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透明细胞变异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李育刚 罗艳 许晴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 探讨胰腺透明细胞变异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clear cell variant of 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ccS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ccSPN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vimentin、CD10、β-catenin... 目的 探讨胰腺透明细胞变异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clear cell variant of 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ccS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ccSPN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vimentin、CD10、β-catenin、CD56、Syn、CgA、E-cadherin、Ki-67的表达,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54岁,以腹部疼痛为首发症状,MRI示胰体尾部占位伴钙化。镜下见肿瘤界尚清,瘤细胞体积小,形态温和,呈巢状或小梁状排列,大部分胞质内含大小不等的空泡或胞质完全空泡化,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未见明确核分裂象。瘤组织被透明变的间质分隔,局部黏液样变。免疫表型:vimentin、CD10、β-catenin、CD56、Syn均阳性,CK、E-cadherin、CgA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2%。结论 ccSPN是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一种罕见变异型,行影像学检查,并尽早手术切除及长期随访是疾病诊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透明细胞变异型-假乳头状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患者来源腮腺多形性腺瘤类器官模型构建和组织学与功能初步表征
2
作者 陈雨鑫 王若雨 +3 位作者 王秋旭 廉瑞青 王玉娥 梁珊珊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4-609,共6页
目的构建患者来源腮腺多形性腺瘤(PA)类器官模型,并对其组织学、相关标志物和功能进行初步表征。方法收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术中取材新鲜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头颈部肿瘤类器官培养体系进行体外培养,构建腮腺PA类器官。观... 目的构建患者来源腮腺多形性腺瘤(PA)类器官模型,并对其组织学、相关标志物和功能进行初步表征。方法收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术中取材新鲜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头颈部肿瘤类器官培养体系进行体外培养,构建腮腺PA类器官。观察PA类器官的体外生长情况并进行光镜拍摄。对培养成功的类器官进行传代和冻存,并对冻存的PA类器官进行复苏再培养,观测其活性和PA类器官再形成能力。对比患者来源组织,对PA类器官进行组织学表征,相关标志和功能蛋白进行表征与检测,评价PA类器官对来源组织的复现性。结果构建的腮腺PA类器官形成紧实致密球状结构,HE染色提示类器官与其来源组织形态相似,免疫组化可见类器官及其来源肿瘤组织钙调蛋白、细胞角蛋白7、上皮膜抗原胞质阳性,提示类器官与其来源组织的病理学特征一致;PA类器官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及淀粉酶消化后PAS染色呈阳性,阳性着色位于类器官球体内部及外周,提示PA类器官具有类似于腮腺的分泌功能。结论成功构建患者来源PA类器官,该模型在组织形态和标志物上可高度复现来源组织情况,并具有黏液分泌的生物学功能,是研究腮腺肿物发生发展的良好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腺瘤 多形 体外三维培养 组织学表征 肿瘤异型性
原文传递
40例膀胱内异常新生物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黄茂实 《自贡医药》 1993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异型性 膀胱肿瘤 异常新生物
下载PDF
Refined mapping of loss of heterozygosity on 1q31.1-32.1 in 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 被引量:1
4
作者 Chong-Zhi Zhou Guo-Qiang Qiu +5 位作者 Jun-wei Fan Xiao-Liang Wang Hua-Mei Tang Li Huang Yu-Hao Sun Zhi-Hai Pe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582-1587,共6页
AIM: To explore precise deleted regions and screen the candidate tumor suppressor genes related to 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 METHODS: Six markers on 1q31.1-32.1 were chosen. These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 AIM: To explore precise deleted regions and screen the candidate tumor suppressor genes related to 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 METHODS: Six markers on 1q31.1-32.1 were chosen. These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in 83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tumor and normal DNA were analyzed via