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8基因转导乳腺癌细胞肿瘤原性的改变及抗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韩明勇 刘奇 +2 位作者 唐步坚 邓砚 曹明峰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14-717,共4页
目的:建立转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的乳腺癌细胞株Bcap37细胞,并探讨IL-18基因转导后Bcap37细胞肿瘤原性的改变和抗瘤作用。方法:将携带人IL-18的质粒pcDNA3.1-IL-18转导入人乳腺癌细胞系Bcap37细胞中,通过药物G418进行筛选,采用RT... 目的:建立转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的乳腺癌细胞株Bcap37细胞,并探讨IL-18基因转导后Bcap37细胞肿瘤原性的改变和抗瘤作用。方法:将携带人IL-18的质粒pcDNA3.1-IL-18转导入人乳腺癌细胞系Bcap37细胞中,通过药物G418进行筛选,采用RT-PCR和ELISA法对IL-18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裸鼠致瘤实验观察肿瘤原性的改变;观察灭活后Bcap37-IL-18细胞的抗瘤作用。结果:IL-18基因成功转导入Bcap37细胞中并能顺利表达;RT-PCR电泳结果显示IL-18基因在mRNA水平有表达;ELISA结果显示,106个转导细胞在24 h内分泌IL-18的含量是(126.3±4.5)pg;空载体转染的细胞未检测到IL-18;裸鼠致瘤实验表明,接种Bcap37-IL-18细胞的裸鼠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Bcap37组和Bcap37-pCDNA3.1组;抗瘤实验结果显示,放射灭活的Bcap37-pcDNA3.1细胞和Bcap37-IL-18细胞免疫接种裸鼠后,再接种Bcap37细胞于裸鼠左侧背部皮下。肿瘤长出的时间Bcap37-IL-18细胞免疫接种组比Bcap37-pCDNA3.1细胞免疫接种组明显延长,且肿瘤的体积Bcap37-IL-18细胞免疫接种组比Bcap37-pCDNA3.1细胞免疫接种组小。结论:IL-18基因能成功的整合到Bcap37细胞基因组中,且在转导的肿瘤细胞中持续表达;IL-18基因转染降低了Bcap37细胞的肿瘤原性;IL-18基因修饰的Bcap37细胞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乳腺肿瘤 肿瘤细胞 转染 肿瘤原性
下载PDF
IL-18基因转染大肠癌细胞及对其肿瘤原性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明明 黎莉 +3 位作者 许继映 王东芳 韩明勇 苏忠学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10期761-765,共5页
目的:建立转染人白细胞介素-18(hIL-18)基因的大肠癌细胞株,并研究IL-18基因转染后SW480细胞肿瘤原性的改变。方法:将携带hIL-18的质粒pcDNA3.1-hIL-18转导入人大肠癌细胞系SW480细胞中,通过药物G-418进行筛选,利用RT-PCR和ELISA法对IL... 目的:建立转染人白细胞介素-18(hIL-18)基因的大肠癌细胞株,并研究IL-18基因转染后SW480细胞肿瘤原性的改变。方法:将携带hIL-18的质粒pcDNA3.1-hIL-18转导入人大肠癌细胞系SW480细胞中,通过药物G-418进行筛选,利用RT-PCR和ELISA法对IL-18的表达进行检测;通过裸鼠致瘤实验观察肿瘤原性的改变。结果:IL-18基因成功转导入SW480细胞中并能顺利表达;RT-PCR电泳结果显示IL-18基因在mRNA水平有表达;ELISA结果显示,106个转染细胞在24 h内分泌IL-18的含量是(145.71±4.42)pg;空载体转染的细胞未检测到hIL-18;生长曲线显示转染hIL-18基因后的细胞生长明显减慢;黏附曲线显示SW480-hIL-18组的黏附率在各个时相点均明显升高,而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致瘤实验表明,接种SW480-hIL-18细胞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SW480组和SW480-pcDNA3.1组;抗瘤实验结果显示,放射灭活的SW480-pcDNA3.1细胞和SW480-hIL-18细胞免疫接种裸鼠后,再接种SW480细胞于裸鼠左侧背部皮下,SW480-hIL-18细胞免疫接种组肿瘤长出的时间比SW480-pcDNA3.1细胞免疫接种组明显延长,并且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SW480细胞免疫接种组。结论:hIL-18基因能成功整合到SW480细胞基因组中,并且能在转染的肿瘤细胞中持续表达。hIL-18基因转导后的SW480细胞生长受到抑制,黏附能力增强h,IL-18基因转染降低了SW480细胞的肿瘤原性;hIL-18基因修饰的SW480细胞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为大肠癌基因工程肿瘤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结直肠肿瘤 细胞系 肿瘤 转染 肿瘤原性
下载PDF
hIL-18基因转导人肺癌细胞及其肿瘤原性的研究
3
作者 韩明勇 刘奇 +2 位作者 唐步坚 邓砚 曹明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2期1-2,共2页
目的建立人白细胞介素-18(h IL-18)基因转导的肺癌细胞株,并研究其肿瘤原性。方法将携带h IL-18的质粒pcDNA 3.1-h IL-18转导入人肺癌细胞系PG细胞中,G-418进行筛选,采用RT-PCR和EL ISA法检测转导的PG细胞h IL-18的表达水平;将转导的PG... 目的建立人白细胞介素-18(h IL-18)基因转导的肺癌细胞株,并研究其肿瘤原性。方法将携带h IL-18的质粒pcDNA 3.1-h IL-18转导入人肺癌细胞系PG细胞中,G-418进行筛选,采用RT-PCR和EL ISA法检测转导的PG细胞h IL-18的表达水平;将转导的PG细胞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观察成瘤情况。结果h IL-18基因成功转入PG细胞中并顺利表达;h IL-18基因在mRNA水平有表达;106个转导细胞在24 h内分泌h IL-18的水平为(186.3±15.7)pg;空载体转染细胞未检测到h IL-18;裸鼠接种h IL-18基因转导的肿瘤细胞后无肿瘤长出。结论h IL-18基因转导的PG细胞肿瘤原性下降,可作为治疗肺癌的肿瘤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介素-18 肿瘤 转染 肿瘤原性
下载PDF
BHK21─C13、F81、MDCK、Vero四株细胞系肿瘤原性试验
4
作者 陈向经 刘桂芳 张瑞婷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11,共3页
