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178例局限性肾癌...目的探讨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178例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12个月内是否出现CPSP分为非CPSP组(124例)和CPSP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受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慢性疼痛史、肿瘤位置、TNM分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复合外周神经阻滞、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补救、术前焦虑评分、术前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PSP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占比、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占比、术前抑郁评分、术后1 d WBC均高于非CPSP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术前抑郁评分高、术后1 d WBC高均是影响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术前抑郁评分高、术后1dWBC高均是影响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订针对性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以降低CPSP的发生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单中心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癌的结果,并将其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进行对比,探究术后肾功能和肿瘤学结局。方法:纳入2010—202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Peki...目的:分析单中心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癌的结果,并将其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进行对比,探究术后肾功能和肿瘤学结局。方法:纳入2010—202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PUTH)泌尿外科行肾部分切除术的囊性肾癌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并统计基线特征。分别采用肾动态显像和加入了中国种族系数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hinese Coefficient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C-CKD-EPI)公式测定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并绘制肾功能的变化曲线,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生存状态。纳入SEER数据库中2000—2020年的囊性肾癌病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以平衡与PUTH患者数据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方法描绘PUTH队列和SEER队列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曲线。结果:PUTH患者队列和SEER数据库中的患者队列分别纳入了38例和385例患者,PSM后各筛选出31例和72例,患者的基线特征仅在肿瘤直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SM后在CS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SEER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2.5个月,10年生存率为97.2%,PUTH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7.0个月、10年生存率为100.0%。肾动态显像测定的eGFR与基于肌酐估算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术前、术后短期、术后长期之间的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体为术后短期肾功能下降,术后长期肾功能恢复。结论: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较好的肾功能和肿瘤学结局。展开更多
目的:构建使用第4代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系统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APN)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5月—2024年1月收治的86例接受达芬奇Xi手术系统辅助RAPN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目的:构建使用第4代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系统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APN)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5月—2024年1月收治的86例接受达芬奇Xi手术系统辅助RAPN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n=16)和非AKI组(n=70)。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围手术期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达芬奇Xi手术系统辅助RAPN后肾癌患者AK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术后肺炎、热缺血时间是影响接受达芬奇Xi手术系统辅助RAPN肾癌患者术后AKI的危险因素,24 h内每5 min 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是保护因素;C-index值为0.957,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ROC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达芬奇Xi手术系统辅助RAPN术后肾癌患者AKI的AUC为0.987,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特异度、敏感度、约登指数分别0.952、0.970、0.922。结论: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术后肺炎、热缺血时间及SDANN是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RAPN肾癌患者术后发生AKI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178例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12个月内是否出现CPSP分为非CPSP组(124例)和CPSP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受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慢性疼痛史、肿瘤位置、TNM分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复合外周神经阻滞、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补救、术前焦虑评分、术前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PSP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占比、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占比、术前抑郁评分、术后1 d WBC均高于非CPSP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术前抑郁评分高、术后1 d WBC高均是影响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术前抑郁评分高、术后1dWBC高均是影响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订针对性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以降低CPSP的发生风险。
文摘目的:分析单中心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癌的结果,并将其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进行对比,探究术后肾功能和肿瘤学结局。方法:纳入2010—202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PUTH)泌尿外科行肾部分切除术的囊性肾癌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并统计基线特征。分别采用肾动态显像和加入了中国种族系数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hinese Coefficient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C-CKD-EPI)公式测定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并绘制肾功能的变化曲线,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生存状态。纳入SEER数据库中2000—2020年的囊性肾癌病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以平衡与PUTH患者数据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方法描绘PUTH队列和SEER队列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曲线。结果:PUTH患者队列和SEER数据库中的患者队列分别纳入了38例和385例患者,PSM后各筛选出31例和72例,患者的基线特征仅在肿瘤直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SM后在CS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SEER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2.5个月,10年生存率为97.2%,PUTH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7.0个月、10年生存率为100.0%。肾动态显像测定的eGFR与基于肌酐估算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术前、术后短期、术后长期之间的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体为术后短期肾功能下降,术后长期肾功能恢复。结论: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较好的肾功能和肿瘤学结局。
文摘目的:构建使用第4代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系统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APN)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5月—2024年1月收治的86例接受达芬奇Xi手术系统辅助RAPN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n=16)和非AKI组(n=70)。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围手术期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达芬奇Xi手术系统辅助RAPN后肾癌患者AK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术后肺炎、热缺血时间是影响接受达芬奇Xi手术系统辅助RAPN肾癌患者术后AKI的危险因素,24 h内每5 min 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是保护因素;C-index值为0.957,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ROC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达芬奇Xi手术系统辅助RAPN术后肾癌患者AKI的AUC为0.987,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特异度、敏感度、约登指数分别0.952、0.970、0.922。结论: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术后肺炎、热缺血时间及SDANN是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RAPN肾癌患者术后发生AKI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