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去交感神经术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后电风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素比努尔·吾布力卡斯木 李耀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因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猝死。但ICD植入术后患者发生电风暴不可预料且极其危险,目前针对ICD植入术后电风暴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近几年肾去交感神经术(RDN)为ICD植入术后电风暴的预防和...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因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猝死。但ICD植入术后患者发生电风暴不可预料且极其危险,目前针对ICD植入术后电风暴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近几年肾去交感神经术(RDN)为ICD植入术后电风暴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DN这一新的治疗方法能降低整个机体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明显抑制和逆转心肌重构,对改善和治疗心律失常有积极的效果。现对RDN治疗ICD植入术后电风暴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去交感神经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电风暴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治疗难治性高血压——Symplicity HTN-2研究36个月随访结果 被引量:44
2
作者 谭虹 莫与京 《循证医学》 CSCD 2014年第6期345-347,共3页
1文献来源 Esler MD, B?hm M, Sievert H, et al. Catheter&amp;nbsp;based renal denervation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resistant hypertension:36 month results from the Symplicity HTN-2 randomized ... 1文献来源 Esler MD, B?hm M, Sievert H, et al. Catheter&amp;nbsp;based renal denervation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resistant hypertension:36 month results from the Symplicity HTN-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 Eur Heart J,2014,35(26):1752-1759. 2证据水平 1b。 3背景 高血压的流行已经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尽管药物治疗不断发展,仍有一部分患者的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难治性高血压定义为服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3种降压药,血压仍≥140/90 mmHg。即使去除了一些影响因素,如白大衣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不规范、不恰当的药物组合和剂量,估计仍有5%~16%的高血压人群是难治性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肾去交感神经 Symplicity HTN-2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侯果 邱璇 +2 位作者 王能 郑晓新 蒋学俊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1期79-83,92,共6页
目的观察肾去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去交感神经术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 48只SPF级Wistar... 目的观察肾去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去交感神经术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 48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成4组,分别为心力衰竭RDN治疗组(RDN+HF组)、心力衰竭模型组(Sham+HF组)、假手术组(Sham组)及正常对照组,其中RDN+HF组和Sham+HF组分别进行双侧肾交感神经切除或假手术处后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建立大鼠心力衰竭模型,4周后行心脏彩超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及收缩百分率(FS%)评估心功能变化并处死大鼠,留取心脏左心室心肌组织行Masson染色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CTGF蛋白表达,RT-q PCR检测左心室心肌CTGFmRNA。结果与心力衰竭模型组相比,心力衰竭RDN治疗组中反映心室腔扩大的指标LVEDD和LVEDV(LVEDD:0.65±0.02 vs 0.76±0.04,P<0.05;LVEDV:0.77±0.05 vs 0.91±0.04,P<0.05)均明显减小,反映心肌收缩力的指标EF和FS(EF:72.66%±2.82%vs 64.21%±2.50%,P<0.05;FS:32.55%±2.95%vs 25.88%±3.42%,P<0.05)均明显增大,反映胶原含量的指标CVF(13.96%±2.90%vs 59.69%±4.93%,P<0.05)下降,CTGF蛋白表达(4.53±0.75 vs 7.06±0.72,P<0.05)和mRNA相对量(6.95±0.73 vs 10.88±0.85,P<0.05)均减少,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结论肾去交感神经术能够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并抑制心肌纤维化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T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去交感神经 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交感神经活性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下载PDF
经皮肾去交感神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汪强 单其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6期471-475,共5页
经皮肾去交感神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SD)是一种新的非药物微创介入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方法。近年临床研究表明RSD可有效治疗慢性交感神经激活引起的顽固性高血压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如糖耐量异常、心室肥厚、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律失常、呼吸... 经皮肾去交感神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SD)是一种新的非药物微创介入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方法。近年临床研究表明RSD可有效治疗慢性交感神经激活引起的顽固性高血压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如糖耐量异常、心室肥厚、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律失常、呼吸睡眠暂停、动脉硬化和慢性心肾功能不全等。