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影明显增大肾自截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付剑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6期470-471,共2页
关键词 结核 增大 广泛钙化 综合分析
下载PDF
成人肾母细胞瘤1例
2
作者 刘民杰 郑清友 +1 位作者 杜志清 刘萃龙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5期351-351,共1页
病例 女,53岁。发现右上腹肿物2个月入院。即往体健,无血尿及高血压病史。体检:血压18.0/11.0kPa,贫血貌,心肺体检无异常。右上腹可触及约15.0cm×13.0cm不规则肿物,质硬,活动度差,无明显触压痛,血常规:WBC13.2g/L,Hh640.0g/L,尿常... 病例 女,53岁。发现右上腹肿物2个月入院。即往体健,无血尿及高血压病史。体检:血压18.0/11.0kPa,贫血貌,心肺体检无异常。右上腹可触及约15.0cm×13.0cm不规则肿物,质硬,活动度差,无明显触压痛,血常规:WBC13.2g/L,Hh640.0g/L,尿常规正常,血沉130mm/1小时。B超:右肾增大,形态正常,边缘不齐,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光团。排泄性尿路造影见左肾显影正常,右肾30分钟未显影。肾图示:左肾功能正常,右肾功能重度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母细胞瘤 功能 排泄性尿路造影 高血压病 切除术 肾增大 持续硬膜外麻醉 回声光团 右上腹 肺转移癌
下载PDF
重复肾的超声诊断及鉴别
3
作者 曹红梅 潘庆敏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0年第2期58-58,共1页
本文对3例经超声诊断、手术证实的重复肾声像图特征和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患者男1女2,年龄11~33岁,使用仪器为美产Hp image point彩超,C3540探头,GELOGIQ 700 EXPERT series彩超、M7C探头。 例1 男,33岁。腰部不适数月,曾在外院行B超... 本文对3例经超声诊断、手术证实的重复肾声像图特征和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患者男1女2,年龄11~33岁,使用仪器为美产Hp image point彩超,C3540探头,GELOGIQ 700 EXPERT series彩超、M7C探头。 例1 男,33岁。腰部不适数月,曾在外院行B超检查诊断双肾囊肿,来我院复查。超声检查显示:双肾增大,形态失常,肾窦回声分为上下两团,下部肾窦回声正常,上部肾窦回声明显分离并分别与扩张的输尿管相连,沿扩张的输尿管检查,见其逐渐延续到后尿道处。膀胱底部见正常开口的两输尿管,排尿时CDFI或PDI可见尿液的彩色射流。超声诊断:双侧重复肾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手术证实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于后尿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重复 输尿管异位开口 超声检查 重复输尿管 输尿管囊肿 手术证实 输尿管芽 静脉盂造影 肾增大
下载PDF
肾小球巨大稀少症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少凡 陈惠萍 +4 位作者 姚小丹 朱玮玮 王霞 刘志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9-333,357,共6页
目的:探讨肾小球巨大稀少症(OMN)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经肾活检确诊的8例OM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选取与本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单纯镜下血尿患者(n=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计算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肾小球巨大稀少症(OMN)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经肾活检确诊的8例OM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选取与本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单纯镜下血尿患者(n=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计算两组患者肾小球数目,并采用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肾小球直径、计算肾小球面积及体积。结果:(1)本组患者男性7例,女性1例,起病年龄527岁;全部患者无肾脏病家族史;(2)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包括无症状性蛋白尿,2例高血压,就诊时4例患者血清肌酐升高,6例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NAG酶升高者占75%,禁水13h尿渗量下降者6例;全部患者就诊时均无肉眼及镜下血尿;(3)肾活检组织学检查证实OMN患者肾小球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P〈0.01),肾小球直径增加,肾小球体积为对照组的2.83倍,8例患者均存在球性及节段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肥大及间质纤维化的比例分别占7例(87.5%)和6例(75%)。结论:OMN患者青少年即起病,无明确家族史,蛋白尿、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管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包括肾小球数目减少和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肥大及间质纤维化也很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巨大稀少症 无症状性蛋白尿 小球体积增大 局灶节段性小球硬化
下载PDF
复杂性肾结石合并肾癌2例
5
作者 代鹏 黄瑞平 《现代医药卫生》 1996年第1期34-34,共1页
例1:女,38岁。左腰腹间歇性疼痛10年,加重5月,于1994年10月7日入院,19年前左腰部皮肤“溃破流脓”,经治半年而愈。查:体温38.5℃,神差、消瘦、慢性病容。左上腹可及10×8cm包块,边不清、光滑、固定、轻度压痛。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 例1:女,38岁。左腰腹间歇性疼痛10年,加重5月,于1994年10月7日入院,19年前左腰部皮肤“溃破流脓”,经治半年而愈。查:体温38.5℃,神差、消瘦、慢性病容。左上腹可及10×8cm包块,边不清、光滑、固定、轻度压痛。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7.6×10~9/L,中性0.88,淋巴0.12。尿浑、蛋白(++).白细胞++++,红细胞++++。ESR130mm/h。KUB+IVP见左肾增大,肾区见4×3cm鹿角状及多枚圆形高密度影,左肾未显影,右肾轻度积水。B超右肾盂分离12mm,左肾增大,中上极皮质变薄,囊状扩张,内见多枚强光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结石 肾增大 盂分离 形高 强光团 左上腹 淋巴 慢性病容 囊状扩张
