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1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氧化三甲胺促进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1
作者 李天翔 李素娟 +3 位作者 郝翔宇 祝志波 郑梦 郭建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4-43,共10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在氧化三甲胺(TMAO)促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分子对接预测TMAO与AT1R可能的相互作用。将21只6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MAO组、TMAO+替米沙坦组,每组7只。TMAO组在饲料中加1%胆碱...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在氧化三甲胺(TMAO)促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分子对接预测TMAO与AT1R可能的相互作用。将21只6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MAO组、TMAO+替米沙坦组,每组7只。TMAO组在饲料中加1%胆碱复制高TMAO血症模型。TMAO+替米沙坦组采用替米沙坦10 mg/(kg·d)灌胃治疗。12周后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TMAO含量;油红O染色确定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斑块内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浸润;构建AT1R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加入TMAO(200μmol/L)或TMAO(200μmol/L)+替米沙坦(1μmol/L)作用0、5、10、15、30和60 min,检测AT1R下游信号通路ERK、PKC磷酸化活化情况。结果分子对接预测到TMAO与AT1R之间的存在直接结合位点。3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占比、斑块内MCP-1和IL-6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AO组较对照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占比增加(P<0.05),斑块内MCP-1和IL-6表达升高(P<0.05),而替米沙坦组较TMAO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占比下降(P<0.05),斑块内MCP-1和IL-6表达降低(P<0.05)。3组主动脉组织的AT1R、p-ERK1/2、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AO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替米沙坦组较TMAO组下降(P<0.05)。在转染AT1R质粒的293T细胞中,TMAO组(200μmol/L)不同时间点的p-ERK1/2、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 min比较,作用15和30 min时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作用10和15 min时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而替米沙坦(1μmol/L)作用后,各个时间点的p-ERK1/2和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AO加重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可能包含了其对AT1R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血管紧张1型受体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血管紧张素-Ⅱ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黄左宇 朱晓红 +2 位作者 陆雪峰 邹美银 曹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该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7例首诊AIDS患者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97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该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7例首诊AIDS患者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97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病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纳入研究者进行α1-AT、Ang-Ⅱ水平检测,并进行分组比较。对纳入研究的AIDS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α1-AT、Ang-Ⅱ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DS患者预后的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α1-AT、Ang-Ⅱ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α1-AT和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IDS患者1年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3.71%(23/97)。预后不良患者血清α1-AT和Ang-Ⅱ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合并淋巴瘤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清蛋白(ALB)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淋巴瘤(OR=2.087)、高α1-AT水平(OR=2.611)、高Ang-Ⅱ水平(OR=2.138)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α1-AT预测AI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8,Ang-Ⅱ预测的AUC为0.798,α1-AT联合Ang-Ⅱ预测的AUC为0.918。结论α1-AT和Ang-Ⅱ在AIDS患者血清中水平异常升高,而且与患者预后有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α1-AT和Ang-Ⅱ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Α1-抗胰蛋白酶 血管紧张- 预后评估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清Krüppel样因子2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样1内源性配体13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王明波 倪晓娜 +1 位作者 朱琳 喻珊珊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Krüppel样因子2(KLF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样1内源性配体13(Apelin-13)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4例以AVF为血管通路的血液... 