主要原理经肾动脉导管消融去除其周围部分传入和传出神经,通过下丘脑中枢神经反馈机制,减少肾脏局部和全身去甲肾上腺素溢出,治疗相关疾病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可望成为心血管疾病上游革命性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经皮肾去交感神经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综述 心血管疾病 顽固性高血压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强 王红丽 +2 位作者 范平 郭玉君 张文慧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肾去交感神经(RDN)对成年犬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8只成年健康比格犬随机分为2组:肾去交感神经组(RDN组,n=4)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后1 h给予外科+肾去交感神经消融;假手术组(Sham组,n=4)... 目的探讨肾去交感神经(RDN)对成年犬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8只成年健康比格犬随机分为2组:肾去交感神经组(RDN组,n=4)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后1 h给予外科+肾去交感神经消融;假手术组(Sham组,n=4)结扎冠状动脉,仅开腹分离肾动脉不进行肾去交感神经消融。对比两组犬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VA)、心室有效不应期(ERP)、测定心室肌交感神经的蛋白表达。结果心肌梗死4周,RDN组的室性早搏数较Sham组明显减少[(350.5±66.92)个/24 h比(525.8±265.96)个/24 h,P<0.05)];两组间室速的数目也存在显著差别[(12.00±6.56)个/24 h比(30.75±19.52)个/24 h,P<0.05)]。心肌梗死4周,RDN组心外膜的有效不应期较Sham组延长[(175±3.5)ms比(143±6.22)ms;P<0.05)],RDN组的有效不应期离散度(dERP)与Sham组比较显著减小。RDN组室颤阈值明显增高[(5.5±0.65)V比(9.25±1.31)V;P<0.05)]。RDN组心肌梗死交界区的酪氨酸羟化酶(TH)及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Sham组[(0.656±0.083)比(1.094±0.072),(0.505±0.062)比(0.779±0.034),P<0.05]。结论肾去交感神经可以抑制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延长心室ERP并降低不应期离散度,逆转心脏交感神经重构,肾去交感神经改善心肌梗死交界区电生理特性,预防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去交感神经 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交感神经重构
下载PDF
经皮肾去交感神经术对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宋立君 卢成志 +2 位作者 赵向东 李超 王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经皮肾去交感神经术对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RDN治疗的9例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和18例经药物治疗的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药物治疗的患者... 目的:观察并分析经皮肾去交感神经术对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RDN治疗的9例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和18例经药物治疗的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经皮肾去交感神经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降压药物应用变化情况及试验组患者肾功能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用药种类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用药种类无变化;试验组术后肾脏结构和功能未出现异常改变,手术安全性较高。结论: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经皮肾去交感神经术进行治疗既可以明显降低血压,又可有效避免药物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未造成肾脏的功能性障碍,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肾去交感神经 顽固性高血压
下载PDF
经皮肾去交感神经消融术对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金骁琦 盛晓东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肾去交感神经消融术(renal denervation of sympathetic nerve ablation,RSD)患者的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D)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接受RSD术25例,对照组27例。术前和术后12个月检测同步12导... 目的观察经皮肾去交感神经消融术(renal denervation of sympathetic nerve ablation,RSD)患者的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D)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接受RSD术25例,对照组27例。术前和术后12个月检测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最大时限(P_(max))、P波最小时限(P_(min))、PD。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血压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比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P_(max)、P_(min)和PD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P_(max)、P_(min)和PD比术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D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低血压,并缩短PD时限,可明显减少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高血压 P波离散度 经皮肾去交感神经消融术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术在顽固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振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9-91,共3页
顽固性高血压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往往多种降压药物连用效果仍不满意。目前临床对肾去交感神经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进行了一系列开放、多中心、非随机临床观察研究,认为对肾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高血压,尤其是多种降压药不能有效控... 顽固性高血压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往往多种降压药物连用效果仍不满意。目前临床对肾去交感神经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进行了一系列开放、多中心、非随机临床观察研究,认为对肾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高血压,尤其是多种降压药不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可考虑采用肾去交感神经术进行治疗。2013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欧洲心脏学会(ESC)高血压管理指南中首次提出"推荐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考虑肾去交感神经术"。而寻找评估肾交感神经是否过度兴奋的手段及参数、评价降压效应是否持久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顽固性高血压 肾去交感神经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化治疗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