下载PDF
母女先天性多囊肾三例报告
6
作者 周燕玲 胡千里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6年第3X期31-31,共1页
母女先天性多囊肾三例报告周燕玲胡千里*(九江医专附属医院一部内科九江332000)我院1979年至1988年收治多囊肾(PK)母女患者三例,现报告如下。例1:母亲,于1979年6月8日因高烧乏力3d入院。体检:T39... 母女先天性多囊肾三例报告周燕玲胡千里*(九江医专附属医院一部内科九江332000)我院1979年至1988年收治多囊肾(PK)母女患者三例,现报告如下。例1:母亲,于1979年6月8日因高烧乏力3d入院。体检:T39.8℃,BP15/9.5kPa,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多囊 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 实验室检查 性高血压 肾增大 能衰竭 电解质 中老年人 无回声区
下载PDF
罕见的输尿管异位开口(附5例报告)
7
作者 李忠民 李裕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1998年第2期96-96,共1页
输尿管异位开口是小儿先天性泌尿系统疾患,常合并肾、输尿管的重复畸形,诊断并不困难。但有些病例,由于肾、输尿管发育的严重畸形,症状隐蔽,容易误诊。现将5例罕见的病例介绍如下。 病例介绍 例一 女性,2岁。因生后发现阴道口肿物,诊为... 输尿管异位开口是小儿先天性泌尿系统疾患,常合并肾、输尿管的重复畸形,诊断并不困难。但有些病例,由于肾、输尿管发育的严重畸形,症状隐蔽,容易误诊。现将5例罕见的病例介绍如下。 病例介绍 例一 女性,2岁。因生后发现阴道口肿物,诊为阴道囊肿入院。检查:阴道口有一囊性肿物,1.3cm×1.3cm×1cm大,静脉尿路造影(IVU)左肾不显影,右肾增大。术中切开囊肿有少量浑浊液体,囊腔与上方相连,不能完整分离,囊壁病理检查为移行上皮组织。最后诊断左肾发育不良伴输尿管异位合并末端囊肿。 例二 女性,2岁。生后发现阴道口有一肿物,排尿时增大,诊为阴道囊肿入院。检查:阴道口有一肿物,囊性,小指头大。IVU示左肾不显影,右肾增大。膀胱镜检查:输尿管间嵴平坦,左输尿管口缺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异位开口 阴道囊肿 双侧重 膀胱镜检查 阴道口 发育不良 肾增大 静脉尿路造影 输尿管囊肿 输尿管间嵴
下载PDF
17q12微缺失综合征的产前超声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振辉 盘丽娟 +1 位作者 谌奎芳 谭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17q12微缺失综合征是17号染色体长臂1区2带区域缺失1.4~1.8 Mb引起的一类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为肾和尿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5型糖尿病、神经发育异常及神经精神疾病。表型的多样性限制了临床的识别和诊断,目前对该微缺失表型的描... 目的:17q12微缺失综合征是17号染色体长臂1区2带区域缺失1.4~1.8 Mb引起的一类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为肾和尿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5型糖尿病、神经发育异常及神经精神疾病。表型的多样性限制了临床的识别和诊断,目前对该微缺失表型的描述多是关于出生后的,并且因17q12微缺失本身的罕见性,对产前17q12微缺失表型的研究是有限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胎儿染色体17q12微缺失综合征的产前超声特征,探讨其产前超声表型与遗传学的相关性,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产前超声异常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检测的3320例孕妇及胎儿资料,分析被诊断为染色体17q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包括孕妇年龄、胎儿超声检查结果、羊水穿刺的孕周、CNV-Seq检测结果和妊娠结局,并对胎儿的父母进行CNV-Seq检测以明确变异来源;分析胎儿的产前超声特征和CNV-Seq检测结果,并进行追踪随访。结果:3320例胎儿中有12例(0.36%)被检测出存在染色体17q12微缺失,均表现为肾异常,占所有产前超声提示肾异常胎儿的4.2%(12/288),占产前超声提示肾异常且CNV-Seq结果为致病性染色体异常胎儿的48%(12/25)。12例17q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缺失片段为1.4~1.7 Mb,其区域均涉及HNF1B基因,其中9例为新发突变,2例遗传自母亲,1例遗传自父亲。在12例17q12微缺失综合征的胎儿中,11例产前超声提示双肾回声增强,1例仅有肾囊肿;3例合并肾增大,1例合并足内翻,1例合并室管膜下囊肿。12例胎儿中获得11例胎儿的妊娠结局,其中9例新发突变的胎儿父母选择终止妊娠,2例遗传自母亲的胎儿出生后肾回声增强持续存在,肾功能正常。结论:胎儿肾回声增强与染色体17q12微缺失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对肾回声增强的胎儿有必要进行染色体拷贝数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回声 肾增大 17q12微缺失 拷贝数变异 超声 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Role of TGF-β1/Smads pathway in carotid artery remodeling in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 and prevention by Enalapril and Amlodipine 被引量:2
9
作者 Jian-Ling Chen Qian-Hui Shang +3 位作者 Wei Hu Chan Liu Wan-Heng Mao Hua-Qing Liu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85-191,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Smad2/3 and Smad7 expressions in carotid artery remodeling in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 and also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nalapr...