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峰市首次在褐家鼠肺中检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 被引量:2
1
作者 阴利群 王新利 +2 位作者 侯颖晖 陈国 王忠革 《医学动物防制》 2002年第9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赤峰市 褐家鼠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 综合征出血热 HFRS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在肝内胆管上皮的定位
2
作者 黄晓峰 刘彦仿 +1 位作者 杨守京 晏培松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6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确定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抗原在尸检肝组织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定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多重PAP法.结果:18例尸检肝组织中,4例肝内胆管发现HFRS病毒抗原,主要分布于肝内大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小胆管的上... 目的:确定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抗原在尸检肝组织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定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多重PAP法.结果:18例尸检肝组织中,4例肝内胆管发现HFRS病毒抗原,主要分布于肝内大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小胆管的上皮细胞中.抗原阳性物质呈细颗粒状,定位于胆管上皮细胞核上区的胞质中.结论:陈旧尸检肝组织肝内胆管上皮细胞胞浆中存在HFRS病毒抗原.可能随胆汁排出在粪便中成为污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病毒抗原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发凝集试验快速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的实验诊断
3
作者 曾令兰 田顺新 罗端德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应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单克隆抗体A25-1、A19和A5等量混合液标记活性炭,然后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陈株、湖北珠巨细胞病毒和呼吸合胞病毒作凝集试验。结果仅陈株和湖北株产生特异性凝集,而巨细胞病毒和呼吸合胞病毒不产生凝集。... 应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单克隆抗体A25-1、A19和A5等量混合液标记活性炭,然后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陈株、湖北珠巨细胞病毒和呼吸合胞病毒作凝集试验。结果仅陈株和湖北株产生特异性凝集,而巨细胞病毒和呼吸合胞病毒不产生凝集。阻断试验的结果为阴性,说明炭凝集试验.可以用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炭凝集试验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性的单克隆抗体分析(I)
4
作者 邢峥 宋干 +4 位作者 杭长寿 Sugiyama K 陈伯权 廖化新 傅建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4期277-281,共5页
将我国HFRS各疫区不同宿主(包括家兔、家猫)分离的病毒,苏联棕背(鼠平)分离株,北美草原田鼠分离株和日本HFRS病毒代表株,经HFRS病毒Hantaan-76-118株、SR-11株和A_9株、R_22株多种McAb分析,可分为五型:姬鼠型、大鼠型、棕背(鼠平)型、... 将我国HFRS各疫区不同宿主(包括家兔、家猫)分离的病毒,苏联棕背(鼠平)分离株,北美草原田鼠分离株和日本HFRS病毒代表株,经HFRS病毒Hantaan-76-118株、SR-11株和A_9株、R_22株多种McAb分析,可分为五型:姬鼠型、大鼠型、棕背(鼠平)型、田鼠型和未定型,后者以从湖南疫区病人分离的H_79。株为代表。根据型特异性McAb的比较分析,姬鼠属和大鼠属来源的极少数毒株的抗原性与宿主来源不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单克隆抗体 抗原性分析
下载PDF
山东省11株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分析及毒力测定
5
作者 孙茂倬 杨光宏 +1 位作者 刘景福 巩翠华 《疾病监测》 CAS 2000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病毒抗原 毒力测定
下载PDF
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现状与预防控制
6
作者 郑张琦 林启晗 +2 位作者 杜珊珊 黄晓霞 李建东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3期129-132,139,共5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乙类传染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给人民群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多年来,在政府主导多部门通力协作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的背景下,HFRS得到有效控制,发病总体...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乙类传染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给人民群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多年来,在政府主导多部门通力协作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的背景下,HFRS得到有效控制,发病总体上进入低水平波动期,但累及地区却在扩大,新的疫源地仍在出现,部分疫源地疫情时有反复,防控工作面临新的形势。进一步巩固防控成果,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仍是当前公共卫生系统亟待解决的挑战之一。为此,本文介绍了HFRS的病原学特征,结合既往疫情资料分析了我国当前HFRS的流行特点,总结了我国HFRS的防控策略与措施,以期为新形势下我国HFRS的防控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病原学特征 流行特征 防控策略
