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索拉唑用药前后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分布的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金珠 董秀云 +3 位作者 林三仁 叶嗣懋 周丽雅 成红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 探讨抑酸药兰索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ylori)在胃内分布的影响。方法:检查 43例有H.pylori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服用兰索拉唑前后的胃镜活检组织切片,活检部位分别为窦小弯及体大弯,对活检组织切片做HE... 目的: 探讨抑酸药兰索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ylori)在胃内分布的影响。方法:检查 43例有H.pylori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服用兰索拉唑前后的胃镜活检组织切片,活检部位分别为窦小弯及体大弯,对活检组织切片做HE及Warthin Starry嗜银染色,观察窦体两部位H.pylori检出率、密度及胃炎活动程度的变化。结果: (1)窦小弯用药前、用药后 4周及 3个月H.pylori的检出率分别为 93. 02%, 58. 14%和 86. 05%,用药后 4周H.pylori检出率及密度明显低于用药前及用药后 3个月(均P<0. 01)。(2)体大弯用药后 4周和 3个月H.pylori的密度较用药前增加。(3)窦小弯用药后 4周胃炎活动性的检出率明显低于用药前及用药后 3个月,胃炎活动程度也轻于后两者。(4)体大弯用药后 4周和 3个月胃炎活动性检出率较用药前增加,胃炎活动程度也加重。(5)窦小弯及体大弯用药前后胃炎活动性与H.pylori检出率之间变化呈正相关 (分别为r=0. 995 1,r=0. 960 8)。结论: 兰索拉唑可使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定植部位发生改变,窦小弯H.pylori检出率下降、密度减少,而体大弯密度增加,此种影响在用药后 1个月左右最为明显,胃炎活动性与H.pylori检出率的变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兰索拉唑 胃内分布 用药前 WARTHIN-STARRY Helicobacter H.pylori感染 炎活动性 活检组织切片 十二指肠溃疡 检出率 用药后 活检部位 嗜银染色 密度减少 变化关系 大弯 抑酸药 正相关
下载PDF
胃镜下观察口服白及后胃内分布存留情况15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融冰 江宇泳 +2 位作者 李平 马烈 龚慕辛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27-527,共1页
白及内服治疗出血性疾病已有千年,据现代药理研究,其止血机制并非影响血液成分,而是通过其物理性能达到止血目的.为了解口服白及后在胃内的分布、存留及止血情况,我们对慢性肝病患者合并胃粘膜病者口服白及胶囊或胃镜下喷敷白及粉进行... 白及内服治疗出血性疾病已有千年,据现代药理研究,其止血机制并非影响血液成分,而是通过其物理性能达到止血目的.为了解口服白及后在胃内的分布、存留及止血情况,我们对慢性肝病患者合并胃粘膜病者口服白及胶囊或胃镜下喷敷白及粉进行动态观察,以便为提高白及治疗胃粘膜病的疗效、改进剂型和给药方法提供临床依据.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口服 胃内分布存留 给药方法
下载PDF
奥美拉唑对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分布的影响
3
作者 蒋世平 李斐铭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2期1291-1292,共2页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胃内分布 幽门螺杆菌 HP检出率 十二指肠溃疡 组织学方法 炎活动性 三联疗法
下载PDF
用三维超声评估反流性食管炎病人液体餐的胃内分布不均
4
作者 金涌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2年第3期187-187,共1页
胃充胀是可能造成餐后胃食管反流的机制之一。此研究目的是应用新的非侵入性的三维超声法更精确地调查反流性食管炎(GERD)病人液体餐在胃内分布及胃容积。 病人与方法:近期内镜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组20例,未服用H_2受体拮抗剂及质子泵抑... 胃充胀是可能造成餐后胃食管反流的机制之一。此研究目的是应用新的非侵入性的三维超声法更精确地调查反流性食管炎(GERD)病人液体餐在胃内分布及胃容积。 病人与方法:近期内镜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组20例,未服用H_2受体拮抗剂及质子泵抑制剂。剔除长于5cm的食管裂孔疝、其他引起Ⅰ-Ⅱ级反流性食管炎的疾病及服用可能影响胃动力药物者。健康对照组20例。食管炎内镜下按Berstad法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评估 反流性食管炎 液体餐 胃内分布
下载PDF
不同年龄人群幽门腺、幽门螺杆菌胃内分布特点及其关系 被引量:16
5
作者 蔺蓉 熊汉华 +2 位作者 钱伟 丁震 侯晓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80-681,共2页
近年来,老年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高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Hp在胃内最常见的定植和致病部位是胃窦,但是随着年龄的推移,胃黏膜组织学特点会发生变化[1].目前有关Hp胃内分布,腺体类型,年龄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国内外报道甚少,我... 近年来,老年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高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Hp在胃内最常见的定植和致病部位是胃窦,但是随着年龄的推移,胃黏膜组织学特点会发生变化[1].目前有关Hp胃内分布,腺体类型,年龄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国内外报道甚少,我们就此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人群 幽门螺杆菌 胃内分布 高位疾病 组织学特点 老年人群 发病率 黏膜 国内外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分布情况的探讨 被引量:26