BHK21─C13、F81、MDCK、Vero四株细胞系肿瘤原性试验陈向经,刘桂芳,张瑞婷(中国兽药监察所,北京100081)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对传代细胞底物用于生产生物制品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在以后的几十年中... BHK21─C13、F81、MDCK、Vero四株细胞系肿瘤原性试验陈向经,刘桂芳,张瑞婷(中国兽药监察所,北京100081)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对传代细胞底物用于生产生物制品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传代细胞因其成本低廉,对诸多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使代细胞 肿瘤原性试验
下载PDF
Vero细胞致肿瘤原性的研究
5
作者 李冰洁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8期157-158,共2页
目的:通过对生产疫苗所用的细胞系进行的致肿瘤原性实验,确定160代以内的Vero细胞可安全用于生产。方法:用Vero细胞和Hela细胞接种裸鼠,观察肿瘤的发生情况。结果:Vero细胞实验组裸鼠注射部位、肺部组织、肝脏组织均未见肿瘤组织发生;H... 目的:通过对生产疫苗所用的细胞系进行的致肿瘤原性实验,确定160代以内的Vero细胞可安全用于生产。方法:用Vero细胞和Hela细胞接种裸鼠,观察肿瘤的发生情况。结果:Vero细胞实验组裸鼠注射部位、肺部组织、肝脏组织均未见肿瘤组织发生;Hela细胞对照组的10只裸鼠全部有肿块形成,致癌致瘤率为10/10(100%)。结论:Vero细胞系非致瘤性细胞系,符合我国对疫苗生产所用细胞的要求,其在160代以内可安全用于疫苗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O细胞 HELA细胞 肿瘤原性 研究
下载PDF
Ern1调控肿瘤免疫原性机制的初步探索
6
作者 李莫寒 夏琳 马瑜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7-904,共8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跨膜蛋白IRE1(由Ern1编码)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和成瘤性的影响与机制。方法:挖掘肿瘤公共数据库中ERN1表达水平和患者生存的关联性。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小鼠肿瘤细胞系MCA205和TC-1的Ern1基因,借助CCK-8、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内质网跨膜蛋白IRE1(由Ern1编码)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和成瘤性的影响与机制。方法:挖掘肿瘤公共数据库中ERN1表达水平和患者生存的关联性。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小鼠肿瘤细胞系MCA205和TC-1的Ern1基因,借助CCK-8、流式细胞术、ELISA、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皮下植瘤、预免疫-再刺激等实验分析Ern1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和体内成瘤能力、浸润肿瘤的免疫细胞比例、衣霉素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抗肿瘤效应T细胞活化的影响,比较Ern1^(-/-)肿瘤在正常小鼠和Ifnar^(-/-)小鼠体内生长速度的差异。结果:对多个癌种而言,肿瘤组织ERN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时间呈负相关。虽然敲除Ern1不影响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但其在正常小鼠皮下的成瘤能力大幅降低,甚至会自发消退。与野生型相比,Ern1^(-/-)肿瘤内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CD4^(+)T细胞浸润减少。衣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后,Ern1^(-/-)细胞死亡更多,虽然其HMGB1释放和钙网蛋白暴露有所减少,但IFN-α/β分泌增多,能更强地激活效应T细胞分泌IFN-γ。与正常小鼠相比,Ifnar^(-/-)免疫缺陷小鼠体内Ern1^(-/-)肿瘤生长速度显著加快。结论:Ern1缺失可促进内质网应激肿瘤细胞的Ⅰ型干扰素应答,增强其免疫原性,促进抗肿瘤T细胞分泌IFN-γ,阻碍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折叠蛋白反应 肿瘤免疫原性 干扰素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反义IGF-I基因对人7402肝癌细胞肿瘤免疫原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力 王小宁 李树浓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85-288,共4页
本研究利用基因治疗方法中的反义技术,通过脂质体包裹反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基因导入人7402肝癌细胞株,研究肿瘤细胞表面MHC分子的表达和其对LA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反义IGF-I基因转染的人7402肝癌细胞,经潮霉素筛选后,... 本研究利用基因治疗方法中的反义技术,通过脂质体包裹反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基因导入人7402肝癌细胞株,研究肿瘤细胞表面MHC分子的表达和其对LA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反义IGF-I基因转染的人7402肝癌细胞,经潮霉素筛选后,Northern Blot分析显示反义IGF-I RNA表达阳性,MHC Ⅰ类和Ⅱ类抗原的表达水平高于亲本7402细胞。LAK细胞对反义IGF-I基因转染的人7402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亲本7402细胞组(P<0.05)。说明反义IGF-I基因转移至该肝癌细胞,可提高肿瘤的MHC Ⅰ类和Ⅱ类分子的表达,显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增强,并可提高LAK细胞对其杀伤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IGF-I基因 人7402肝癌细胞 肿瘤免疫原性 影响
下载PDF
骨转移性肿瘤的CT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德培 丁莹莹 +1 位作者 徐敏 苏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77-379,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继发原性肿瘤 CT 诊断
下载PDF
全胸腹段食管切除术治疗双原性食管癌10例
9
作者 郑育举 袁忠祥 +1 位作者 林开荣 李绍金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原性食管肿瘤 全胸腹段食管切除术 疗效
下载PDF
