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3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恶性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影像学动态变化规律
1
作者 许琦涔 朱子豪 +7 位作者 赵丽君 宗丹 江宁 宋雪 郭震 吴建峰 何侠 朱向帜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 肺部恶性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SRT)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容易引起误诊。探讨SRT后肿瘤及其周边正常肺组织的CT图像动态变化的规律。方... 目的 肺部恶性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SRT)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容易引起误诊。探讨SRT后肿瘤及其周边正常肺组织的CT图像动态变化的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SRT的104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条件,由研究者诊断小组对每次CT图像进行评估和动态比较,记录SRT后肿瘤本身及周边正常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和时序特征。结果 104例患者共109个病变。94个(86.2%)病灶呈现残存病灶与周边放射性肺损伤融合形成肿块样实变,可分为3个阶段。发生期:治疗后3个月(范围为1~9个月),胸部CT呈病灶周围絮状渗出性改变。发展期:治疗后4.5个月(范围为1.5~15.5个月),呈密度更高的斑片条索影和/或纤维化实变影。影像稳定前期:治疗后13个月(范围为5.5~39个月),呈纤维化实变逐渐吸收、固结或收缩并与病灶融合形成最终的肿块样实变,伴或不伴随纤维化移动,最终趋于稳定。15例(14.4%)患者周围肺组织无明显改变,仅表现为病灶本身变化,达到影像学稳定的中位时间为治疗后10个月(范围为2.5~15.5个月)。65个(59.6%)病灶影像稳定期肿块样实变长径比初始病变增加了20%以上。进入发展期时间越短,影像稳定阶段肿块样实变长径可能越大(P=0.021)。结论 SRT后肿瘤本身及周边正常肺组织通常会出现连续动态影像学改变,最终多数患者残存病灶与周边肺组织纤维化融合形成肿块样实变。多数患者肿块样实变长径较SRT前增加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动态演变 肺部恶性肿瘤 放射性肺损伤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及其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胡永 陈一兴 +3 位作者 周永康 杜世锁 朱文超 曾昭冲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68-374,共7页
目的探讨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的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线浓度和SBRT前后TNF-α浓度的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 目的探讨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的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线浓度和SBRT前后TNF-α浓度的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SBRT治疗的42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的患者肿瘤均局限于肝内,且SBRT前后均进行血清TNF-α浓度的检测。患者血清TNF-α基线浓度采用上四分位数进行分组。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患者血清TNF-α基线浓度>10.05 pg/mL和≤10.05 pg/mL的患者1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分别为77.8%和100.0%,2年OS率为22.2%和82.6%。两组患者O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BRT后血清TNF-α浓度较基线上升的患者1、2和3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分别为72.1%、51.9%和38.9%,较基线下降的患者则分别为26.2%、17.5%和0%。两组患者PF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患者血清TNF-α基线浓度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HR=7.668,95%CI:1.316~44.688,P=0.024)。SBRT前后TNF-α浓度的变化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因素(HR=0.432,95%CI:0.190~0.979,P=0.044)。结论肝细胞癌患者血清TNF-α基线浓度和SBRT前后血清TNF-α浓度变化可能影响患者SBRT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炎性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预后
下载PDF
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与质量控制
3
作者 李燊 于志远 《办公自动化》 2024年第8期94-96,共3页
在对不同部位肿瘤患者实施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期间,要明确摆位误差的影响,强化对精确放疗的质量控制。实践过程中,在对患者执行放疗前应用KV-CBCT扫描,将CBCT扫描图像、计划CT图像、靶中心进行匹配,明确靶中心在X、Y、Z轴方向的误差值... 在对不同部位肿瘤患者实施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期间,要明确摆位误差的影响,强化对精确放疗的质量控制。实践过程中,在对患者执行放疗前应用KV-CBCT扫描,将CBCT扫描图像、计划CT图像、靶中心进行匹配,明确靶中心在X、Y、Z轴方向的误差值及分布特征,呈现出摆位的重复性。结合对应肿瘤患者展开研究,最终发现,在肿瘤放疗中重复摆位会存在一定误差,要充分了解对应误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误差影响。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的固定技术,确保放射治疗符合精确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采用实体肿瘤靶区推量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基于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宝添 林佩贤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周围型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提高肿瘤靶区最高剂量对剂量限制参数和正常器官剂量的影响,探讨使用实体肿瘤靶区推量技术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剂量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9例周围型早期肺癌患者的CT图像资料,重新设计... 目的:通过研究周围型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提高肿瘤靶区最高剂量对剂量限制参数和正常器官剂量的影响,探讨使用实体肿瘤靶区推量技术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剂量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9例周围型早期肺癌患者的CT图像资料,重新设计放射治疗计划,初始治疗计划在满足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0915号报告关于剂量限制参数的情况下,以2 Gy的剂量爬升梯度分别对肿瘤靶区进行提量,共得到5组治疗计划。结果:5组计划的剂量限制参数均能满足RTOG0915号报告要求。5组计划的剂量限制参数和正常器官剂量无显著差异,但是肿瘤靶区最高剂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最高和最低剂量组剂量差异可达6.6 Gy。结论:提高肿瘤靶区最高剂量对剂量限制参数和正常器官剂量没有显著影响。由于提高靶区内最高剂量会直接影响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因此在满足剂量限制参数的前提下,建议使用实体肿瘤靶区推量技术以提高肿瘤靶区内的最高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肿瘤靶区推量 可行性 剂量学
下载PDF
化疗和立体定向放射结合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蒋峥晖 刘吉平 +1 位作者 刘鹏 李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68-0071,共4页
分析局部晚期胰腺癌以化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各30例的两组,对照组用常规分割放疗联合S-1化疗,观察组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S-1化疗。对比... 分析局部晚期胰腺癌以化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各30例的两组,对照组用常规分割放疗联合S-1化疗,观察组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S-1化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具有更高的临床效果、治疗后更低的肿瘤标志物及D-2聚体水平、更高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使用化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常规疗法的不良反应,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胰腺癌 化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6
