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赵晓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7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TIN-ag)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6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微小病变组(对照组)和非微小病变组(观察组),每组38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和Masson染... 目的探讨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TIN-ag)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6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微小病变组(对照组)和非微小病变组(观察组),每组38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普通病理改变;采用免疫荧光检测肾脏组织TIN-ag的表达变化。结果通过对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对照组患者在HE染色显示下,肾间质和肾组织小管无明显异常,光镜观测下足突融合正常;观察组患者肾小球发生病变,并伴随有局部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的情况。在免疫荧光显示下,对照组患者肾组织系统的TIN-ag症状表达清晰,观察组表达相对较弱;两组患者的免疫荧光吸光度(A)为:观察组4.72(3.01,10.63),对照组21.79(8.17,35.0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IgA肾病、膜性肾病(MN)、狼疮性肾炎(LN)的免疫荧光吸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微小病变CKD患者的肾组织TIN-ag表达显著低于微小病变CKD患者,故TIN-ag在肾脏的生理病理意义上有着很大的探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 慢性脏病 表达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在肾脏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叶猗 肖力 +2 位作者 刘伏友 Yashpal S. Kanwar 孙林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6-399,共4页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tubulointerstitialnephritisantigen,TINag)是一种主要表达在肾脏近曲小管基底膜,少部分表达在远端小管和鲍曼囊以及肠黏膜基底膜的膜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致为48000—58000。TINag与Ⅳ型胶原蛋白和层粘连...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tubulointerstitialnephritisantigen,TINag)是一种主要表达在肾脏近曲小管基底膜,少部分表达在远端小管和鲍曼囊以及肠黏膜基底膜的膜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致为48000—58000。TINag与Ⅳ型胶原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对维持小管基底膜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认为它也可能是人类抗肾小管基底膜(tubularbasementmembrane,TBM)抗体介导的问质性肾炎的特异性抗原。虽然TINag已明确主要表达在肾组织小管基底膜,有关其研究也已有近20年,但其生物学功能仍然不完全清楚。为此,我们结合国内外文献及我们以往的研究工作,综述TINag在肾脏病研究中的进展,以期引起同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管间质性肾炎 脏近曲小管 特异性抗原 肾小管基底膜 相对分子质量 Ⅳ型胶原蛋白 细胞外基质 层粘连蛋白
原文传递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叶猗 肖力 +4 位作者 许向青 杨淡昳 朱雪婧 胡平成 孙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6-25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TIN-ag)与各种病理类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探讨CKD患者肾组织TIN-ag表达与各项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数字抽签的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2月在中南... 目的初步探讨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TIN-ag)与各种病理类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探讨CKD患者肾组织TIN-ag表达与各项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数字抽签的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临床诊断为CKD的患者77例的病历资料并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肾活检,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按病理变化类型分型,并分为两组:微小病变(MCD)组9例及非MCD(除MCD以外的其他病理类型)组(简称NMCD组)68例。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普通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肾脏组织TIN-ag表达变化。同时检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eGFR、24h尿量、24h尿蛋白定量、仅1微球蛋白、p2微球蛋白、尿病理管型、尿N-乙酰-p-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比重等临床表型。分析肾组织TIN-ag表达与以上临床表型关系。结果MCD组患者肾组织。肾小管基底膜的TIN-ag表达清晰;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组(n=16),IgA肾病组(n=23),膜性肾病(MN)组(n=14),狼疮性肾炎(LN)组(n=15)肾组织TIN-ag均表达较弱。TIN-ag免疫荧光表达强度定量分析显示:NMCD组肾小管TIN-ag免疫荧光强度明显低于MCD组[4.84(3.02,10.73)比20.79(8.19,37.00),P〈0.01)]。另外,‘肾间质胶原沉积分级0级患者的TIN-ag表达量高于1~3级患者(均P〈0.05)。CKD患者肾组织小管TIN-ag表达量与血αl微球蛋白水平、尿病理管型、24h尿蛋白呈负相关(r=-0.312、-0.298、-0.214,均P〈0.05),与CKD患者血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尿B2微球蛋白水平和eGFR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低尿NAG表达的CKD患者TIN-ag表达量明显高于高NAG表达患者(P〈0.05),低尿比重组肾组织中TIN-ag表达量较正常尿比重组低(P〈0.05)。结论NMCD组肾组织小管基底膜TIN-ag的表达明显低于MCD组;TIN-ag表达量与肾组织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CKD患者肾组织中TIN-ag的表达量与血伐1微球蛋白水平、尿病理管型、24h尿蛋白定量、NAG表达量、尿比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能不全 慢性 病理学 临床 肾小管间质肾炎抗原 αl微球蛋白