目的探讨血清Krüppel样因子2(KLF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样1内源性配体13(Apelin-13)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4例以AVF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为血液透析组,另选取同期5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血液透析组患者根据是否伴有AVF狭窄分为狭窄组(37例)和非狭窄组(177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KLF2、Apelin-13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KLF2、Apelin-13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液透析组血清KLF2、Apelin-1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狭窄组年龄、透析龄、透析中低血压比例、超滤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大于/长于/高于非狭窄组,体重指数、收缩压、KLF2、Apelin-13水平均低于非狭窄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延长、透析中低血压、超滤率增加为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增加、KLF2升高、Apelin-13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KLF2、Apelin-13单独与联合预测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0.794、0.907,敏感度分别为54.05%、100.00%、91.89%,特异度分别为92.66%、50.85%、83.05%。结论血清KLF2、Apelin-13水平降低与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密切相关,可作为AVF狭窄的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Krüppel样因子2 血管紧张受体样1内源性配体13
下载PDF
补充血管紧张素(1-7)联合运动疗法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塑的作用与机制
4
作者 徐文杰 谢旭东 +2 位作者 何瑞波 马刚 彭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137-4144,共8页
背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其中血管紧张素(1-7)具有降压作用并反向调节血管紧张素Ⅱ的不良效应。运动康复疗法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非药物手段,然而血管紧张素(1-7)与运动是否具有协同效应尚未明确。目的:... 背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其中血管紧张素(1-7)具有降压作用并反向调节血管紧张素Ⅱ的不良效应。运动康复疗法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非药物手段,然而血管紧张素(1-7)与运动是否具有协同效应尚未明确。目的:观察补充血管紧张素(1-7)联合运动疗法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塑的影响,并探讨血管紧张素(1-7)及其受体信号轴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血压组,其余48只利用两肾一夹法制作肾性高血压模型并随机分为高血压对照组、高血压运动组、血管紧张素(1-7)组、联合治疗组。造模成功1周后,各组分别给予不同干预(为期6周):高血压运动组在电动跑台上进行跑步训练,血管紧张素(1-7)组通过植入大鼠背部皮下的Alzet微渗透泵灌流血管紧张素(1-7),联合治疗组在跑步训练后灌流血管紧张素(1-7),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对照组在鼠笼内安静饲养。末次训练后48 h,通过无创血压仪测定尾动脉血压;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与功能;取左心室心肌,利用苏木精-伊红和马松染色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获取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胶原容积分数分别作为心肌肥大和心肌纤维化标志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心脏血管紧张素(1-7)含量;qRT-PCR检测心脏胚胎基因心钠素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量;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脏Mas受体、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对照组血压升高(P<0.05),心功能差异无显著变化(P>0.05),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胶原容积分数增加(P<0.05),心钠素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量上调,血管紧张素(1-7)含量以及Mas受体、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蛋白表达量下调(P<0.05)。②与高血压对照组比较,运动组血压下降(P<0.05),心功能提高(P<0.05),胶原容积分数下降(P<0.05),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血管紧张素(1-7)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心钠素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量下调(P<0.05),Mas受体、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血管紧张素(1-7)组除心肌血管紧张素(1-7)含量升高(P<0.05)外,其他各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与运动组比较,联合治疗组血压下降(P<0.05),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心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胶原容积分数下降(P<0.05),血管紧张素(1-7)含量升高(P<0.05),心钠素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量下调(P<0.05),Mas受体、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④提示单独补充血管紧张素(1-7)并不能改善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塑,但却能够增强运动的疗效,其机制与血管紧张素(1-7)受体缺陷改善并恢复其信号通路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 运动 肾素-血管紧张系统 血管紧张(1-7) 心脏重塑
下载PDF
基于阴阳理论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
5
作者 廖岳闯 宋敏 +2 位作者 董昌武 汪莉 朱倩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86-1090,共5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人体血压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CE-AngⅡ-AT1)通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Ⅱ水解产生的7肽-Mas受体[ACE2-Ang(1-7)-Mas]通路及相关微小...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人体血压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CE-AngⅡ-AT1)通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Ⅱ水解产生的7肽-Mas受体[ACE2-Ang(1-7)-Mas]通路及相关微小核苷酸(miRNA)组成。二者在维持原发性高血压(HTN)稳定中生理功能相互拮抗,与中医阴阳理论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对立制约等内涵一致。笔者尝试提出HTN是由于RAS相关miRNA与两条轴失衡所导致;当ACE-AngⅡ-AT1轴过度激活时,采用平肝潜阳、化痰祛湿、通窍活血等方法治疗;当ACE2-Ang(1-7)-Mas轴表达不足时,采用补益气血、滋养肝肾、益精填髓等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酶2-血管紧张水解产生的7肽-Mas受体 微小核苷酸 原发性高血压 阴阳理论