ATF6对骨肉瘤MCA205细胞免疫原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恩厚 李莫寒 +2 位作者 李培培 夏琳 马瑜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4-723,共10页
目的:探讨活化转录因子6(ATF6)对骨肉瘤细胞MCA205免疫原性的影响,初步解析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MCA205细胞的Atf6基因,借助CCK-8实验、细胞能量代谢检测、流式细胞术、ATP检测试剂盒、干扰素刺激响应元件(ISRE)-... 目的:探讨活化转录因子6(ATF6)对骨肉瘤细胞MCA205免疫原性的影响,初步解析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MCA205细胞的Atf6基因,借助CCK-8实验、细胞能量代谢检测、流式细胞术、ATP检测试剂盒、干扰素刺激响应元件(ISRE)-荧光素酶报告细胞实验和qPCR法分别检测野生型(WT)和Atf6^(-/-)MCA205细胞在PBS或衣霉素(Tm)处理后的活力、线粒体耗氧速率(OCR)和胞外酸化速率(ECAR)、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和细胞膜通透性、胞内钙离子动员、胞内外ATP浓度、IFN-a/β分泌和干扰素刺激基因(ISG)的表达水平。在免疫系统健全的小鼠皮下接种WT或Atf6^(-/-)MCA205细胞,比较两者的成瘤速度、肿瘤组织基因转录图谱、局部抗肿瘤效应T细胞活化有无差异。将WT和Atf6^(-/-)MCA205细胞分别接种于nu/nu小鼠背部两侧皮下,或将Atf6^(-/-)MCA205细胞分别接种于免疫系统健全小鼠和Ifnar^(-/-)小鼠皮下,记录肿瘤生长曲线。分别用Tm预处理的WT和Atf6^(-/-)MCA205细胞对na?ve小鼠(未经免疫刺激的小鼠)进行初次免疫,使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发生初次活化(prime),随后收集引流淋巴结细胞并进行体外再刺激(boost),分析特异性T细胞再次活化有无差异。按照不同的效靶比,将NK细胞与染料标记的WT和Atf6^(-/-)MCA205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杀伤情况。结果:PBS或Tm处理后,WT和Atf6骨肉瘤细胞活力和增殖、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离子霉素触发的胞内钙离子动员、胞内外ATP和IFN-a/β分泌均无显著差异。Tm处理后,Atf6细胞死亡比例低于WT细胞(P<0.01)。在免疫系统健全的小鼠体内,Atf6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WT肿瘤(P<0.05)。然而,在缺乏T细胞的nu/nu小鼠体内,两种肿瘤生长速度的差异显著缩小。与免疫系统健全的小鼠相比,Ifnar^(-/-)小鼠体内Atf6肿瘤的生长速度略快(P<0.05)。Atf6肿瘤内免疫应答相关基因的表达、效应T细胞的活化均显著高于WT肿瘤(P<0.05)。与WT MCA205细胞相比,Atf6^(-/-)MCA205细胞与NK细胞共培养后死亡比例更高(P<0.05)。在Tm刺激后,Atf6^(-/-)MCA205细胞比WT细胞表达更多的Irf3和Irf7,前者在prime-boost实验中可刺激T细胞分泌更多的IFN-γ。结论:阻断ATF6信号通路能显著增强MCA205细胞的免疫原性,促进免疫监视,阻碍肿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CA205细胞 未折叠蛋白反应 肿瘤免疫原性 活化转录因子6 干扰素 T细胞 NK细胞
下载PDF
小肠多原性低分化腺癌并穿孔1例
11
作者 陈广流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3-223,共1页
关键词 小肠肿瘤原性低分化腺癌 穿孔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免疫原性热休克蛋白-70在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结肠直肠癌中的过度表达
12
作者 Banerjea A. Feakins R.M. +1 位作者 Nickols C.D. 王晓君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5期25-26,共2页
PURPOSE: Colorectal cancers that display high-degree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mproved prognosis and evidence of an activated host immune response. Molecular analyses have suggested that heat ... PURPOSE: Colorectal cancers that display high-degree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mproved prognosis and evidence of an activated host immune response. Molecular analyses have suggested that heat shock proteins, a family of proteins that have key immunologic functions, are upregulated in these cancers. We aimed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s 70 and 110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survival, and other clinicopathologic parameters. METHODS: Twenty-six colorectal cancers that displayed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were matched by age, stage, and site in the colorectum to 26 microsatellite-stable cancers.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expression of both markers. RESULTS: The microsatellite-unstable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e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than the microsatellite-stable group (P = 0.006), and patients undergoing curative resections for unstable cancers had improved prognosis compared with their stable counterparts (P = 0.026). Significantly, in a multivariate survival analysis, low or absent heat shock protein 70 expression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a poor outcome (P = 0.001). CONCLUSIONS:Heat shock protein 70 has known functions that promote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Its overexpression in colorectal cancers wit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ay be pivotal to explaining these tumors’ enhanced immunogenicity and improved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微卫星不稳定性 结肠直肠癌 肿瘤免疫原性 过度表达 HSP-70 直肠癌患者 免疫组化法检测 肿瘤免疫反应 预后不良
