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晓 谢波 莫启旺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4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运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诊治的50例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开放性... 目的探讨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运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诊治的50例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运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石清除率、结石及囊肿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复查,观察组患者结石复发率及囊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运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囊肿及结石的清除率高、复发率低等多个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囊肿 经皮穿刺碎石术 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
下载PDF
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对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萌 矫宾宾 +5 位作者 赖世聪 徐鑫 任建 耿凛 王翔 张冠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63-266,共4页
目的:评估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受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的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例57例。根据患者有无术前输尿管支架管的置入分为术前留置输... 目的:评估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受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的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例57例。根据患者有无术前输尿管支架管的置入分为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组28例和术前未留置组29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清除率的差异,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预置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未预置组(110.92±32.39min vs 89.69±34.53min,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清除率在2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组手术时间较未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组延长,2组手术效果相当。该结论仍需大规模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支架管 疗效
下载PDF
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钦尧 《临床研究》 2020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FURS)碎石术治疗时,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情况,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鹤壁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资料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 目的分析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FURS)碎石术治疗时,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情况,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鹤壁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资料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根据术前是否留置双J管分为观察组(留置,n=34例)与对照组(未留置,n=36例)。记录两组一期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及结石清除率,并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一期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稍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率稍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稍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时,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对临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缩短手术时间上有一定的价值,但还需要大量的样本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术前置管 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闫振弘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PVB)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效果。方法择期行PCNL的80例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体质量59~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PVB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PVB)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效果。方法择期行PCNL的80例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体质量59~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PVB组,每组40例。记录麻醉前(T_(0))、麻醉后10 min(T_(1))、碎石开始后10 min(T_(2))、手术结束时(T_(3))2组患者的HR、MAP。统计麻醉阻滞起效和麻醉阻滞维持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VB组患者T_(1)、T_(2)、T_(3)时的HR、MAP与T_(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患者T_(1)、T_(2)、T_(3)时的HR、MAP水平与T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B组麻醉阻滞维持时间长于CSEA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CSE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S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PVB用于PCNL的麻醉有利于维持患者术中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镜碎石取石术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