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外科阴证及半阴半阳证肿疡外用药组方规律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石志强 赵海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160-162,共3页
通过对历代主要外科著作中关于阴证及半阴半阳证肿疡外用药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出阴证肿疡外用药组方要首重温煦,以辛温辛热之剂为主药,以软坚散结、行气活血之药为必要的配伍,用量亦相对较少;半阴半阳证肿疡外用药全方性要温平,组方应以... 通过对历代主要外科著作中关于阴证及半阴半阳证肿疡外用药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出阴证肿疡外用药组方要首重温煦,以辛温辛热之剂为主药,以软坚散结、行气活血之药为必要的配伍,用量亦相对较少;半阴半阳证肿疡外用药全方性要温平,组方应以行气活血药为主,重在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少佐温热药物以疏风驱寒、消肿止痛。据此,可作为临床选择用方、配伍组方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证肿疡 半阴半阳证肿疡 外用药 组方规律
下载PDF
芙蓉膏外用治疗急性肿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郭桂明 范峥 +5 位作者 时琳 王宏蕾 肖薇 李璐瑒 刘洋 徐旭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2689-2691,共3页
目的:探讨芙蓉膏外用治疗急性肿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门诊149例急性肿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芙蓉膏外用,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外用。分别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整体疗效性和症状体征评分。采用SPSS... 目的:探讨芙蓉膏外用治疗急性肿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门诊149例急性肿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芙蓉膏外用,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外用。分别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整体疗效性和症状体征评分。采用SPSS统计分析2组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在红肿面积评分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症状体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整体疗效方面,对照组有效率92.21%,实验组有效率97.22%,经卡方检验χ2=6.42,P=0.092 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芙蓉膏外用治疗急性肿疡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膏 肿疡 中医外治
下载PDF
超细化复方化毒膏治疗急性肿疡的临床疗效及抗炎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焕杰 张洪海 +4 位作者 吴承东 吕培文 霍凤 刘欣 李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目的:观察超细粉化的复方化毒膏治疗急性肿疡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作用机理。方法:130例外科门诊及住院的急性肿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1组50例、对照2组30例,分别外用超细化复方化毒膏、传统复方化毒膏、达维帮软膏,... 目的:观察超细粉化的复方化毒膏治疗急性肿疡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作用机理。方法:130例外科门诊及住院的急性肿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1组50例、对照2组30例,分别外用超细化复方化毒膏、传统复方化毒膏、达维帮软膏,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判定;实验应用大鼠足爪肿胀法造急性炎症模型,分组观察血流灌注量、血细胞浓度、血流速度、体表温度、足爪肿胀等指标。结果:痊愈率:治疗组76%,对照1组48%,对照2组33%;总有效率:治疗组96%,对照1组94%,对照2组67%。结论:超细化复方化毒膏是治疗急性肿疡的有效中医外用制剂,比传统复方化毒膏有更明显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肿疡 中医药疗法 超细化复方化毒膏 疗效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志恒 穆超超 张赫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2-834,859,共4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中药物的使用规律,探讨陈实功治疗肿疡的用药特点及其治疗肿疡病的学术思想。方法:基于Excel统计《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使用的所有药物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中药物的使用规律,探讨陈实功治疗肿疡的用药特点及其治疗肿疡病的学术思想。方法:基于Excel统计《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使用的所有药物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继以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肿疡主治方共32首,方中药物共计126味,其出现频次在3次以上的有28味,如甘草、当归、白芷、黄芪、川芎、白芍、人参、乳香、陈皮、金银花、大黄、皂角刺、茯苓、姜、没药、羌活、穿山甲、雄黄、连翘、天花粉、轻粉、白术、木香、朱砂、独活、黄芩、防风、赤芍,且肿疡方中常用药对功用多以补益中州、建护脾土为主。结论:体现了陈实功"治疮全赖脾土"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外科正宗》 肿疡 甘草 当归
下载PDF
新芙黄膏治疗阳证肿疡50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龚旭初 方勇 +6 位作者 丁晓雯 陈旭 杨万富 许建华 周鸣剑 徐勇 董德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14-616,共3页