原文传递
利用小干扰RNA抑制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智洪 王晓辉 +5 位作者 姜艳超 李杰萍 袁斌 王朝云 杨树兴 叶棋浓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设计并构建TIN-ag-RP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检测其对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相关蛋白(TIN-ag-RP)表达的干扰效果。方法:设计2条针对TIN-ag-RP基因的siRNA,并克隆到siRNA表达载体pSliencer 2.1-U6 neo上;经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成功后,... 目的:设计并构建TIN-ag-RP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检测其对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相关蛋白(TIN-ag-RP)表达的干扰效果。方法:设计2条针对TIN-ag-RP基因的siRNA,并克隆到siRNA表达载体pSliencer 2.1-U6 neo上;经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成功后,将重组质粒和带FLAG标签的TIN-ag-RP基因共转染293T人胚肾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验siRNA的干扰效果。结果:获得了2个TIN-ag-RP基因siRNA真核表达载体,均能有效抑制TIN-ag-RP的表达,其中一条的抑制效率达90%以上。结论:构建的TIN-ag-RP基因的siRNA能有效抑制TIN-ag-R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相关蛋白 小干扰RNA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评价泼尼松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林莘 蔡佳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3期81-83,共3页
目的评价急性间质性肾炎(AIN)应用泼尼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 目的评价急性间质性肾炎(AIN)应用泼尼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尿酸(UA)]。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评分分别为(90.03±3.30)、(91.30±2.30)、(91.05±2.35)、(91.30±3.20)、(91.80±2.80)、(92.20±3.15)、(91.02±3.15)、(92.20±3.3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0±2.50)、(85.50±2.20)、(86.02±2.22)、(85.50±2.60)、(86.50±2.30)、(86.60±2.60)、(86.50±2.55)、(86.60±2.30)分(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β_(2)-MG、24 h UP、U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BUN(6.66±1.88)mmol/L、SCr(215.70±5.50)μmol/L、β_(2)-MG(0.25±0.10)mg/L、24 h UP(0.38±0.30)g/24 h、UA(339.40±9.01)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0.20±2.60)mmol/L、(410.50±8.80)μmol/L、(0.36±0.15)mg/L、(1.22±0.40)g/24 h、(444.02±9.50)μmol/L(P<0.05)。结论泼尼松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肾功能改善,且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急性间质性肾炎 功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1例
6
作者 唐敏 褚冉冉 +2 位作者 郭丹 田娜 周长学 《大医生》 2024年第14期125-127,共3页
本研究分析1例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TINU)综合征患者的诊疗过程并总结经验,以期为减少临床上对该类疾病的误诊误治。患者为女性,24岁,因间断发热1月,恶心、呕吐伴视物模糊半月入院,曾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初步诊断为“眼结膜炎”,对... 本研究分析1例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TINU)综合征患者的诊疗过程并总结经验,以期为减少临床上对该类疾病的误诊误治。患者为女性,24岁,因间断发热1月,恶心、呕吐伴视物模糊半月入院,曾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初步诊断为“眼结膜炎”,对症治疗未见明显改善。遂于枣庄市立医院就诊,入院通过完善查体、血常规、感染性标志物、尿常规及尿蛋白、肾功能、生化检验、肾穿刺活检等检查,确诊为TINU综合征,予以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药物治疗,定期随访,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本研究对确诊的1例TINU综合征患者进行报告,并系统回顾相关文献,以增强临床医师对TINU综合征的认知,优化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 感染性标志物 穿刺活检
下载PDF
肾康注射液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田泽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5期101-103,107,共4页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收治的60例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病历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收治的60例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病历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细胞因子[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It-1)、溶酶体关联膜蛋白-2(LAMP-2)、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白介素-17(IL-17)]、生化及免疫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载脂蛋白A(ApoE)、免疫球蛋白G、M(IgG、IgM)]、相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健康状况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7.680,P=0.006);治疗后,2组肾功能指标、血清细胞因子、生化免疫指标以及睡眠质量评分和健康状况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降低或提高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vs. 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肾康注射液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相关临床指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肾炎 急性间质性肾炎 康注射液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联合用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加拿大修订奥美拉唑产品专论更新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风险