9
作者 桑震池 刘宗军 金惠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7-1111,共5页
既往研究已经证实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化治疗在顽固性高血压降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其在慢性肾病中可能存在潜在的治疗作用。目前有限的临床及动物研究证实去交感神经化治疗慢性肾病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反而可能有潜在的获益。本... 既往研究已经证实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化治疗在顽固性高血压降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其在慢性肾病中可能存在潜在的治疗作用。目前有限的临床及动物研究证实去交感神经化治疗慢性肾病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反而可能有潜在的获益。本文对去交感神经化治疗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及作用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肾去交感神经化支配 功能 功能不全
下载PDF
评估MagiCath导管消融系统行经导管肾去交感神经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杨鹏 孟庆怡 +9 位作者 秦廷莉 姜红 叶小钧 付东亮 李佳慧 周颖 张丽芳 陈莉 王勇 李宪伦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2期25-30,共6页
目的通过实验猪探讨自主研制Magi Cath导管消融系统行经导管肾去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2只约克猪随机分为4组:双侧消融组-1(随访7天)、双侧消融组-2(随访14天)、双侧消融组-3(随访30... 目的通过实验猪探讨自主研制Magi Cath导管消融系统行经导管肾去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2只约克猪随机分为4组:双侧消融组-1(随访7天)、双侧消融组-2(随访14天)、双侧消融组-3(随访30天)和假手术组(随访30天)。于RDN术前、术后分别抽血、验尿及双侧肾动脉造影,监测动脉血压、心率及评估肾动脉形态,随访结束后分别取出实验猪的肾动脉,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后观察肾动脉内膜及肾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的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肾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结果经病理学及造影检查,Magi Cath消融系统行RDN术对实验猪的肾动脉内膜未造成严重并发症。随访30天后动脉收缩压为(110±2.0)mm Hg,较术前基础收缩压[(142.5±2.3)mm Hg]明显下降,舒张压未见明显下降。该系统可导致肾动脉周围神经明显变性坏死、纤维化及空泡化,并且较假手术组能够明显降低肾组织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Magi Cath消融系统行RDN术是安全的。在30天随访中,该系统行RDN术的疗效是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iCath消融系统 肾去交感神经 去甲上腺素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术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11
作者 邱璇 侯果 +4 位作者 王能 钱进 李晓艳 蒋学俊 郑晓新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肾去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单纯假手术组、肾去... 目的探讨肾去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单纯假手术组、肾去交感神经组(RDN组)、心力衰竭组4组。预处理后用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法制作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脏彩超评价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变化。Masson染色测算大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评价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RT-PC法检测大鼠心肌TGF-β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心肌组织TGF-β1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RDN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高于心力衰竭组,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ml)更低(射血分数:72.66%±7.95%vs 64.21%±6.23%,P<0.05;短轴缩短率:37.05%±5.30%vs 31.38%±1.65%,P<0.05;舒张末期容积:0.765±0.003 vs 0.912±0.002ml,P<0.05)。RDN组胶原容积分数低于心力衰竭组(13.96%±8.41%vs 59.69%±24.31%,P<0.05),TGF-β1mRNA的相对表达低于心力衰竭组(0.478±0.012 vs 0.896±0.025,P<0.05),TGF-β1蛋白表达平均吸光度值低于心力衰竭组(5.02±0.5 vs 6.99±0.39,P<0.05)。结论肾去交感神经术能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并改善心功能,可能与抑制心肌组织TGF-β1的表达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去交感神经 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稳 蒋志新 周秀娟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6期3240-3244,共5页
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常见病因。目前,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及心脏导管消融术,但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在植入除颤器后仍频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因此,探索新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方法迫在眉睫。交感神经兴奋... 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常见病因。目前,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及心脏导管消融术,但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在植入除颤器后仍频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因此,探索新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方法迫在眉睫。