目的:探讨新芙黄膏外治阳证肿疡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将阳证肿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用新芙黄膏和鱼石脂换药,观察疗效。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退时间、... 目的:探讨新芙黄膏外治阳证肿疡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将阳证肿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用新芙黄膏和鱼石脂换药,观察疗效。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退时间、痊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芙黄膏对阳症肿疡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芙黄膏 阳证肿疡 巴布剂
下载PDF
芙黄膏外敷治疗阳证肿疡200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娓星 龚旭初 +1 位作者 方勇 许建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56-456,共1页
关键词 肿疡 阳症 外治疗法 药膏
下载PDF
孙桂芝教授从“肿疡”角度论治恶性肿瘤经验 被引量:2
7
作者 顾恪波 王逊 +1 位作者 何立丽 孙桂芝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8-10,共3页
孙桂芝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著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家,潜心研习和临床实践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40余年,学术底蕴丰厚,经验宏富,疗效卓著,深受广大患者及行业同仁信赖与推崇。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略有所得,现简介... 孙桂芝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著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家,潜心研习和临床实践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40余年,学术底蕴丰厚,经验宏富,疗效卓著,深受广大患者及行业同仁信赖与推崇。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略有所得,现简介其从"肿疡"角度论治恶性肿瘤经验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肿疡 孙桂芝
下载PDF
中医外科阳证肿疡外用药组方规律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石志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125-126,共2页
通过对历代主要外科著作中关于阳证肿疡外用药的整理与分析,根据其配伍组成不同,可将阳证肿疡外用药归纳为两类,且总结出两类外用药有不同的配伍特点、组方规律、适用症状和阶段。由此,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及丰富中医外科学理论。
关键词 阳证肿疡 外用药 组方规律
下载PDF
敷贴法治疗切口肿疡73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承华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9年第S1期639-639,共1页
关键词 敷贴法 炎性反应 肿疡 手术病人 手术切口 创口愈合 疗效观察 妇幼保健 资料抽取 局部潮
下载PDF
解毒化瘀汤治疗肿疡阳证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李彦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43-45,共3页
解毒化瘀汤是治疗肿疡阳证的有效方剂。病理实验证实本方有抗炎作用,体外抑菌实验表明本方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最强。急性毒性实验表明本方无毒性反应出现。本文初步探讨了解毒化瘀汤治疗肿疡阳证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解毒化瘀汤 肿疡 阳证 中医药疗法 实验
下载PDF
急性肿疡的治疗体会
11
作者 马林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71-71,共1页
去腐生肌是祖国医学的一项宝贵经验,是外科临床中最常用的一种外治法,早在清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更确切的指出:“腐者,坏肉也。”诸书云:“腐不去则新肉不生……盖去腐之药,乃疡科之要药也。”前人较深刻阐述腐去同生是溃疡愈合... 去腐生肌是祖国医学的一项宝贵经验,是外科临床中最常用的一种外治法,早在清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更确切的指出:“腐者,坏肉也。”诸书云:“腐不去则新肉不生……盖去腐之药,乃疡科之要药也。”前人较深刻阐述腐去同生是溃疡愈合的客观规律,是符合“新陈代谢”这一自然法则的。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对去腐生肌很有感受,现将笔者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肿疡 急性 《医宗金鉴》 去腐生肌 祖国医学 外科临床 客观规律
下载PDF
仙方活命饮治疗40例阳症肿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树军 李建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48-48,53,共2页
关键词 仙方活命饮 阳症肿疡 疗效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薛己《外科发挥》肿疡辨治思想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占永久 陈佳 《江苏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2-13,共2页
《外科发挥》中肿疡辨治部分强调整体观,注重脉诊,善用托法。新病分期论治,药物剂量少且速愈,久病及阴证配合多种灸法,反对概用寒凉。薛氏传承了前人的经验并将托法发扬,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 外科发挥 肿疡 托法 灸法 辨证 薛己 明朝
下载PDF
中药消炎散外敷治疗阳证肿疡100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力群 朱银花 《中国中医急症》 2002年第4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消炎散 中药外敷 疗效 阳证肿疡
下载PDF
冲和膏促进肿疡消散的体内外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丽萍 周帅 +2 位作者 贾晴 刘善钊 刘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708-2714,共7页