下载PDF
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6
作者 杨丹 晋小宁 +3 位作者 付娟 刘建琴 王洪连 李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9-645,共7页
目的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探讨柴黄清胰活血颗粒(柴胡、生大黄、赤芍、白芍、厚朴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4.42 g·kg^(-1))、卡托普... 目的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探讨柴黄清胰活血颗粒(柴胡、生大黄、赤芍、白芍、厚朴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4.42 g·kg^(-1))、卡托普利组(5 mg·kg^(-1)),各组再分为12、24 h两个亚组,每组8只。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复制SAP大鼠模型。卡托普利组腹腔注射给药;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灌胃给药,每6 h灌胃1次。术后12、24 h采集标本,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淀粉酶(AMY)活性;HE染色法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醛固酮(ALD)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AT1R蛋白表达。结果在12、24 h同一亚组中,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MY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5),血清ALD、Renin、Ang-Ⅱ、ACE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胰腺组织AT1R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卡托普利组大鼠的血清AMY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ALD、Renin、Ang-Ⅱ、ACE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胰腺组织AT1R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卡托普利组比较,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大鼠的血清AMY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ALD、Renin、Ang-Ⅱ、ACE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可能通过下调ACE-Ang-Ⅱ-AT1R经典轴的表达,抑制Renin、ALD的生成,从而发挥对SAP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黄清胰活血颗粒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肾素-血管紧张系统 ACE-Ang--AT1R轴 炎症反应 大鼠
下载PDF
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莉 马骥 +1 位作者 顾勇 林善锬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380-384,共5页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早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T1受体的表达以及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其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福辛普利组、两药合用组及糖尿病对照组,另设一正常对照...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早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T1受体的表达以及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其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福辛普利组、两药合用组及糖尿病对照组,另设一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浆Ang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方法半定量检测肾组织中AT1受体的分布和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T1受体表达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弱,各用药组AT1受体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调。结论:糖尿病时肾脏局部RAS存在活性改变和重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素血管紧张系统 血管紧张 受体 大鼠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及AT1R、AT2R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董在婷 熊琼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6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HDCP)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AngⅡ受体-1(AT1R)和AngⅡ受体-2(AT2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月年9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HDCP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观察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HDCP组、轻度子痫...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HDCP)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AngⅡ受体-1(AT1R)和AngⅡ受体-2(AT2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月年9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HDCP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观察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HDCP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3个亚组,将同期产检的9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亚组AngⅡ水平、AT1R和AT2R阳性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前母血、产后脐血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产后母血AngⅡ水平、AT1R、AT2R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HDCP患者产前母血、产后脐血AngⅡ水平比较,HDCP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不同病情程度HDCP患者产后母血AngⅡ水平比较,HDCP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不同病情程度HDCP患者AT1R、AT2R阳性情况比较,HDCP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CP患者母血、脐血AngⅡ存在异常表达,其AT1R、AT2R阳性率随病情加重而升高,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为HDCP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受体-1 血管紧张受体-2