作者 彭明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46-0049,共4页
探究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对脑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22年6月起,本院开始收集诊治的脑肿瘤病例资料,至2023年6月止共纳入102例,运用计算机系统随机分组。一组51例采取常规开颅术治疗设为参照组;一组51例采取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治疗... 探究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对脑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22年6月起,本院开始收集诊治的脑肿瘤病例资料,至2023年6月止共纳入102例,运用计算机系统随机分组。一组51例采取常规开颅术治疗设为参照组;一组51例采取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术式的治疗效果、随访1年复发率、神经及认知功能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20%较参照组常规开颅术的76.47%显著偏高(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较参照组显著偏高(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参照组显著偏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84%较参照组的19.61%显著偏低(P<0.05)。结论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应用于脑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认知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复发率较低,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应在实践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 肿瘤 疗效
下载PDF
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对脑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及各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李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79-0082,共4页
探讨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对脑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70例脑肿瘤患者为受试者,分组方式以不同术式为依据,各35例,对照组为常规开颅手术,研究组为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对脑肿瘤的改善。结果 对比对照组和研究... 探讨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对脑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70例脑肿瘤患者为受试者,分组方式以不同术式为依据,各35例,对照组为常规开颅手术,研究组为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对脑肿瘤的改善。结果 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前者80.00%,后者94.29%,前者低于后者(P<0.05);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的统计数据,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肿瘤坏死因子-α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术前,催产素、精氨酸加压素、β-内啡肽水平低于术前,但研究组变化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改良巴氏指数评分,术后3个月的结果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3个月的神功功能缺损量表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更优(P<0.0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研究组高(P<0.05)。结论 在脑肿瘤治疗中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对机体炎性刺激及脑脊液神经肽水平影响更小,并发症少,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 肿瘤 脑脊液神经肽 NIHSS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应用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疗法与立体定向放射疗法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芦东根 洪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3期51-51,53,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疗法与立体定向放射疗法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颅内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疗法与立体定向放射疗法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颅内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疗法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疗法 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颅内肿瘤
下载PDF
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复发头颈部肿瘤再程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新红 康静波 +3 位作者 温居一 展晓宇 张诩德 闫晓梅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评估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复发头颈部肿瘤再程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57例复发头颈部肿瘤患者,均接受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并进行随访,评估治疗后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有效率、... 目的:评估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复发头颈部肿瘤再程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57例复发头颈部肿瘤患者,均接受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并进行随访,评估治疗后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有效率、1年局部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57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疼痛缓解率为90%,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4.2%,治疗有效率为82.5%,临床获益率100%,1年局部控制率78.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0.6个月,1年生存率62.0%,患者治疗期间的急性不良反应为乏力和局部疼痛,治疗结束后均逐渐减轻或消失,未出现急性黏膜炎。治疗后不良反应为口咽黏膜炎及吞咽不适,多数为1~2级,无3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再程放射治疗复发头颈部肿瘤能较快减轻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 再程放射治疗 复发 头颈部肿瘤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立体定位放射疗法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刚 黄圣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7期2901-2904,共4页