下载PDF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复发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城 尚攀峰 张彪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06-910,917,共6页
尿路上皮癌(UC)是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中排名第2位的恶性肿瘤,其中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约占5%~10%。有22%~47%的患者在根治术后出现膀胱内肿瘤复发(IVR)。本文就UTUC行根治术后IVR的机制、特征、相关危险因素、术后定期膀胱监测、诊... 尿路上皮癌(UC)是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中排名第2位的恶性肿瘤,其中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约占5%~10%。有22%~47%的患者在根治术后出现膀胱内肿瘤复发(IVR)。本文就UTUC行根治术后IVR的机制、特征、相关危险因素、术后定期膀胱监测、诊断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等作一综述,以期助益于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膀胱内复发 危险因素 膀胱灌注 原性发膀胱肿瘤
下载PDF
低免疫原性肿瘤可诱导调节性T细胞增生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艳 周乐 +2 位作者 耿宜平 司履生 王一理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83-587,共5页
目的以小鼠低免疫原性瘤细胞和高免疫原性瘤细胞与同系脾细胞混合培养为肿瘤免疫体外模型,研究培养后的脾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的分布,揭示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3种不同高低免疫原性瘤细胞与同系脾细胞混合培养,建立... 目的以小鼠低免疫原性瘤细胞和高免疫原性瘤细胞与同系脾细胞混合培养为肿瘤免疫体外模型,研究培养后的脾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的分布,揭示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3种不同高低免疫原性瘤细胞与同系脾细胞混合培养,建立模拟肿瘤免疫的体外模型,以放射性核素掺入法检测混合培养后的脾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TR、CD4(+)干扰素(IFN)γ(+)以及CD4(+)白细胞介素(IL)10(+)T细胞分布状况,ELISA法检测混合脾细胞和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10水平。结果高免疫原性瘤细胞FBL3或H22刺激的同系脾细胞增殖指数较低免疫原性瘤细胞D5刺激的同系脾细胞要高,分别高3倍(D5∶FBL3=4.94∶12.20)和10倍(D5∶H22=4.94∶44.60),而3种瘤细胞刺激的同种脾细胞其增殖指数均较相应的肿瘤免疫组要高(D51.9倍,FBL32.1倍,H221.1倍)。在与低免疫原性瘤细胞D5混合培养的同系脾细胞中,与高免疫原性瘤细胞FBL3或H22相比,含更多的TR(D5∶H22P<0.05)和CD4+IL10+细胞(D5∶FBL3P<0.01,D5∶H22P<0.01),上清液中含更高水平的IL10(P<0.01,P<0.01),而IFNγ水平很低(P<0.01,P<0.01)。结论低免疫原性肿瘤可诱导TR细胞的增生,TR细胞在肿瘤免疫逃逸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免疫原性肿瘤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增生 肿瘤逃逸 免疫学
原文传递
肾癌PD-1/PD-L1的作用及抗体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冰 张建军 瞿海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85-1887,共3页
肾细胞癌虽具有肿瘤免疫原性,但其可诱导树突状细胞分化,并诱导T细胞产生耐受肿瘤的相关基因,从而使得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功能受损。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如PD-1抗体,能显著增强抗肿瘤免疫功能。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ISHIDA等在1... 肾细胞癌虽具有肿瘤免疫原性,但其可诱导树突状细胞分化,并诱导T细胞产生耐受肿瘤的相关基因,从而使得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功能受损。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如PD-1抗体,能显著增强抗肿瘤免疫功能。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ISHIDA等在1992年发现的一种免疫抑制性受体,属于CD28/CTLA-4家族,可调节抑制性信号,在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活化的效应阶段发挥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CD28/CTLA-4 抗体 肿瘤免疫功能 免疫抑制性受体 肿瘤免疫原性 T细胞活化 治疗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Prospective Outcome of Re-resection for Recurrent Live Cancer and Extrahepatic Metastases,a Follow-up of 267\Cass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汉 吴孟超 +3 位作者 罗祥基 杨业发 尉公田 胡雷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3年第1期2-9,58,共9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ospective outcome and summarize experience in re-resection for recurrent liver cancer and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67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primary liver c...