在6个月后恢复。未发生严重外周血管并发症、心脏压塞、左心房食道瘘、支气管损伤及死亡。96例完成1年随访,阵发性房颤成功率为92.1%,持续性房颤成功率80%,总手术成功率87.9%。结论根据不同肺静脉解剖、房颤类型、不同触发灶等特点采取不同冷冻消融术式可提高冷冻消融治疗房颤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 导管消融 肺静脉电隔离 左心房肺静脉解剖
下载PDF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中影响肺静脉电位实时记录的因素分析
5
作者 张坤 王伟 李玉明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99-303,共5页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中影响肺静脉电位(PVP)实时记录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首次使用2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的病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已完善左心房CT血管造影检查,收集其...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中影响肺静脉电位(PVP)实时记录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首次使用2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的病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已完善左心房CT血管造影检查,收集其肺静脉内径(长径、短径)、椭圆度、术中Achieve电极位置和形状等信息,根据是否记录到肺静脉电位分为记录组、未记录组,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肺静脉电位记录的因素。结果共计对102例患者中的408根肺静脉进行了冷冻消融,年龄(64.9±7.3)岁,其中女58例(56.9%,58/102)。记录组共有262根(64%,262/408)肺静脉实时记录到PVP,不同的肺静脉PVP实时记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77,P=0.009),其中记录率左上肺静脉(LSPV)最高为75%,右上肺静脉(RSPV)63%,左下肺静脉(LIPV)66%,右下肺静脉(RIPV)最低为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chieve电极位于肺静脉近段、呈环状更容易记录到肺静脉电位(χ^(2)=7.566,P=0.006;χ^(2)=8.706,P=0.003);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仅肺静脉分类对于PVP记录率有影响(P=0.044),与RSPV相比,LSPV更易记录到PVP(OR=1.938,95%CI 1.028~3.654,P=0.041)。根据肺静脉类型行亚组分析显示:LSPV、RSPV、RIPV组肺静脉内径(长径、短径)、椭圆度、Achieve电极形态及位置在记录组和未记录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LIPV两组间椭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肺静脉电位记录率在不同肺静脉有明显差异,Achieve电极位置和形态对此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消融 肺静脉电位 实时记录 肺静脉解剖
原文传递
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烨 庞旸 +3 位作者 陈庆兴 凌云龙 程宽 朱文青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回顾冷冻消融术(CB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数据,分析其与阵发性房颤远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在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内完成了阵发性房颤的CBA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逐一记录每支肺静脉形态... 目的回顾冷冻消融术(CB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数据,分析其与阵发性房颤远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在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内完成了阵发性房颤的CBA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逐一记录每支肺静脉形态学及CBA术中的消融数据,并完成术后12个月的随访。结果共入选85例,男性62例(占72.9%),年龄为(59.5±9.8)岁。在术后12个月的随访期内,共有18例患者发生房颤晚期复发,有效率为78.8%(67/85)。根据是否发生房颤晚期复发,将观察对象分为有效组与复发组。结果显示左房大小[(40.88±3.51)mmvs(43.11±4.16)mm]、左下肺静脉(LIPV)冷冻时间[(201.39±47.42)s vs(237.94±83.12)s]、LIPV冷冻次数[(1.22±0.49)次vs(1.56±0.70)次]、30 s冷冻温度[(-27.68±3.86)℃vs(-24.94±4.46)℃]、60 s冷冻温度[(-36.15±3.47)℃vs(-33.74±4.52)℃],两组有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患者CBA术后晚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提示左房大小(OR=1.249,95%CI:1.045~1.492,P=0.014)是房颤CBA术后晚期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85例中,53例肺静脉分支正常,32例存在肺静脉多分支。在术后12个月的随访期内,共有18例患者发生房颤晚期复发,其中肺静脉分支正常的有12例,肺静脉多分支的有6例,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CBA在阵发性房颤中的治疗是有效的,术后12个月内的复发率与左房大小、LIPV术中数据相关。左房大小是房颤冷冻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肺静脉形态学异常与房颤晚期复发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冷冻消融术 肺静脉解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