下载PDF
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抗体是狼疮性肾炎活动和系统损伤的新标记
9
作者 夏文 邓佳仪 +8 位作者 庄璐璐 刘洋 谌达程 徐峰 刘正钊 许书添 左科 张丽华 胡伟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究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抗体(AT1R-AA)与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98例经肾活检确认活动性LN患者,ELISA法检测血清AT1R-AA(>17 U/mL定义为阳性)。狼疮活动所致3个及以上其他系统损伤定义为多系统受... 目的:探究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抗体(AT1R-AA)与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98例经肾活检确认活动性LN患者,ELISA法检测血清AT1R-AA(>17 U/mL定义为阳性)。狼疮活动所致3个及以上其他系统损伤定义为多系统受累。根据AT1R-AA与抗dsDNA或抗-C1q抗体是否同时阳性分为抗体单阳性和双阳性两组。选择18例性别年龄与LN患者匹配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14例患者免疫抑制治疗获得缓解时重复检测AT1R-AA。结果:98例LN患者中位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13(10,16)分,近一半存在多器官系统受累,中位血清AT1R-A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17.6 U/mL vs 7.93 U/mL,P<0.001),51%患者血清AT1R-AA阳性,各病理类型间AT1R水平和阳性率无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AT1R-AA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r=0.490,P<0.001),与C3(r=-0.279,P=0.005)和C4(r=-0.270,P=0.007)水平呈负相关。与AT1R-AA阴性患者相比,AT1R-AA阳性患者的SLE-DAI(P<0.001)、系统受累数(P<0.001)和多系统损伤比例(P<0.001)均显著增加,血清C3水平(P=0.021)和慢性化指数(CI)(P=0.049)显著降低,肾脏损伤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抗体单阳组比较,抗体双阳组的SLE-DAI(P<0.001)、多系统受累(P=0.037)和急性肾损伤比例(P=0.016)显著增高,而血清C3(P=0.021)和C4(P=0.022)水平显著降低。治疗后获得肾脏缓解的14例患者血清AT1R-AA水平(22.9 U/mL vs 12.4 U/mL,P=0.001)和阳性率(78.6%vs 21.4%,P=0.008)均显著下降。结论:AT1R-AA是LN患者活动的血清学新标记,其水平与SLE-DAI及系统受累相关;AT1R-AA与抗dsDNA或抗C1q抗体共阳性患者的狼疮活动性、系统受累及肾损伤程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1型受体抗体 狼疮性肾炎 狼疮活动性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肾素(原)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娜娜 李茂莲 +4 位作者 边云飞 高奋 杨志明 杨慧宇 肖传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85-1489,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肾素(原)受体[(P)R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VSMCs按以下分组:(1)对照组:不加干预因素;(2)不同浓度AngⅡ组:分别加入AngⅡ10、100、1 000 nmol/L;...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肾素(原)受体[(P)R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VSMCs按以下分组:(1)对照组:不加干预因素;(2)不同浓度AngⅡ组:分别加入AngⅡ10、100、1 000 nmol/L;(3)不同浓度Ang-(1-7)组:分别加入Ang-(1-7)10、100、1 000 nmol/L;(4)AngⅡ+losartan(AT1受体拮抗剂)组:losartan 10-6 mol/L预处理30 min后,再加入AngⅡ100 nmol/L;(5)AngⅡ+PD123319(AT2受体拮抗剂)组:先用10-5 mol/LPD123319预处理30 min后,再用终浓度为100 nmol/L AngⅡ;(6)CGP42112A(AT2受体激动剂)组:加入10-7 mol/L CGP42112A。各组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RR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不同浓度AngⅡ可以促进(P)R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均P<0.01);不同浓度Ang-(1-7)可抑制(P)RR 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各浓度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加入CGP42112A可以促进(P)R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1),与AngⅡ处理组比较,加入PD123319可抑制(P)RR 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加入losartan不能抑制(P)RR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AngⅡ可通过AT2受体促进(P)RR mRNA和蛋白表达,而Ang-(1-7)可抑制(P)RR mRNA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原)受体 血管紧张-(1—7) 血管紧张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达格列净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
11
作者 邵双印 蔡欣桐 +1 位作者 肖莉丽 高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6-1530,共5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ngⅡ组、达格列净1组(0.5μmol/L),达格列净2组(2μmol/L)。采用α-actin染色检测细胞面积,采...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ngⅡ组、达格列净1组(0.5μmol/L),达格列净2组(2μmol/L)。采用α-actin染色检测细胞面积,采用qPCR检测胚胎基因的转录,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采用免疫印迹检测经典信号分子。结果AngⅡ组细胞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面积低于AngⅡ组(P<0.05)。qPCR结果显示AngⅡ组胚胎基因转录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胚胎基因转录低于AngⅡ组(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AngⅡ组细胞凋亡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凋亡数量低于AngⅡ组(P<0.05)。