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附39例报道)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南辉 陈智林 +1 位作者 黄志成 彭栋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5期583-586,共4页
目的 评估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选择39例肾肿瘤患者,其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39~86岁,平均58±3岁.其中左肾肿瘤20例,右肾肿瘤19例;所有均为单发.肾上极肿瘤18例,下极肿瘤12例... 目的 评估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选择39例肾肿瘤患者,其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39~86岁,平均58±3岁.其中左肾肿瘤20例,右肾肿瘤19例;所有均为单发.肾上极肿瘤18例,下极肿瘤12例,中部肿瘤9例.肿瘤最大径2.0~5.0 cm,平均3.5±0.6 cm.所有病例在临时阻断肾段动脉后,行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段动脉阻断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结果 39例手术均于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5~110 min,平均85±16 min;肾段动脉阻断时间20~42 min,平均26±5 min;出血量10~50 mL,平均25 mL.无术后继发出血、尿外渗、种植;肾功能无显著变化.结论 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安全、效果确切;最大限度保护了肾功能,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腹腔镜 部分切除术 肾段动脉阻断
下载PDF
腹腔镜精准肾段动脉阻断技术在肾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德胜 徐旻 +3 位作者 吴海啸 吴汉 徐礼臻 胡亮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精准肾段动脉阻断技术在肾门肿瘤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11月采用经腹腹腔镜下精准肾段动脉阻断技术切除肾门肿瘤治疗肾占位患者2例,均为女性左侧肾门处肿瘤.例A肿瘤被包裹于肾蒂血管与肾盂...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精准肾段动脉阻断技术在肾门肿瘤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11月采用经腹腹腔镜下精准肾段动脉阻断技术切除肾门肿瘤治疗肾占位患者2例,均为女性左侧肾门处肿瘤.例A肿瘤被包裹于肾蒂血管与肾盂,肿瘤最大直径约3.0cm,BMI?20.7kg/m2,R.E.N.A.L评分9分,术前左肾GFR41.3ml/min,右侧GFR45.5ml/min.例B肿瘤紧贴左肾蒂上方,肿瘤最大直径约3.5cm,BMI21.3kg/m2,R.E.N.A.L评分7分,术前左肾GFR35.6ml/min,右侧GFR42.8ml/min.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结果 两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例A和例B手术时间分别240min和13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ml和100ml.例A阻断1支段动脉,离断结扎2支肿瘤靶动脉,阻断时间45min.例B阻断1支段动脉,阻断时间25min.例A和例B术后禁食时间为2d和1d,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5d和3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d和5d.2例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顺利出院.例A和例B病理检查结果分别为错构瘤和肾透明细胞癌.结论 应用经腹腹腔镜精准段动脉阻断技术切除肾门肿瘤安全可行,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快、短期观察疗效确切,但患者选择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腹腔镜 肿瘤 精准肾段动脉阻断
下载PDF
经腹膜后肾段动脉阻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cT_(1)期肾脏肿瘤的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子健 李鹏超 +5 位作者 曹强 杨潇 吴启开 袁宝瑞 冯德翔 吕强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1年第4期199-203,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腹膜后入路肾段动脉阻断的两种术式,即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T1期肾脏肿瘤的术后肾功能和围手术期结果。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行肾部分切除术的75例肾癌患者的临床... 目的比较经腹膜后入路肾段动脉阻断的两种术式,即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T1期肾脏肿瘤的术后肾功能和围手术期结果。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行肾部分切除术的75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RAPN治疗的肾癌患者33例,接受LPN治疗的肾癌患者4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脏体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RAPN组和LPN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转化为开放手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身体质量指数)及肿瘤相关特征(包括肿瘤大小、肿瘤体积和肿瘤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相对于LPN组,RAPN组的热缺血时间较短(P=0.034)、肾体积丢失率减少(P=0.028)、GFR降低值更少(P=0.021)。结论RAPN组与LPN组患者的多项围手术期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是RAPN在保护患者术后肾功能方面比LPN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肾段动脉阻断 热缺血损伤 功能保护