6
作者 金珠 林三仁 +3 位作者 曹世植 沈祖尧 叶嗣懋 周丽雅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8年第3期133-135,共3页
探讨Hp在胃癌高危人群胃内的分布情况。对胃癌高发区成年人群533人做内镜、快速尿素酶试验及4块胃粘膜活检组织学检查,Hp以组织学检查为标准,所有数据均做χ2检验。结果:1.人群Hp的检出率为64.54%。2.Hp在不... 探讨Hp在胃癌高危人群胃内的分布情况。对胃癌高发区成年人群533人做内镜、快速尿素酶试验及4块胃粘膜活检组织学检查,Hp以组织学检查为标准,所有数据均做χ2检验。结果:1.人群Hp的检出率为64.54%。2.Hp在不同疾病及病变的检出率中,以活动性胃炎最高(92.43%),其次为十二指肠溃疡(89.47%),胃溃疡为(83.33%)。3.Hp在胃内分布情况:胃底部检出率最高(61.51%),其次为体小弯(55.66%),窦大弯(51.24%),窦小弯(50.85%)。胃底部Hp检出率明显高于窦部(P<0.01)。4.对不同活检部位进行组合比较Hp的检出率:胃窦小弯,体小弯,加胃底部3块组织的Hp检出率基本代表取4块组织的Hp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检出率 胃内分布 肿瘤
原文传递
水通道蛋白4在大鼠胃内的分布 被引量:4
7
作者 汪泳 张方信 令晓玲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6-567,共2页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大鼠 胃内分布 动物实验 粘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胃排空延迟与胃中间横带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严祥 刘纯 +6 位作者 刘永铭 杨鹏 陈大安 陈明 王晶 王金羊 刘蓉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排空延迟与胃中间横带(MTB)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以MTB为界,将胃分为近端与远端胃,应用SPECT技术检测了60例FD患者,50例正常健康者(HS)及15例正常大剂量摄入志愿者的胃排空、面积、食物在胃内的分布。结果F...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排空延迟与胃中间横带(MTB)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以MTB为界,将胃分为近端与远端胃,应用SPECT技术检测了60例FD患者,50例正常健康者(HS)及15例正常大剂量摄入志愿者的胃排空、面积、食物在胃内的分布。结果FD组排空延迟,残留率增加;正常大剂量组半排时间延长,MTB面积增大;FD组远端胃及MTB面积自始至终大于HS组,其胃内分布以远端明显。结论胃排空延迟与MTB面积增大有关;食物在远端胃的分布与潴留可引起消化道症状;MTB直接控制食物在胃内的转运、分布及排空,其作用类似心脏的房室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横带 功能性消化不良 排空延迟 胃内分布 MTB FD 收缩带
下载PDF
影响确定胃中间横带靶区轮廓的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纯 严祥 +1 位作者 陈明 杨鹏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确定胃中间横带(MTB)靶区轮廓的因素。方法将放射性示踪剂99mTc-亚锡喷替酸混入标准食物内,口服后使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胃区连续采集,获得动态胃影像,并计算胃排空时间、胃残留率。检测正常对照者、功能... 目的研究影响确定胃中间横带(MTB)靶区轮廓的因素。方法将放射性示踪剂99mTc-亚锡喷替酸混入标准食物内,口服后使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胃区连续采集,获得动态胃影像,并计算胃排空时间、胃残留率。检测正常对照者、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大剂量摄入组的全胃排空及胃分区排空。结果近端胃、远端胃排空依照全胃排空模式呈正相关指数下降,近端胃较远端胃排空在单位时间内增快,MTB排空曲线与全胃排空曲线和胃区时间衰减校正曲线呈正相关指数下降,排空曲线呈不规则锯齿状。结论正常对照者MTB宽度、排空曲线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但改变试验餐摄入量时可以发生变化,摄入大剂量试验餐时MTB明显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横带 排空 胃内分布
下载PDF
胃中间横带在胃排空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曼 严祥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1-13,共3页
胃中间横带(MTB)是目前研究胃排空机制的热点之一,争议颇多。它可能是近端胃与远端胃的分界标志,作用类似于心脏的房室瓣,与食物在胃内的分布、转运及排空有关,起"闸门"的作用。此文就MTB在胃排空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 胃中间横带(MTB)是目前研究胃排空机制的热点之一,争议颇多。它可能是近端胃与远端胃的分界标志,作用类似于心脏的房室瓣,与食物在胃内的分布、转运及排空有关,起"闸门"的作用。此文就MTB在胃排空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横带 排空 胃内分布 闸门
下载PDF
健康成人餐后胃内食物分布和排空的研究──应用双核素标记试餐及SPECT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莫剑忠 王承党 +7 位作者 王少先 朱翠英 朱志仁 欧阳春 萧树东 袁济民 张德中 江绍基 《中华消化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5-217,共3页
