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spase-9在氟尿嘧啶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建青 黄柏英 吕新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检测氟尿嘧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 9的活化及caspase 9活性变化 ,以确定caspase 9在氟尿嘧啶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氟尿嘧啶处理HepG 2细胞 ,分别作用 2 ,4,8,16,2 4h ,用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HepG2细胞... 目的 检测氟尿嘧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 9的活化及caspase 9活性变化 ,以确定caspase 9在氟尿嘧啶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氟尿嘧啶处理HepG 2细胞 ,分别作用 2 ,4,8,16,2 4h ,用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 9的活性变化 ;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 9的活化 ;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入caspase 9抑制剂后细胞凋亡百分率的变化。结果 氟尿嘧啶处理肝癌细胞 4h后caspase 9活性开始升高 ,于 16h达到高峰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Western blot分析发现caspase 9被蛋白酶水解切断后形成的 10kD片段 ;使用caspase 9抑制剂后 ,肝癌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下降 ,抑制剂组与氟尿嘧啶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氟尿嘧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 9被活化 ,活性明显增强 ,caspase 9抑制剂可阻断这一过程。结果表明caspase 9参与了氟尿嘧啶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学诱导 氟尿嘧啶/副作用 细胞凋亡 caspase-9/代谢
下载PDF
抑制ERK1/2通路对卡铂诱导人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兴媚 郑立红 +3 位作者 刘丹 李跃文 梅庆步 董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22-524,538,共4页
目的:探讨抑制ERK1/2通路对卡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抑制ERK1/2通路对卡铂诱导卵巢癌HO-8910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卡铂浓度的增加及抑制ERK1/2通路对卵巢癌HO-8910细胞Caspa... 目的:探讨抑制ERK1/2通路对卡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抑制ERK1/2通路对卡铂诱导卵巢癌HO-8910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卡铂浓度的增加及抑制ERK1/2通路对卵巢癌HO-8910细胞Caspase-8和Caspase-9活化的影响。结果:CBP组、PD98059组及联用组部分细胞核呈现亮蓝色荧光的为凋亡细胞,细胞核可见碎块状荧光信号,凋亡指数CBP组为20.35%,PD98059组为15.21%,联用组为29.78%。随着卡铂浓度的增加,Caspase-8、Caspase-9活性的改变并不明显(P>0.05),而联用组的Caspase-8、Caspase-9活性最高,抑制ERK1/2通路可促进卡铂增强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P<0.01)。结论:抑制ERK1/2通路可促进卡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作用,并与Caspase-8、Caspase-9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化学诱导 卵巢肿瘤/预防和控制 卡铂/治疗应用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代谢 半胱氨酸内肽酶类/代谢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人类胆管癌QBC939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军 汤恢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81-285,共5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人类胆管癌QBC939细胞凋亡。方法应用MTT法检测As2O3对胆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光镜、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Rhodamine123染色并分析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结果1~16μmol/LAs2O3均...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人类胆管癌QBC939细胞凋亡。方法应用MTT法检测As2O3对胆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光镜、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Rhodamine123染色并分析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结果1~16μmol/LAs2O3均能抑制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生长,且抑制率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4μmol/LAs2O3作用细胞后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可检测到亚二倍体凋亡峰,Rhodamine123荧光强度降低。结论As2O3能诱导QBC939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化学诱导 三氧化二砷/副作用 细胞调亡
下载PDF
