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精子细胞膜透明质酸酶对肾上腺癌细胞SW13增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锋 王蕾 +1 位作者 高勇 王杰军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7-359,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精子细胞膜结合型透明质酸酶 (PH2 0 )对人肾上腺癌细胞SW 13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人全长PH2 0cDNA转染到体外培养人肾上腺癌细胞SW 13细胞株中 ,将细胞置入软琼脂培养板中 ,研究集落形成的改变 ;再将同样的细胞种植到 10d龄... 目的 探讨人精子细胞膜结合型透明质酸酶 (PH2 0 )对人肾上腺癌细胞SW 13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人全长PH2 0cDNA转染到体外培养人肾上腺癌细胞SW 13细胞株中 ,将细胞置入软琼脂培养板中 ,研究集落形成的改变 ;再将同样的细胞种植到 10d龄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上 ,研究肿瘤生长大小的变化 ;细胞培养在2 4孔培养板中 ,采用细胞计数方法研究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 转PH2 0基因的SW 13细胞在软琼脂培养板中的集落形成能力明显增强 ,CAM上的SW 13增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转PH2 0基因后SW 13细胞生长曲线上升。结论 PH2 0可促进人肾上腺癌细胞SW 13的增殖 ,提高S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13 透明质酸酶 肾上腺癌 细胞增生
下载PDF
以库欣病为表现的肾上腺癌病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皇甫建 闫朝丽 李彩萍 《中国医刊》 CAS 2008年第2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病例报告 肾上腺癌 库欣病 肾上腺皮质 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 早期诊断 侵袭性
下载PDF
肾上腺癌误诊为肾肿瘤1例
3
作者 王晓燕 高紫红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肾上腺癌 肾肿瘤 CT扫描 柯兴氏综合征
下载PDF
双侧肾上腺癌1例讨论
4
作者 张栋 袁航 +1 位作者 李鹏 孙鹏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52-53,共2页
1病例摘要患者,女,年龄59岁,因高血压3年,双下肢水肿2年,于2009年5月10日收入本院泌尿微创科。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测血压最高达180/110 mmHg,伴有面部皮肤发红,皮肤易出现瘀斑,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药物治... 1病例摘要患者,女,年龄59岁,因高血压3年,双下肢水肿2年,于2009年5月10日收入本院泌尿微创科。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测血压最高达180/110 mmHg,伴有面部皮肤发红,皮肤易出现瘀斑,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可,2年前出现双足肿胀,伴有胸闷、四肢无力、乏力,于当地县医院就诊,诊为"冠心病",给予患者"山枚胶囊"治疗,效果不佳,1年前患者双足肿胀加重,伴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萎缩、皮肤菲薄、入睡困难,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腰椎CT检查示胸6、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癌 肾上腺皮质 肾上腺皮质腺 库欣综合征 患者 转移 高血压 皮质醇 双侧 原发肿瘤
下载PDF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误诊为肾上腺癌1例
5
作者 郝俊文 李慎勤 +1 位作者 杨得安 王洪伟 《实用医药杂志》 1995年第2期99-99,共1页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误诊为肾上腺癌1例济南军区总医院郝俊文,李慎勤,杨得安,王洪伟患者女性,32岁,主因左上腹部不适伴消瘦1月余入院。查体:BP15/10kPa,腹部平坦未触及包块,双肾下极未触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B...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误诊为肾上腺癌1例济南军区总医院郝俊文,李慎勤,杨得安,王洪伟患者女性,32岁,主因左上腹部不适伴消瘦1月余入院。查体:BP15/10kPa,腹部平坦未触及包块,双肾下极未触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B超检查示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CT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功能性 细胞瘤 肾上腺癌 胰岛 占位性病变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 腹部不适 假性胰腺囊肿 胰腺囊腺
下载PDF
一例后腹腔镜下行肾上腺癌切除术的护理
6
作者 李杰 《天津护理》 2002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是指由于肾上腺皮质原发病变,导致体内醛固酮自主性或部分自主性分泌增加,使肾素分泌被继发性抑制,临床表现是以高血压和低血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症[1].我科于2000年6月22日收治一名原醛患者,现将...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是指由于肾上腺皮质原发病变,导致体内醛固酮自主性或部分自主性分泌增加,使肾素分泌被继发性抑制,临床表现是以高血压和低血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症[1].我科于2000年6月22日收治一名原醛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上腺癌切除术 护理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下载PDF
转移性肾上腺癌的治疗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炯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42-343,共2页