8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4期306-306,共1页
2024年5月,加拿大卫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Losec(奥美拉唑)和Losec Mups(奥美拉唑镁)的产品专论已经更新,已在警告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上市后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用药信息部分更新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相关风险信息。
关键词 奥美拉唑 加拿大卫生部 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不良反应 风险信息 患者用药 LOSEC 网站发布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肾炎患者肾组织病毒抗原和复制中间体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29
9
作者 崔敏 刘志红 +4 位作者 朱丽晶 陈惠萍 曾彩虹 周虹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1-308,325,共9页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肾组织中三种病毒抗原成分的分布特点及其与HBV感染状态和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 ,探讨在肾组织局部是否存在HBV的复制。  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合并HBV感染的30例膜性肾病和 1 2例膜增生性肾炎病例的...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肾组织中三种病毒抗原成分的分布特点及其与HBV感染状态和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 ,探讨在肾组织局部是否存在HBV的复制。  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合并HBV感染的30例膜性肾病和 1 2例膜增生性肾炎病例的肾活检组织切片中的HBsAg、HBcAg和HBeAg ,同时检测肾小球和循环中的HBV基因组DNA及其复制中间体———闭合环状双链DNA(cccDNA)。  结果 :膜性肾病肾组织中病毒抗原的检出率 (83 3%)显著高于膜增生性肾炎 (33%) ;膜性肾病肾组织检出的抗原以HBcAg和HBeAg多见 ,其中 ,血清HBeAg阳性病例肾组织HBeAg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的病例。膜增生性肾炎肾组织检出的抗原主要是HBeAg。肾组织HBeAg的检出与循环中HBeAg的存在明显相关。伴血清转氨酶升高者肾组织HBV抗原的检出率较转氨酶正常者有升高的趋势。肾小球HBVDNA和cccDNA的检出均与循环中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 ,并以伴活动性HBV感染者检出率为高。  结论 :在合并HBV感染的肾炎患者中 ,肾组织HBV抗原的检出率在膜性肾病患者明显高于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中检出的HBV抗原成分以HBeAg和HBcAg最多见 ,肾小球HBeAg的检出与血清中是否存在HBeAg明显相关。合并肝功能损害者肾组织HBV抗原的检出率较肝功能正常者有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检出率 HBV感染 肾小 患者 增生性肾炎 抗原 双链DNA 复制 基因组DNA
下载PDF
41例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红 丁小强 +4 位作者 刘凌汐 滕杰 邹建洲 钟一红 方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8-700,703,共4页
目的了解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病因、临床表现、肾病理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4月至2005年4月肾活检确诊为AIN的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等。结果①肾活检病例为1352例,确诊为AIN 41例(3.03%)。②药物... 目的了解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病因、临床表现、肾病理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4月至2005年4月肾活检确诊为AIN的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等。结果①肾活检病例为1352例,确诊为AIN 41例(3.03%)。②药物相关性AIN87.8%,抗生素所致的AIN77.78%。③临床表现包括发热(61.98%),无尿或少尿(61.98%),白细胞尿(48.78%),糖尿(26.83%),皮疹(17.07%),关节痛(12.20%)。26.83%患者需透析替代治疗。④32例(78.04%)患者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或予口服泼尼松治疗1月后,43.9%的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除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摆脱透析治疗。⑤治疗1月后肾功能未恢复正常者与肾功能恢复正常者相比,前者原有肾脏病的比例高(43.48%vs11.11%,P=0.026),发病时出现尿糖阳性的比率高(47.82%vs11.11%P=0.0133),但肾组织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AIN临床表现多样,药物是AIN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原有肾脏疾病,病程中出现糖尿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功能衰竭 临床病理分析
下载PDF
