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RAPD看肿节少穗竹的分类地位问题初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庞延军 杨永华 +2 位作者 胡成华 陆军 郑康乐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31-535,共5页
采用RAPD的实验方法,研究了肿节少穗竹(Oligostachyumoedogonatum)与4个近缘竹种的关系。通过对RAPD数据的转换统计和数量分类运算,得到了有关的相似系数表,再根据相似系数表用UPGMA聚类法... 采用RAPD的实验方法,研究了肿节少穗竹(Oligostachyumoedogonatum)与4个近缘竹种的关系。通过对RAPD数据的转换统计和数量分类运算,得到了有关的相似系数表,再根据相似系数表用UPGMA聚类法构建了亲缘关系树状图。初步结果显示:肿节少穗竹在DNA水平上,与本研究所用的同属及其邻属——酸竹属(Acidosasa)的其它物种存在明显差异。此外,文中还对肿节少穗竹的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肿节少穗竹 少穗竹 酸竹属 分类地位
下载PDF
肿节少穗竹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郁善 陈明阳 +1 位作者 林金国 赵荣军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59-162,共4页
设置标准地调查肿节少穗竹的单株生物量、各器官的生物量及标准竹的地径、胸径、竹高、枝下高及其它的环境因子.应用多种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单株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与竹高、胸径、地径、枝下高等因子的一元、二元或多元回... 设置标准地调查肿节少穗竹的单株生物量、各器官的生物量及标准竹的地径、胸径、竹高、枝下高及其它的环境因子.应用多种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单株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与竹高、胸径、地径、枝下高等因子的一元、二元或多元回归相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少穗竹 生物量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肿节少穗竹生物产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郑郁善 邱尔发 +2 位作者 陈礼光 郑容妹 张炜银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17,共6页
肿节少穗竹产量是肿节少穗竹生态系统中经济指标和生态指标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值。本文系统阐述了林分各因子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行线性和非线性数学模型拟合 ,用相关系数和标准差进行模型初选 ,再用共线性测定来决定自变量取舍与... 肿节少穗竹产量是肿节少穗竹生态系统中经济指标和生态指标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值。本文系统阐述了林分各因子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行线性和非线性数学模型拟合 ,用相关系数和标准差进行模型初选 ,再用共线性测定来决定自变量取舍与 Cp值和方差膨胀系数作比较分析 ,选出最优的、高精度、实用可行的数学模型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少穗竹 生物量 Cp值 共线性测定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肿节少穗竹出笋成竹生长规律 被引量:5
4
作者 范怡 黄甫昭 +1 位作者 丁雨龙 王福升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72,共4页
观测肿节少穗竹的幼竹-成竹生长过程,分析其出笋成竹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肿节少穗竹出笋时间约始于4月中旬,历时约45d,出笋初期出笋较少(持续时间3d左右,占7.42%),盛期出笋数较多(持续时间15d,占77.48%),末期出笋数下降(持续时间27d,... 观测肿节少穗竹的幼竹-成竹生长过程,分析其出笋成竹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肿节少穗竹出笋时间约始于4月中旬,历时约45d,出笋初期出笋较少(持续时间3d左右,占7.42%),盛期出笋数较多(持续时间15d,占77.48%),末期出笋数下降(持续时间27d,占15.10%),退笋原因主要是虫退,占退笋总数的73.78%,平均成竹率为64.03%。各同生群高生长呈"S"型曲线,采用逻辑斯蒂方程拟合精度较高,拐点出现的时间均是各同生群曲线高生长的关键时期,且较早同生群的竹笋自始至终要比较晚同生群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少穗竹 出笋期 生长规律 拐点
下载PDF
肿节少穗竹秆形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范怡 汪玉凤 +3 位作者 许木正 孙玮玮 王福升 丁雨龙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3,共6页
采用抽样法,在福建周宁肿节少穗竹产区选取不同径级的标准竹201株作为研究对象,对胸径、全长、秆高、竹壁厚、节间长等指标进行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胸径与秆高、秆重、总节数等秆形指标间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其中大部分以幂函数... 采用抽样法,在福建周宁肿节少穗竹产区选取不同径级的标准竹201株作为研究对象,对胸径、全长、秆高、竹壁厚、节间长等指标进行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胸径与秆高、秆重、总节数等秆形指标间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其中大部分以幂函数关系式得到较高的估测精度;肿节少穗竹的最长竹节在第5节左右,节长变化呈"短—长—短"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少穗竹 秆形结构 相关性
下载PDF
密度对肿节少穗竹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郑郁善 陈敬芬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44,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不同密度的肿节少穗竹的生长效应、生物量结构、竹冠结构和出笋量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密度在6万株/hm2的竹林具有最大出笋量、生物量、单株重量、胸径、竹高、冠幅和冠层厚;Ⅱ度竹对出笋量起着显著的影响,该密度有利于... 本文通过对不同密度的肿节少穗竹的生长效应、生物量结构、竹冠结构和出笋量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密度在6万株/hm2的竹林具有最大出笋量、生物量、单株重量、胸径、竹高、冠幅和冠层厚;Ⅱ度竹对出笋量起着显著的影响,该密度有利于培育丰产优质的竹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少穗竹 密度效应 生物量 空间分布 出笋量