塞来西布预防大鼠化学性乳腺癌发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小旭 康华峰 +3 位作者 王西京 代志军 薛锋杰 薛兴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西布对化学致癌剂7,12-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benzanthracene,DMBA)化学诱发的大鼠乳腺癌形成的影响。方法:DMBA油剂灌胃复制大鼠乳腺癌模型,每组30只大鼠,分为:单纯诱...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西布对化学致癌剂7,12-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benzanthracene,DMBA)化学诱发的大鼠乳腺癌形成的影响。方法:DMBA油剂灌胃复制大鼠乳腺癌模型,每组30只大鼠,分为:单纯诱癌组、三苯氧胺组、塞来西布组,观察各组肿瘤发生率、潜伏期、肿瘤数目及体积的差异。结果:三苯氧胺组的肿瘤发生率、肿瘤发生时间、肿瘤数目、肿瘤总体积分别为48.15%(13/27)、97.54±1.85d、1.77±0.73个、1.78±0.71cm3;塞来西布组的分别为50.00%(14/28)、96.79±2.89d、1.71±0.61个、2.05±1.04cm3;明显低于单纯诱癌组85.71%(24/28)、89.50±5.99d、3.50±1.62个、6.42±3.96cm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塞来西布能抑制DMBA诱发的大鼠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化学诱导 乳腺肿瘤/预防与控制 @塞来西布
下载PDF
吡唑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宁 欧阳贵平 +1 位作者 金林红 黄银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563-565,共3页
目的:研究吡唑衍生物对PC3、Bcap37、BGC8233种肿瘤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吡唑衍生物对3种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AO/EB双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化合物对蛋白激酶磷酸化的... 目的:研究吡唑衍生物对PC3、Bcap37、BGC8233种肿瘤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吡唑衍生物对3种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AO/EB双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化合物对蛋白激酶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吡唑衍生物对3种肿瘤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染色可见吡唑衍生物F分别使PC3细胞变小、变圆,核染色质凝集,Bcap37细胞周围呈现亮绿色的荧光凋亡小体;WesternBlot检测可知吡唑衍生物对EGF诱导的Erk1/2磷酸化没有抑制效果。结论:吡唑衍生物对3种肿瘤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化合物F诱导PC3和Bcap37细胞凋亡,吡唑衍生物不能通过阻断Erk1/2磷酸化来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学诱导 吡唑类衍生物 肿瘤 实验性 细胞株 凋亡
下载PDF
马兜铃酸肾病合并泌尿系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李先承 宋希双 姜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3290-3291,共2页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肾病患者伴发泌尿系肿瘤情况,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复习国内外文献,回顾分析1例马兜铃酸肾病伴发泌尿系肿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史,并确诊为马兜铃酸肾病,肾功能不全并发血尿的患者,...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肾病患者伴发泌尿系肿瘤情况,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复习国内外文献,回顾分析1例马兜铃酸肾病伴发泌尿系肿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史,并确诊为马兜铃酸肾病,肾功能不全并发血尿的患者,手术证实肾盂移行细胞癌。结论: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出现无痛肉眼血尿时,高度怀疑泌尿系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副作用 肾疾病/化学诱导 血尿 肿瘤/化学诱导 移行细胞/化学诱导
下载PDF
食物中N-亚硝基化合物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7
作者 曾瑶池 胡敏予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51-155,共5页
迄今已研究过的300多种亚硝基化合物中,>90%对动物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性和具有明显的亲器官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很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从其理化性质、食物中的来源、致癌作用和预防措施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论述。N-亚硝基化合物分... 迄今已研究过的300多种亚硝基化合物中,>90%对动物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性和具有明显的亲器官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很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从其理化性质、食物中的来源、致癌作用和预防措施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论述。N-亚硝基化合物分为N-亚硝胺和N-亚硝酰胺两大类,后者化学性质较活泼。