金蝉补肾汤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杜兰屏 陈以平 +4 位作者 张春嵩 王琳 邓跃毅 朱戎 金亚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金蝉补肾汤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在生化及免疫指标方面的变化,探讨其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临床慢性间质性肾炎病例72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肾两虚型、气滞血瘀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金蝉补肾汤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在生化及免疫指标方面的变化,探讨其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临床慢性间质性肾炎病例72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肾两虚型、气滞血瘀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治疗前2周开始低蛋白饮食,治疗组服用中药金蝉补肾汤,对照组服用西药科素亚与中药保肾康。观察治疗3个月后两组临床症状、生化及免疫指标方面的变化。结果:金蝉补肾汤治疗组用药前后比较,患者24h尿蛋白定量下降(P<0.05),肌酐和尿素氮明显下降(P<0.01),尿渗透压明显提高(P<0.05),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用药前后比较,24h尿蛋白定量显示下降明显(P<0.05),而血常规指标无差异。治疗组以尿β2-M降低及6-K-PGF1α升高尤其显著(P<0.05)。对照组以血、尿β2-M降低及tpA/PAI升高尤其显著(P<0.01,P<0.001)。结论:金蝉补肾汤通过保护肾间质微血管而减少肾小管间质慢性损伤,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有效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蝉补 间质性肾炎 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董艳 纪镇华 +1 位作者 苏晓晓 孙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4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在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依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在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依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69.2%(P<0.05)。观察组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疗效优良,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注射液 联合用药 肾小肾炎 急性间质性肾炎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不同致病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俊霞 苏涛 李晓玫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分析肾活检患者中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的临床特点及常见致病药物的用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诊断的DA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不同药物所致DAIN的特点。结果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患者共... 目的分析肾活检患者中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的临床特点及常见致病药物的用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诊断的DA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不同药物所致DAIN的特点。结果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患者共115例,占同期肾活检患者总数的4.0%,其中DAIN45例,占39.1%。在DAIN患者中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中药相关者分别占73.3%、26.7%、11.1%;其中19例(42.2%)合用两类药物。使用前3位的药物依次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51.1%)、解热镇痛药(26.7%)和喹诺酮类抗生素(22.2%)。消化道症状、乏力是DAIN最常见的全身表现,93%的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ARF)并伴肾小管功能受损,78%的患者出现肾性糖尿。根据用药种类的不同,患者初诊时可分别出现发热、皮疹,新出现的高血压、水肿,检查可见蛋白尿、血尿、无菌性白细胞尿、贫血、外周血嗜酸性白细胞升高等表现。其中,皮疹、血嗜酸性白细胞升高、无菌性白细胞尿常见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AIN;喹诺酮类抗生素相关AIN者易发生血尿,但贫血相对较轻;解热镇痛药相关AIN的特征不突出。结论目前导致DAIN的药物仍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为常见,其次为解热镇痛类药物,喹诺酮类抗生素相关性AIN较前增多。DAIN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用药后监测尿糖及肾功能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DAIN,综合分析临床特点有助于判断致病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衰竭 活检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中抗肾小管基底膜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宿志梅 赵明辉 +2 位作者 辛岗 张颖 王海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tubulointerstitialnephritis,TIN)患者血清中抗肾小管基底膜抗体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2 0 0 0年至 2 0 0 2年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TIN患者 4 6例。抗肾小管基底膜抗体检测用Western ... 目的 :探讨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tubulointerstitialnephritis,TIN)患者血清中抗肾小管基底膜抗体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2 0 0 0年至 2 0 0 2年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TIN患者 4 6例。抗肾小管基底膜抗体检测用Western blot方法。人肾小管来源于肾肿瘤切除肾脏的正常肾皮质 ,并经不同目数的筛网获得。肾小管基底膜 (tubularbasementmembrane ,TBM )经超声粉碎细胞后得到 ,在经 6mol/L盐酸胍处理后即为TBM可溶性抗原。分别对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其中 1 1人检出抗TBM抗体 ,可识别 34× 1 0 3 、5 5× 1 0 3 、6 1× 1 0 3 、72× 1 0 3 、85× 1 0 3 、94× 1 0 3 、1 1 9× 1 0 3 蛋白条带 ,其中识别 5 5× 1 0 3 的患者最多 ,占 6 3.6 %。抗TBM抗体阳性率在急性TIN患者中为 2 9.6 % ,慢性TIN患者中为 2 1 .1 % ,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急性TIN患者抗TBM抗体阳性者与阴性者相比 ,其血沉和血清IgG、IgM均较高 ,差异有显著性。其它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血红蛋白、补体C3 、IgA、血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慢性TIN患者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部分TIN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TBM抗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管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基底膜抗体 WESTERN-BLOT法 穿刺活检术 病理机制