AngⅡ组细胞caspase3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caspase3活性低于AngⅡ组(P<0.05)。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AngⅡ组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Akt激活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IGF1R和Akt激活高于AngⅡ组(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保护其免受AngⅡ诱导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SGLT2抑制剂 血管紧张 心肌细胞 胰岛样生长因子1受体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1-7)-Mas受体轴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张军 王占黎 于慧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91-94,共4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的主要参与者,可激活与组织损伤、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Ang)(1-7)-Mas受体轴可发挥与AngⅡ相反的作用,抑制炎症反应。本文...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的主要参与者,可激活与组织损伤、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Ang)(1-7)-Mas受体轴可发挥与AngⅡ相反的作用,抑制炎症反应。本文拟对ACE2-Ang(1-7)-Mas受体轴的基本特性及其在心血管疾病、肾病、肺损伤、神经性疾病中的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系统 血管紧张转换酶2-血管紧张(1-7)-Mas受体 抗炎
下载PDF
双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治疗1~3a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丽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5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双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在1~3a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武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1~3a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接受单重紧张... 目的:探讨双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在1~3a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武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1~3a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接受单重紧张素系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观察组接受双重RAS阻断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ACEI)联合ARB]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糖代谢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及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与3-磷酸甘油脱氢酶(GAPDH)活性。结果:治疗前,两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及Sc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eGFR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HbA1c、FINS、HOMA-IR、MCP-1、TGF-β1、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ARP与GAPD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ARP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GAPDH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重RAS阻断可改善1~3a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调节PARP与GAPDH活性,改善糖代谢,效果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素-血管紧张系统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及其受体激动剂AVE0991治疗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效果
14
作者 缪燕香 彭贞丹 +5 位作者 尹宁 范国祥 蔡有松 李青 李雨虹 张晓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9-963,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其特异性受体激动剂AVE0991用于治疗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效果。方法选择清洁级雄性SD成年大鼠45只,6~8周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ALI组(L组)和Ang-(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其特异性受体激动剂AVE0991用于治疗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效果。方法选择清洁级雄性SD成年大鼠45只,6~8周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ALI组(L组)和Ang-(1-7)组(LA组)、AVE0991组(LAV组)和Ang-(1-7)抑制剂(A-779)(LAN组),每组9只。L组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 mg/kg,机械通气V T_(1)5 ml/kg,持续4 h;C组静脉注射与L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机械通气V T_(8)ml/kg,持续4 h;LA组、LAV组和LAN组静注LPS 5 mg/kg,机械通气V T_(1)5 ml/kg,持续2 h后分别静注Ang-(1-7)50 pmol·kg^(-1)·min^(-1)、AVE0991500 pmol·kg^(-1)·min^(-1)和A-779100 pmol·kg^(-1)·min^(-1),继续机械通气2 h。记录机械通气前(T_(0))、机械通气2 h(T_(1))、药物处理30 min(T_(2))、60 min(T_(3))、90 min(T_(4))、120 min(T_(5))时的肺动脉压(PAP);T_(1)和T_(5)时取肺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LA组、LAV组和LAN组的PaCO_(2)、PaO_(2)。处死大鼠,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行白细胞分类计数,采用ELISA法检测股静脉血TNF-α浓度,采用肺组织称重法计算肺湿/干重比(W/D),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评估肺损伤程度。结果与T_(1)时比较,T_(2)时LA组PAP明显降低(P<0.05),T_(2)—T_(4)时LAV组PAP明显降低(P<0.05),T_(5)时LA组PaO_(2)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L组和LAN组BALF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P<0.05),L组、LA组、LAV组和LAN组血清TNF-α浓度和W/D值明显升高(P<0.05)。与L组比较,LA组和LAV组BALF中白细胞计数、血清TNF-α浓度和W/D值明显降低(P<0.05)。与LA组比较,LAN组BALF中白细胞计数、血清TNF-α浓度和W/D值明显升高(P<0.05)。C组肺组织损伤轻微,L组肺组织损伤中度,LA组和LAV组肺组织损伤轻度,LAN组肺组织损伤严重。结论Ang-(1-7)及AVE0991可以减轻大鼠大潮气量通气合并LPS所致ALI的炎症反应,改善肺损伤,具有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1-7) 血管紧张-(1-7)特异性受体激动剂 急性肺损伤 肺动脉压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被引量:18