下载PDF
HIV、HCV感染合并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1例
7
作者 王斌 张志成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2期188-189,共2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人畜共患病,病死率较高,中国是HFRS的高发地区之一[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人畜共患病,病死率较高,中国是HFRS的高发地区之一[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传染性疾病,其感染的主要特征是进行性免疫缺陷,极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较为常见[2,3],在这2种病毒感染基础上合并HV导致的重症HFRS罕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汉坦病毒 综合征出血热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透析危险因素及早期预警价值分析
8
作者 唐情容 徐逸洲 +2 位作者 徐春华 卢瑾 李向军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从临床常用的指标中筛选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透析危险因素并构建早期预警模型,从而指导临床。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23年4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12例HFRS患者的病例资料,... 目的从临床常用的指标中筛选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透析危险因素并构建早期预警模型,从而指导临床。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23年4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12例HFRS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进行血液透析分为透析组(38例)与非透析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与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早期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预警各指标需透析的能力。结果透析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4.00±8.95)d,非透析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6.00±6.10)d;两组性别及基础疾病无差异(均P>0.05),透析组输血、休克、肺部感染及尿蛋白发生率均高于非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析组年龄低于非透析组(P=0.015)、住院时间长于非透析组(P<0.001),两组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3);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肌酐(creatinine,CR)、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 MB,CK-MB)水平透析组高于非透析组;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透析组低于非透析组,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AS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则在两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WBC、PLT、PCT、CR、CKMB的AUC分别为0.650、0.712、0.801、0.671、0.700、0.712,预判的最佳阈值分别为48.50岁、11.92×109/L、22.50×109/L、1.63μg/L、181.75μmol/L、25.15U/L;采用Logistic回归制作模型为P=1(1+e-γ),γ=1.745-0.084×PLT+0.006×CR(P为预测患者需要透析的概率值,γ为预测指数),得出PLT及CR联合检测AUC为0.888,敏感度81.10%,特异度为86.80%。结论年龄、WBC、PLT、PCT、CR、CKMB可作为HFRS患者需行血液透析的早期预测指标,联合指标(PLT、CR)检测较单一指标检测更有助于发现HFRS患者是否需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实验室指标 透析 早期预警
下载PDF
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类型及其病毒抗原和病人血清分型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世清 徐冰凌 +6 位作者 李贤凤 潘亮 宋丽玉 俞永新 安琪 杨力宏 姚智慧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9-51,共3页
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类型及其病毒抗原和病人血清分型研究李世清,徐冰凌,李贤凤,潘亮,宋丽玉,俞永新,安琪,杨力宏,姚智慧近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宿主动物、病毒型别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证明多种动物可携带... 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类型及其病毒抗原和病人血清分型研究李世清,徐冰凌,李贤凤,潘亮,宋丽玉,俞永新,安琪,杨力宏,姚智慧近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宿主动物、病毒型别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证明多种动物可携带汉坦病毒,并把我国HFRS疫源地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出血热 疫源地 病毒 抗原 血清分型