食物中N-亚硝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鱼、肉制品、乳制品、蔬菜水果和发酵食品,人体也能合成一定量的N-亚硝基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没有直接致癌作用,主要是其化学性质活泼易生成烷基偶氮羟基化合物和氨氮化合物而呈现致癌活性。其致癌机制研究显示,亚硝胺可引起食管上皮细胞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改变,大大促进癌变。DNA碱稀释过滤法证明,N-亚硝基化合物含氮杂环化借诱发DNA互补碱对之间的交联而启动细胞的癌变。目前尚缺少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类直接致癌的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与人类紧密相关的肿瘤主要是食管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减少亚硝胺及其前体物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摄入和阻断亚硝胺在体内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学诱导 亚硝基化合物/分析 食品分析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香烟烟雾提取物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DNA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付强 成静 +7 位作者 韩中博 李小兰 陈小燕 张鹏 肖徽 陶德定 胡俊波 龚建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91-1197,共7页
背景与目的:香烟烟雾可以致多种细胞发生DNA损伤已有报道证实。本研究旨在进一步阐明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smokeextract,CSE)作用于正常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系(normalhumanbronchialepithelialcells,NHBE)和肺腺癌细胞系SPC-A1后引起... 背景与目的:香烟烟雾可以致多种细胞发生DNA损伤已有报道证实。本研究旨在进一步阐明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smokeextract,CSE)作用于正常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系(normalhumanbronchialepithelialcells,NHBE)和肺腺癌细胞系SPC-A1后引起的DNA损伤和凋亡情况。方法:不同浓度的CSE作用于NHBE和SPC-A1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两种细胞活性。荧光标记的磷酸化H2AX组蛋白(γ-H2AX)抗体特异性标记细胞核内DNA双链断裂(DNAdouble-strandbreaks,DSBs)处的γ-H2AX,然后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并分析DNA损伤。用免疫印迹检测γ-H2AX表达。同时,亚G1峰法(SubG1peak)和AnnexinⅤ-FITC/碘化丙啶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SE诱导的细胞凋亡。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损伤和凋亡形态学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随CSE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细胞活性均逐渐降低。CSE可引起细胞DNA双链断裂,γ-H2AX最大值在作用后4h左右,然后逐渐降低。DNA损伤后平均12h可以出现凋亡。另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两种细胞内的γ-H2AX量在细胞受到CSE刺激后快速大量的积聚,呈现典型细胞损伤的形态学变化,较为明显的凋亡形态学特征4h后方可出现。结论:CSE能直接引起NHBE和SPC-A1细胞的DNA损伤和凋亡,且存在着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学诱导 香烟烟雾提取物/毒性 Γ-H2AX DNA损伤 凋亡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树鼩实验性肝癌形成过程Bax、bcl-2的动态表达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3
9
作者 苏建家 欧盛敬 +6 位作者 李瑗 欧超 段小娴 曹骥 杨春 岳惠芬 班克臣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3-436,共4页
目的 动态研究Bax和bcl-2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及TUNEL方法,检测35例树鼩的第30、60周肝活检组织和肝癌组织及对照树鼩对应期肝活检组织中Bax、bcl-2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①... 目的 动态研究Bax和bcl-2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及TUNEL方法,检测35例树鼩的第30、60周肝活检组织和肝癌组织及对照树鼩对应期肝活检组织中Bax、bcl-2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①Bax和bcl-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前和空白对照同期肝组织;在60周的肝组织中也显著高于30周及空白对照组对应期肝活检组织。②癌组织及其第30和60周的肝组织中的AI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应期肝组织。肝癌组织与其癌前30及60周的肝活检组织之间的AI差别无显著性。③Bax和bcl-2阳性肝组织的凋亡指数也均显著高于阴性的。结论 1.正常树鼩肝细胞凋亡率极低,在肝癌形成过程中凋亡率增加;2.Bax和bcl-2都与树鼩肝癌的发生有关,在肝癌形成过程中,它们的表达率及强度均呈增加趋势。动态观察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一些基因的表达变化,有利于探讨肝癌的发病机理,为人类肝癌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的研究提供线索。肝组织中的Bax、bcl-2基因表达状况对于预测肝癌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学诱导 肝细胞 树鼩 黄曲霉素B1 BAX蛋白 BCL-2蛋白 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丁酸钠抑制二甲基肼诱发小鼠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成霞 张尚忠 +4 位作者 张孝卫 耿秀兰 李铁军 黄丽华 王兵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30-934,共5页