转移性肾上腺癌的处理是泌尿外科医生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转移性肾上腺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每个医生的综合临床知识和能力。目前所采用的治疗转移性肾上腺癌的方法有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切除... 转移性肾上腺癌的处理是泌尿外科医生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转移性肾上腺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每个医生的综合临床知识和能力。目前所采用的治疗转移性肾上腺癌的方法有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经皮肿瘤消融、放疗和化疗等。由于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因此在具体选择时要特别慎重,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局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再决定优化的方案。无论选择哪一种治疗方法,其目的必须要有利于去除肿瘤或控制肿瘤进展、减少患者痛苦和延长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转移 外科手术 消融治疗 放射治疗
下载PDF
深低温停循环下取栓术治疗肾上腺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8
作者 朱相梅 楚翠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8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下取栓术治疗肾上腺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深低温停循环下肾上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和静脉癌栓取栓术的13例肾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后...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下取栓术治疗肾上腺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深低温停循环下肾上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和静脉癌栓取栓术的13例肾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后的护理要点。结果:本组13例患者手术用时为(8. 3±1. 5) h,术中停循环时间为(61. 2±11. 8) min,术中出血量为(1300±230) ml,患者术后除1例患者出现肺栓塞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肺栓塞、术后出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1例发生肺栓塞患者术后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有效生存期均> 1年。结论:深低温停循环下取栓术治疗肾上腺癌伴下腔静脉癌栓安全有效,综合、积极的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停循环 肾上腺癌 下腔静脉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腺癌的CT、MRI表现及病理特征
9
作者 戴玲玲 柯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癌的CT、MRI影像学特点及病理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癌的影像学资料,其中6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结果 7例肿瘤均为单发,其中4例位于左侧,3例位于右侧。肿瘤最大径4.7~11.5(8.2...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癌的CT、MRI影像学特点及病理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癌的影像学资料,其中6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结果 7例肿瘤均为单发,其中4例位于左侧,3例位于右侧。肿瘤最大径4.7~11.5(8.2±2.9)cm,呈类圆形3例、不规则形4例。CT表现:平扫密度不均匀,伴有出血、坏死和钙化,CT值范围32~50(40,3±7.1) H U;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4例,CT值范围5 0~75(64.5±11.4)HU;门脉期CT值范围68~94(83.0±11.5)HU,呈渐进性强化。MRI表现:实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延迟期肿瘤强化程度下降缓慢、对比剂廓清延迟。5例肿瘤内见多条强化的迂曲血管影,周围组织器官受累和转移者共5例。结论 CT和MRI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肾上腺皮质腺癌的影像学特点,结合患者的年龄及临床有助于该疾病的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腺 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儿童肾上腺皮质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
10
作者 白云 何偲 +4 位作者 刘丹 肖萍 蔡玲玲 刘菁 邹继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评估方法及预后,以加深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6例肾上腺皮质癌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 目的探讨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评估方法及预后,以加深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6例肾上腺皮质癌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特征、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等进行归纳总结。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以“肾上腺皮质癌”“儿童”“病理”为关键词查询2018年至2024年的文献。在Pubmed数据库中,以“adrenal corti-cal carcinoma”“Child/Pediatric”“Pathology”为关键词查询2018年至2024年的文献,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16例患儿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发病年龄5~159个月(平均70.94个月)。10例出现肿瘤生长相关表现(腹部膨隆及包块),5例有库欣综合征表现,2例为影像学偶然发现。发病时区域淋巴结转移2例、肝转移5例、肺转移3例,5例见静脉瘤栓。肿瘤最大径3.5~21 cm(平均10.37 cm),重量22~1220 g(平均344.88 g)。组织学检查瘤细胞形态多样,异型性明显,可见瘤巨细胞(16/16)及病理性核分裂象(13/16),均见包膜和/或脉管侵犯,其中14例见明显出血、坏死及钙化。肿瘤细胞阳性表达SF1(16/16)、IGF2(15/16)、Melan-A(10/16)、a-inhibin(9/16)、Syn(16/16)、Calretinin(15/16)及Vimentin(16/16)等,Ki-67为2%~80%。文献复习了中外文献共66例病例,约89%的患儿为有分泌功能的肿瘤,约45%的患儿发病时已伴有远处转移,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本文病例相似。结论儿童肾上腺皮质癌发病率虽低,但具有较高的侵袭性,约半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必须结合临床特征、肿瘤大小及重量、包膜及脉管浸润、组织学形态(肿瘤分化程度和瘤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组化结果及分子检测等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上腺皮质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伴静脉癌栓的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