下载PDF
肿节少穗竹林分立竹密度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谢益心 《福建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69-71,共3页
设4个立竹密度,2个对照,4个重复,共24个样地,其4个立竹密度分别为A)15000株·hm-2,B)30000株·hm-2,C)45000株·hm-2,D)60000株·hm-2。2个对照样地其立竹密度均在75000株·hm-2以上。采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D... 设4个立竹密度,2个对照,4个重复,共24个样地,其4个立竹密度分别为A)15000株·hm-2,B)30000株·hm-2,C)45000株·hm-2,D)60000株·hm-2。2个对照样地其立竹密度均在75000株·hm-2以上。采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D密度产量最高,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A密度产量最低,与对照差异显著;B密度产量小于C、D密度,但大于A密度,与对照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少穗竹 立竹密度 产量 试验 差异
下载PDF
肿节少穗竹低产林改造技术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上伟 《林业勘察设计》 2009年第1期186-189,共4页
采取劈草清杂、全面锄草松土、施肥及调整竹林结构等技术措施,实施一个调整期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把低产的肿节少穗竹低产林改造为丰产林。试验表明:立竹密度从13 500株/hm^2提高到35 700株/hm^2,竹平均胸径从1.2 cm提高到1.7 cm,鲜笋量从... 采取劈草清杂、全面锄草松土、施肥及调整竹林结构等技术措施,实施一个调整期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把低产的肿节少穗竹低产林改造为丰产林。试验表明:立竹密度从13 500株/hm^2提高到35 700株/hm^2,竹平均胸径从1.2 cm提高到1.7 cm,鲜笋量从1 950 kg/hm^2提高到5 400kg/hm^2,改造后可净增10 812元/hm^2的纯利润,是改造前的1.65倍,投入产出比为1:6.1,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少穗竹 低产林改造 技术措施
下载PDF
文成县肿节少穗竹资源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作者 吴谷汉 王小玲 吴爱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5期247-248,共2页
通过对文成县肿节少穗竹分布、资源状况及经营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肿节少穗竹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经营利用对策。
关键词 肿节少穗竹 资源状况 存在问题 对策 浙江文成
下载PDF
肿节少穗竹退化林分改造方式初探
10
作者 柯永腾 《花卉》 2015年第9X期82-83,共2页
在肿节少穗竹退化林分上通过不同劈杂、林地清理与整地方式对栽植杉木、马尾松生长量、造林成本影响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进行全面劈除肿节少穗竹林分,全面炼山清杂后营造杉木、马尾松投入生产成本最低,生长量最大,效果最佳。
关键词 肿节少穗竹 正交设计 林地清理 整地方式 造林成本 生长量
下载PDF
肿节少穗竹地下茎生长规律研究
11
作者 甘代奎 《防护林科技》 2008年第2期28-29,55,共3页
主要研究肿节少穗竹的地下茎的生物学特性,即竹鞭年生长规律、竹鞭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竹鞭芽变化规律及竹鞭根系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竹鞭延伸生长量与温度关系密切,一年中鞭笋生长量随着月均温的升高而加大,8月达到最大,到1... 主要研究肿节少穗竹的地下茎的生物学特性,即竹鞭年生长规律、竹鞭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竹鞭芽变化规律及竹鞭根系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竹鞭延伸生长量与温度关系密切,一年中鞭笋生长量随着月均温的升高而加大,8月达到最大,到12月冬季来临进入休眠;竹鞭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且分布较为均匀,40cm以下分布很少;2—3龄鞭壮芽数、笋芽数最多,转化为笋及鞭也多。根的萎缩一般从3年生鞭开始,但肿节少穗竹2年生即有萎缩,4年生鞭未发现有再生不定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少穗竹 地下茎 生长规律
下载PDF
竹子扩张对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两竹种的叠加效应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清培 郭英荣 +2 位作者 兰文军 宋庆妮 杨光耀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155-3162,共8页
研究了不同扩张强度下毛竹和肿节少穗竹对江西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肿节少穗竹扩张都会不同程度地改变阔叶林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两者同时高强度扩张时(毛竹30~50 ind·100 m^(-2),肿节少穗... 研究了不同扩张强度下毛竹和肿节少穗竹对江西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肿节少穗竹扩张都会不同程度地改变阔叶林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两者同时高强度扩张时(毛竹30~50 ind·100 m^(-2),肿节少穗竹300~500 ind·100m^(-2)),群落的乔∶灌(密度比)由2∶8变成1∶9,竹∶木(密度比)由0∶10变成9∶1.毛竹、肿节少穗竹扩张对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影响的主效应显著,毛竹主要影响乔木层,肿节少穗竹主要影响灌木层,但两种竹子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两种竹子同时扩张对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存在叠加效应,尤其是高强度扩张使群落Shannon指数下降91.3%.毛竹与肿节少穗竹同时低强度扩张时,两者相互影响不大,但当达到一定密度后两者会相互竞争排斥.这表明,当常绿阔叶林同时遭受毛竹、肿节少穗竹扩张时,虽然二者交互作用不明显,但会通过叠加效应影响木本植物,导致阔叶林群落简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肿节少穗竹 物种多样性 叠加效应 常绿阔叶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