PCR. PCR products were electrophoresed on an ABI 377 DNA sequencer. Genescan 3.1 and Genotype 2.1 software were used for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scanning and analysis. Comparison between LOH frequency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was performed by χ2 test. RESULTS: 1q31.1-32.1 exhibited higher LOH frequency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The average LOH frequency of 1q31.1-32.1 was 23.0%, wi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36.7% (18/49) at D1S2622, and the lowest of 16.4% (11/67) at D1S412, respectively. A minimal region of frequent deletion was located within a 2 cM genomic segment at D1S413-D1S2622 (1q31.3-32.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LOH of each marker on 1q31.1-32.1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patient sex, age, tumor size, growth pattern or Dukes stage), which indicated that on 1q31.1-32.1, LOH wa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all kinds of 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 CONCLUSION: Through our refined deletion mapping,the critical and precise deleted region was located within 2 cM chromosomal segment encompassing 2 loci (D1S413, D1S2622).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LOH and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in 1q31.1-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 Loss of heterozygosity Tumor suppressor genes 1q31.1-32.1
下载PDF
乳腺癌类器官放射生物学模型初步研究
5
作者 栗丽 韩中斌 +2 位作者 陈宏甡 梁珊珊 王若雨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6-561,共6页
目的构建乳腺癌类器官培养体系并对其进行组织学表征与初步放射生物学特征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细胞系和肿瘤组织细胞形成乳腺癌类器官,对其进行组织结构表征并利用Ki-67、ER、PR、Her2指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三阴性... 目的构建乳腺癌类器官培养体系并对其进行组织学表征与初步放射生物学特征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细胞系和肿瘤组织细胞形成乳腺癌类器官,对其进行组织结构表征并利用Ki-67、ER、PR、Her2指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组织及乳腺癌细胞系形成的类器官进行4、8Gy照射处理,观测照射后0、24、48、96h的乳腺癌类器官个数以及直径变化来评估放射对类器官的杀伤情况。结果乳腺癌细胞系和患者来源组织在6d左右形成类器官结构;HE染色显示微结构,标志物表达具有空间异质性,肿瘤来源类器官与原组织的标志物表达具有相似性;照射处理MCF-7乳腺癌类器官后,生长停滞,部分形成的类器官崩解消失,48~96h,逐渐恢复增殖趋势;MDA-MB-231乳腺癌类器官呈现辐射耐受和生长停滞,但结构没有明显改变,96h仍未观察到恢复趋势;选取的三阴性患者组织来源的类器官也呈现辐射耐受,照射后类器官仍持续生长且结构没有明显改变,但生长趋势明显小于未照射组。结论不同来源与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细胞经体外培养形成的乳腺癌类器官具有微结构与异质性,可以反映来源组织标志物表达情况并展现不同的放射抵抗能力,三阴性乳腺癌来源的类器官更加耐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类器官 患者来源类器官模型 放射抵抗 肿瘤异型性
原文传递
强激光质子束应用于生物组织透视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昌军 彭永进 +4 位作者 刘玉玲 王光昶 梁栋 张建炜 郑志坚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17-120,175,共5页
目的肿瘤细胞异型性的准确识别是恶性肿瘤得到早期发现、确诊和治疗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强激光质子束对细胞样品透视成像技术"观测肿瘤细胞异型性的新途径,并以蚂蚁作为生物样本进行初步观察。方法基于上述质子透视成... 目的肿瘤细胞异型性的准确识别是恶性肿瘤得到早期发现、确诊和治疗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强激光质子束对细胞样品透视成像技术"观测肿瘤细胞异型性的新途径,并以蚂蚁作为生物样本进行初步观察。方法基于上述质子透视成像技术,拟使用FLUKA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程序,依据强激光质子束的特点,对质子透视成像进行定量的模拟研究,分析影响质子透视成像的主要因素,并以蚂蚁作为样品,用皮秒激光脉冲辐照固体靶,在靶背表面产生高能质子束透视生物样品成像。结果实验测量得到了三种质子束空间分布,圆盘结构、中心成丝结构和环状结构。通过实验验证可获取清晰的,视场适中可达mm级,空间分辨适中可达1μm,并具有密度分辨力的二维蚂蚁透视图像。结论强激光质子束透视成像具有较好的视场,较高的对比度,适合的空间和密度分辨力的二维透视图像,为肿瘤细胞分析上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异型 激光质子束 质子透视成像 细胞早期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