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Smad2/3 and Smad7 expressions in carotid artery remodeling in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 and also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nalapril and Amlodipine. Methods Th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 (RHR) models with "two-kidney and one-clip" were established, including model group (n = 6), sham-operated group (n = 6), Enalapril group (10 mg/kg per day, n = 6), Amlodipine group (5 mg/kg per day, n = 6) and combination group (Amlodipine 2.5 mg/kg per day + Enalapril 5mg/kg per day, n = 6). The medication were continuous administrated for six weeks. Carotid artery morphological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media were observed by HE staining, Masson staining and immuno histochemical staining. Media thickness (MT), MT and lumen diameter ratio (MT/LD),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edia a-smooth muscle actin (α-actin),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TGF-β1, phosphorylated Smad2/3 (p-Smad2/3) and Smad7 in carotid arteries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media of carotid arteries in RHR mode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thickened, the volume of smooth muscle cell was increased, and the array was in disorder; MT, MT/LD, the proliferation index of smooth muscle cell and collagen fiber area percentage of carotid arteries in the mode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ham-operated group (P 〈 0.01). Compared to sham-operated group, the model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expressions of TGF-β1 and p-Smad2/3 (P 〈 0.05) and lower Smad7 expression. Both Enalapril and Amlodipine improved smooth muscle hypertrophy and collagen deposition, reduced RHR carotid MT, MT/LD, proliferation index of smooth muscle cell, collagen fiber area percentage and the expressions of TGF-β1 and p-Smad2/3 (P 〈 0.05), increased Smad7 expression (P 〈 0.05). Moreover, the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Enalapril and Amlodipine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effects than single Amlodipine group (P 〈 0.05), but not single Enalapril group. Conclusions TGF-β1/Smads pathway may participate in the mechanism of carotid artery remodeling in RHR; the role of Amlodipine and Enalapril in inversing carotid artery remodeling may be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TGF-β1/Smads pathway, the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Amlodipine and Enalapril had better effects than single administration of Amlodip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ENSION Vascular remodel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P-SMAD2/3 SMAD7 ENALAPRIL AMLODIPINE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652次住院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戎殳 马熠熠 +13 位作者 陈冬平 张彤 孙海棚 贺靓靓 李兰君 陈舟 程烨 李林 孙丽君 徐成钢 郁胜强 赵学智 叶朝阳 梅长林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69-774,共6页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住院原因,探讨延缓ADPKD进展的措施。方法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1321年间本院收住院的所有ADPKD患者病历资料,统计住院原因,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住院时期住院原因的差异。结果...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住院原因,探讨延缓ADPKD进展的措施。方法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1321年间本院收住院的所有ADPKD患者病历资料,统计住院原因,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住院时期住院原因的差异。结果(1)652例次住院中,ADPKD患者最常见的住院原因为腰腹痛(15.2%),其次依序为多囊肾出血(14.6%)、肾衰竭加重(10.1%)、透析相关问题(9.4%)、肾移植相关问题(8.3%)、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准备替代治疗(8.O%)、泌尿系感染(6.4%)、发现肾衰竭(5_8%)、高血压(4.1%)、肾囊肿增大(3.7%)、发现多囊肾病(2.1%)、泌尿系结石(1.8%)及其他(10.4%)。(2)年轻患者多因多囊肾出血及发现多囊肾住院,随年龄增加,因透析相关问题住院者增加;中年患者多因腰腹痛住院。(3)男性多因肾衰竭加重、进入ESRD、肾移植相关问题、泌尿系结石而入院;女性多因腰腹痛、透析相关问题、泌尿系感染入院。(4)随时间变迁,因发现多囊肾、肾衰竭及多囊肾出血住院者比例显著减少,肾囊肿增大、肾衰竭加重住院者比例显著增加,伴高血压比例显著增加,而高血压未控制比例显著减少。结论ADPKD患者以40。60岁年龄组住院率最高,住院原因随年龄及性别不同而不同,并随年代变迁而改变。近十年来因。肾囊肿体积过大、肾衰竭加重住院患者比例显著增加,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前10年,但高血压控制率较前提高。ADPKD防治重点在于寻找抑制肾囊肿增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 常染色体显性 住院 囊肿 增大 衰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