下载PDF
裸眼3D腹腔镜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与2D腹腔镜全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付钰 杨国胜 +7 位作者 邱晓拂 钟瑞伦 刘百川 王炳卫 李高远 张涛 陈波特 刘跃加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9年第5期261-264,共4页
目的比较裸眼3D腹腔镜肾段动脉阻断与2D腹腔镜全阻断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肾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98例,分为裸眼3D腹腔镜肾段动脉阻断术组41例和2D腹腔镜全阻... 目的比较裸眼3D腹腔镜肾段动脉阻断与2D腹腔镜全阻断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肾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98例,分为裸眼3D腹腔镜肾段动脉阻断术组41例和2D腹腔镜全阻断术组57例。对两组围手术期数据(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动脉阻断时间、术前及术后肌酐水平、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裸眼3D腹腔镜肾段动脉阻断术组手术时间为(99.02±1.18)min,术中出血量(62.07±1.49)ml,肾段动脉阻断时间(22.73±0.44)min,术前肌酐(72.10±2.80)μmol/L,术后肌酐(89.51±2.90)μmol/L,术后住院时间(6.07±0.13)d;2D腹腔镜全阻断术组手术时间为(115.80±1.29)min,术中出血量(61.35±1.17)ml,动脉阻断时间(23.18±0.38)min,术前肌酐(72.39±2.21)μmol/L,术后肌酐(100.40±2.58)μmol/L,术后住院时间(6.33±0.13)d。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肌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肌酐、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2D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比较,裸眼3D腹腔镜肾段动脉阻断术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使无瘤区肾脏“零缺血”,是安全可靠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3D腹腔镜 肾段动脉阻断 2D腹腔镜 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附17例报告)
5
作者 周英海 王永传 +2 位作者 都靖 周海军 卢洪凯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4年第12期942-94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7例T1期肾癌患者,肿瘤直径1.2~4.0 cm,平均(3.1±0.8)cm。术前均行肾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7例T1期肾癌患者,肿瘤直径1.2~4.0 cm,平均(3.1±0.8)cm。术前均行肾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后腹腔入路,根据肾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选择性阻断供应瘤体的肾动脉分支,距瘤体边缘0.3~0.5 cm切除肿瘤。术后随访3~20个月。结果:1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输血1例。手术时间68~156 min,平均(112.0±20.8)min;肾段动脉阻断时间18~42 min,平均(26.0±8.9)min;术中出血量30~240 ml,平均(80.0±15.6)ml。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13例、乳头状细胞癌2例、嫌色细胞癌1例、Bellini集合管癌1例,病理切缘均为阴性。其中1例孤立肾患者术后3 d血肌酐升高至240 mmol/L,放置双J管后血肌酐下降,随访12个月始终维持在120~150 mmol/L;另2例孤立肾患者及其余患者肾功能均正常,CT检查提示无肿瘤复发及淋巴结远处转移。结论:直径小于4 cm的T1期肾癌行腹腔镜超选择性肾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对预防术后肾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肾段动脉阻断
下载PDF
肾段动脉阻断与肾动脉全阻断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威 肖龙明 +2 位作者 杨巧智 陈壮 陈志贤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7期935-936,共2页
目的比较肾段动脉阻断与肾动脉全阻断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8月—2016年2月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术94例肾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1例肾段动脉阻断患者纳入甲组,53例肾动脉全阻断患者纳入乙组... 目的比较肾段动脉阻断与肾动脉全阻断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8月—2016年2月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术94例肾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1例肾段动脉阻断患者纳入甲组,53例肾动脉全阻断患者纳入乙组。对比2组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肌酐变化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阻断时间明显较乙组长(P<0.05);甲组肌酐变化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肾动脉全阻断相比较,对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实行肾段动脉阻断可有效减轻因热缺血时间过长所致的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肾段动脉阻断 脉全阻断 效果对比