11
作者 刘帅 刘磊 +7 位作者 刘茁 张帆 马潞林 田晓军 侯小飞 王国良 赵磊 张树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4-630,共7页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癌伴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并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8—2023年接受手术治疗的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相关数据,将其分为伴静脉癌栓组和不伴静脉癌栓组。采用Wilcoxo...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癌伴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并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8—2023年接受手术治疗的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相关数据,将其分为伴静脉癌栓组和不伴静脉癌栓组。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定量变量,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分类变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共纳入27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其中11例(40.7%)伴静脉癌栓,包括8例女性,3例男性,中位年龄49(36,58)岁,中位体重指数26.0(24.1,30.4)kg/m^(2);7例初诊时有症状,6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皮质醇水平增高;中位肿瘤直径9.4(6.5,12.5)cm。3例肿瘤侧别为左侧,其中1例局限在左肾上腺中央静脉未侵入左肾静脉,2例癌栓生长达肝下下腔静脉;8例肿瘤侧别为右侧,其中1例在右肾上腺中央静脉未侵入下腔静脉,4例侵入肝下下腔静脉,3例生长达肝后下腔静脉。10例患者为欧洲肾上腺肿瘤研究协作网(European Network for the Study of Adrenal Tumors,ENSAT)临床分期Ⅲ期,1例为Ⅳ期。手术方式为开放手术6例,单纯腹腔镜手术者4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1例;2例切除同侧肾脏;中位手术时间332(261,440)min,术中中位出血量900(700,22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9(5,10)d;中位生存时间24.0个月,中位复发时间7.0个月,16例不伴静脉癌栓患者均未达到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复发时间。与不伴静脉癌栓组相比,静脉癌栓组有更差的3年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71.4%vs.40.9%;Log-rank,P=0.038)和2年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率(53.7%vs.9.1%;Log-rank,P=0.015)。结论:肾上腺皮质癌伴静脉癌栓患者预后较差,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和静脉癌栓取出术治疗该疾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着丝粒蛋白H在肾上腺皮质癌的表达及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活力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存茹 王丹 +5 位作者 张玉 刘呈悦 蒋荷坪 何文玺 张鑫源 苏文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10,共7页
目的:研究着丝粒蛋白H(CENP-H)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表达,分析其与疾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探索敲减CENP-H表达对ACC细胞活力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GEPIA2数据库分析CENP-H在76例ACC患者和128例健康对照中的mRNA表达,并分析其在不同肿... 目的:研究着丝粒蛋白H(CENP-H)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表达,分析其与疾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探索敲减CENP-H表达对ACC细胞活力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GEPIA2数据库分析CENP-H在76例ACC患者和128例健康对照中的mRNA表达,并分析其在不同肿瘤分期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运用UALCAN数据库进一步分析CENP-H在ACC不同肿瘤分期的mRNA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ENP-H蛋白在ACC和正常肾上腺石蜡切片的表达。构建敲减CENP-H表达的siRNA(siCENP-H),将人ACC细胞系H295R分为siCENP-H组和siNC组;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ENP-H、p-ERK1/2、t-ERK1/2、p-P38、t-P38、p-JNK1/2和t-JNK1/2蛋白水平。结果:CENP-H在ACC中表达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且与肿瘤分期和预后显著相关;CENP-H蛋白在A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肾上腺;敲减CENP-H后,H295R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P38和p-JNK1/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以p-JNK1/2的降低尤为显著。结论:CENP-H在ACC中高表达;敲减CENP-H表达能抑制ACC细胞活力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和JNK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着丝粒蛋白H 细胞活力 细胞迁移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晚期肾上腺皮质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金叶 彭波 +3 位作者 施远龙 王桥 罗宗艳(综述) 赵斌(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57-861,共5页
