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中触发与驱动的区别(摘要)
1
作者 杨东辉 杨延宗 +3 位作者 李世军 刘少稳 高连君 林治湖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169-169,共1页
目的 总结 2 1例起源于肺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点 ,探讨触发和驱动两种机制的区别。方法  2 1例房性心律失常 ,男性 16例 ,年龄 5 2 .1± 9.9岁 ,病史 6.9± 5 .8年 ,电生理检查证实起源于肺静脉 ,起源点共 2 9个。... 目的 总结 2 1例起源于肺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点 ,探讨触发和驱动两种机制的区别。方法  2 1例房性心律失常 ,男性 16例 ,年龄 5 2 .1± 9.9岁 ,病史 6.9± 5 .8年 ,电生理检查证实起源于肺静脉 ,起源点共 2 9个。触发定义为由肺静脉发出的 1次或连续多次激动传导至心房引起心房组织的快速电活动 ,当肺静脉电活动终止后 ,心房肌的快速电活动依然存在。驱动定义为心房肌快速电活动的发生和持续与肺静脉的快速电活动有关 ,当肺静脉电活动终止后 ,心房电活动随之终止。结果 房性心律失常分为 5种 :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扑 )、心房颤动 (房颤 )、紊乱心房律。 5中心律失常都可以表现为驱动机制 ,90 %以上的房性心律失常发作表现为驱动机制 ,共同的特点是 :1:1驱动时局部肺静脉电位明显较体表P’波提前 ,在该部位行S1S1刺激夺获心房时的心房激动顺序与心动过速时完全相同 ,非 1:1驱动时肌袖的激动频率明显快于心房激动频率。触发机制的心律失常只有房扑和房颤。两种机制 ,可交替出现 ,并有房扑和房颤的相互转化。还有一种特殊现象 ,即心房早博刺激可以触发肺静脉出现高频激动 ,继而又驱动或触发房性心律失常。结论 肺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以驱动机制为主 ,各种房性心律失常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 触发 驱动 电生理学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对肺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刘浩 《心脏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39-240,245,共3页
心房颤动(AF)是心脏疾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对体表心电图对肺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肺静脉 心房颤动 房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江洪 黄从新 +3 位作者 唐其柱 杨波 王小红 刘华芬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评价射频消融 1 4例起源于肺静脉的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或房性心动过速 (简称房速 )的临床疗效。 1 4例患者因频发房早 (6例 )和房速 (8例 )而接受肺静脉消融治疗。经房间隔穿刺肺静脉造影确定肺静脉口部及近端 ,大头电极或环状电极标... 评价射频消融 1 4例起源于肺静脉的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或房性心动过速 (简称房速 )的临床疗效。 1 4例患者因频发房早 (6例 )和房速 (8例 )而接受肺静脉消融治疗。经房间隔穿刺肺静脉造影确定肺静脉口部及近端 ,大头电极或环状电极标测左房和肺静脉 ,以心律失常的异常电活动最早起源为靶肺静脉和消融靶点 ,消融后房早消失或房速终止且不再诱发和自发为消融终点。结果 :1 4例心律失常起源于右上 (8例 )、左上 (5例 )和左下 (1例 )肺静脉近端 ,1 0例在异常电活动最早部位行局灶点消融达到手术终点 ,4例患者在靶肺静脉口部行多点电隔离消融达手术终点。随访 4~ 2 7个月 ,1例心律失常复发。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肺静脉 房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腔静脉起源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点及导管射频消融研究进展
4
作者 陶志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178-181,共4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肺静脉、腔静脉壁内心肌组织异常变化对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产生直接性影响,其中大多数心律失常症状由肺静脉发展而来,目前临床上关于腔静脉者的资料不足。本文是基于所选取的多名上腔静脉起源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 进入新世纪以来,肺静脉、腔静脉壁内心肌组织异常变化对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产生直接性影响,其中大多数心律失常症状由肺静脉发展而来,目前临床上关于腔静脉者的资料不足。本文是基于所选取的多名上腔静脉起源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电生理特点与导管射频消融之间的相关性,窦性心律、房性心律失常发作时电生理特征变化往往代表导管射频消融方式的应用情况,从而为上腔静脉起源房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预防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起源房性心律失常 电生理特点 导管射频消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起源于肺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许燕平 张树龙 +4 位作者 韩琳琳 黄立萍 丛培鑫 丁元芳 刘小辉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887-890,共4页
目的:分析起源于肺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特点,识别触发心房纤颤(房颤)的房性期前收缩(房早)和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方法:回顾性分析房性心律失常并阵发性房颤84例体表心电图(房颤组),非房颤组84例体表心电图为频发... 目的:分析起源于肺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特点,识别触发心房纤颤(房颤)的房性期前收缩(房早)和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方法:回顾性分析房性心律失常并阵发性房颤84例体表心电图(房颤组),非房颤组84例体表心电图为频发房早(>800次/24 h)。房颤组结合心内电生理检查及Lasso环状电极标测,行导管射频消融(RFCA)肺静脉隔离(PVI)。结果:房颤组电隔离肺静脉286支,均达即刻成功标准,无并发症发生。房颤组体表心电图呈房早、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和阵发性房颤(房颤)频繁发作和交替转换,并常伴长间歇,房早联律间期470~280(420±57)ms明显短于非房颤组的房早联律间期660~350(610±86)ms,P<0.05,房颤多由短联律间期房早触发。心内电生理改变为Lasso环状电极标测到起源于肺静脉的连续、快速、有序或无序的较P波提前,时限短、峰锐利的尖峰电位(Spike电位),同步心电图显示该Spike电位常是阵发性房颤的触发因素。经导管射频消融消除肺静脉内电位或隔离肺静脉与心房间的电或组织连接,可终止房性心律失常,维持窦性心律。结论:起源于肺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的特点是短联律间期房早,也是阵发性房颤的触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 心律失常 房性 体表心电图 心内电生理
下载PDF
右上肺静脉起源房性心动过速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杰 李库林 +4 位作者 刘晓宇 党时鹏 张常莹 陈明龙 王如兴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17-219,226,共4页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点主要位于心房内的一些特殊解剖部位。本文报道一例起源于右上肺静脉房性心动过速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体表心电图、腔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治疗情况。
