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平陵之变何以成功——基于胁迫外交理论分析
- 1
-
-
作者
邢瑾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24年第1期37-39,共3页
-
文摘
高平陵之变是三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胁迫外交案例。学界关于高平陵政变的研究集中在司马懿身上,忽视高平陵政变中的权力博弈本质。鉴于既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引入胁迫外交的概念,将高平陵政变视为一个互动的过程。司马集团利用政治上的道德资本和军事优势,通过诱导说服曹爽放弃抵抗。曹爽集团虽然内部存在反抗的声音,但还是屈服于富家翁的条件,最终走向灭亡。
-
关键词
胁迫外交
高平陵政变
威胁
-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美国对叙利亚的胁迫外交:内容、动因及其影响
- 2
-
-
作者
杨玉龙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海外传播研究中心
-
出处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169,共8页
-
基金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百年变局下国际体系与中东地区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2JJD8100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项目“当代埃及三农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45202332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胁迫外交是美国在国际社会惯用的一种威慑手段,用以维护美国领导下的单极世界秩序和美国的霸权地位。2019年,美国政府出台《凯撒法案》,对饱受战乱之苦的叙利亚实施单边经济制裁,形成以经济制裁、外交孤立、有限军事介入为主要内容的对叙胁迫外交,旨在制衡、削弱伊朗等中东地区反美国家间的联盟合作,维持美国对叙利亚问题的话语权和议价权,为美国干涉、插手中东地区事务提供所谓的合法性。从国际法角度分析,美国对叙利亚的胁迫外交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国际人权法和国际制裁法律规范,其胁迫手段严重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原则。美国的胁迫外交无视叙利亚人民当前面临的痛苦和灾难,加剧了叙利亚的人道主义危机,反映了美式霸权主义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背离和危害,充分说明美国对外标榜的美式民主和美式价值观的虚伪性、欺骗性。
-
关键词
胁迫外交
叙利亚
美国
单边经济制裁
-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D837.6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胁迫式外交:战略竞争时代美国对外战略的转型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刘飞涛
-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
出处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20年第2期17-39,130,131,共25页
-
文摘
以特朗普政府2017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2018年《国防战略报告》为标志,世界进入美国启动的战略竞争新时期,地缘政治争夺和大国竞争再度成为世界政治的突出主题。美国重振和维护世界主导地位的目标未变,但"胁迫式外交"成为特朗普政府推行对外战略的常态,美国对外行为出现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显著的变化,表现为重新激活战略军事威慑以压制战略军事竞争对手、以贸易热战和科技冷战方式打压战略经济竞争对手、以政治勒索方式逼盟友承担义务、以极限施压方式压制地区敌对国家、以退群和搅局方式阻挠多边外交。美国推行胁迫式外交与特朗普个人的执政风格相关,但根本性的原因是国际政治权力结构的重大变化和战略竞争时代的来临,推动美国对外权力输出发生了转型性变化。这也意味着美国对外权力输出方式正在发生从软实力向硬实力、从依赖制度优势向依赖实力优势的巨大偏转。美国所谓国际"领导力"正加速蜕变为维护美国特权的"胁迫力",美国权力输出的这种变化可能代表着未来美国外交发展的一种长期趋势。
-
关键词
胁迫式外交
战略竞争时代
美国对外战略
特朗普政府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从俄乌冲突看全球安全治理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王林聪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海湾研究中心
中国中东学会
-
出处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31,155,156,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重点项目(21VXJ023)
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基础研究项目“地区安全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俄乌冲突是当下全球安全治理困境的典型案例,表明全球安全治理正从合作转向对抗。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多重安全危机,加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严重冲击了全球安全体系,形成了新的安全困境。霸权和强权政治是全球安全、发展和治理的最大威胁。美国偏执于大国竞争,执念于霸权思维,追求绝对安全,奉行新干涉主义、单边主义、胁迫外交和排他性联盟,导致严重的全球安全危机和安全困境。俄乌冲突凸显了全球安全治理的紧迫性。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为引领,坚持新安全观,弘扬和合共生的传统理念,以尊重各国合法安全利益为前提,重建信任,加强团结,实现相互安全、普遍安全,重塑包容、合作、共享的安全机制,是推动构建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的理性选择。
-
关键词
俄乌冲突
安全威胁
安全困境
胁迫外交
和合共生
安全治理
-
Keywords
Russia-Ukraine conflict
security threat
security dilemma
coercive diplomacy
harmony,cooperation and co-existence
security governance
-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