下载PDF
重组汉坦病毒核蛋白抗原用于免疫滴金技术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燕婷 周欣 +7 位作者 周妍 王霞明 储峰 季青 沈荣明 沈微娟 王耀忠 朱奕奕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索应用重组汉坦病毒核蛋白 (rNP)的免疫滴金法 (CGIDA)对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feverrenalsyndrome ,HFRS)的诊断价值。 方法 制备纯化汉坦病毒核蛋白抗原 ,构建了HTN型汉坦病毒的核心区域 (334个碱基 ) ,克隆至原核表... 目的 探索应用重组汉坦病毒核蛋白 (rNP)的免疫滴金法 (CGIDA)对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feverrenalsyndrome ,HFRS)的诊断价值。 方法 制备纯化汉坦病毒核蛋白抗原 ,构建了HTN型汉坦病毒的核心区域 (334个碱基 ) ,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 pGEX 4T 1中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在相同的CGIDA系统中 ,比较研究rNP与天然汉坦病毒核蛋白 (NP)的抗原功能。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对比检测。结果 用rNP和天然NP平行检测HFRSIgM符合率达 89.7% ,HFRSIgG符合率达92 .3% ;CGIDA法检测HFRSIgM的敏感性为 75 .0 % ,特异性为 10 0 % ;CGIDA法检测HFRSIgG的敏感性为 83.1% ,特异性为10 0 %。结论 重组核蛋白的CGIDA对HFRS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核蛋白抗原 免疫滴金技术 综合征出血热 抗体 CGIDA RNP 原核表达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Z10和Z37株血凝抗原用于血清学分型的抗原代表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翁景清 朱智勇 +2 位作者 李敏红 姚萍萍 陆群英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病毒 血凝抗原 血清学分型
下载PDF
陈株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的病毒抗原体内示踪、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守京 刘彦仿 +2 位作者 刘莹莹 李远志 徐志凯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3年第4期251-256,共6页
在血管及细胞膜通透性示踪的基础上,作者应用胶体金标记的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对陈株HFRSV感染的BALB/c乳鼠体内的抗原进行了体内示踪,光镜及电镜的观察.在对照动物中,示踪剂可清晰显示出组织内血管及网状... 在血管及细胞膜通透性示踪的基础上,作者应用胶体金标记的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对陈株HFRSV感染的BALB/c乳鼠体内的抗原进行了体内示踪,光镜及电镜的观察.在对照动物中,示踪剂可清晰显示出组织内血管及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并出现于吞噬细胞的胞浆溶酶体中;在感染动物,胶体金标无关抗体示踪可显示出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但无明显组织定位特性;而金标HFRSV抗体可出现于各器官的实质细胞中伴有组织结构的改变,并定位于细胞胞浆内的游离核糖体、高尔基体、空泡内颗粒状结构及包涵体样结构.多数细胞结构破坏,并有异常结构的出现;但病毒颗粒、未成熟病毒颗粒及病毒包涵体只在少数细胞中观察到.结果说明,游离核糖体、高尔基体及细胞内泡状结构与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抗原阳性并非一定代表有完整的病毒结构.结果提示机体感染HFRSV后产生的抗体除可与细胞外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的损伤外,还有透过损伤的细胞膜与细胞内抗原结合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出血热 病毒 乳鼠 感染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PS-6株和JR-C-1株抗原性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韩亮 惠连 +2 位作者 郝富勇 王晓宇 柳梅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比较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汉坦病毒(HV)PS-6株和JR-C-1株的抗原性,选择制备疫苗的毒种。方法 应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和McAb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检测PS-6株和JR-C-1株HFRS HV的抗原性。结果 PS-6和JR-C-1均为Ⅰ型HV,两株... 目的 比较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汉坦病毒(HV)PS-6株和JR-C-1株的抗原性,选择制备疫苗的毒种。方法 应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和McAb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检测PS-6株和JR-C-1株HFRS HV的抗原性。结果 PS-6和JR-C-1均为Ⅰ型HV,两株病毒的免疫血清对17株国内外不同来源的HV的中和反应和76-118株汉滩病毒(HTHV)的免疫血清基本相似,但对一些病毒的中和反应效价两者有差异。与多株McAb反应结果显示,两株病毒间存在抗原决定簇的差异。结论 PS-6和JR-C-1的抗原性与76-118株HTHV基本相同,PS-6和JR-C-1之间存在抗原性和抗原决定簇的差异,两者合用抗原性会有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PS-6株 JR-C-1株 抗原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尸检肝组织中的病毒抗原-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4
作者 黄晓峰 刘彦仿 +3 位作者 杨守京 晏培松 王春梅 苏慧慈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41-444,511,共5页