关键词 肺静脉起源 房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心肌病 导管消融
下载PDF
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房性心律失常风暴现象的机制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丁燕生 杨俊娟 +1 位作者 李康 龚艳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阵发心房颤动(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早期房颤频繁复发并加重的病例,研讨此现象发生的机制和治疗对策。方法对连续5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观察术后两周内的房颤复发情况。结果消融术后两周内10... 目的回顾分析阵发心房颤动(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早期房颤频繁复发并加重的病例,研讨此现象发生的机制和治疗对策。方法对连续5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观察术后两周内的房颤复发情况。结果消融术后两周内10例(18.5%)有房颤早期复发或合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作,其中4例(7.4%)出现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房性心律失常风暴现象。此4例患者联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两周左右心律逐渐恢复正常,继续服药至3个月,停药后房性心律失常风暴患者仅有1例仍有房颤发作,行二次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术,术后无房颤发作。结论消融术后早期房颤发作较常见,少数患者短期内房颤发作更加频繁,表现为房性心律失常风暴现象。其可能为多种因素联合作用所致,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效,不必急于短时间内二次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房性心律失常风暴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肺静脉电隔离术 术后早期 阵发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药物 房颤发作 房颤患者
下载PDF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处理 被引量:5
8
作者 施海峰 刘旭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术后常有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其中部分为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部分为心房内大折返性房速,各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电生理特征。对于这些新发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采用电复律、药物治疗,...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术后常有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其中部分为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部分为心房内大折返性房速,各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电生理特征。对于这些新发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采用电复律、药物治疗,如果治疗无效,常规电生理检查结合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再次行消融术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 心房颤动 综述 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肺静脉电隔离治疗的方法学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延宗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 肺静脉电隔离治疗 方法学 心内电生理检查 射频导管消融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房颤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再消融治疗效果分析
10
作者 石国平 施海峰 刘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64-1268,共5页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ATa)的再消融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6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初次行CPVI后(3.7±2.4)个月再次行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ATa标测和消融。结...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ATa)的再消融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6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初次行CPVI后(3.7±2.4)个月再次行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ATa标测和消融。结果:共标测到78种ATa,其中48种(61.5%)为局灶性机制,30种(38.5%)折返机制。在折返机制中,12例为普通房扑,18例为左房内折返,其折返环与二尖瓣峡部、左房前壁及原环肺静脉消融线上的传导间隙有关。2例患者因ATa不稳定而无法标测。64例患者中,56例(87.5%)消融即刻成功,8例需要电复律成窦性心律。术后随访13-21个月,平均(16.5±2.9)个月,60例(93.8%)患者不再发生ATa。结论:CPVI术后ATa的机制可为折返性和局灶性,可通过CARTO系统激动顺序标测成功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肺静脉电隔离术
下载PDF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智宏 叶行舟 +2 位作者 任利群 王润民 王慧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42-1743,1747,共3页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药物疗效和远期成功率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例患者均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左房构建及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术后口服胺碘酮6个月。若出现房性心律失常,加用倍它...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药物疗效和远期成功率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例患者均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左房构建及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术后口服胺碘酮6个月。若出现房性心律失常,加用倍它乐克或维拉帕米。定期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5例在术后出现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1~4周,应用可达龙和维拉帕米或倍它乐克有效。