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妊娠晚期胎儿双肾回声增强产前诊断及家系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鑫悦 谢潇潇 +5 位作者 汪淑娟 游艳琴 汪龙霞 徐虹 周红辉 卢彦平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899-902,914,共5页
目的探讨孕晚期胎儿肾回声增强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方法孕妇33岁,2017年10月因"胎儿双肾回声增强"转诊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行脐带血穿刺血生化检验、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全... 目的探讨孕晚期胎儿肾回声增强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方法孕妇33岁,2017年10月因"胎儿双肾回声增强"转诊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行脐带血穿刺血生化检验、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等。明确病因后,调查其家系4名成员,抽外周血行相应检测。结果脐血生化检验结果为肌酐104.5μmol/L(53~106μmol/L),尿素8.93 mmol/L(3.51~6.68 mmol/L);CMA检测提示17q12(34,822,465-36,350,028)×1,缺失1.5 Mb片段,内含HNF1-β(189907)、PIGW(610275)等17个OMIM基因,与17q12微缺失综合征相关。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N。家系成员外周血CMA结果提示:孕妇17q12×1,缺失1.5 Mb片段,16p13.11×1,缺失800 Kb片段;丈夫和孕妇父母检测未见异常。胎儿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PKHD1基因存在c.6794A> T与c.5601-8C> T的复合杂合突变。家系验证c.6794A> T为错义突变,遗传于丈夫;c.5601-8C> T为非典型的剪接区变异,遗传于孕妇。结论对孕晚期发现的肾回声增强病例,脐血生化检验用以评估胎儿肾功能情况,17q12微缺失综合征是病因之一。筛查病因可行CMA及WES检测并进行家系分析,综合分析异常结果,给予患者全面充分的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回声增强 17q12微缺失综合征 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下载PDF
胎儿双肾实质回声增强的遗传学病因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菲 袁婷婷 +10 位作者 陈敏 谢亦农 李南 翦薇 刘予 陈结云 曹定娅 武晓娟 张慧敏 何文智 李志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双肾实质回声增强的遗传学病因、影像学诊断及相关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前超声诊断为双肾实质回声增强的74例胎儿,其中行介入性产前诊断18例。分析病例的遗传学检测结果,同时追... 目的探讨胎儿双肾实质回声增强的遗传学病因、影像学诊断及相关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前超声诊断为双肾实质回声增强的74例胎儿,其中行介入性产前诊断18例。分析病例的遗传学检测结果,同时追踪预后。结果74例双肾实质回声增强的胎儿,其中12例合并羊水异常,25例合并其它系统异常。17例双肾实质回声增强胎儿样本行CMA检测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17.65%,3/17),均为13-三体综合征,3例胎儿均合并其它系统异常。2例(11.76%,2/17)含有致病性CNV,1例为临床意义不明的CNV。对所有病例进行追踪随访,自然分娩或剖宫产33例,人工终止妊娠31例,胎死宫内1例,失访9例。33例肾脏回声增强活产胎儿中31例产后生长发育均正常,2例产后1周内死亡。结论胎儿肾脏回声增强并不都是疾病的表现,约有1/3的胎儿出生后肾脏回声可恢复正常,出生后需进行系统性的肾脏结构及功能检查。对于产前超声诊断为孤立性肾脏回声增强的胎儿,建议行CMA及WES检查,在排除遗传学的异常后,可动态观察,避免不必要的引产。羊水过少对于胎儿肾脏回声增强的进展有预测意义,因此需动态观察羊水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实质回声增强 CMA WES 预后
下载PDF
CTCF基因突变致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遗传学分析
3
作者 谢潇潇 蒋晓莹 +4 位作者 胡凌云 周红辉 汪龙霞 游艳琴 卢彦平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CTCF基因致病突变的产前遗传学分析及咨询。方法运用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及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ES)对一例产前超声发现双侧肾脏回声增强结构模糊的胎儿进行产前遗传学检测。结果核... 目的探讨CTCF基因致病突变的产前遗传学分析及咨询。方法运用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及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ES)对一例产前超声发现双侧肾脏回声增强结构模糊的胎儿进行产前遗传学检测。结果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未见异常,家系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到胎儿CTCF基因存在新发变异c.944_951dup,为移码突变,导致318位甘氨酸密码子(GGT)被替换为组氨酸密码子(CAC),并在第18个密码子后终止(p.Gly318Hisfs*18),产生截短蛋白质。CTCF基因突变可致罕见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21型,胎儿期尚未见报道。结论本例为首次在胎儿期检出CTCF基因致病突变,推测双肾回声增强结构模糊为该基因突变相关的一种新的胎儿期表型。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产前检测出罕见致病突变的病例需重视检测前后的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F基因 肾回声增强 全外显子组测序 胎儿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孤立性胎儿肾脏实质回声增强预后情况的Meta分析
4
作者 魏妮娅 李晓坤 王玥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产前超声诊断为孤立性胎儿肾脏实质回声增强(IHEK)患者的不同妊娠结局。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产前超声诊断为IHEK患者不同妊娠结局的横断面调查,检索时限均为1990... 目的系统评价产前超声诊断为孤立性胎儿肾脏实质回声增强(IHEK)患者的不同妊娠结局。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产前超声诊断为IHEK患者不同妊娠结局的横断面调查,检索时限均为1990年1月至2021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 3.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横断面调查,包括3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产前超声诊断为IHEK患者的活产率为79%[95%CI(69%,88%)]、终止妊娠/新生儿死亡(TOP/NND)发生率为30%[95%CI(15%,45%)]、正常肾脏发生率为34%[95%CI(15%,53%)]、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ARPKD)发生率为21%[95%CI(12%,30%)]、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ADPKD)发生率为13%[95%CI(5%,21%)]、多囊性肾发育不良(MCDK)发生率为4%[95%CI(2%,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羊水正常组的预后明显好于羊水减少组。结论当前有限证据表明,产前超声诊断为IHEK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而IHEK伴羊水量正常时预后较好,IHEK伴羊水量少时预后较差。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孤立性实质回声增强 产前诊断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横断面调查
原文传递
5例17q12微缺失胎儿的临床特征
5
作者 刘春强 林斯燕 +3 位作者 庄倩梅 傅婉玉 陈林君 黄宝加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17q12微缺失胎儿及生后的临床特征,为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经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诊断的5例胎儿17q12微缺失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前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17q12微缺失胎儿及生后的临床特征,为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经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诊断的5例胎儿17q12微缺失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前超声表现、遗传学病因、亲代临床特征及生后健康状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5例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但染色体17q12区段均存在1.4~1.8 Mb的片段微缺失,涉及20个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基因。5例胎儿均进行了家系验证,1例遗传自双肾多囊肾伴左肾积水的母亲,1例为新发,余3例遗传自父亲,其中1例父亲双肾多发囊肿,另2例父亲未见异常表现。5例胎儿产前超声均检出多项异常,其中4例肾实质回声增强、1例肾盂扩张。5例中2例选择引产终止妊娠,3例继续妊娠并足月分娩,生后随访1例生长发育和肾脏超声均未见异常,1例检出多囊肾,1例肾脏超声未见异常但3岁出现语言障碍及可疑孤独症表现。结论17q12微缺失胎儿期主要表现为肾实质回声增强,生后以多囊肾为最多见;产前发现者行家系验证是必要的,科学客观的遗传咨询有助于妊娠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q12微缺失 肾回声增强 产前 遗传咨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