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唑来膦酸联合微波消融手术对骨巨细胞瘤患者肿瘤血运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时光 田振兴 于继超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3期56-60,共5页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联合微波消融手术对骨巨细胞瘤(GCTB)患者肿瘤血运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鲁西南医院骨肿瘤科收治的120例GC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6)与观察组(n=64)。对照组行...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联合微波消融手术对骨巨细胞瘤(GCTB)患者肿瘤血运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鲁西南医院骨肿瘤科收治的120例GC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6)与观察组(n=64)。对照组行微波消融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血运状况、恢复状况评分、骨关节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9%,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灶CT值强化率均低于治疗前,病灶微血管密度(MVD)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管CT值强化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病灶CT值强化率低于对照组,病灶MVD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管CT值强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ST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MSTS、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活动度(ROM)、Enneking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微波消融手术治疗GCTB疗效显著,可降低肿瘤的血运状况,抑制其生长,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组织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微波消融手术 骨巨细胞瘤 肿瘤血运功能 关节功能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的肿瘤血运变化与地舒单抗用药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勇昆 黄真 +3 位作者 苏永彬 徐海荣 刘巍峰 牛晓辉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评价地舒单抗治疗骨巨细胞瘤后,肿瘤血运随时间的变化特点以及与用药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地舒单抗治疗的骨巨细胞瘤患者38例。地舒单抗120mg皮下注射,每4周1次,初次用药后第8天和第15天各增加1次用药... 目的评价地舒单抗治疗骨巨细胞瘤后,肿瘤血运随时间的变化特点以及与用药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地舒单抗治疗的骨巨细胞瘤患者38例。地舒单抗120mg皮下注射,每4周1次,初次用药后第8天和第15天各增加1次用药。患者在地舒单抗用药前和用药后不同时间(第1、3、6个月)分别接受相同肿瘤部位的增强CT检查,测量平扫CT值和增强CT值,并计算肿瘤部位的CT强化率。分析肿瘤的CT强化率随用药时间的变化特点。结果地舒单抗用药前病灶的平扫和增强CT值的平均值分别为(42.5±9.9)HU和(95.6±24.4)HU,平均强化率为2.25±0.62。用药前骶骨或骨盆病灶的强化率显著高于肢体病灶的CT强化率(P=0.007)。用药后第1、3、6个月的肿瘤平均强化率分别为1.64±0.42,1.43±0.40和1.38±0.36。用药后平均每月CT强化率降低情况如下:用药第1个月平均降低0.61(27.1%),第2~3个月平均每月降低0.105(4.65%),第4~6个月平均每月降低0.025(1.15%)。用药3个月以后,病灶的强化率无显著降低(P>0.05)。用药后第1、3、6个月的骶骨或骨盆与肢体骨肿瘤的平均强化率分别为1.75±0.42和1.28±0.23(P=0.005),1.49±0.41和1.34±0.32(P=0.226),1.41±0.35和1.33±0.30(P=0.229)。用药1个月后CT强化率的降低程度与初始CT强化率显著相关(r=0.619,P=0.000)。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P=0.000),MSTS功能评分显著提高(P=0.000)。5例患者出现轻度低钙血症,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术前应用地舒单抗辅助治疗骨巨细胞瘤,可以降低肿瘤组织的血运。在用药初期血运降低最为显著,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血运的降低程度逐渐缩小。不建议在术前应用地舒单抗时间过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地舒单抗 肿瘤血运 时间 相关性
下载PDF
颅内高血运肿瘤术前栓塞中Glubran胶的应用和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旭英 段传志 +5 位作者 李西锋 张炘 李铁林 李辉 李维 方钦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Glubran胶术前栓塞颅内高血运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2014年9例施行Glubran胶术前栓塞颅内高血运肿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总结其方法的安全性和效果。结果 9例颅内高血运肿瘤,3例达到100%栓塞,4例达到90%栓... 目的探讨Glubran胶术前栓塞颅内高血运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2014年9例施行Glubran胶术前栓塞颅内高血运肿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总结其方法的安全性和效果。结果 9例颅内高血运肿瘤,3例达到100%栓塞,4例达到90%栓塞,2例达到70%栓塞。9例患者栓塞术后均未见并发症出现,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Glubran胶对颅内高血运肿瘤栓塞是安全及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高肿瘤 术前栓塞 Glubran胶
下载PDF
微波热凝在颅内高血运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业 蔡华成 +1 位作者 石强 杨利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61-62,共2页
我科自1997年5月~1998年4月,利用微波多功能治疗机的热凝功能,辅助颅内高血运肿瘤的切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例,其中女6例、男3例;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者22岁,平均42.3岁.头痛7例,头昏8例,呕吐... 我科自1997年5月~1998年4月,利用微波多功能治疗机的热凝功能,辅助颅内高血运肿瘤的切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例,其中女6例、男3例;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者22岁,平均42.3岁.头痛7例,头昏8例,呕吐3例,癫痫4例,轻偏瘫5例,嗅觉丧失1例,精神异常3例,双侧视乳头水肿8例,一侧病理征阳性1例.肿瘤分类:血管网状细胞瘤1例(位于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8例(其中内皮细胞型5例,纤维母细胞型2例,血管瘤型1例;位于矢状窦旁2例,中央区矢状窦旁2例,矢状窦及大脑镰旁1例,嗅沟1例,大脑凸面2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头颅CT平扫及增强扫描和行脑血管造影检查.1.2 方法 采用成都锦江微波电器厂产品WB-100B型微波多功能治疗机.辐射器微波输出功率为5W~60W,治疗运行时间为1s~600s,输出功率及时间可事先预置.相关数据均在面板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颅内高肿瘤切除术 热凝功能 手术
下载PDF