背景与目的:体外研究证实丁酸钠能促进多种肿瘤细胞分化,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给予小鼠直肠内灌注丁酸钠,旨在观察丁酸钠对二甲基肼(dimethylhydrazine,DMH)诱发的昆明种小鼠大肠癌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为实验... 背景与目的:体外研究证实丁酸钠能促进多种肿瘤细胞分化,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给予小鼠直肠内灌注丁酸钠,旨在观察丁酸钠对二甲基肼(dimethylhydrazine,DMH)诱发的昆明种小鼠大肠癌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为实验对象,模型组以DMH30mg/k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连续给药11周。实验组分别以1.25×10-3mol/kg、2.5×10-3mol/kg丁酸钠溶液,直肠灌注,每天一次,连续24周。分别于给药后第12周、18周和24周分3个阶段处死小鼠。观察肿瘤的发生率,以及2.5×10-3mol/kg丁酸钠灌肠组小鼠的一般状态、体重增长、肝肾功能、以及肝、肾、肺、胰腺等病理变化。结果:实验12周各组小鼠未见肿瘤发生;18周时,模型组小鼠肿瘤发生率为58.3%(7/12),1.25×10-3mol/kg丁酸钠组肿瘤发生率为25.0%(3/12),2.5×10-3mol/kg丁酸钠组肿瘤发生率为0(0/12),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24周结果,模型组小鼠肿瘤发生率为95.0%(19/20),1.25×10-3mol/kg丁酸钠组肿瘤发生率45.0%(9/20),2.5×10-3mol/kg丁酸钠组肿瘤发生率为15.0%(3/20),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纯2.5×10-3mol/kg丁酸钠灌肠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未发现肿瘤。单纯2.5×10-3mol/kg丁酸钠灌肠组小鼠一般状态良好,体重增长及肝、肾功能均与生理盐水灌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肾脏、胰腺等重要脏器未见病理性改变。结论:丁酸钠能够抑制DMH诱发的实验性小鼠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拮抗剂和抑制剂 二甲基肼/毒性 大肠肿瘤/化学诱导 大肠肿瘤/预防和控制 小鼠
下载PDF
白术挥发油对小鼠H22肝癌血道转移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郁金 苏衍进 《陕西中医》 2009年第6期735-736,共2页
目的:探讨白术挥发油对小鼠H22肝癌血道转移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理。方法:ELISA法检测小鼠H22肝癌血道转移模型血清中MMP-9的表达。结果:白术挥发油各剂量组对小鼠H22肝癌血道转移模型的肺转移率有明显抑制作用;白术挥发油能显著降低H22... 目的:探讨白术挥发油对小鼠H22肝癌血道转移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理。方法:ELISA法检测小鼠H22肝癌血道转移模型血清中MMP-9的表达。结果:白术挥发油各剂量组对小鼠H22肝癌血道转移模型的肺转移率有明显抑制作用;白术挥发油能显著降低H22肝癌血道转移模型小鼠血清中MMP-9的含量;结论白术挥发油可能通过抑制MMP-9的分泌起到抗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药理学 白术挥发油 肿瘤/化学诱导 明胶酶B/代谢 小鼠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二甲基肼诱发小鼠结直肠癌形成过程中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成霞 张尚忠 +4 位作者 张孝卫 李铁军 黄丽华 张静 王兵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54-359,共6页
目的研究增殖-凋亡失衡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二甲基肼诱发昆明小鼠结直肠癌。分别于给药后第1 2,1 8,2 4周处死动物,观察各时点模型组及对照组小鼠结直肠黏膜的病理变化。多阶段动态观察增殖... 目的研究增殖-凋亡失衡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二甲基肼诱发昆明小鼠结直肠癌。分别于给药后第1 2,1 8,2 4周处死动物,观察各时点模型组及对照组小鼠结直肠黏膜的病理变化。多阶段动态观察增殖细胞和凋亡细胞的分布和程度;并分别应用RT-PCR,免疫组化和W 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中p 2 1waf1,GADD 4 5和Bax的表达。结果诱癌过程中,模型组小鼠结直肠黏膜上皮依次出现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和腺癌。模型组结直肠非癌黏膜各时点的PC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1);从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腺瘤→癌,PCNA表达逐渐增高,至癌阶段PCNA表达明显增强,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 1)。模型组结直肠在从正常黏膜至癌的演变过程中,增殖与凋亡的比值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 1);模型组结直肠黏膜在从正常黏膜至腺瘤的过程中,p 2 1waf1,GADD 4 5和Bax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逐渐增强;而癌组织中,3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弱。结论在二甲基肼诱发的昆明小鼠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结直肠黏膜存在着增殖与凋亡的失衡;p 2 1waf1,GADD 4 5和Bax 3种抑癌基因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化学诱导 二甲基肼/副作用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珍珠梅提取物对二乙基亚硝胺所致大鼠肝脏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及抗氧化活力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学武 张学斌 +2 位作者 全吉淑 沈明花 金海玲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11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 :研究珍珠梅对二乙基亚硝胺致大鼠肝脏癌前病变灶及抗氧化活力的抑制作用。