15
作者 和姬苓 王永福 +7 位作者 杨国安 王小利 孙洪英 杨巧莲 侯兴旺 刘波 陈鹏 王宏坤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CV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04例CVD患者(CVD组)及98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AT1R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分析。结果在研究总对象中没有发现CC基...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CV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04例CVD患者(CVD组)及98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AT1R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分析。结果在研究总对象中没有发现CC基因型。CVD组AA、A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4%、59.6%,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0.1%、29.9%;正常对照组AA、A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1.8%、8.1%,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9%、4.1%。AT1R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CVD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AT1R基因多态性可能与CVD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1 基因多态性 血管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强 崔天祥 +2 位作者 李莉 杨丽红 孔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926-2927,共2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EH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及电泳分型的方法对AT1R基因...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EH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及电泳分型的方法对AT1R基因1166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两组血浆NO、ET水平;采用无创性高分辨彩超检测静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 EH组中1166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H组与对照组比较NO活性降低;ET水平升高(P<0.001)。EH组中具有C等位基因的患者血浆NO活性降低、ET水平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1)AT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与EH相关,1166C等位基因是EH发病的危险因素。(2)EH组存在血管内皮舒缩功能障碍,表现为血浆NO浓度降低、ET浓度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降低。(3)EH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有关,1166C基因可导致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提示EH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存在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1型受体 基因多态性 内皮功能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单药治疗及联合应用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章晓燕 於佳炜 +3 位作者 刘春凤 滕杰 钟一红 丁小强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7-222,273,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单药治疗及联合应用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循环和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表达的影响及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24例CKD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单药治疗及联合应用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循环和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表达的影响及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24例CKD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予贝那普利20mg/d、缬沙坦160mg/d、贝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80mg/d治疗8周。记录随访过程中的血压、血清肌酐(SCr)、尿蛋白定量等临床指标,并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和尿RAS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血、尿RAS组分活性以及三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8周后贝那普利组的尿蛋白定量[(0.61±0.25)g/24hvs(0.35±0.20)g/24h,P<0.05]、尿血管紧张素原[(60.76±28.05)ng/(mg·Cr)vs(23.09±14.74)ng/(mg·Cr),P<0.05]低于基线;缬沙坦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基线[(99.17±10.56)mmHgvs(84.63±9.33)mmHg,P<0.05],血浆肾素活性(PRA)高于基线[(1.33±0.76)ng/(ml·h)vs(6.02±2.59)ng/(ml·h),P<0.01]。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蛋白尿下降>30%)分别为87.5%、12.5%和62.5%,贝那普利组显著高于缬沙坦组(P<0.05)。治疗8周后贝那普利组PRA[(3.20±1.25)ng/(ml·h)vs(6.02±2.59)ng/(ml·h),P<0.05)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53.32±11.13)pg/mlvs(105.61±59.49)pg/ml,P<0.05)低于缬沙坦组。