应用双核素标记试餐和SPECT检测12例健康志愿者液体、固体食物排空及排空过程中胃内食物分布情况。摄食后液体很快在胃内分布,液体的近端胃排空及远端胃内容量与排空时间均有相关性,排空曲线呈指数相,无延迟时间存在;而固体... 应用双核素标记试餐和SPECT检测12例健康志愿者液体、固体食物排空及排空过程中胃内食物分布情况。摄食后液体很快在胃内分布,液体的近端胃排空及远端胃内容量与排空时间均有相关性,排空曲线呈指数相,无延迟时间存在;而固体的胃排空有个体差异,摄食后常在近-远端胃之间形成一局部收缩带,影响固体的分布。与液体排空相似,固体的近端胃排空及远端胃内容量与排空时间亦有相关性,排空曲线呈双相性,即先缓慢后快速排空,存在延迟时间。液、固体半排空时间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内分布 排空 餐后 胃内食物 SPECT
原文传递
Distribution of bleeding gastrointestinal angioectasias in a Western population 被引量:6
12
作者 Elizabeth Bollinger Daniel Raines Patrick Saitt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3期6235-6239,共5页
AIM:To define which segment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re most likely to yield angioectasias for ablative therapy. METHODS: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was performed for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Louisiana State Un... AIM:To define which segment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re most likely to yield angioectasias for ablative therapy. METHODS: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was performed for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Center Gastroenterology clinics between the dates of July 1, 2007 and October 1, 2010. The selection of cases for review was initiated by use of our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to identify all patients with a diagnosis of angioectasia, angiodysplasia, or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Of these cases, chart reviews identified patients who had a complete evaluation of thei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s defined by at least one upper endoscopy, colonoscopy and small bowel capsule endoscopy within the past three years. Patients without evidence of overt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or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ssociated with intestinal angioectasias were classified as asymptomatic and excluded from this analysis. Thirty-five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bleeding intestinal angioectasias who had undergone complete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analysis. RESULTS:A total of 127 cases were reviewed. Sixtysix were excluded during subsequent screening due to lack of complete small bowel evaluation and/or lack of documentation of overt bleeding or iron deficiency anemia. The 61 remaining cases were carefully examined with independent review of endoscopic images as well as complete capsule endoscopy videos. This anal- ysis excluded 26 additional cases due to insufficient records/images for review, incomplete capsule examination, poor capsule visualization or lack of confirmation of typical angioectasias by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on independent review. Thirty-five cases met criteria for final analysis. All study patients were age 50 years or older and 13 patients (37.1%) ha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stage 3 or higher. Twenty of 35 patients were taking aspirin (81 mg or 325 mg), clopidogrel, and/or warfarin, with 8/20 on combination therapy.