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2-MG测定对评价小儿先天性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的意义
1
作者 王林 郭宗远 +4 位作者 吴荣德 于启海 姜立新 王大华 孔祥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研究小儿先天性肾积水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测定对评价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和正常儿童血、尿β2-MG的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血、尿β2-MG水平差异。结果轻度... 目的研究小儿先天性肾积水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测定对评价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和正常儿童血、尿β2-MG的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血、尿β2-MG水平差异。结果轻度肾积水患儿尿β2-MG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但血清β2-M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中、重度肾积水患儿血、尿β2-M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不同程度肾积水患儿间血、尿β2-MG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β2-MG是反映肾小管功能的灵敏指标,轻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尿β2-MG含量明显升高,提示轻度肾积水患儿已存在肾小管功能损害,血β2-MG含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提示肾小球功能尚在正常范围,轻、中、重度肾积水患儿血、尿β2-MG含量有显著差异,提示不同程度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程度不同,本研究证明,血、尿β2-MG水平对反映小儿先天性肾积水造成的肾功能损害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水/先天性 肾积水/诊断 功能衰竭 β2微球蛋白/分析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手术后分肾功能变化的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怡 宋宏程 +11 位作者 何雨竹 张潍平 孙宁 田军 李明磊 李宁 屈彦超 韩文文 杨洋 李振武 梁海燕 王冠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12-318,共7页
目的了解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手术后短期患侧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缓解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单侧UPJO行肾盂... 目的了解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手术后短期患侧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缓解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单侧UPJO行肾盂成形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13例,手术前后均行利尿性肾动态显像检查。根据术前DRF情况分为术前DRF降低组(DRF<40%)、术前DRF正常组(40%<DRF<55%)和术前DRF超常组(DRF>55%)。分别对比各组手术前后患侧DRF及肾实质厚度(renal parenchymal thickness,PT)变化情况,进一步对比组间DRF缓解情况及术后DRF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年龄、方式及术后DR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DRF降低组及超常组患者中,手术前后DRF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RF正常组患者手术前后DRF无明显变化,但肾实质厚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以术后DRF增加≥5%作为术后肾功能缓解标准(超常肾功能患者以术后DRF减少≥5%作为术后肾功能缓解标准),术前DRF不同组缓解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RF降低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水平仍低于术前DRF正常组及术前DRF超常组患者(P<0.05)。结论术前DRF<40%的单侧UPJO患者术后短期DRF缓解显著,但其术后DRF低于术前DRF正常及超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肾积水/诊断 盂成形术 功能试验
下载PDF
儿童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致肾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雨思 任祯涛 +2 位作者 张潍平 李宁 何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ureteral fibroepithelial polyp,UFP)致肾积水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所有肾积水手术后病理诊断为UFP患者... 目的探讨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ureteral fibroepithelial polyp,UFP)致肾积水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所有肾积水手术后病理诊断为UFP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及随访情况。结果肾积水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为UFP患者48例,占同期肾积水手术治疗患者总数的1.8%(48/2653)。患者平均就诊年龄(109.2±34.7)个月,男童为主(95.8%),左侧多见(81.3%),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81.3%)及肉眼血尿(18.8%)。术前泌尿系统超声(ultrasonography,US)阳性检出率为60.4%,静脉肾盂造影阳性检出率为34.1%。所有病例的息肉经手术完整切除,术中见70.8%的息肉为单一带蒂型,97.9%的息肉位于输尿管近段,息肉中位长度为1.5 cm(0.3~8.0 cm)。术后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57个月(3~141个月),无一例息肉复发;3例(6.3%)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2例为青春期同侧输尿管结石。结论儿童UFP发病率较低,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超声在术前诊断UFP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手术治疗效果明确,术后息肉残留少,复发率低,但存在远期并发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 肾积水/诊断 积水/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儿童重度肾积水肾造瘘术后尿蛋白水平与肾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赵一俊 陈君忆 唐达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19-32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度肾积水肾造瘘术后肾盂尿液中分子量大小不等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分析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0... 目的探讨儿童重度肾积水肾造瘘术后肾盂尿液中分子量大小不等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分析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0年10月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7例单侧重度肾积水行肾造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在同一时间段内接受肾核素扫描评估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及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留取肾盂尿液行尿蛋白检测。以DRF<22.1%和DRF≥22.1%将造瘘3个月后的17例患者分为低分肾功能组(n=11)和高分肾功能组(n=6),分析两组患侧肾盂尿液中尿mAlb/Cr、α1-MG/Cr、β2-MG/Cr、Trf/Cr、IgG/Cr、(mAlb+Trf+IgG)/Cr、(α1-MG+β2-MG)/Cr以及造瘘3个月前后患侧肾盂尿液中尿mAlb/Cr、α1-MG/Cr、β2-MG/Cr、Trf/Cr、IgG/Cr、(mAlb+Trf+IgG)/Cr、(α1-MG+β2-MG)/Cr及分肾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各蛋白与分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肾穿刺造瘘,3个月后低分肾功能组(DRF<22.1%)中mAlb/Cr、α1-MG/Cr、(mAlb+Trf+IgG)/Cr、(α1-MG+β2-MG)/Cr明显高于高分肾功能组(DRF≥22.1%),P值分别为0.035、0.005、0.035、0.002。肾盂造瘘3个月后患肾DRF显著改善(P<0.01),患肾尿液中α1-MG/Cr、IgG/Cr、(α1-MG+β2-MG)/Cr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25、0.035、0.022),患肾DRF与α1-MG/Cr存在负相关(r=-0.436,P<0.05)。结论儿童重度肾积水肾造瘘术后肾功能损害越严重,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越严重。肾盂造瘘能明显改善儿童重度肾积水分肾功能及肾小球基底膜膜孔构型,肾功能恢复主要是肾小管功能恢复。尿α1-MG可以作为评估肾小管功能恢复的敏感指标,患肾肾盂尿液α1-MG的测定是小儿重度肾积水患肾功能评价的一项有临床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诊断 功能试验 功能不全/诊断 儿童
下载PDF
胎儿肾积水的超声分级与预后相关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淑霞 刘艳丽 +2 位作者 赵红丽 闫小红 方红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年第6期586-588,共3页
目的利用超声检查对肾积水胎儿的妊娠结局和预后进行评估,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对孕中晚期经超声检查确定的肾积水胎儿124例(140只肾),按肾盂扩张的前后径、肾盏形态和肾皮质厚度分为Ⅰ~Ⅴ级组,随访妊娠结局和转归。结果 (1)Ⅰ... 目的利用超声检查对肾积水胎儿的妊娠结局和预后进行评估,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对孕中晚期经超声检查确定的肾积水胎儿124例(140只肾),按肾盂扩张的前后径、肾盏形态和肾皮质厚度分为Ⅰ~Ⅴ级组,随访妊娠结局和转归。结果 (1)Ⅰ级、Ⅱ级、Ⅲ级、Ⅳ和Ⅴ级肾积水胎儿的引产率分别是3.45%、11.75%、26.32%、75.00%和100.00%(χ2=51.062,P=0.000)。(2)在正常分娩的胎儿中,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肾积水产前好转率分别为87.69%、69.44%、46.67%和0.00%,产后好转率分别为12.31%、25.00%、33.33%和50.00%,需手术治疗率分别为0.00%、5.56%、20.00%和50.00%(χ2=23.382,P=0.000)。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肾积水胎儿的妊娠结局和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诊断 超声检查 预后 胎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