目的观察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立体定位放射疗法(SRT)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行SRT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立体定位放射疗法(SRT)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行SRT治疗,观察组采用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SRT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6个月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0.00%)高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率(50.00%)高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生存时间、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SRT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可提高疗效,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 立体定位放射疗法 脑血管介入栓塞术 神经功能缺损 生活质量 预后
下载PDF
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肺部肿瘤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在体三维剂量验证模体研究及临床应用
11
作者 王鹏飞 刘晓 +6 位作者 毛荣虎 李兵 郭伟 王保胜 葛红 雷宏昌 王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1-847,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肺部肿瘤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在体三维剂量验证模体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通过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在体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在静态和动态模体上测试不同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照射技术计划(静态调强、滑窗调... 目的:探讨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肺部肿瘤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在体三维剂量验证模体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通过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在体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在静态和动态模体上测试不同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照射技术计划(静态调强、滑窗调强、旋转调强及适形、动态适形旋转治疗),比较在体三维剂量分布5种剂量/距离一致性标准(5%/2 mm、3%/3 mm、3%/2 mm、3%/1 mm、2%/2 mm)的γ通过率,检测计划照射精度,并对临床肺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病例进行在体三维剂量验证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分析。结果:模体研究结果显示,在静态模体中静态调强、滑窗调强、旋转调强照射方式γ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动态模体中静态调强计划γ通过率偏低,其他照射方式计划之间相近。临床应用结果显示,临床病例在体三维剂量验证3%/3 mm标准明显低于治疗前剂量验证结果,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中体积变化大的危及器官存在较大剂量偏差。结论: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肺部肿瘤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在体三维剂量验证,能为肺部肿瘤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治疗期间剂量投照的准确性提供有效安全性检查,可应用于临床,为自适应治疗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 在体三维剂量验证 γ通过率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杜方雷 纪文军 马小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4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立体定向放射(SRT)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高血运性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SRT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立体定向放射(SRT)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高血运性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SRT治疗,研究组给予SRT辅助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78.05%,对照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1.22%,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SRT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 立体定向放射 高血运性脑肿瘤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疗法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有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4期1414-1417,共4页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放射疗法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放射疗法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免疫功能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D4^+、CD4^+/CD8^+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免疫指标均有所上升,CD8^+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00%低于对照组40.00%(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疗法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肝动脉化疗栓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肿瘤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赵刚 涂甲丁 +2 位作者 卜嘉蕊 王然玉 张书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61-2464,F0003,F0004,共6页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肿瘤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实现了精准地将非常高剂量的射线传递到肿瘤局部,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SABR除了对肿瘤的直接杀伤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S...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肿瘤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实现了精准地将非常高剂量的射线传递到肿瘤局部,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SABR除了对肿瘤的直接杀伤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SABR的作用相当于原位疫苗接种的效果,导致受照射局部肿瘤释放大量肿瘤相关抗原和损伤相关模式分子等,促进了机体抗肿瘤T细胞反应,使肿瘤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增加,并可能诱发抗肿瘤的远端效应。然而,肿瘤周围微环境通常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单独SABR的免疫调节作用很难奏效,因此,在SABR的同时引入免疫调节剂的联合治疗方案非常具有说服力。免疫调节剂可解除肿瘤周围的免疫抑制状态,从而与SABR发挥协同作用,这种协同关系已在实验室模型中得到广泛证实,目前多项早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免疫治疗 免疫调节剂 肿瘤
下载PDF
立体定向间质内放射治疗深部脑肿瘤(1例报告)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红雁 常则灵 +3 位作者 张扬 王秀兰 李兴强 汪业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90-392,共3页