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itical carcinoma,ACC)是肾上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ACC预后较差,手术切除肿瘤仅限于临床Ⅰ、Ⅱ期的患者,且术后复发率高。对于晚期ACC,米托坦(mitotane,M)联合依托泊苷(etoposide,E)、阿霉素(doxorubicin,D)... 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itical carcinoma,ACC)是肾上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ACC预后较差,手术切除肿瘤仅限于临床Ⅰ、Ⅱ期的患者,且术后复发率高。对于晚期ACC,米托坦(mitotane,M)联合依托泊苷(etoposide,E)、阿霉素(doxorubicin,D)、顺铂(cisplatin,P)(EDP-M)是目前唯一批准可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效果有限,EDP-M方案失败后尚无标准或一致的二线全身治疗选择。近年来随着对ACC发病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与认识,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内皮细胞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等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mTOR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正在研究中。此外,多项针对ACC的研究发现CTNBB1、TP53、KDM5A、CENP-H等突变,有望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或生物标志物,为ACC治疗提供更多可能的选择。ICIs已经被证实对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肾细胞癌、尿路上皮细胞癌等多种肿瘤有效,积极探索靶向、免疫治疗、特别是联合疗法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基于细胞焦亡基因构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及免疫微环境分析
14
作者 孔令启 李昆芳 +4 位作者 丁一 张隽宁 孟欣彤 孙启瑞 屈艳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496-1506,共11页
目的:建立一个细胞焦亡基因相关的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分析其免疫微环境并实验验证。方法:运用TCGA数据库和GTEx数据库筛选焦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Cox回归和Lasso分析构建ACC预后风险模型,外部队列验证预后价值及临床相关性,对差异... 目的:建立一个细胞焦亡基因相关的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分析其免疫微环境并实验验证。方法:运用TCGA数据库和GTEx数据库筛选焦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Cox回归和Lasso分析构建ACC预后风险模型,外部队列验证预后价值及临床相关性,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和GSEA富集分析,探究致癌可能的相关通路,ssGSEA算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ACC的免疫微环境,实时荧光定量及免疫组化实验验证预测结果。结果:Lasso分析成功构建了ACC风险模型,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风险评分可作为评价预后的独立因素。高风险患者具有更低的OS和PFI,时间依赖性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5。风险模型还与T、M、N临床分期相关,对外部队列进行同样的风险分组,显示高风险患者预后更差,进一步证实风险模型的普适性。富集分析显示E2f、MYC等致癌通路被显著上调。高风险组中多数免疫细胞浸润较差,且MHC分子、趋化因子等分子分泌下降,不利于抗癌免疫微环境的形成。TP53和DNNB1蛋白提示为ACC的潜在治疗靶点。实时荧光定量和免疫组化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普适性。结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成功构建出肾上腺皮质癌风险模型,外部验证良好,具有较准确的预后能力。免疫微环境分析得出ACC患者常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因此热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效果不佳。TP53和DNNB1癌蛋白在高风险患者中表达显著,可作为潜在治疗靶点,以改善免疫治疗失效的现状。希望该风险模型能为肾上腺皮质癌的预后识别及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细胞焦亡 风险模型 预后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癌基因及分子机制
15
作者 刘晶华 卢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748-752,共5页
肾上腺皮质癌(ACC)是一种罕见的肿瘤,部分可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的功能,其整体预后不良,尤其是对于难以手术切除的转移ACC患者,临床诊治存在挑战。现有研究表明ACC发病机制复杂,在肾上腺皮质生发及稳态维持中的分子水平改变均可能与疾病... 肾上腺皮质癌(ACC)是一种罕见的肿瘤,部分可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的功能,其整体预后不良,尤其是对于难以手术切除的转移ACC患者,临床诊治存在挑战。现有研究表明ACC发病机制复杂,在肾上腺皮质生发及稳态维持中的分子水平改变均可能与疾病的产生相关。本文回顾近年来的研究,从肾上腺皮质的正常发育过程、多组学研究等,总结在此过程中目前可能与ACC相关的基因和分子机制,包括基因改变、表观遗传学改变、非编码RNA差异、免疫微环境及基于多组学分析发现的特征,从而为后续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肾上腺皮质发育 分子机制 多组学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特征及CT、MRI影像学表现
16
作者 王颖奕 梁辰 +1 位作者 孙涛 周春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ACC)的临床特征及CT、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CT/MRI平扫加增强分别12例、5例。结果14例肿瘤均单发(右侧4例、左侧10例);男:女=5:2,年龄13岁~7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ACC)的临床特征及CT、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CT/MRI平扫加增强分别12例、5例。结果14例肿瘤均单发(右侧4例、左侧10例);男:女=5:2,年龄13岁~73岁,吸烟5例,面部及双下肢水肿2例,腹胀、腹痛或腰痛7例,头晕伴全身乏力1例,闭经1例,体检偶然发现3例。肿瘤最大径范围8.2~20.8cm,形态不规则12例,边界不清7例。CT(12例):瘤内囊变坏死12例、钙化8例、出血4例,肾周筋膜增厚8例,实性部分平扫CT值为(38.7±6.7)Hu。CT增强扫描动脉期实性部分内见粗大肿瘤血管影,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强化范围稍扩大,延迟期强化程度稍减弱;肿瘤中心囊变坏死区未见确切强化。MRI(5例):T1WI呈稍低信号影为主,T2WI呈混杂稍高信号影为主,DWI弥散受限1例,瘤内囊变坏死5例、出血5例(其中伴含铁血黄素沉积1例)、瘢痕组织2例、脂质成分1例,增强扫描强化方式与CT相似。肿瘤边缘线样包膜结构延迟强化7例。14例肿瘤伴左肾静脉癌栓者3例,伴肝脏转移者1例。结论ACC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ACC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MRI检查在ACC的诊断中各具优势,联合应用对AC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CT MRI 增强扫描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17
