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恶性肿瘤负担归因于人口老龄化的比例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59
1
作者 夏昌发 陈万青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5,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1990—2019年恶性肿瘤负担变化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人口数增长、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病死率的比例及趋势。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提取1990—2019年中国≥25岁人群中29种恶性肿瘤的发病数、死亡数及其对应的人口数,以1... 目的分析中国1990—2019年恶性肿瘤负担变化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人口数增长、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病死率的比例及趋势。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提取1990—2019年中国≥25岁人群中29种恶性肿瘤的发病数、死亡数及其对应的人口数,以1990年为基准参照,采用因素分解法计算1991—2019年男性和女性中各恶性肿瘤历年可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人口数增长、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病死率的死亡数,并计算历年归因恶性肿瘤死亡数占当年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数的比例及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19年中国≥25岁人群恶性肿瘤死亡总数为269.0万例,其中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人口数增长、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及病死率的恶性肿瘤死亡数分别为74.0万、109.1万、19.8万和-72.8万,分别占2019年总死亡数的27.5%、40.6%、7.3%和-27.1%。2019年人口老龄化归因死亡数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29种恶性肿瘤归因于人口老龄化的死亡数占该癌种死亡总数的比例为9.3%~40.5%。归因于人口老龄化的恶性肿瘤死亡数及其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数的比例在1997年前为负值,而从1997年开始为正值且逐年快速增加。结论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是近年来恶性肿瘤负担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其作用已经超过了发病率本身的增长,健康老龄化是恶性肿瘤防治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负担 老龄化 归因比例 趋势 中国
原文传递
潜在生物标志物预测PD-1/PD-L1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2
作者 林雨虹 林志冰 +3 位作者 王晓贤 刘洁 方跃华 周晓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938,共8页
目的:研究可预测PD-1/PD-L1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9月20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 目的:研究可预测PD-1/PD-L1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9月20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4和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共计4018例患者。在随访的1年和2年内,发现高水平肿瘤突变负担(TMB)的肿瘤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剂的总生存率(OS)(P=0.003,P=0.01)和无进展生存率(PFS)(P=0.0002,P=0.04)更高。在不同的随访时间内,以1%为临界值,PD-L1表达高低作为预测PD-1/PD-L1抑制剂OS和PFS的生物标志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B可以作为预测PD-1/PD-L1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后2年内临床疗效的生物学指标,但其效用能否持续更长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PD-L1单项检测目前不能成为预测应用PD-1/PD-L1抑制剂受益与否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突变负担 PD-L1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肿瘤体积对宫颈癌近期疗效及近距离放疗的影响
3
作者 李书桢 罗冬妮 +3 位作者 容雁 蔡志福 庞业滨 高琨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讨肿瘤体积对行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放疗剂量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为ⅡB-ⅣA期宫颈癌并行根治性放化疗的126例患者资料。通过Jamovi软件计算得到外... 目的探讨肿瘤体积对行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放疗剂量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为ⅡB-ⅣA期宫颈癌并行根治性放化疗的126例患者资料。通过Jamovi软件计算得到外照射放疗前、后肿瘤体积(pre-TV、post-TV)和肿瘤体积缩减率(TVRR)的截断值,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pre-TV、post-TV和TVRR对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PFS)、近距离放疗(BT)方式、高危临床靶区(HR-CTV)和危及器官(OAR)剂量的影响。结果pre-TV≥67.03 cm^(3)、post-TV≥14.88 cm^(3)为6个月PFS和客观缓解率(ORR)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其中post-TV为独立预后因素。TVRR≥73.0%组与<73.0%组的6个月PFS和OR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e-TV≥67.03 cm^(3)组中,单纯腔内近距离放疗(ICBT)、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IC/IS-BT)者均为36例(50%),而pre-TV<67.03 cm^(3)组中,ICBT和IC/IS-BT者分别41例(76%)、13例(24%)(P=0.003)。post-TV≥14.88 cm^(3)组中,ICBT和IC/IS-BT者分别为28例(47%)、32例(53%),而<14.88 cm^(3)组中分别为49例(72%)、17例(26%)(P=0.002)。TVRR≥73.0%组HR-CTV D90%剂量高于<73.0%组(P=0.014),但膀胱、直肠和小肠的D_(2cm^(3))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st-TV<14.88 cm^(3)组HR-CTV D90%剂量高于≥14.88 cm^(3)组(P<0.001),且post-TV≥14.88 cm^(3)组膀胱D_(2cm^(3))高于<14.88 cm^(3)组(P<0.05),两组间直肠和小肠D_(2cm^(3))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化疗次数≥4次组与<4次组间的6个月PFS和TV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e-TV和post-TV为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和BT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post-TV为独立预后因素,也间接影响了HR-CTV D90%和膀胱D_(2cm^(3))的剂量。增加同期化疗次数(≥4次)并不能提高TVRR和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负担 近距离放射疗法 剂量分布 危及器官
原文传递
2022年全球恶性肿瘤统计报告解读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希 杨雷 +4 位作者 刘硕 曹莉莉 王宁 李慧超 季加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0-721,共12页
2024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团队在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发表了2022年全球恶性肿瘤统计报告,重点阐述了世界185个国家或地区36种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地理区域和以人类发展指数划... 2024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团队在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发表了2022年全球恶性肿瘤统计报告,重点阐述了世界185个国家或地区36种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地理区域和以人类发展指数划分的不同经济区域的差异。据估计,2022年全球新增1996.5万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973.7万死亡病例。全球发病前5位的癌种分别为肺癌(248.0万,12.4%)、女性乳腺癌(229.6万,11.5%)、结直肠癌(192.6万,9.6%)、前列腺癌(146.7万,7.3%)和胃癌(96.8万,4.9%)。死亡前5位的癌种分别为肺癌(181.7万,18.7%)、结直肠癌(90.4万,9.3%)、肝癌(75.8万,7.8%)、女性乳腺癌(66.6万,6.9%)和胃癌(66.0万,6.8%)。基于当前人口特征估计,至2050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将超过3500万。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团队对该报告进行了整理,并结合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现况进行简要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登记 发病 死亡 肿瘤疾病负担 GLOBOCAN 2022
原文传递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癌症防治工作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常青云 杜君 喻达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165-1170,共6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加深,癌症防治工作形势和要求正发生着快速变化。2000年中国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并在1950-1958年、1962-1975年和1981-1994年3次生育高峰的推动下经历人口老龄化进程。2000-2020年中国总人口仅增长了0.13倍,...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加深,癌症防治工作形势和要求正发生着快速变化。2000年中国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并在1950-1958年、1962-1975年和1981-1994年3次生育高峰的推动下经历人口老龄化进程。2000-2020年中国总人口仅增长了0.13倍,但≥60岁人口增长了1.03倍。通过选取2016年癌症年龄别发病率和年龄别死亡率,比较2000年和2020年人口模型对应的恶性肿瘤负担发现,恶性肿瘤发病总数增长了0.82倍,死亡总数增长了0.98倍。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与年龄密切相关,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恶性肿瘤负担增加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恶性肿瘤负担将持续快速上升,因此癌症防治工作应聚焦于人口老龄化提出的新挑战,统筹做好老年恶性肿瘤防治工作,努力践行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积极推动中国人口的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老龄化 恶性肿瘤负担 癌症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