所有患者在其余随访期间未再出现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结论:部分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的早期可出现暂时性房性心律失常,其发作可能与消融所引起局部损伤有关,在近期观察中尚未发现术后早期房性心律失常与房颤的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肺静脉电隔离 房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在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前检查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林盛才 邓东 +1 位作者 李春兰 林创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63-564,共2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在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前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房性心律失常患者42例,采用西门子16层CT对所有病例行增强扫描,常规原始数据薄层重建后进行图像重组,方法有MPR、MIP、VRT或SSD等,观察左心房、肺静脉分支及食管空...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在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前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房性心律失常患者42例,采用西门子16层CT对所有病例行增强扫描,常规原始数据薄层重建后进行图像重组,方法有MPR、MIP、VRT或SSD等,观察左心房、肺静脉分支及食管空间关系,明确肺静脉分支的数目、大小及走向和左心房腔内肺静脉开口,在轴位图像或二维重组(MPR、MIP)图像上测量各肺静脉口内径及食管与左心房后壁接触的长度。结果:所有病例均可清楚显示左心房、肺静脉分支及食管解剖细节,左心房充盈良好,食管沿左心房后壁走行,可见左心房与食管间脂肪垫;肺静脉根部测量直径平均值:右上肺静脉(12.8±2.5)mm,右下肺静脉(13.1±2.6)mm,左上肺静脉(12.0±1.8)mm,左下肺静脉(10.6±2.4)mm,左心房与食管平均接触长度为(50±16)mm。结论: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清楚显示左心房、肺静脉分支及食管的空间位置,肺静脉分支的数目、大小及走向清楚,肺静脉开口直径、食管与左心房接触长度测量准确,是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前检查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律失常 肺静脉 射频消融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射频导管消融根治合并多机制房性心律失常的心房颤动1例
13
作者 储慧民 《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1期66-69,共4页
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是目前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最主要的策略。但在消融过程中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或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等其他房性心律失常,其发生由多种机制产生,主要包括缝隙相关性、消融线相关性以及非消融相关... 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是目前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最主要的策略。但在消融过程中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或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等其他房性心律失常,其发生由多种机制产生,主要包括缝隙相关性、消融线相关性以及非消融相关性的房性心律失常等。本文报道1例包含多种机制的心房颤动消融根治房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律失常 射频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 根治 多机制 肺静脉线性消融 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在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前检查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芳芳 《影像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对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前16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30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分析扫描情况。结果:30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肺静脉分支、食管、左心房解剖结构的显示清晰,左心房充盈良好;... 目的:对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前16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30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分析扫描情况。结果:30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肺静脉分支、食管、左心房解剖结构的显示清晰,左心房充盈良好;肺静脉根部直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静脉分别为(12.1±1.7)mm、(10.5±2.6)mm、(12.7±2.6)mm、(13.0±1.9)mm,左心房后壁与食管接触长度(51±14)mm。结论:16层螺旋CT是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前检查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房性心律失常 CT 肺静脉
下载PDF
环状冷冻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严轶文 陈岗 +5 位作者 汪芳 孟伟栋 张锋 诸葛萦 孙宝贵 刘少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环状冷冻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长期疗效。方法本中心共有17例房颤患者接受并完成了环状冷冻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术。消融的终点是肺静脉电位消失。随访成功的定义为经3个月洗脱期后无症状性快速性房性心律失... 目的探讨环状冷冻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长期疗效。方法本中心共有17例房颤患者接受并完成了环状冷冻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术。消融的终点是肺静脉电位消失。随访成功的定义为经3个月洗脱期后无症状性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相对有效为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房颤或其它房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较术前明显减少,以及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后房颤不发作。结果 13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5.1±0.5年,其中4例术后未再发作房颤及其他房性心律失常,未服AADs;6例症状改善,其中3例患者服用AADs后房颤未发;3例经AADs治疗后仍有房颤发作,其中1例进行了第2次射频消融治疗。冷冻消融治疗房颤的长期治愈率30.8%,相对有效率46.2%,合计有效率为76.9%。结论环状冷冻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房颤长期有一定的疗效,但进一步的提高还需更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冷冻消融 肺静脉隔离 房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肌袖性心律失常及其P′波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延宗 洪丽 《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1期58-61,共4页