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故寻找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的方法以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肾去交感神经消融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心肌重构、稳定心室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等机制可明显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望成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肾去交感神经消融术 交感神经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术调节PI3K/AKT/GSK-3β通路改善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及心肌重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袁洲 龚伟 +2 位作者 许智惠 陈楚 陆齐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 :探究肾去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 RDN)对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大鼠心功能及心肌重构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DCM组(10只)及RDN组(10只),利用高脂高热量饲料+... 目的 :探究肾去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 RDN)对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大鼠心功能及心肌重构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DCM组(10只)及RDN组(10只),利用高脂高热量饲料+链尿佐霉素(streptozotocin, STZ)构建DCM模型,STZ注射后8周行RDN术。STZ注射后12周,心超检测心功能,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水平,TUNEL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天冬酶-3(caspase-3, C3)、活性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 CC3)的表达,以及通路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 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 GSK-3β)的表达。结果:与DCM组相比,RDN治疗显著升高了大鼠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 LVFS),降低了左室收缩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LVDs)及舒张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Dd),减少了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CVF),降低了心肌细胞凋亡率(cardiac myocyte apoptosis rate, CMAR)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有效升高了PI3K/AKT/GSK-3β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RDN可有效改善DCM模型大鼠的心功能及心肌重构,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GSK-3β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心肌病 肾去交感神经 心力衰竭 心肌重构 大鼠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对心肌梗死犬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室电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居刚 李晶洁 +2 位作者 武秀丽 蒋睿 靳颖颖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肾去交感神经(RSD)对心肌梗死(MI)后早期室性心律失常及慢性期心室电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1只杂种犬随机分成假手术组、MI组和RSD组,每组各7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MI模型。造模成功1 h后,利用程序刺激检测梗死边缘... 目的:探讨肾去交感神经(RSD)对心肌梗死(MI)后早期室性心律失常及慢性期心室电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1只杂种犬随机分成假手术组、MI组和RSD组,每组各7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MI模型。造模成功1 h后,利用程序刺激检测梗死边缘区及远离梗死区的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RSD组行双侧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假手术组和MI组仅行肾动脉造影,持续体表心电图记录1 h,观察各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持续时间;1周后重复检测上述部位的VERP,最后测定所有存活动物的心室颤动阈值(VFT)。结果:仅MI组有2只犬发生自发性心室颤动而死亡,RSD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明显低于MI组(P<0.05);MI 1 h后,3组动物的梗死边缘区及远离梗死区的VERP无明显差异;MI 1周后,RSD组梗死边缘区VERP、VFT较MI组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而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结论:RSD可以抑制MI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慢性期心室电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肾去交感神经 心肌梗死 心室电不稳定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术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安路 孙阿林 +1 位作者 李晓东 王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570-573,I0002,共5页
目的 探讨肾去交感神经术(RDN)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n=16,腹腔注射阿霉素4 mg/kg,每周1次,持续6周制备心衰模型后行假RDN术)和RDN组(n=16,... 目的 探讨肾去交感神经术(RDN)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n=16,腹腔注射阿霉素4 mg/kg,每周1次,持续6周制备心衰模型后行假RDN术)和RDN组(n=16,腹腔注射阿霉素4 mg/kg,每周1次,持续6周制备心衰模型后行RDN术).术前及术后4周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大鼠心功能,ELISA法测定血清BNP水平,蛋白印迹法测定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Ang)Ⅱ、胶原蛋白I和金属基质蛋白(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心功能指标LVEF、LVEDd、IVST:与本组术前比较,对照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假手术组和R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除假手术组IVST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前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周除IVST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BNP水平:术后4周假手术组和RDN组大鼠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6.14±23.56)pg/ml比(42.72±8.67)pg/ml,(86.17±12.35)pg/ml比(42.72±8.67)pg/ml],RDN组BNP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86.17±12.35)pg/ml比(216.14±23.56)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心肌组织AngⅡ、胶原蛋白Ⅰ和MMP2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和R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RD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DN可改善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大鼠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AngⅡ、胶原蛋白Ⅰ和MMP2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去交感神经 