方法 :75只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 :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 ,每组 2 5只。按略改良的Solt Farber氏方法制作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模型 ,用珍珠梅提取物饲养... 目的 :研究珍珠梅对二乙基亚硝胺致大鼠肝脏癌前病变灶及抗氧化活力的抑制作用。方法 :75只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 :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 ,每组 2 5只。按略改良的Solt Farber氏方法制作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模型 ,用珍珠梅提取物饲养大鼠 6周后处死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前病变组织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 P)和p5 3蛋白的表达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含量 ,比色分析法检测血清、肝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B和C组GST P的表达率为 86 7%和 2 8 6 % ,p5 3的表达率为 5 6 %和 36 %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B组血清TNF α的含量与C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B组血清、肝线粒体SOD、GSH Px活性及MDA含量与C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珍珠梅提取物对DEN所致大鼠癌前病变灶有抑制作用 ,可诱发TNF α的生成 ,并有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梅/药理学 肿瘤/化学诱导 二乙基亚硝胺/毒性 肿瘤/中药疗法 大鼠
下载PDF
大鼠诱发性肝癌模型中血管生成拟态现象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晔 许戈良 +3 位作者 荚卫东 任维华 胡闻 刘文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观察在大鼠诱发性肝癌中有无血管生成拟态(VM)现象,并研究其与肝癌分化程度、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二乙基亚硝胺(DEN)和N-亚硝基吗啉(NMOR)联合诱导的具有转移潜能的♂SD大鼠肝癌模型,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透射电子显微镜... 目的观察在大鼠诱发性肝癌中有无血管生成拟态(VM)现象,并研究其与肝癌分化程度、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二乙基亚硝胺(DEN)和N-亚硝基吗啉(NMOR)联合诱导的具有转移潜能的♂SD大鼠肝癌模型,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描述VM现象。结果成功构建了具有肝内转移播散的♂SD大鼠诱发性肝癌动物模型,在肝癌模型标本中观察到VM现象。分化级别低的肝癌组织比分化级别高的肝癌组织中VM现象多见,两组阳性率分别为61.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2,P<0.05);在有肝内播散转移的肝癌组织标本中VM现象较无转移的肝癌组织标本多见,VM阳性率分别为6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8,P<0.05)。结论在DEN联合NMOR诱导的♂SD大鼠肝癌模型中存在VM现象,该现象与诱发性肝癌分化程度、肝内侵袭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动物 肿瘤 实验性/化学诱导 肿瘤/病理学
下载PDF
紫苏油对二甲基苯蒽诱导的大鼠乳腺癌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杜雨柔 谷秀娟 阮彩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8期4878-4880,共3页
目的探讨紫苏油对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肿瘤对照组),B组(诱导前应用紫苏油),C组(诱导后应用紫苏油)。一次性皮下给予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模型发生,观察紫苏油对DMB... 目的探讨紫苏油对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肿瘤对照组),B组(诱导前应用紫苏油),C组(诱导后应用紫苏油)。一次性皮下给予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模型发生,观察紫苏油对DMBA诱导的乳腺癌模型大鼠的肿瘤发生部位、发生时间、肿瘤直径、荷瘤数量、大鼠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紫苏油能明显抑制大鼠乳腺癌的发生,推迟大鼠乳腺癌的发生时间,降低肿瘤发生率。结论紫苏油对DMBA诱发的大鼠乳腺癌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为:紫苏油中的有效成分a-亚麻酸增强荷瘤大鼠免疫系统的抵抗力,清除血中氧化应激产生的氧自由基,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化学诱导/药物疗法 9 10-二甲基-1 2-苯并蒽/副作用 紫苏/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羟基脲致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长勇 周振环 +1 位作者 杨淑莲 侯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6期9045-9045,共1页
关键词 羟基脲/副作用 肿瘤溶解综合征/化学诱导 急性病 病例报告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