目的 探究冲和膏促进肿疡消散的机制。方法 采取打孔法检测冲和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的抑菌作用。采用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建立皮下软组织感染大鼠模型,考察冲和膏(复方多... 目的 探究冲和膏促进肿疡消散的机制。方法 采取打孔法检测冲和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的抑菌作用。采用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建立皮下软组织感染大鼠模型,考察冲和膏(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为阳性对照)干预14 d对其皮下软组织病理学变化,皮下软组织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表达量,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结果 冲和膏对上述4种细菌(肺炎链球菌除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第7天,冲和膏组大鼠胶原纤维排列有序,脓液消散较快,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和TGF-β、bFGF含量均显著升高,MMP-2、MMP-9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给药第14天,冲和膏组大鼠胶原沉积明显,皮下各附属器逐渐形成,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和TGF-β、bFGF含量均显著降低,MMP-2、MMP-9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冲和膏具有抑菌作用,可能通过调控胶原纤维的合成与降解,增加脓肿组织中bFGF、TGF-β的分泌,从而起到促进肿疡消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和膏 肿疡 抑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治疗肛窦炎 肛周脓肿肿疡期42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隆山 龚昭卿 何志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2期54-54,共1页
笔者于2002年12月至2009年10月在门诊运用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治疗肛窦炎、肛周脓肿肿疡期,共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8岁;病程3~12d;其中肛窦炎36例,肛... 笔者于2002年12月至2009年10月在门诊运用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治疗肛窦炎、肛周脓肿肿疡期,共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8岁;病程3~12d;其中肛窦炎36例,肛周脓肿肿疡期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方活命饮 肛窦炎 肛周脓肿疡
下载PDF
肿疡外治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彬 《医学文选》 1991年第3期8-9,共2页
郑彬彬(济南市中医医院):肿疡外治法是祖国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对脱疽的局部治疗,也需要辨证处理,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分为温经通络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煨脓生肌法四种,无论对已溃烂的创面与未溃的局部,进... 郑彬彬(济南市中医医院):肿疡外治法是祖国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对脱疽的局部治疗,也需要辨证处理,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分为温经通络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煨脓生肌法四种,无论对已溃烂的创面与未溃的局部,进行治疗,均有较好效果。(一)温经通络法:未溃者,患足表现怕冷、足冷,麻木,小腿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通络法 外治法 临床应用 创面 疼痛 肿疡 冰片 生肌 辨证 局部治疗
下载PDF
《疡医证治准绳》肿疡论治思想探微
18
作者 余杨 顾敏婕 段彦娟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110-2114,共5页
《疡医证治准绳》记载了多种切实可行的方药和治法治疗肿疡。内治方面,辨证运用发表、攻里、内托、内消等治疗大法,行营卫,除邪毒,防内陷,使气血调和,壅滞解除,达到肿疡消散的目的。外治法包括敷贴、灸法、淋洗、点药、砭法等。《疡医... 《疡医证治准绳》记载了多种切实可行的方药和治法治疗肿疡。内治方面,辨证运用发表、攻里、内托、内消等治疗大法,行营卫,除邪毒,防内陷,使气血调和,壅滞解除,达到肿疡消散的目的。外治法包括敷贴、灸法、淋洗、点药、砭法等。《疡医证治准绳》治疗肿疡常常内外治并施,里外相应,法到病除。在肿疡诊治过程中,应注意谨守气血凝滞之病机,不离通行气血之要旨;注重以温药行气血,慎用寒凉;重视脉诊,详审病灶经络之所在,以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疡 内治法 外治法 医证治准绳》 王肯堂
下载PDF
从仙方活命饮的配伍看痈疡肿毒的治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爱英 刘锋 《现代中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48-49,共2页
宋代名医陈自明对热毒壅常,疮疡肿毒治验丰富,匠心独具,创制仙方活命饮之著名方剂,疗效卓著,其方不仅清热解毒,清肿溃坚,活血止痛,还寓有疏表透邪,理气行滞,化痰散结等诸法,体现了壅疡肿毒起的精妙配方。
关键词 仙方活命饮 治法
下载PDF
消肿止痛液在皮肤肿毒疮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文玉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8期68-68,共1页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液在皮肤肿毒疮痒中的疗效。方法对5例病案不同疾病如脚气感染、急性乳腺炎、压疮、糖尿病足采用"异病同治"法的中西药局部用药进行比较。结果用同一方药外用治疗,其效快捷,方法简便。结论消肿止痛液外用取...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液在皮肤肿毒疮痒中的疗效。方法对5例病案不同疾病如脚气感染、急性乳腺炎、压疮、糖尿病足采用"异病同治"法的中西药局部用药进行比较。结果用同一方药外用治疗,其效快捷,方法简便。结论消肿止痛液外用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痛液 皮肤 毒疮 异病同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