应用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多重PAP法,观察了HFRS(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在HFRS患者尸检肝组织的定位,结果发现18例尸检肝组织中.15例肝细胞病毒抗原阳性,2例肝组织血管中白细胞也存在病毒抗原、4例肝内胆管为H... 应用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多重PAP法,观察了HFRS(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在HFRS患者尸检肝组织的定位,结果发现18例尸检肝组织中.15例肝细胞病毒抗原阳性,2例肝组织血管中白细胞也存在病毒抗原、4例肝内胆管为HFRS病毒抗原阳性,主要分布于肝内大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小胆管的上皮细胞中,HFRS病毒抗原阳性物质呈地颗粒状,定位于胆管上皮细胞核上区的胞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抗原 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胆管上皮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内分泌组织中的病毒抗原、病变及其关系
15
作者 杨守京 刘彦仿 +2 位作者 晏培松 刘莹莹 徐志凯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3年第6期405-409,共5页
作者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了HFRS尸检内分泌及其有关组织中病毒抗原的分布,病毒抗原阳性细胞与病变的关系,病变的类型及病毒感染对胰腺内胰岛素表达的影响,所用的一抗有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糖蛋白(G_2),核蛋白(NP)及血凝素(HA... 作者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了HFRS尸检内分泌及其有关组织中病毒抗原的分布,病毒抗原阳性细胞与病变的关系,病变的类型及病毒感染对胰腺内胰岛素表达的影响,所用的一抗有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糖蛋白(G_2),核蛋白(NP)及血凝素(HA)抗原的单克隆抗体(15种)和多克隆抗体(PAb)以及抗胰岛素(INS)单克隆抗体。结果显示,内分泌组织中有两种染色形态的病毒抗原,一种是胞浆弥漫染色的抗原,为G_2,NP或HA阳性,阳性细胞弥漫分布,另一种是以病毒包涵体(IB)形式出现的颗粒性抗原,MAbs染色多为实性,PAb染色多为空泡状。在9例胰腺组织中,有4例几乎在所有腺上皮细胞和少数胰岛细胞均为IB阳性,但PAb染色可在胰岛细胞中显示出空泡状IB。在其它内分泌组织中,IB只在少数细胞中出现。抗原阳性细胞很少出现坏死,但在脑垂体及肾上腺灶性或片状凝固性坏死区域也有弥漫性抗原阳性及IB存在。胰腺组织的胰岛素染色显示,除1例胰岛INS强阳性,其余8例均有明显的INS染色减弱及阳性细胞减少的表现。结果提示,内分泌组织中有两种病变,即以IB为特征的病毒直接感染引起的细胞病变,是病毒的弱致病变作用,该病变可能对细胞的内分泌功能产生影响;另一种病变是组织的灶性或大片性同步性凝固性坏死,是继发于病毒感染后的出血和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出血热病毒 抗原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毒力及抗原性研究
16
作者 王灵枢 李嫔 +5 位作者 新燕 保明利 杨丽敏 周宁 倪大石 林娜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6年第6期332-334,共3页
43株不同来源的HFRSV在乳小白鼠内传代,测定其平均死亡时间,并计算经脑内及皮下接种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半数感染量(ID50),选择其中17株病毒测定其蛋白含量,核膜结构蛋白滴度,二者的比在及其比活性。结果提... 43株不同来源的HFRSV在乳小白鼠内传代,测定其平均死亡时间,并计算经脑内及皮下接种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半数感染量(ID50),选择其中17株病毒测定其蛋白含量,核膜结构蛋白滴度,二者的比在及其比活性。结果提示:43株病毒据其毒力分为4个型,其乳鼠内传代次数与平均死亡时间及LD50、ID50无平行关系,不同毒株的核、膜结构蛋白比值,比活性各不相同,说明不同来源的HFRSV毒力、抗原性各有差异,筛选HFRSV疫苗时需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病毒 毒力 抗原
下载PDF
自然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大鼠组织中病毒抗原及抗体的定位研究
17
作者 杨守京 刘彦仿 +1 位作者 刘莹莹 朱德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4年第1期49-53,共5页
作者应用小鼠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单克隆抗体(MAbs)对经检测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8%的50只大鼠组织中病毒抗原及抗体(内源性免疫球蛋白,EIg)进行了研究。结果:50只大鼠中,15只仅检测到病毒抗原阳性... 作者应用小鼠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单克隆抗体(MAbs)对经检测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8%的50只大鼠组织中病毒抗原及抗体(内源性免疫球蛋白,EIg)进行了研究。结果:50只大鼠中,15只仅检测到病毒抗原阳性,10只仅检测到EIg阳性,18只抗原、EIg均阳性,7只抗原、EIg均阴性,其中的血清抗体阳性鼠分别有2,6,3,3只。总抗原阳性率为66%,EIg阳性率为56%。病毒抗原分布于心肌细胞、肝细胞、脾淋巴细胞、肺支气管粘膜上皮及肺泡壁、肾小管上皮细胞、唾液腺闰管及腺上皮,以及肾上腺腺细胞,G2抗原多为弥漫性,NP抗原呈颗粒状包涵体或弥漫性阳性,其中18只组织中可同时有抗体阳性。EIg阳性见于各组织的血管内皮,特别是肾小球毛细血管,以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在心肌和肝脏有呈散在分布的心肌及肝细胞EIg阳性。以上结果提示:血清抗体,组织中抗原和抗体三者间无明确一致关系,抗原的检测可能更好地反映动物的带毒状况;另外,大鼠组织中有抗原和免疫复合物存在,作者在本文对大鼠感染HFRSV病变不严重,亦不引起发病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出血热 病毒 抗原 抗体
下载PDF
