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 被引量:1
1
作者 顾红星 侯建华 陆福年 《交通医学》 2007年第5期575-575,577,共2页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采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22例。结果:22例均一次取尽结石,平均手术时间133分钟,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无继发出血。结论:肾窦内...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采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22例。结果:22例均一次取尽结石,平均手术时间133分钟,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无继发出血。结论: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操作简化、肾功能受损轻、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鹿角形结石 窦内盂加肾后下部切开
下载PDF
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
2
作者 胡兴明 张延春 +1 位作者 陈家存 温儒民 《中国厂矿医学》 2003年第4期307-308,共2页
目的 :提高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 76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6例平均手术耗时 10 0min ,平均出血 2 50ml,均一次取净结石 ,结石最大 8.0cm× 5.1cm... 目的 :提高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 76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6例平均手术耗时 10 0min ,平均出血 2 50ml,均一次取净结石 ,结石最大 8.0cm× 5.1cm×3.2cm ,最多一例结石 98枚 ,术后KUB未见残余结石 ,IVU肾功能正常。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 ,出血少 ,取石干净 ,对肾功能影响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内切开 肾后下部切开 手术治疗 巨大鹿角形结石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肾后下部切开结合弹道碎石治疗复杂鹿角状结石36例报告
3
作者 罗洪星 王振宇 汤志明 《贵州医药》 CAS 2002年第2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复杂鹿角状结石 肾后下部切开 弹道碎石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杰 张孝斌 +5 位作者 王玲珑 詹炳炎 刘修恒 钱辉军 杨嗣星 吕胜启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提高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疗效。 方法 对 2 0 2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术中不阻断肾蒂血流 ,手术平均耗时 14 8min ,术中平均出血 110ml,术后平均住院 12 ... 目的 提高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疗效。 方法 对 2 0 2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术中不阻断肾蒂血流 ,手术平均耗时 14 8min ,术中平均出血 110ml,术后平均住院 12 .8d。 2 0 2例中取出结石最大 9.8cm× 5 .0cm× 3.2cm ,结石最多 1例达 74枚。 98例获随访 ,术后 3个月KUB +IVU或B超检查见肾内残留小结石 9例 ,直径均 <0 .8cm。 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出血少、取石干净、对肾功能影响小 ,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外科手术 巨大鹿角形结石 窦内切开 肾后下部切开 治疗
原文传递
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杰 张孝斌 +4 位作者 王玲珑 詹炳炎 陈孝义 付文瑾 孙有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31-734,共4页
目的 探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连续观察 9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前及术后 1、3、6个月肾内及切口区域血流动力学变化 ,对比分析肾内主肾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 目的 探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连续观察 9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前及术后 1、3、6个月肾内及切口区域血流动力学变化 ,对比分析肾内主肾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S)与舒张期末流速 (D)的比值 (S/D)和阻力指数 (RI) ,并将区域血流信号分为Ⅰ~Ⅳ级观察。 结果 肾内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肾积水程度相关 (P <0 .0 5 ,r =0 .82 ) ,手术对肾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不明显 (P >0 .0 5 ) ,但对切口区域则造成短期局限性血流障碍 ,多表现为Ⅲ~Ⅳ级血流信号 ,一般 3~ 6个月后逐渐恢复 ,恢复时间长短与结石合并肾积水程度相关。 结论 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军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9期1234-1234,共1页
目的探讨巨大鹿角形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2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取出结石最大为7.0cm×5.4cm×3.3cm,结石最多66枚,术中不阻断肾蒂,手术平均耗时120min,平均术... 目的探讨巨大鹿角形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2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取出结石最大为7.0cm×5.4cm×3.3cm,结石最多66枚,术中不阻断肾蒂,手术平均耗时120min,平均术中出血300ml。30例获得随访,术后3个月KUB+IVU或B超检查,3例有肾内残余结石,直径均<0.6cm。结论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易掌握,取石方便、干净,出血少,对肾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是治疗巨大鹿角形结石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造口术 经皮 巨大鹿角形结石 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 窦内 切开治疗 巨大鹿角形结石 手术方法 术中出血 不阻断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肾窦内肾盂与肾后下部联合切开对鹿角形结石手术治疗(附21例报告)
7
作者 程广东 杨保申 +1 位作者 李金乾 刘凡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鹿角型结石 窦内切开 肾后下部切开
下载PDF
鹿角形肾结石11例手术治疗分析
8
作者 李根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0期75-75,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手术方式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考察经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治疗11例复杂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临床情况。结果:11例均1次取石成功,经临床检测无残... 目的:探讨应用手术方式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考察经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治疗11例复杂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临床情况。结果:11例均1次取石成功,经临床检测无残石。平均手术时间100分钟,其中手术时间55~150分钟。术中体征平稳,术后无继发性出血。术后血尿时间5~10天。结论:经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形结石 开放性手术 窦内盂加肾后下部切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