下载PDF
肾动脉CT成像在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贺秀莉 赵逢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期48-49,共2页
目的:分析肾动脉CT血管成像(CTA)成像在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术前肾血管CTA,术中按照CTA显示探查阻断肾动脉,分析其对肾部分切除中的... 目的:分析肾动脉CT血管成像(CTA)成像在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术前肾血管CTA,术中按照CTA显示探查阻断肾动脉,分析其对肾部分切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肾部分切除术,术中无中转开放手术者;CTA显示肾门前肾动脉分支5例,占总病例数16.67%,副肾动脉2例,占总病例数6.67%。结论:肾动脉CT成像能够反映出肾段动脉血管的分布和病变情况,为肾部分切除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CT成像 肾段动脉阻断 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CTA技术在腹腔镜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魏勇 蔡海 +7 位作者 许宁 薛学义 郑清水 李晓东 陈锦添 江涛 黄金杯 孙雄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91-1894,共4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前CT血管造影(CTA)指导下的目标阻断血管定位对手术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行腹腔镜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47例患者资料,术前均行肾血管CTA检查。均经腹膜后入路施行... 目的评价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前CT血管造影(CTA)指导下的目标阻断血管定位对手术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行腹腔镜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47例患者资料,术前均行肾血管CTA检查。均经腹膜后入路施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根据CTA提示寻找并阻断肾段动脉。结果 47例全部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性手术。术中探查均发现CTA所提示的异常血管。所有通过术前CTA检查定位的血管均成功分离并阻断,47例阻断后达到满意的出血区域,准确率达到100%。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前行肾脏CTA检查能清晰显示血管的解剖及变异,有利于术中在CTA引导下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在有效切除肿瘤并保留正常肾实质的同时,使正常残余肾组织热缺血减少,有利于保存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段动脉阻断 部分切除术 CT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中超声在后腹腔镜阻断肾段动脉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宋殿宾 张晶晶 +3 位作者 马光 李红阳 刘英 王志勇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及术中超声在小肾癌阻断肾段动脉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小肾癌病人55例,常规术前行MSCTA检查,根据是否行术中超声,将其分为术中超声组28例,...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及术中超声在小肾癌阻断肾段动脉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小肾癌病人55例,常规术前行MSCTA检查,根据是否行术中超声,将其分为术中超声组28例,非术中超声组2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热缺血时间、微小癌灶发现率、中转开放率、术后漏尿、切缘阳性率、术肾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结果术中超声组各项观测指标均优于非术中超声组,其手术时间分别为(172. 1±3. 5)分钟和(216. 3±4. 8)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 2±5. 0) ml和(90. 3±4. 0) ml,术中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4. 5±4. 2)分钟和(29. 3±2. 8)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中超声组术前、术后患肾GFR分别为(55. 1±7. 2) ml/min和(54. 1±7. 7) ml/min(P> 0. 05),非术中超声组术前、术后患肾GFR分别为(55. 8±7. 0) ml/min和(41. 4±6. 5) ml/min(P <0. 05)。结论术中超声可以快速准确的定位肿瘤组织,尽可能的保留肾单位,减少切缘阳性率,并有利于术后患肾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断动脉 后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术中超声
下载PDF