立体定位放疗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何景良 刘晶磊 刘建裕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1期1361-1363,1399,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位放射治疗(SRT)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全脑血管造影诊断为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SRT组和联合组。采用RTOG 9508疗效评价标准... 目的探讨立体定位放射治疗(SRT)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全脑血管造影诊断为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SRT组和联合组。采用RTOG 9508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采用KPS评分标准评价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后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S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联合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S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联合组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S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RT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可以提高术后早期疗效,降低NIHSS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位放射治疗 管介入栓塞术 性脑恶性肿瘤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立体定位放射疗法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刚 黄圣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7期2901-2904,共4页
目的观察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立体定位放射疗法(SRT)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行SRT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立体定位放射疗法(SRT)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行SRT治疗,观察组采用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SRT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6个月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0.00%)高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率(50.00%)高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生存时间、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SRT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可提高疗效,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脑恶性肿瘤 立体定位放射疗法 管介入栓塞术 神经功能缺损 生活质量 预后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杜方雷 纪文军 马小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4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立体定向放射(SRT)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高血运性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SRT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立体定向放射(SRT)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高血运性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SRT治疗,研究组给予SRT辅助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78.05%,对照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1.22%,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SRT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介入栓塞疗法 立体定向放射法 性脑肿瘤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聂卫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3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究高血运性脑肿瘤患者运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运性脑肿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治疗)和对照... 目的:探究高血运性脑肿瘤患者运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运性脑肿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各75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7%)高于对照组(82.67%),(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较低(P<0.05)。结论:高血运性脑肿瘤患者运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治疗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管介入栓塞疗法 性脑肿瘤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子煜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第18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立体定向放射(SRT)治疗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59例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给予SRT治疗... 目的:观察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立体定向放射(SRT)治疗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59例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给予SRT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比较两组近、远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79%(2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SRT相比,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SRT治疗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可获得较好的近、远期效果,且安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脑部恶性肿瘤 管介入栓塞疗法 立体定向放射
下载PDF
经皮肝射频治疗肝癌22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军华 陈焕伟 +4 位作者 甄作均 苏树英 许卓明 费凛 计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1814-1816,共3页
目的:总结多弹头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2例32个肝癌病灶进行射频治疗,对射频前后肿瘤血运、坏死情况和肿瘤标志物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25/32个病灶完全坏死,7/32个病灶部分坏死,原肿瘤标志物升高者治疗后下降,与术前相比瘤... 目的:总结多弹头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2例32个肝癌病灶进行射频治疗,对射频前后肿瘤血运、坏死情况和肿瘤标志物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25/32个病灶完全坏死,7/32个病灶部分坏死,原肿瘤标志物升高者治疗后下降,与术前相比瘤体内血供不同程度减少甚至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多弹头电极射频治疗肝癌近期效果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射频治疗 肝癌 肿瘤标志物 肿瘤血运
下载PDF