作者 牛文静 梁华 +1 位作者 牛立峰(综述) 张海梅(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399-1402,1408,共5页
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罕见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临床上以女性患者较为多见,该病形成的原因目前尚未阐明,可能与机体功能障碍、饮食、药物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女性男性化及肾上腺功能亢进。由于肾上腺皮质癌侵袭性较强,容... 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罕见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临床上以女性患者较为多见,该病形成的原因目前尚未阐明,可能与机体功能障碍、饮食、药物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女性男性化及肾上腺功能亢进。由于肾上腺皮质癌侵袭性较强,容易发生转移,常见淋巴转移主要为肾上腺周围及大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故早期发现及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尽可能切除肿瘤和相邻组织,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对于肿瘤远处转移、全身状况不佳等无法进行手术的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可考虑使用辅助疗法,如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为患者争取较长的生存时间。文章对肾上腺皮质癌治疗的最新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肾上腺皮质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临床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敬平 吴大为 +2 位作者 黄江梅 高艳明 邵俊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5-768,共4页
目的探讨7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肾上腺皮质癌中皮质醇增多症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无功能性4例。7例均为肾上腺超... 目的探讨7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肾上腺皮质癌中皮质醇增多症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无功能性4例。7例均为肾上腺超声诊断,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6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1.7±20.6)个月,死亡3例。结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罕见,诊断依据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多为无功能性(57.1%),亦可表现内分泌功能异常(42.9%),非低恶性度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肾上腺癌 嗜酸细胞
下载PDF
胰腺囊性纤维化合并左肾癌及右肾上腺癌超声表现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志艳 刘学明 +2 位作者 莫国强 洪玉蓉 鄢曹鑫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37,141,共2页
患者女性,48岁.22年前因"腰酸乏力2年,加重4月",外院超声诊断肝肿瘤转来我院.当时患者偶伴盗汗,油腻饮食后稀便,偶伴咳嗽,咳出痰含咸味;月经量增多,周期延长.体检:右上腹触及3 cm×3.5 cm左右肿块,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超声检... 患者女性,48岁.22年前因"腰酸乏力2年,加重4月",外院超声诊断肝肿瘤转来我院.当时患者偶伴盗汗,油腻饮食后稀便,偶伴咳嗽,咳出痰含咸味;月经量增多,周期延长.体检:右上腹触及3 cm×3.5 cm左右肿块,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超声检查示:肝实质内无肿块.肝右后方、下腔静脉右外方见强回声块,右肾冠状切面见肿块位于肾上腺部位,呈圆形,大小约6 cm×6 cm,边界清,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强弱不等.上腹纵切与横切见胰腺体积增大,轮廓模糊,从胰头至胰尾均为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最大者约1.7 cm,使整个胰腺形成多房性改变,胰腺后方血管显示不清,饮水后见胰腺多房性囊性肿块与胃、脾分界清晰,提示右肾上腺肿瘤,胰腺多囊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囊性纤维化 肾上腺癌 超声表现 左肾 囊性肿块 胰腺体积增大 月经量增多 肾上腺肿瘤
原文传递
肾上腺皮质癌的CT表现 被引量:19
20
作者 马小龙 汪建华 +2 位作者 蒋慧 陆建平 刘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CT表现以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ACC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肿瘤均表现为占据肾上腺区的直径>4cm的巨大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晰,具有明显的包膜结构,其中1例突破包膜侵犯肾静...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CT表现以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ACC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肿瘤均表现为占据肾上腺区的直径>4cm的巨大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晰,具有明显的包膜结构,其中1例突破包膜侵犯肾静脉。肿瘤中央存在囊变结构和瘢痕组织,其中5例为星芒状,2为十字形。4例中心存在沙粒样钙化,所有肿瘤内部均有不同程度出血。结论 ACC具有特征性CT表现,与病理相结合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