肌袖性心律失常是指由缠绕于肺静脉或腔静脉壁上的心肌组织(肌袖)发放的单个或连续、有序或无序的、快速或缓慢的电激动触发或驱动心房肌所导致的房性心律失常。所谓触发是指由肌袖组织发出的激动传导至心房引起心房组织的与肌袖电活... 肌袖性心律失常是指由缠绕于肺静脉或腔静脉壁上的心肌组织(肌袖)发放的单个或连续、有序或无序的、快速或缓慢的电激动触发或驱动心房肌所导致的房性心律失常。所谓触发是指由肌袖组织发出的激动传导至心房引起心房组织的与肌袖电活动类型不同或无关的快速电活动,当肌袖电活动终止后,心房肌的快速电活动依然存在。所谓驱动是指引起房性心律失常的心房肌的快速电活动,其发生和持续恒定与肌袖的快速电活动有关,当肌袖电活动终止后,或隔离肌袖与心房的电或解剖连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袖性心律失常 肌袖电活动 房性心律失常 心肌组织 心房肌 心房组织 静脉 肺静脉
下载PDF
881例老年人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
17
作者 马筱梅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4期269-270,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因此,老年医学、尤其是对老年健康危害较大的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引起广大医疗保健工作者的注意。做为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不论其发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因此,老年医学、尤其是对老年健康危害较大的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引起广大医疗保健工作者的注意。做为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不论其发生规律或病因又都与青年人有所不同。作者为进一步探讨淮南地区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的特点,现将我院近年来所检查的881例老年病员(≥65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做一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电图分析 老年人 异位心律 总人数 房性期前收缩 老年病员 起源异常 淮南地区 冲动传导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肺静脉电隔离治疗
18
作者 蒋树中 张毅刚 +3 位作者 李卫东 李先进 朱可 付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04-104,共1页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对心房颤动的疗效及方法学。方法2000至2005年的7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48.5岁(43.5-69岁);均为频繁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有频发的房性早搏、短阵房速及其触发的房颤;抗...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对心房颤动的疗效及方法学。方法2000至2005年的7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48.5岁(43.5-69岁);均为频繁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有频发的房性早搏、短阵房速及其触发的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或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常规检查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因,心脏超声及螺旋CT未发现左心房血栓、心脏超声左心房<40 mm,术前按常规服用华法令、低分子肝素。常规放置CS、HIS(RVA、HRA),房间隔穿刺,放置LASSO及大头消融电极;肺静脉造影, LASSO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顺序逐一标测,以冷盐水灌注电极逐一消融、隔离肺静脉;肺静脉电隔离成功术中标准:①窦律和心房起搏时肺静脉电位消失或虽可记录到或快或慢的电活动,但这种电活动与肺静脉无关;②观察30 min或以上,肺静脉向心房的电传导未恢复。术后常规服用胺碘酮1-3个月。结果3例患者观察3个月-4年无复发,3例患者胺碘酮0.2-0.4/d口服可控制发作,1例无效。讨论肺静脉电隔离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能达到预防房颤复发的目的,但方法学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电隔离 心房颤动 左心房血栓 肺静脉造影 房速 射频消融 房性早搏 华法令 心律失常 心房起搏
下载PDF
碎裂电位消融联合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对持久性房颤患者心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宝宝 王芳芳 +3 位作者 刘雄涛 曾迪 廉诚 李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5期54-57,183,共5页
目的探讨碎裂电位消融(CFAE)联合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CPVI)对持久性房颤患者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持久性房颤患者12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CPVI组和CPVA+CFAE组... 目的探讨碎裂电位消融(CFAE)联合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CPVI)对持久性房颤患者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持久性房颤患者12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CPVI组和CPVA+CFAE组,每组62例。所有入院患者均常规检查,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及房颤终止后的消融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 CPVI+CFAE组手术时间较CPVI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PVI+CFAE组较CPVI组窦性心律维持时间显著延长(P <0.05)。结论 CPVI+CFAE联合消融治疗持久性房颤,消融术中终止或转变成功率高,可最大程度将持久性房颤消融终止或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且维持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电位消融 肺静脉电隔离消融 持久性心房颤动 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房早引起房性反复心搏呈P′—QRS—P′序列并加速的房性逸搏心律
20
作者 陈凯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6期470-470,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年龄60岁。因反复心悸、胸闷加剧一周而就诊,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 2 心电图特征 2.1 附图avF导上、中、下三条为连续记录。上条见窦性心搏与异位心搏成对出现,每两个为一组,窦P直立,异位P波呈逆向性,P′—R...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年龄60岁。因反复心悸、胸闷加剧一周而就诊,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 2 心电图特征 2.1 附图avF导上、中、下三条为连续记录。上条见窦性心搏与异位心搏成对出现,每两个为一组,窦P直立,异位P波呈逆向性,P′—R间期】0.12s,配对期相一致,P′后跟随QRS波呈不同程度心室内差异性传导,为窦性心搏与起源心房下部房早形成两联律。两联律者的QRS波之后0.06s—0.08S,可见一逆向性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搏心律 房性 室内差异性传导 房早 QRS波 逆向性 心律失常 心房 起源 异位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