MSCTA联合术中超声检查在后腹腔镜阻断肾段动脉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殿宾 辛国华 +2 位作者 李红阳 刘英 王振潮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小肾癌患者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MSCTA)检查联合术中超声检查在后腹腔镜阻断肾段动脉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后腹腔镜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小肾癌患者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MSCTA)检查联合术中超声检查在后腹腔镜阻断肾段动脉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后腹腔镜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术前MSCTA检查联合术中超声检查,分为观察组(接受术前MSCTA检查联合术中超声检查)13例和对照组(未接受术前MSCTA检查联合术中超声检查)1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热缺血时间、有无微小癌灶、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漏尿发生情况)水平及手术前后(术前、术后1年)肾功能、术肾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MSCTA显示肾血管变异情况与术中所见一致;术中超声检查发现微小癌灶1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切缘阳性患者分别为0例和1例。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发生漏尿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发生漏尿1例。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肾的GFR分别为(55.1±7.2)ml/min和(56.8±7.0)ml/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GFR为(54.1±7.7)ml/min,高于对照组的(40.4±6.5)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肾癌患者接受术前MSCTA检查联合术中超声检查,可使术者快速、准确地了解肾段血管,有效切除肿瘤并保留正常肾组织,缩短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有利于残留肾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断动脉 保留单位 MSCTA 术中超声
下载PDF
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对孤立肾猪肾部分切除术后残肾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述雄 王元林 +6 位作者 储铸钢 徐元高 石华 李凯 冯梅 孙兆林 夏术阶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4-859,共6页
目的 探讨在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中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selective segmental renal artery clamping,SSRAC)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选取12头成年雄性贵州小型猪,以随机数字表法按肾动脉... 目的 探讨在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中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selective segmental renal artery clamping,SSRAC)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选取12头成年雄性贵州小型猪,以随机数字表法按肾动脉阻断方式分成2组:肾动脉主干钳夹阻断(main renal artery clamping,MRAC)组和SSRAC组,每组各6头.MRAC组和SSRAC组术前血肌酐(SCr)分别为(91.88 ±9.34) μmol/L和(92.92±10.52) μmol/L,尿素氮(BUN)分别为(5.49±0.74) mmol/L和(4.89±0.70) mmol/L,左肾T2弛豫时间分别为(34.08 ±2.43) ms和(34.60±2.15) ms,左肾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分别为(2.70 ±0.06)×10^-3 mm2/s和(2.65 ±0.08)×10^-3 mm2/s,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切除右肾,建立孤立肾动物模型.再取左侧与腰骶肌平行切口,SSRAC组和MRAC组分别夹闭左肾动脉下极支和左部肾动脉主干,两组均钳夹60 min,同时于左肾下极行PN.术后第1、7、14、21、28、90天复查两组的SCr和BUN.术后第1、7、28、90天行MRI扫描,复查左肾上极和中部的T2弛豫时间和ADC值.术后第1天和第90天每组分别处死3头,取左肾行病理检查,观察左肾上极和中极肾间质的炎症和纤维化情况.结果 MRAC组术后第1、7、14、21、28、90天的SCr分别为(342.47±30.50)、(242.23±25.74)、(154.43 ±15.65)、(146.60±11.79)、(149.00±13.07)、(132.17±10.94) μmol/L,SSRAC组分别为(258.30±28.50)、(133.37 ±13.54)、(119.40±10.28)、(122.27 ±9.16)、(123.10 ±9.10)、(93.20±9.90)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AC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的BUN分别为(26.94 ±2.63)和(10.30±1.45) mmol/L,SSRAC组分别为(17.49 ±1.90)和(6.15±1.1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21、28、90天两组BU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7、28天,MRAC组左肾上极和中部T2弛豫时间分别为(46.90±2.13)、(55.20 ±2.38)、(39.70±2.43) ms,SSRAC组分别为(35.63±1.36)、(34.07 ±2.78)、(34.10 ±2.48) ms;MRAC组左肾上极和中部ADC值分别为(1.95 ±0.09)×10^-3、(2.19 ±0.08)×10^-3、(2.49±0.01)×10^-3 mm2/s,SSRAC组分别为(2.60±0.09)×10^-3、(2.64±0.06)×10^-3、(2.70±0.09)×10^-3 mm2/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90天,两组的T2弛豫时间和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观察,MRAC组左肾上极和中部术后第1天肾小管广泛性水样变性,第90天仅极少数肾小管轻度水样变性,肾间质在两个时间点均未见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SSRAC组术后在两个时间点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在PN中采取SSRAC对残肾肾功能损伤轻微,残肾非缺血组织不经历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过程,说明该操作对残肾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术 选择性动脉钳夹阻断 缺血再灌注损伤 功能
