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肾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1
作者 张荣国 陈伟东 王颖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4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非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肾动脉血管成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东芝1.5 TMR机 Time-SLIP (时间-空间双重标记翻转恢复成像技术)序列肾动脉成像.结果:1人因幽闭恐惧不能完... 目的:探讨非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肾动脉血管成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东芝1.5 TMR机 Time-SLIP (时间-空间双重标记翻转恢复成像技术)序列肾动脉成像.结果:1人因幽闭恐惧不能完成检查,49例完成检查,其中54条肾动脉狭窄,14条重复肾动脉,30条肾动脉正常.对比DSA肾动脉成像资料进行分析,50例完成检查,显示了48条肾动脉狭窄和18条重复肾动脉,34例肾动脉正常.结论:非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肾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对于狭窄情况的评价[1]与DSA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非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肾动脉血管成像能够较准确地评价肾动脉狭窄的部位、范围、程度,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Time—SLIP 非造影剂 肾动脉血管成像
下载PDF
肾脏肿瘤术前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陈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75-177,共3页
探讨针对罹患有肾脏肿瘤的患者,对其实施术前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罹患肾脏肿瘤的所有患者中有效抽取57例进行分析,抽取时间范围限定在2016 年2月至2022年4月之间。所有抽取患者将均接受术前CT肾动脉血管... 探讨针对罹患有肾脏肿瘤的患者,对其实施术前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罹患肾脏肿瘤的所有患者中有效抽取57例进行分析,抽取时间范围限定在2016 年2月至2022年4月之间。所有抽取患者将均接受术前CT肾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并就此观察其肾动脉变异情况,计算诊断准确度。结果:诊断结果显示,纳入的57例患者中共计有32例显示肾动脉起源正常,占比56.14%;肾动脉解剖变异共计19例,占比33.33%(其中,8例为肾动脉提前分支,占比14.03% 、11例为副肾动脉,占比19.30%);单侧肾动脉解剖变异共计5例,占比8.77%;双侧肾动脉解剖变异共计1例,占比1.75%。经统计结果显示,CT肾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准确度为100%。结论:在进行肾脏肿瘤切除术前,施以患者CT肾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有效显示患者肾动脉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对临床病症的诊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术前CT肾动脉血管成像 肾动脉变异情况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十六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龙安军 陈树锋 +3 位作者 谢绍洽 陈英全 张依云 项国靓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2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析16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接受16层螺旋CT肾动脉CTA检查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日立牌ECLOS型号的CT机进行扫描,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分别采用小... 目的:探析16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接受16层螺旋CT肾动脉CTA检查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日立牌ECLOS型号的CT机进行扫描,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分别采用小剂量同层动态测试法、100HU和150HU阈值智能追踪技术法扫描,并对6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及16层螺旋CT肾动脉CT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种扫描方式都能较好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2~4级分支,其中以150HU阈值智能追踪技术法成像质量为优。诊断为单侧和/或双侧肾副动脉12例(占20%);检出肾门前肾动脉分支11例(占18.3%),其中肾动脉早发分支3例(占5%)。在肾动脉病变检出中,诊断为肾动脉狭窄5例,肾癌伴肾动静脉瘘1例,均与临床相符。结论:在肾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上,16层螺旋CT肾动脉CTA的临床诊断效果较为理想,具有图像清晰度高,诊断安全、可靠等应用优势,现已成为诊断肾动脉病变常用方法,值得在肾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中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 肾动脉病变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双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哲学 杨东益 杨立萍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954-956,共3页
目的 探讨肾动脉双螺旋CT血管成像 (SCTA)的最佳技术参数和成像方法。材料方法 :采用ElscintCTtwin双螺旋CT机以不同的扫描层厚 (1mm、2 5mm)和螺距 (1和 1 5 )组合对 5 5例患者行肾动脉SCTA成像 ,成像方法为MIP、SSD和CPR ,14例有DS... 目的 探讨肾动脉双螺旋CT血管成像 (SCTA)的最佳技术参数和成像方法。材料方法 :采用ElscintCTtwin双螺旋CT机以不同的扫描层厚 (1mm、2 5mm)和螺距 (1和 1 5 )组合对 5 5例患者行肾动脉SCTA成像 ,成像方法为MIP、SSD和CPR ,14例有DSA对照。结果 层厚为 1mm扫描的图像质量优于层厚为 2 5mm的扫描质量 ,MIP、CPR和SSD三种成像方法各有优点。结论 层厚 1mm、pitch为 1或 1 5为最佳参数 ,M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技术参数 最大强度投影法重建 曲面重建 表面阴影法重建 噪声 SCTA 双螺旋CT 肾动脉血管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螺旋CT血管成像及非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时间飞跃法对肾动脉狭窄的影像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12
5