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angioectasis was documented for each case. Lesions were then classified into the following segment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esophagus, stomach, duodenum, jejunum, ileum, right colon and left colon. The location of lesions within the small bowel observed by capsule endoscopy was generally defined by percentage of total small bowel transit time with times of 0%-9%, 10%-39%, and 40%-100% corresponding to the duodenum, jejunum and ileum, respectively. Independent review of complete capsule studies allowed for deviation from this guideline if capsule passage was delayed in one or more segments. In addition, the location and number of angioectasias observed in the small bowel was further modified or confirmed by subsequent device-assisted enteroscopy (DAE) performed in the 83% of cases. In our study population, angioectasias were most commonly found in the jejunum (80%) followed by the duodenum (51%), stomach (22.8%), and right colon (11.4%). Only two patients were found to have angioectasias in the ileum (5.7%). Twenty-one patients (60%) had angioectasias in more than one location.CONCLUSION:Patients being considered for endoscopic ablation of symptomatic angioectasias should undergo push enteroscopy or anterograde DAE and reinspection of the right col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stinal angioectasias Intestinal angiodysplasias Intestin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下载PDF
糖尿病不同阶段胃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9
13
作者 蓝宇 柯美云 +2 位作者 朱朝晖 李方 谷成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16-719,共4页
目的 了解在糖尿病 (DM )不同阶段胃运动功能的变化及其血糖对胃运动的影响。方法 健康组 (HS) 2 0例 ,2型糖尿病组 4 7例 [包括无胃肠症状者 12例 ,有胃肠症状和 (或 )DM并发症者 3 5例 ]。采用核素法测定胃排空 ,并同时测空腹和餐后... 目的 了解在糖尿病 (DM )不同阶段胃运动功能的变化及其血糖对胃运动的影响。方法 健康组 (HS) 2 0例 ,2型糖尿病组 4 7例 [包括无胃肠症状者 12例 ,有胃肠症状和 (或 )DM并发症者 3 5例 ]。采用核素法测定胃排空 ,并同时测空腹和餐后 2h血糖 ,分析高血糖对胃排空的影响。结果 有胃肠症状或DM并发症患者 12 0min近端胃存留率较健康组增加 ,全胃T1/ 2 比健康组明显延长 ;无胃肠症状的DM患者 12 0min近端胃存留率减少 ,近端胃排空速率明显增加。有胃肠症状DM患者远端胃放射性计数明显增加 ,食物在胃内分布异常 ;有胃肠症状DM患者血糖与胃排空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而无胃肠症状DM患者血糖与胃存留率呈负相关。结论 不同阶段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状态不同 ,早期胃排空正常或有近端胃排空加速 ,后期则以排空延迟为主要形式。食物在胃内分布异常是造成DM患者症状的原因之一。推测高血糖加速早期DM胃排空 ,而DM后期ENS及神经病变等占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排空 胃内分布 血糖
原文传递
不同疾病状态时胃食物排空的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承党 莫剑忠 +3 位作者 萧树东 张德中 王少先 袁济民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疾病时胃排空功能变化,探讨胃排空改变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十二指肠溃疡(DU)发病机制中的地位。方法:应用双同位素标记试餐SPECT胃排空检测技术研究17例健康志愿者、22例FD、17例DU、23例... 目的:研究不同疾病时胃排空功能变化,探讨胃排空改变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十二指肠溃疡(DU)发病机制中的地位。方法:应用双同位素标记试餐SPECT胃排空检测技术研究17例健康志愿者、22例FD、17例DU、23例糖尿病(DM)、11例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PSS)患者在进食液体和固体试餐后食物在胃内的分布、半排空时间及胃排空曲线的变化。结果:病例组的液体排空曲线与对照组相似,但pS3和DU组的液体L’延长(PSS:79.3±19.3;DU:59.0±17.3;对照组:41.6土9.6分钟;P均<0.05)。4个病例组的固体食物胃排空曲线发生类似的变化,即迟滞相消失、初始胃排空较快、继后的排空变慢,其中54.5%FD、81.8%PSS、70.6%DU和56.5%DM患者的固体T50延长,未见固体食物排空加速者。结论:本组FD,DU患者的胃排空模式改变与PSS、DM患者相似,可能是非特异性的,在疾病的发生中可能不起始动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空 胃内分布 功能性 消化不良 十二指肠溃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