原文传递
不同切口在孤肾猪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模型中的可行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述雄 王元林 +5 位作者 储铸钢 徐元高 石华 李凯 孙兆林 夏术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94-2195,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在孤肾猪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9头猪按照切口不同随机分成3组,每组3头:上腹部肋下横切口组、腰切口组和与腰骶肌平行切口组.所有猪先切除右肾,再选择性钳夹阻断左肾下极动脉60 min.术后24 h,取... 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在孤肾猪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9头猪按照切口不同随机分成3组,每组3头:上腹部肋下横切口组、腰切口组和与腰骶肌平行切口组.所有猪先切除右肾,再选择性钳夹阻断左肾下极动脉60 min.术后24 h,取左肾行病理检查.结果 上腹部肋下横切口组手术因肾蒂血管出血或肾段动脉痉挛而失败.腰切口组和与腰骶肌平行切口组手术均成功,但腰切口组分离肾动脉下极支耗时[(9.7 ±0.8)min]比与腰骶肌平行切口组[(5.9±0.4) min]长(P<0.05).两组猪肾术后24h病理切片显示左肾无血供阻断的上、中极未见特殊改变,有血供阻断的肾下极广泛性肾小管变性、坏死,坏死灶周围见少量炎细胞浸润.结论 以小型猪为研究对象,利用与腰骶肌平行切口行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手术操作简便,阻断效果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选择性动脉钳夹阻断 热缺血
原文传递
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加重猪孤立肾缺血组织病理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述雄 储铸钢 +6 位作者 王元林 赵传祥 徐元高 石华 李凯 孙兆林 夏术阶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SSRAC)对猪孤立肾的作用,为临床选用SSRAC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选取18头猪,按照肾动脉阻断方式不同随机分成肾动脉主干钳夹阻断( MRAC)组和SSRAC组,每组9头。麻醉后切除右肾... 目的:探讨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SSRAC)对猪孤立肾的作用,为临床选用SSRAC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选取18头猪,按照肾动脉阻断方式不同随机分成肾动脉主干钳夹阻断( MRAC)组和SSRAC组,每组9头。麻醉后切除右肾,MRAC组夹闭左侧肾动脉主干,SSRAC组夹闭左侧肾动脉下极支,60min后去除血管夹。术前及术后第1、7、14、21、28、90天抽血检测血肌酐( SCr)和尿素氮( BUN),术前及术后第1、7、28、90天进行MRI扫描检测T2弛豫时间和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术后第1、90天取左肾行病理检查,观察炎症细胞浸润和肾间质纤维化情况。结果两组孤立肾猪采用不同方式行肾动脉阻断后,SCr和BUN均在术后第1天升到最高值,此后逐渐降低,在第90天时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术后第1天,SSRAC组SCr[(266.43±31.12)μmol/L]和BUN[(13.63±2.54)mmol/L]显著低于MRAC组的对应值[(386.37±40.40)μmol/L、(26.83±5.96)mmol/L](P<0.05);但术后第7、14、21、28、90天,两组SCr和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RAC组左肾上极和中极、下极T2弛豫时间在术后第1天升高,ADC在术后第1天下降,二者术后第7天均达峰值,此后逐渐分别下降和上升,在术后第90天恢复到术前水平。 SSRAC组术后各时间点左肾上极和中极T2弛豫时间和ADC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 P>0.05),下极的变化趋势与MRAC组相似。术后第1、7、28天,MRAC组上极和中极T2弛豫时间分别为(45.50±1.87) ms、(51.82±2.27)ms和(40.37±1.93)ms,显著高于SSRAC组的对应值(36.67±1.33)ms、(35.15±1.27)ms和(37.48±1.37)ms(P<0.05);但是,MRAC组左肾下极T2弛豫时间(44.70±2.13)ms、(53.12±2.66)ms和(39.82±1.41) ms,显著低于SSRAC组的对应值(55.75±2.42) ms、(60.52±2.87)ms和(44.75±2.69)ms(P<0.05)。第90天,两组间T2弛豫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7、28天,MRAC组上极和中极ADC值分别为(2.29±0.08)×10-3 mm2/s 、(2.10±0.08)×10^-3 mm^2/s和(2.41±0.09)×10^-3 mm^2/s,显著低于SSRAC组的对应值(2.69±0.08)×10^-3mm^2/s、(2.63±0.06)×10^-3mm^2/s和(2.68±0.05)×10^-3mm^2/s(P<0.05);但在术后第1、7、28、90天,MRAC组左肾下极ADC值分别为(2.37±0.05)×10^-3 mm^2/s、(2.06±0.07)×10^-3 mm^2/s、(2.46±0.09)×10^-3mm^2/s和(2.61±0.08)×10^-3mm^2/s,均显著高于SSRAC组的对应值(1.93±0.08)×10^-3 mm^2/s、(1.91±0.09)×10^-3 mm^2/s、(2.33±0.07)×10^-3 mm^2/s和(2.43±0.07)×10^-3 mm^2/s(P<0.05)。 MRAC组术后第1天左肾上极和中极、下极广泛性肾小管水样变性,间质内少量炎细胞浸润,术后第90天,上述病变减轻;SSRAC组左肾上极和中极在两个时间点病理均无异常改变,但下极两个时间点的病理改变较MRAC组明显。结论 SSRAC对近期肾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与MRAC比较,其缺血区域肾组织损伤更严重,提示肾部分切除术中行SSRAC时要尽可能缩小缺血区域,甚至做到零缺血,这样对保护肾功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钳夹阻断 缺血再灌注损伤 T2弛豫时间 表观弥散系数 功能