术前应用地舒单抗对骨巨细胞瘤瘤体血运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勇昆 黄真 +4 位作者 丁宜 张文 徐海荣 刘巍峰 牛晓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67-671,共5页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地舒单抗治疗骨巨细胞瘤后,肿瘤血运变化的情况。方法 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共2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32.1 (18~48)岁。肿瘤部位包括:骶骨9例,桡骨4例,胫骨2例,肱骨2例,髂骨、坐骨、尺骨、股骨和...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地舒单抗治疗骨巨细胞瘤后,肿瘤血运变化的情况。方法 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共2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32.1 (18~48)岁。肿瘤部位包括:骶骨9例,桡骨4例,胫骨2例,肱骨2例,髂骨、坐骨、尺骨、股骨和腓骨各1例。对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组织学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比较用药前后的影像学和组织学变化评价地舒单抗治疗肿瘤后肿瘤血运的变化情况。用药前行肿瘤部位增强CT检查,地舒单抗治疗后每3个月行增强CT检查,比较用药前后的强化率的变化,并评价是否可行手术。对术前穿刺标本和术后病理标本进行微血管密度检测,评价用药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术前平均接受地舒单抗治疗5个月(中位4,范围3~12)。用药前和用药后血管的平均强化率分别为3.10和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肿瘤的平均CT强化率分别为2.01和1.43,用药后强化率显著降低(P=0.000)。用药前和用药后肿瘤的平均平扫CT值分别为46.2和93.1,用药后CT值显著升高(P=0.032)。骶骨或骨盆病例比四肢骨病例的强化率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12)。术后组织学检查显示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几乎消失,单核基质细胞明显减少,药物治疗后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降低(P=0.000)。结论骨巨细胞瘤接受地舒单抗治疗后,肿瘤的CT强化率显著降低,术后标本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降低,术前应用地舒单抗治疗可显著降低骨巨细胞瘤的肿瘤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肿瘤血运 管密度 强化率 地舒单抗
原文传递
神经介入技术在脑和脊髓富血运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附234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功 陈立军 +3 位作者 王明磊 徐斌斌 张荣 冷冰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技术在脑、脊髓富血运肿瘤(RVT)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集团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34例脑、脊髓RV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MRI...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技术在脑、脊髓富血运肿瘤(RVT)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集团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34例脑、脊髓RV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MRI、CT血管成像(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初步判断为可疑RVT。之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评估肿瘤的血运、动静脉走行及受累情况,对于符合栓塞指征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后行DSA评估血管栓塞效果,分为优、良、一般、差4个等级。术后1 d或6~9 d行肿瘤切除术。根据患者是否行介入治疗,分为介入治疗组和未介入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完全切除率。结果234例患者中,56例(23.9%)无需栓塞,178例(76.1%)需要栓塞,其中127例(71.3%)存在适合栓塞的血管,另51例(28.7%)则无适合的血管。127例患者的栓塞结果,其中34例(26.7%)为优,62例(48.8%)为良,26例(20.5%)为一般,5例(4.0%)为差;总体栓塞有效率为96.1%(122/127)。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为脑神经短暂性损伤,1例为卒中。234例患者中,127例为介入治疗组,107例为未介入治疗组;两组的性别、年龄、手术入路及病理学类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未介入治疗组比较,介入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分别为(571.3±100.3)ml、(1020.4±267.9)ml,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分别为4.7%(6/127)、12.1%(13/107),P=0.038]及肿瘤完全切除率高[分别为91.3%(116/127)、80.4%(86/107),P=0.015]。结论通过神经介入技术评估和治疗脑、脊髓RVT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减少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量、提高肿瘤完全切除率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栓塞 治疗性 肿瘤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祥业 崔长富 +1 位作者 王妙茹 陆徽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与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间西安市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收治的64例高血运性脑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与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间西安市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收治的64例高血运性脑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SRT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1年内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发生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黏膜反应与肝肾功能异常,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生存率为87.5%(28例),高于对照组的59.4%(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T与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管介入栓塞疗法 性脑肿瘤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应用增强CT评价地诺单抗治疗骨巨细胞瘤效果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杨勇昆 牛晓辉 +1 位作者 徐海荣 刘巍峰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671-675,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对地诺单抗治疗骨巨细胞瘤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病例自身对照研究,根据入组条件选择我中心就诊的骨巨细胞瘤病例进行研究。选自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共纳入18例。平均年龄为31.3(18~48)岁,男9例,女9例。病变位于骶骨或... 目的探讨增强CT对地诺单抗治疗骨巨细胞瘤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病例自身对照研究,根据入组条件选择我中心就诊的骨巨细胞瘤病例进行研究。选自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共纳入18例。平均年龄为31.3(18~48)岁,男9例,女9例。病变位于骶骨或骨盆9例(骶骨7例,髂骨和坐骨各1例),位于四肢骨9例(胫骨3例,桡骨2例,肱骨、股骨、尺骨和腓骨各1例)。采用CT强化率变化评价地诺单抗用药后肿瘤血运变化。用药前接受骨病灶部位增强CT检查,地诺单抗治疗3个月再次接受增强CT检查。计算病灶部位的CT强化率(同一检查部位增强后的CT值/平扫的CT值)并比较用药前后强化率的变化。结果用药前和用药后病灶平均强化率分别为2.08和1.40,用药后的CT强化率显著降低(P=0.000)。用药前和用药后病灶平均平扫CT值分别为45.7和84.8,平扫CT值显著升高(P=0.038)。骶骨或骨盆病例用药后病灶强化率降低至用药前的60.8%(P=0.000)。四肢骨病例用后病灶强化率降低至用药前的76.6%(P=0.042)。骶骨或骨盆病例比四肢骨病例的强化率降低更为显著(P=0.024)。结论地诺单抗治疗后,CT显示骶骨、骨盆和四肢骨部位的骨巨细胞瘤病变内血运均显著降低,骶骨和骨盆部位肿瘤血运降低更为明显,同时病变内新生骨形成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诺单抗 骨巨细胞瘤 增强CT 肿瘤血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