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ospective outcome and summarize experience in re-resection for recurrent liver cancer and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67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primary liver cancer (PLC) after re-resection from January 1960 to July 200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hepatectomy was performed on 205 cases, resection of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on 51 cases and combined resection of recurrent liver cancer and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on 11 cases. Th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operation type and survival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ypes of liver re-resection included left lateral lobectomy in 11.2% of patients, hemihepatetomy and extended hemi-hepatectomy in 4.4%, local radical resection in 68.3%, other subsegmentectomy in 17.1%. The peak recurrence rate (64.4%) occurred at 1–2 years. The overall 1-, 3, 5- and 10-year survival rates after second resection were 81.0%, 40.3%, 19.4% and 9.0% respectively, while they were 77.5%, 29.8%, 13.2% and 6.61% respectively after the third resection.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44 months. The re-resection with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also provided the possibility of longer survival.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ubsegmentectomy and local excision is appropriate for the hepatic repeat resection. The peak recurrence may be correlated with portal thrombus and operative factor. The re-resection can be indicated not only in intrahepatic recurrent metastases but also in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in selected patients. Re-resection has become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recurrence of PLC, as neither chemotherapy nor other nonsurgical therapies can achieve such favorable results. Key words prospective outcome - re-resection - primary liver cancer - recurrence -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pective outcome re-resection primary liver cancer recurrence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下载PDF
Clinical Experience of 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 Report of 600 Cases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凛 李涛 +1 位作者 李荣 石怀银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5年第4期206-208,共3页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for 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 (PRPT) an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utcome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The data of 600 cases of PRPT in General H...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for 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 (PRPT) an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utcome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The data of 600 cases of PRPT in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Of 600 cases of PRPT, 546 were surgically treated. Among theme 369 were malignant and 177 benign. 