原文传递
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对孤肾猪肝脏的影响
14
作者 储铸钢 徐述雄 +5 位作者 彭都 徐元高 赵朝祥 赵海 王转 王元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77-1479,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SSRAC)对孤肾猪肝脏的影响。方法18头猪随机分成两组,即肾动脉主干钳夹阻断(MRAC)组和SSRAC组,每组9头。先切除右肾,MRAC组钳夹左肾动脉主干,SSRAC组钳夹左肾动脉下极支,两组均钳夹60min后去... 目的观察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SSRAC)对孤肾猪肝脏的影响。方法18头猪随机分成两组,即肾动脉主干钳夹阻断(MRAC)组和SSRAC组,每组9头。先切除右肾,MRAC组钳夹左肾动脉主干,SSRAC组钳夹左肾动脉下极支,两组均钳夹60min后去除血管夹。术前当天及术后第1、7、、1421、28、90天抽血,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术后第1天和第90天,取肝脏行病理观察。结果术后第1天,MRAC组ALT和AST分别为(79.00±9.30)U/L和(264.00±59.85)U/L,明显高于SSRAC组[(52.80±5.81)U/L和(143.20±29.22)U/L,P〈0.05];术后第7、14、21、28、90天两组ALT和AST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C组在术后第1天,肝脏见广泛的肝细胞水样变性并部分肝细胞气球样变,多灶性点状坏死;术后第90天,上述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而SSRAC组在对应的时间点,肝脏病理改变均较MRAC组轻。结论与MRAC比较,SSRAC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示在肾部分切除术(PN)中要尽可能选用SSR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钳夹阻断 动脉主干钳夹阻断 部分切除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损伤
原文传递
选择性与全部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健 郝钢跃 田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8期690-697,共8页
目的:用Meta分析评价选择性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与全部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对临床上治疗肾肿瘤提供循证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CBM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比较... 目的:用Meta分析评价选择性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与全部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对临床上治疗肾肿瘤提供循证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CBM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比较选择性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与全部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相关文献,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12月31日。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两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查、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0篇临床对照研究,共涉及肾部分切除术患者787例,其中采用选择性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285例(选择性阻断组),采用全部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502例(全部阻断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选择性阻断组与全部阻断组在术中失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WD=39.07,95%CI 4.66-73.49,P=0.03),选择性阻断组术中失血量多于全部阻断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输血、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围手术期肾功能(SWD=12.44,95%CI 6.61-18.27,P〈0.01),围手术期术后肾功能变化百分比(SWD=14.78,95%CI 10.46-19.11,P〈0.01),术后3个月肾功能(SWD=13.42,95%CI 6.40-20.43,P=0.0002),术后3个月肾功能变化百分比(SWD=8.32,95%CI 3.92-12.71,P=0.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性阻断组肾功能保护方面优于全部阻断组。结论:本Meta分析显示在合适患者选择下,选择性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具有与传统肾部分切除术一样的手术安全性,在术后短期肾功能保护方面,选择性阻断肾动脉术具有明显优势。因本Meta分析纳入的病例数较少,纳入研究固有局限性,有必要开展和设计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此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单位手术 部分切除术 选择性阻断 肾段动脉阻断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