自1992年10月~1994年3月,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对15例不宜手术切除的深部肿瘤患者行立体定向间质内插植放疗。照射剂量600~1000cGy/次日完成治疗。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人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CT复查部分... 自1992年10月~1994年3月,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对15例不宜手术切除的深部肿瘤患者行立体定向间质内插植放疗。照射剂量600~1000cGy/次日完成治疗。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人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CT复查部分病人肿瘤缩小,无严重并发症。初步结论:这种方法适宜于治疗直径3cm左右,位置深在,不易手术切除之脑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肿瘤 间质内 放射疗法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肿瘤临床初步报告(附21例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贡海 解相礼 +3 位作者 张厚才 徐宁 吕晓彦 隋荭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4-305,共2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1 例肺肿瘤。肿瘤体积8~388 cm 3。鳞状细胞癌10 例,腺癌7 例,小细胞癌2 例,恶性黑素瘤肺转移1 例,骨肉瘤肺转移1 例。 S T A R10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1 例肺肿瘤。肿瘤体积8~388 cm 3。鳞状细胞癌10 例,腺癌7 例,小细胞癌2 例,恶性黑素瘤肺转移1 例,骨肉瘤肺转移1 例。 S T A R1000立体定向计划系统制作计划,直线加速器8 M V X 射线实施治疗。 B E V 方向5~8 个非共面照射野, P T V 一次治疗剂量5~10 Gy,总剂量为25~50 Gy。 S R T 疗程为1~2 周。结果 6 周后 C T 复查, C R 率48% , P R 率43% ,总有效率91% 。结论  S R T 临床应用可提高肿瘤局部的控制率。 S R T治疗剂量与亚临床淋巴引流区的常规放疗剂量应一同计划设计。 S R T 的合理应用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立体定向
下载PDF
体部恶性肿瘤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118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侯友贤 李工 +2 位作者 陈海 王雷 伍军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88-489,共2页
目的 :观察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方法以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 118例体部恶性肿瘤采用全身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固定系统固定 ,然后在双螺旋CT上定位扫描 ,用Leibinger 3D TPS设计治疗计划 ,Varian 6 0 0C/D直线加速... 目的 :观察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方法以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 118例体部恶性肿瘤采用全身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固定系统固定 ,然后在双螺旋CT上定位扫描 ,用Leibinger 3D TPS设计治疗计划 ,Varian 6 0 0C/D直线加速器实施计划。对于原计划采用普通放射治疗的病变如肺癌、脑肿瘤等 ,分次立体照射作为追加剂量 ,每次 5~ 8Gy ,隔日 1次 ,共 6~ 10次 ;对有手术禁忌证的NoMo 肺癌及其它不适合普通放射治疗的病变 ,单用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 ,每次 4~ 6Gy ,隔日 1次 ,共 10~ 15次。结果 :CR +PR 85 % (10 0 /118) ,NC 12例 ,PD 7例。结论 :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对于一些恶性肿瘤可以得到良好的姑息效果 ,尤其是病灶比较局限的NoMo的肿瘤 ,个别可以达到根治之疗效 ,且正常组织损伤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治疗
下载PDF
射波刀—全身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新设备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兵 封其卉 沈君姝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9年第1期37-39,共3页
介绍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新设备—射波刀的系统结构以及技术特点。应用实时影像引导及同步动态追踪技术,摒弃有创的定位框架,解决了传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仅能应用于头颈部肿瘤的问题。指出:射波刀系统是革命性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 介绍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新设备—射波刀的系统结构以及技术特点。应用实时影像引导及同步动态追踪技术,摒弃有创的定位框架,解决了传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仅能应用于头颈部肿瘤的问题。指出:射波刀系统是革命性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将适应证从头颈部肿瘤延伸到脊椎以及全身其他部位肿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波刀 全身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设备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子煜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第18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立体定向放射(SRT)治疗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59例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给予SRT治疗... 目的:观察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立体定向放射(SRT)治疗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59例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给予SRT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比较两组近、远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79%(2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SRT相比,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SRT治疗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可获得较好的近、远期效果,且安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 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 立体定向放射
下载PDF
3089例全身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伽玛刀/X刀)治疗效果 被引量:14
20
作者 梁军 赵品婷 +6 位作者 邵秋菊 梁昉 周惠敏 尹永信 韩益民 高宏 袁慧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9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刀/X刀)和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8月,应用γ刀/X刀治疗全身肿瘤4030例。随访了2005年8月前满1年的3089例,治疗前随机分组,γ刀组1935例,肿瘤病灶2903个,剂量分割采用36-45Gy/6-1... 目的: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刀/X刀)和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8月,应用γ刀/X刀治疗全身肿瘤4030例。随访了2005年8月前满1年的3089例,治疗前随机分组,γ刀组1935例,肿瘤病灶2903个,剂量分割采用36-45Gy/6-12f;X刀组1154例,肿瘤病灶1616个,剂量分割为36-45Gy/8-15f。结果:总的1年局部控制率(CR+PR)达91.7%;临床获益率(CBR)90.9%;γ刀组和X刀组之间局控率和CBR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各部位肿瘤在放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头颈、胸部肿瘤部分出现咳嗽、咽痛、进食不适;部分腹部肿瘤出现轻度恶心、呕吐,无严重肝功能损伤;放射性肺炎8.1%(132/1639)、放射性食道炎1.2%(19/1639)、放射性肠炎5.0%(39/782),两组放疗反应无明显差异,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大多数患者均能完成放射治疗。结论:全身γ刀和X刀治疗恶性肿瘤,局控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对早期肿瘤能达到根治,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