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寻肾炎防衰液治疗肾间质纤维化(RIF)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肾炎防衰液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DisGeNET平台获取RIF相关靶点;将两者的共...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寻肾炎防衰液治疗肾间质纤维化(RIF)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肾炎防衰液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DisGeNET平台获取RIF相关靶点;将两者的共有靶点与其对应的中药成分通过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利用Centiscape插件筛选出重要的活性成分;通过Clue GO 2.5.4插件对共有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获取肾炎防衰液治疗RIF的潜在作用通路,采用Autodock和PyMol将核心成分和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及可视化处理。结果:肾炎防衰液经筛选后获得200个活性成分,76个参与治疗RIF的潜在靶点,可能通过参与糖尿病并发症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脂肪细胞脂肪分解的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等途径参与RIF的治疗,分子对接结果提示肾炎防衰液的核心成分与INS、IL-6、ALB、VEGFA、TNF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肾炎防衰液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改善RIF的作用,该方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控自噬、调节糖脂代谢等途径延缓RIF的发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寻肾炎防衰液治疗肾间质纤维化(RIF)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肾炎防衰液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DisGeNET平台获取RIF相关靶点;将两者的共有靶点与其对应的中药成分通过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利用Centiscape插件筛选出重要的活性成分;通过Clue GO 2.5.4插件对共有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获取肾炎防衰液治疗RIF的潜在作用通路,采用Autodock和PyMol将核心成分和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及可视化处理。结果:肾炎防衰液经筛选后获得200个活性成分,76个参与治疗RIF的潜在靶点,可能通过参与糖尿病并发症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脂肪细胞脂肪分解的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等途径参与RIF的治疗,分子对接结果提示肾炎防衰液的核心成分与INS、IL-6、ALB、VEGFA、TNF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肾炎防衰液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改善RIF的作用,该方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控自噬、调节糖脂代谢等途径延缓RIF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