下载PDF
IgA肾病伴IgG4相关性间质性肾炎1例报道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聚敏 周焕芝 +6 位作者 邹万忠 黄巍 王昱景 张五星 张智敏 周伟 赵学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0-592,共3页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的发现可追溯至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研究。AIP首先于1995年由Yoshida等[1]提出,并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性因素显著相关。2003年Kamisawa等[2]...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的发现可追溯至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研究。AIP首先于1995年由Yoshida等[1]提出,并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性因素显著相关。2003年Kamisawa等[2]首次引入IgG4系统性疾病概念后,临床医师对AIP等临床症候群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间质性肾炎 IGA 功能衰竭 急性 后腹膜纤维化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诱发的急性间质性肾炎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莹 周静威 +4 位作者 刘忠杰 孙卫卫 马雷雷 王耀献 刘玉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1121-1123,共3页
药物是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的主要原因,早期以青霉素和磺胺类抗生素最为常见;20世纪80年代后以头孢类抗生素和NSAIDs为主。最近,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1]和诸多回顾性病例研究~[2~7]发现质子泵... 药物是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的主要原因,早期以青霉素和磺胺类抗生素最为常见;20世纪80年代后以头孢类抗生素和NSAIDs为主。最近,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1]和诸多回顾性病例研究~[2~7]发现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已成为导致AIN的常见药物。而国内关于PPI-AIN的文献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质性肾炎 头孢类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 NEPHRITIS INTERSTITIAL proton 文献报道 肾小管萎缩 嗜酸性粒细胞尿 活检组织
下载PDF
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采用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付敬樟 文丽斯 +3 位作者 何赖长 莫冬梅 陈海金 繆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1期109-111,共3页
目的观察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采用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140例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肾康注射... 目的观察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采用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140例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肾康注射液、泼尼松、冬虫夏草等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含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含量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5.69±1.62)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2.63±1.45)d,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 康注射液 联合用药
下载PDF
18例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继红 吴华 +2 位作者 马云玲 王海涛 徐中武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72-673,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有急性肾功能损害的表现,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尿蛋白阳性、尿渗透压低;肾活检均有典型的急性间质性... 目的:研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有急性肾功能损害的表现,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尿蛋白阳性、尿渗透压低;肾活检均有典型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改变;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治疗4周至12周后18例中有17例肾功能恢复正常,另1例为鱼胆中毒,应用血液透析治疗而痊愈。结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肾活检是确诊的唯一手段,早期确诊后去除病因,早期应用激素治疗,必要时加用环磷酰胺,大多数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质性肾炎 功能衰竭 活检 上腺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治疗
下载PDF
家族性遗传性间质性肾炎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峰 曾彩虹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7-172,共6页
关键词 间质性肾炎 遗传性 肾小管 症状
下载PDF
摇头丸致慢性间质性肾炎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文慧 郭蓉 +1 位作者 罗朝利 邢建华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慢性间质性肾炎 摇头丸 穿刺病理诊断 小管间质性肾炎 药物过敏史 尿常规检查 肾小球病变 局灶硬化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