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术治疗心房颤动的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敏 李耀东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321-323,332,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及心脏导管消融术,但部分患者的疗效欠佳。肾去交感神经术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心肌重构、稳定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等机制,明显减少房颤的发生,有望成为治疗房颤的新策略。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自主神经 肾去交感神经
下载PDF
盐水灌注导管在肾去交感神经消融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欧振宏 陈芸霖 殷跃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7期637-641,共5页
盐水灌注导管通过降低电极组织界面温度,能进一步安全地增加消融深度和产生符合肾动脉周围神经分布的消融损伤。已有研究证实其可安全地应用于肾去交感神经消融术中,实现较非灌注导管相似或更佳的去神经效应。现就盐水灌注导管在肾动脉... 盐水灌注导管通过降低电极组织界面温度,能进一步安全地增加消融深度和产生符合肾动脉周围神经分布的消融损伤。已有研究证实其可安全地应用于肾去交感神经消融术中,实现较非灌注导管相似或更佳的去神经效应。现就盐水灌注导管在肾动脉消融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灌注导管 肾去交感神经消融术 射频导管消融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化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病的现状和未来
18
作者 邱航 杜姝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331-333,共3页
肾去交感神经化早期研究证实了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显著疗效。这导致该领域的热情越来越大,新的技术也随着手术适应症的扩大而迅速发展。本综述旨在总结有关肾去交感神经化的一些试验,并讨论其未来的在高血压和其他合并症中的潜在作用。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肾去交感神经 现状和未来
下载PDF
慢性心功能不全经皮肾去交感神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术中配合
19
作者 何英 王玉如 +1 位作者 陈椿 单其俊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4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经皮肾去交感神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术中配合经验。方法对1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肾动脉消融护理,重点包括术前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程度,术中做好心理护理,及时有效地缓解消融引起的疼痛,密切观察生命...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经皮肾去交感神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术中配合经验。方法对1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肾动脉消融护理,重点包括术前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程度,术中做好心理护理,及时有效地缓解消融引起的疼痛,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消融能量、温度、阻抗,并根据温度调整消融导管的肝素盐水灌注速度。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心力衰竭及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效果满意。结论积极而完善的手术配合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手术舒适度,更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功能不全 肾去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系统 护理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对心力衰竭犬心室基质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晓占 赵庆彦 +6 位作者 于胜波 王徐乐 肖金平 代子玄 黄鹤 唐艳红 黄从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60-864,共5页
目的 探讨肾去交感神经(RSD)对心力衰竭(心衰,HF)犬心室基质重构的影响.方法 19只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7),心衰组(n=6)和RSD组(n=6).假手术组植入起搏器不起搏;心衰组植入起搏器后行右室快速起搏3周;RS... 目的 探讨肾去交感神经(RSD)对心力衰竭(心衰,HF)犬心室基质重构的影响.方法 19只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7),心衰组(n=6)和RSD组(n=6).假手术组植入起搏器不起搏;心衰组植入起搏器后行右室快速起搏3周;RSD组先行双侧肾动脉消融再行右室快速起搏3周,实验前后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Masson染色、ELISA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心室间质纤维化、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变化.结果 心衰组和RSD组犬的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增大[左室:(27.0±2.4)mm 比(37.0±2.8) mm,P<0.01和(30.0±2.5) mm比(36.0±2.8) mm,P<0.05;右室:(11.0±1.5)mm比(14.0±1.7) mm,P=0.03和(12.0±1.1) mm比(14.0±1.2) mm,P<0.05].与RSD组相比,心衰组犬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25.0±3.7) mmHg比(3.3±1.6) mmHg,P<0.01],且心室肌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升高(左室:24.1%±4.8%比8.5%±1.9%,P<0.01;右室:17.2%±5.2%比11.8%±3.9%,P<0.01).与假手术组和RSD组相比,心衰组犬心室中TGF-β表达明显增加,心室肌组织及血清中BNP,AngⅡ和醛固酮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RSD可抑制长期快速心室起搏引起的心室肌基质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肾去交感神经 导管射频消融 基质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