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台茯苓饮加减辅助胃镜下微量射频治疗中虚气逆型非糜烂性胃食管返流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展儒 刘新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9期157-15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外台茯苓饮加减辅助胃镜下微量射频治疗中虚气逆型非糜烂性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确诊为中虚气逆型非糜烂性胃食管返流病的68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 目的:研究分析外台茯苓饮加减辅助胃镜下微量射频治疗中虚气逆型非糜烂性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确诊为中虚气逆型非糜烂性胃食管返流病的68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给予外台茯苓饮加减辅助胃镜下微量射频治疗,对照组给予胃镜下微量射频治疗。30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台茯苓饮加减辅助胃镜下微量射频治疗中虚气逆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效果优于单纯的胃镜下微量射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台茯苓饮 气逆型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参附黄蒲汤用于脾胃虚寒证胃痛中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刘彦森 朱娇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22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参附黄蒲汤用于脾胃虚寒证胃痛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应用参附黄蒲汤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有效率、不... 目的探讨参附黄蒲汤用于脾胃虚寒证胃痛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应用参附黄蒲汤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中医证候评分及VAS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P<0.05),不良反应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医证候评分及VAS评分低(P<0.05)。结论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应用参附黄蒲汤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其疼痛程度和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黄蒲汤 寒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创业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7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雷尼替丁,150mg/次,2次/d;枸橼酸铋钾,120mg/次,4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治疗组65例黄芪...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雷尼替丁,150mg/次,2次/d;枸橼酸铋钾,120mg/次,4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治疗组65例黄芪建中汤(黄芪5g,桂枝9g,白芍18g,姜~生9g,甘草6g,大枣6个,饴糖40g),水煎300mL,2次/d;呕吐清涎加姜~干、半夏,呕吐反酸加瓦楞子、乌贼骨、吴茱萸,胃脘冷痛加人参、姜~干;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幽门螺旋杆菌(Hp)、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6周),判定疗效。随访6个月,观测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43例,显效3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84%,对照组临床痊愈30例,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69%,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6个月,复发率治疗组6.52%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远期效果稳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 黄芪建 雷尼替丁 枸橼酸铋钾 医证候积分 幽门螺旋杆菌(Hp) 随访 复发率 药复方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外台茯苓饮加减治疗中虚气逆型非糜烂性胃食管返流病临床观察
4
作者 王劲松 《智慧健康》 2019年第12期99-100,102,共3页
目的对在中虚气逆型非糜烂性胃食管返流病的治疗中外台茯苓饮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接收的66例中虚气逆型非糜烂性胃食管返流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 目的对在中虚气逆型非糜烂性胃食管返流病的治疗中外台茯苓饮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接收的66例中虚气逆型非糜烂性胃食管返流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6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与外台茯苓饮加减治疗。对两种用药方案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中虚气逆型非糜烂性胃食管返流病的治疗中外台茯苓饮加减治疗可取得相对于常规西药治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逆型非糜烂性食管返流 外台茯苓饮加减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金匮要略》胸痹从胃论治浅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 丁艳亭 王新佩 《国医论坛》 2013年第2期9-9,共1页
从仲景条文中可以发现胸痹与胃中虚冷有一定的关联。分析心与胃之间的关系以及胸痹的治疗规律,可以认为仲景论治胸痹是从胃着手的。
关键词 胸痹 《金匮要略》 胃中虚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心下诸症浅析
6
作者 余为昇 顾凤群 李迎真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期7-10,共4页
心下是人体的运化中枢,脾胃为后天之本,百病之源,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沉浮均围绕中土脾胃运转,机体任何一部位产生的病理变化均可能影响到心下。心下诸症变化多端,主要包括悸、满、濡、坚、硬、痞、闷、急、痛、呕、结等,病证本质... 心下是人体的运化中枢,脾胃为后天之本,百病之源,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沉浮均围绕中土脾胃运转,机体任何一部位产生的病理变化均可能影响到心下。心下诸症变化多端,主要包括悸、满、濡、坚、硬、痞、闷、急、痛、呕、结等,病证本质是水停心下、胃家实、水结于胸腹、胃有邪热、邪留半表半里、胃中虚、气机失调冲逆、邪气结在胸中、妇人产后外感等,治疗上以利尿祛水解表、攻下祛实、攻实散水结、祛热下火除烦、补中和胃祛邪为原则,采用小青龙等解表散饮、承气汤等攻实泄下、陷胸汤等泄热逐水、泻心汤等清泄邪热、柴胡汤等和解少阳、五苓散等健脾利水。但处方用药不可单一而概括之,需要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也需抓主症明病机,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下”诸症 水停心下 家实 水结于胸腹 有邪热 邪留半表半里 胃中虚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夏季别忘吃点姜
7
《农村新技术》 2022年第5期73-73,共1页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夏季为何要吃姜呢?升发阳气温脾胃。有人可能会问,姜是热性的,而夏天天气已经这么热了,为什么还要吃姜呢?事实上人的体温是恒定的,基本保持在36.5℃左右。夏季气温高,超过体温,为了散热,人...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夏季为何要吃姜呢?升发阳气温脾胃。有人可能会问,姜是热性的,而夏天天气已经这么热了,为什么还要吃姜呢?事实上人的体温是恒定的,基本保持在36.5℃左右。夏季气温高,超过体温,为了散热,人体内的气血就会集中到体表,内脏和大脑气血相对减少,体内阳气反而虚少。再加上夏季人们会为了避暑而进食生冷的瓜果,这时适当吃些生姜可以帮助升发阳气,改善胃中虚冷,起到温胃健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中虚 夏季气温 气血 阳气 体温
下载PDF
在体内营造夏天
8
作者 张英栋 《中医健康养生》 2015年第7期14-16,共3页
"冬病夏治"一词里强调了两个季节——"冬"和"夏",因此,只有弄清楚冬季和夏季的特点,以及季节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冬病夏治"的治疗大法。冬病夏治不是补阳法在医圣张仲景的... "冬病夏治"一词里强调了两个季节——"冬"和"夏",因此,只有弄清楚冬季和夏季的特点,以及季节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冬病夏治"的治疗大法。冬病夏治不是补阳法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辨脉法第一》中有这样的论述:"五月之时,阳气在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病夏治 治疗大法 补阳法 医圣张仲景 伤寒论 胃中虚 季节因素 银屑病 医治疗学 相应性
下载PDF
温胃健脾药膳两款
9
《饮食科学》 2021年第7期34-34,共1页
夏季阳气上升,与此同时,在体内的阳热反而虚少,因而容易生冷生寒,夏季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这时,吃生姜可以温胃健脾,起到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
关键词 胃中虚 阳气 健脾 阳热 提神 夏季
下载PDF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10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4年第5期39-41,共3页
师日: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 师日: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证并治 胃中虚 后病 太阳病 阳微 脉浮大 烦热 阴脉 桂枝汤 结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