作者 欧陕兴 张莉 +3 位作者 彭光明 钱民 李小荣 齐燕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非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时间飞跃法(3D TOF MR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拟诊为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病例资料220份,分别行双源CT肾动脉CTA及3D TOF MRA肾动脉造影检查,将影像检查...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非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时间飞跃法(3D TOF MR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拟诊为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病例资料220份,分别行双源CT肾动脉CTA及3D TOF MRA肾动脉造影检查,将影像检查结果与临床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比,同时分析两者的图像质量,比较两者在诊断肾动脉狭窄方面的优缺点。结果共检出狭窄肾动脉81例,其中CTA诊断敏感度100%、特异度98.5%、阳性预测值93.1%、阴性预测值100%;3D TOF MRA诊断敏感度75.3%、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5.2%;DSCT肾动脉CTA对各肾段动脉显影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3D TOFMRA肾动脉造影图像质量,3D TOF MRA肾动脉造影对4级及以下肾动脉基本未见显影。结论 DSCT肾动脉CTA和3D TOF MRA肾动脉造影在检查肾动脉狭窄及对肾段动脉显影方面有明显差异,CTA明显优于3D TOFM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螺旋CT血管成像 非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时间飞跃法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肾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凤涛 张惠英 宫凤玲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510-511,共2页
关键词 肾动脉 肾动脉 多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 肾动脉血管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高血压患者肾脏表面结节形成的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琼 周俊 +5 位作者 王开香 王涛 陈杰 潘靓 邢伟 丁玖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肾脏表面结节(RSN)形成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因高血压住院于心内科且接受肾动脉CT血管成像的患者。将双侧肾脏均有RSN的患者纳入RSN组,再通过性别和年龄...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肾脏表面结节(RSN)形成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因高血压住院于心内科且接受肾动脉CT血管成像的患者。将双侧肾脏均有RSN的患者纳入RSN组,再通过性别和年龄从剩余的患者中进行1∶1匹配得到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肾功能相关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指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或Fisher检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RSN形成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RSN组和对照组各纳入43例。RSN组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01)。高血压分级、高脂血症和蛋白尿阳性比例分别与RSN存在关联性(P<0.2)。体重指数、糖尿病、肾结石与RSN无关联性(P>0.2)。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仅高血压分级增高(P=0.042)、高脂血症(P=0.008)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减低(P=0.001)与RSN的发生存在关联性。结论:RSN的发生与高血压分级增高、高脂血症和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脏表面结节 肾损伤 肾动脉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NCE-MRA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型肾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孙闯 常时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83-1587,共5页
目的以血管内超声成像(IVUS)为标准,对比CT血管造影(CTA)研究结合时间-空间双重标记反转恢复序列(Time-SLIP)的非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NCE-MRA)在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型肾动脉狭窄(ARAS)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9例临床确诊为ARAS并同期进行了... 目的以血管内超声成像(IVUS)为标准,对比CT血管造影(CTA)研究结合时间-空间双重标记反转恢复序列(Time-SLIP)的非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NCE-MRA)在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型肾动脉狭窄(ARAS)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9例临床确诊为ARAS并同期进行了CTA和IVUS检查的患者,运用结合Time-SLIP技术采用真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true SSFP)对狭窄侧肾动脉进行NCE-MRA检查,评估图像质量和血管狭窄程度,分析血管最狭窄处斑块形态特征,并与CTA和IVUS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9例患者共有43支肾动脉纳入研究,NCE-MRA图像优秀31支,良好8支,一般4支。以IVUS为标准,CTA和NCE-MRA对ARAS狭窄程度评估结果有明显相关性(r=0.927,P<0.01)。以IVUS为标准,CTA和NCE-MRA总体评价AS斑块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和93.3%、89.2%和91.7%(P均<0.05),其中CTA和NCE-MRA在鉴别斑块纤维组织成分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分别=0.818和0.857,P<0.05),NCE-MRA在鉴别脂质核心和近期破裂出血与IVUS具有高度一致性(k分别=0.695和0.711,P<0.05),但CTA在鉴别斑块钙化与IVUS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1)。结论结合Time-SLIP的肾动脉NCE-MRA可有效应用于评估导致肾动脉狭窄的AS斑块的主要构成成分并评估其稳定性,能够为临床选择治疗措施提供比CTA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强肾动脉血管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