结论:贝那普利短期治疗可有效降低CKD患者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和蛋白尿,而缬沙坦可较贝那普利更显著升高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蛋白尿血管紧张 血浆肾素活性 血管紧张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棕色脂肪变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刘晨洋 王瑾 +4 位作者 张文婷 王丽清 尹晓晓 赵俊楠 焦向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859-4867,共9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脂肪细胞的来源之一,且表达所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成分,但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组织分化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探究...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脂肪细胞的来源之一,且表达所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成分,但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组织分化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探究血管紧张素1a型受体敲除对血管紧张素Ⅱ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野生型SD大鼠及血管紧张素1a型受体敲除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其培养至第3代,随机分为4组:野生组,基因敲除组,野生+血管紧张素Ⅱ组,基因敲除+血管紧张素Ⅱ组,在棕色脂肪诱导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分化14 d,后2组在每次更换分化培养基的同时加入100 nmol/L血管紧张素Ⅱ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qRT-PCR、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棕色脂肪诱导分化、脂肪分解、β氧化和线粒体生物发生等相关标记物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敲除血管紧张素1a型受体基因能够通过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β氧化、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增强线粒体功能来改善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这些发现为肥胖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潜在治疗靶点,揭示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脂肪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作为治疗目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棕色脂肪变 线粒体 β氧化 血管紧张1a受体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1-7及其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丽华 王秀丽 +8 位作者 陈静 刘洁 李晓冬 李艳飞 张明乐 张媛 王宇 王慧颖 段晓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978-2983,共6页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液中血管紧张素(Ang)Ⅱ、Ang-(1-7)水平及颗粒细胞中Ang受体的表达,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系统(RAS)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卵...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液中血管紧张素(Ang)Ⅱ、Ang-(1-7)水平及颗粒细胞中Ang受体的表达,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系统(RAS)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女性89例,其中PCOS患者(PCOS组)66例,因双侧输卵管梗阻或者男方因素不孕的女性(对照组)23例。收集两组相关资料:体质指数(BMI),进入IVF/ICSI周期前基础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雌二醇(E_2)水平、LH/FSH,降调后的血清FSH水平、LH水平、E_2水平、LH/FSH,控制性超排卵(COH)天数、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E_2水平,以及移植后受精数、卵裂数、可移植胚胎数、获卵数、妊娠率。移植后14 d测定血清β-HCG,移植后4周行B超检查,以判断妊娠与否,两组组内再分别分为妊娠亚组和未妊娠亚组。采用ELISA法测定卵泡液中AngⅡ、Ang-(1-7)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颗粒细胞中AT1R、AT2R、MAS mRNA表达水平。结果 PCOS组BMI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基础血清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基础血清LH水平、LH/FSH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后,PCOS组受精数、卵裂数、可移植胚胎数多于对照组(P<0.05)。PCOS组卵泡液中AngⅡ、Ang-(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内,妊娠亚组与未妊娠亚组卵泡液中AngⅡ、Ang-(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内,妊娠亚组卵泡液中AngⅡ、Ang-(1-7)水平低于未妊娠亚组(P<0.05)。PCOS组颗粒细胞中AT1R、AT2R、MAS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OS患者存在卵巢源性RAS亢进,AngⅡ、Ang-(1-7)可能在PCOS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肾素-血管紧张系统 血管紧张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1166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
作者 朱倩寅 沐婷玉 +1 位作者 陈灵杉 沈翠珍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关于AT1R A116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关于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文献。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9篇文献,其中病例组12,638例,对照组8,4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T1R A1166C的C等位基因(OR:1.80,95%CI:1.51~2.15,P<0.0001)和AC/CC基因型(OR:1.81,95%CI:1.49~2.20,P<0.0001)可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通过亚组分析发现,在汉族、彝族人群和东部、中部人群中,C等位基因、AC/CC基因型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性,在西部人群中只有AC/CC基因型展现这种相关性,而年龄可能不是影响A1166C与高血压相关性的因素。结论AT1R A1166C基因的C等位基因和AC/CC基因型与中国人高血压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1型受体 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