广州市臭鼱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相关抗原的调查 被引量:9
18
作者 梁彩云 邱季春 熊远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5-175,共1页
关键词 广州市 臭QuJing 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相关抗原 调查 疫源地 食虫动物 带毒情况
下载PDF
应用反转录-套式PCR方法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血清中的汉坦病毒特异性RNA 被引量:28
19
作者 邱建明 董泽平 +2 位作者 杭长寿 谢蔚玫 宋干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9-125,共7页
采用5′端生物素标记汉滩病毒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结合磁性分离技术和异硫氰酸胍-酚一步法(胍酚法)提取病毒RNA,进行反转录-套式PCR,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血清样本,胍酚法能检测血清中至少几个PFU病毒... 采用5′端生物素标记汉滩病毒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结合磁性分离技术和异硫氰酸胍-酚一步法(胍酚法)提取病毒RNA,进行反转录-套式PCR,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血清样本,胍酚法能检测血清中至少几个PFU病毒的RNA,比磁珠法敏感10倍,整个检测过程在5小时完成。应用该方法对137份汉滩型和汉城型HFRS病人血清进行检测分型,总阳性率达60.50%。其中,病程在7日以内(急性期)的病人血清仍能检测到22.73%阳性率。扩增产物经打点杂交检测证实为特异性扩增,并能准确分型。与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分型的符合率为100%。对20份正常人及24份非HFRS患者血清进行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将全部试剂做成试剂盒,为基层单位早期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提供了操作简便、特异、敏感、快速、直接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RNA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休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死亡风险模型的构建
20
作者 王天平 杜虹 +6 位作者 赵英仁 陈文静 胡海峰 詹家燚 李璟 连建奇 刘锦锋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休克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构建死亡风险模型。方法 纳入2008年12月—2019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308例实验室确诊的重症HFRS休克患者...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休克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构建死亡风险模型。方法 纳入2008年12月—2019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308例实验室确诊的重症HFRS休克患者(包括重型与危重型)。采集患者性别、年龄、入院病日、住院时间、预后、发病季节、既往病史、合并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和机械通气情况、液体负荷程度(入院后5 d内)、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指标)等。依据患者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2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分别构建基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死亡风险模型。结果 纳入患者中,存活233例,死亡75例。死亡组均为危重型,其入院时病日、住院时间短于存活组,入院时心率、呼吸频率高于存活组(P均<0.05)。死亡组既往存在高血压病者更多(P <0.05),病程中低氧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发生率高于存活组(P均<0.05),入院时快速器官衰竭估计评分(quick-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qSOFA)=3分者更高,少尿期时长更短,3期重叠、难治性休克发生率、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率更高(P均<0.05),更易出现液体正平衡(P <0.05)。死亡组首次CRRT持续时间、无创及有创通气持续时间均短于存活组,有创通气率显著高于存活组(P均<0.05)。死亡组入院时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平均血小板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血红蛋白、血清Ca2+、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存活组,AST、ALT水平高于存活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P均<0.05)。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合并ARDS、难治性休克、行有创通气是患者死亡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PDW降低、PT延长是患者死亡的实验室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重症HFRS休克患者易合并多脏器功能损伤,ARDS、难治性休克、治疗中行有创通气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重视AST、Ca^(2+)、PDW、PT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实时评估脏器受损程度,并采取合理有效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汉滩病毒 休克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模型 预后 难治性休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