366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month to 15 years. The 1-years 3-year, and 5-year survival rate in the patients subject to complete resection was 90.5%, 73.2% and 53.6%, respectively, and that in incomplete resection patients was 70.6%, 32.0%, 5.7% respectively (P〈0.01). The Cox multi-various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showed completeness of tumor resection, sex and histologic type were associated closely with local recurrence. Conclusion: Sufficient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nd complete tumor resection play important roles for reducing recurrence and improving survi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roperitoneal neoplasms 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RECURRENCE
下载PDF
p16蛋白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
18
作者 钟鸣 王洁 +1 位作者 王兆元 蒋立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7-188,194,共3页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AB)星网状层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特点 ,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 p16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0例AB ,其中原发 17例 ,复发 16例 ,恶变 7例。此外用口腔粘膜鳞癌 4例 ,淋巴结转移癌 2...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AB)星网状层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特点 ,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 p16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0例AB ,其中原发 17例 ,复发 16例 ,恶变 7例。此外用口腔粘膜鳞癌 4例 ,淋巴结转移癌 2例 ,基底细胞癌 7例作对照观察。结果 :40例AB的 p16蛋白的缺失率为 5 2 .5 % ,其中 ,原发AB 2 9.4% ,复发AB 6 2 .5 % ,恶变AB 85 .7%。 3组间P <0 .0 5。p16蛋白多在已发生角化的上皮样细胞当中有弱表达 ,但在星网状层中原始胚胎样细胞多表达为阴性。结论 :AB的发生与 p16蛋白的缺失有关。随着复发与恶变的变化 ,p16蛋白缺失率增加 (P <0 .0 5 ) ,具有显著性意义。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蛋白 成釉细胞瘤 原性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华蟾毒精对B16及RMA-S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张瑾 史祺云 +3 位作者 程莎 曹淑芳 常豪 宋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5,共5页
试验旨在考察华蟾毒精(CBG)单体对B16和RMA-S细胞MHC-Ⅰ类分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表面MHC-Ⅰ分子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 试验旨在考察华蟾毒精(CBG)单体对B16和RMA-S细胞MHC-Ⅰ类分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表面MHC-Ⅰ分子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蛋白酶体相关基因(LMP2、LMP7)和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TAP1、TAP2)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CBG对B16和RMA-S细胞MHC-Ⅰ表达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高浓度CBG可不同程度提高LMP2、LMP7、TAP1、TAP2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BG可能具有通过上调LMP2、LMP7、TAP1、TAP2基因表达水平来增强肿瘤自身免疫原性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毒精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 肿瘤免疫原性
下载PDF
B7基因转导非免疫原性肿瘤B16并联合应用IFN-γ的抗肿瘤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述凌 张叔人 +4 位作者 王冬梅 马文波 周春霞 曲平 张友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索非免疫原性肿瘤的免疫基因治疗。方法将B71基因导入非免疫原性肿瘤细胞B16,在体外经IFNγ处理后,观察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变化,以及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成瘤性。结果单独B7基因转导的B7+B16在小鼠体内... 目的探索非免疫原性肿瘤的免疫基因治疗。方法将B71基因导入非免疫原性肿瘤细胞B16,在体外经IFNγ处理后,观察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变化,以及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成瘤性。结果单独B7基因转导的B7+B16在小鼠体内持续生长。体外用IFNγ处理肿瘤细胞,可明显增加细胞表面MHCI类分子的表达,与B7-B16比较,B7+B16在小鼠体内的成瘤性明显降低。结论单独B7基因导入并表达,不能改变B16在体内恶性增殖的特性。同时提高细胞表面B7与MHCI分子的表达,两者可协同发挥作用,诱发肿瘤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非免疫原性肿瘤 B7-1基因 干扰素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