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胃强脾弱型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郭琳怡 杨丽珍 《中医学》 2024年第3期418-424,共7页
目的:观察比较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胃强脾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胃强脾弱型单纯性肥胖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运动行为矫正基础疗法,对照组仅给予基... 目的:观察比较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胃强脾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胃强脾弱型单纯性肥胖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运动行为矫正基础疗法,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以2个月为一疗程,每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ex, BMI),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BMI均显著降低(P < 0.01);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后观察组BMI水平明显降低(P < 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下降(P < 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更低(P < 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 (27/3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 (21/30),经秩和检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Z = −1.975, P < 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基础治疗对胃强脾弱型肥胖患儿临床疗效颇佳,能够明显降低肥胖患儿的体质量、BMI指数,改善患儿中医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儿童单纯性肥胖 胃强脾弱
下载PDF
健脾抑胃汤治疗胃强脾弱证肥胖症的经验分析
2
作者 施庆 张显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11-14,共4页
肥胖症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不断攀升,也是其他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极大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而肥胖症的治疗难度较大,需要良好的医患配合和较长的治疗周期,目前西医的治疗虽有减重效果,但临床应用... 肥胖症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不断攀升,也是其他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极大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而肥胖症的治疗难度较大,需要良好的医患配合和较长的治疗周期,目前西医的治疗虽有减重效果,但临床应用局限性较大,而中医药治疗肥胖症的未来前景广阔。张显林主任经多年临床实践观察,发现肥胖症患者虽然临床表现复杂,但主症多有喜食懒动,倦怠乏力等,病机多属于胃强脾弱,总结出健脾抑胃汤,从目前积累的病例观察到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胃强脾弱证 健脾抑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基于胃强脾弱论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励航 窦丹波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6期1253-1256,共4页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RGERD)属于中医学“反酸”“嘈杂”“反胃”等范畴。综合分析历代文献和医家观点,胃强脾弱病机重点在于胃热脾虚,即胃火亢盛而脾气虚弱。从RGERD相关症状、发病机制出...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RGERD)属于中医学“反酸”“嘈杂”“反胃”等范畴。综合分析历代文献和医家观点,胃强脾弱病机重点在于胃热脾虚,即胃火亢盛而脾气虚弱。从RGERD相关症状、发病机制出发,分析其中医证候及病机,认为脾弱是RGERD发病的基础,进而可以导致气滞、湿阻、郁火等各种情况,最终造成胃强脾弱的病机特点。调和脾胃当为其主要治疗原则,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食管反流病 胃强脾弱 调和脾
下载PDF
试谈从脾胃强弱关系论治消渴病 被引量:7
4
作者 郑奇瑞 岳仁宋 甘丽 《现代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73-75,共3页
现代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早已突破了传统消渴"阴虚燥热"的理论,各种理论林立。"脾胃分治"立论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深析其实质,即"胃强脾弱""脾弱胃强"。前者胃强而脾相对较弱,胃强为其主要病... 现代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早已突破了传统消渴"阴虚燥热"的理论,各种理论林立。"脾胃分治"立论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深析其实质,即"胃强脾弱""脾弱胃强"。前者胃强而脾相对较弱,胃强为其主要病机,伴有脾虚症候,症候实证居多;后者脾弱而胃相对亢盛,脾虚为其主要病机,伴有胃强症候,症候虚证居多。两证病机不同,治疗各异,而今多以"胃强脾弱"一词概之,两证混淆,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中消 分治 脾约 胃强脾弱 脾弱胃强
下载PDF
糖尿病证治新理论——“脾弱胃强”观 被引量:13
5
作者 蔡小平 周宜强 朱艳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5-26,共2页
以脾弱胃强阐释糖尿病的证候 ,认为本病以脾胃气阴两虚为本 ,燥热、痰湿、瘀血为标 ,其病机以脾胃失调为主要特点 。
关键词 糖尿病 脾弱胃强 扶脾抑 失调 中医 消渴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的2型糖尿病中医“胃强”理论探微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源 张博荀 +2 位作者 杨旭 李振华 岳仁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975-976,共2页
中医学从"胃强"理论论治2型糖尿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而现代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存在密切联系,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改善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状况,因此,肠道菌群成为从"胃强"论治2型糖尿病新的... 中医学从"胃强"理论论治2型糖尿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而现代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存在密切联系,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改善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状况,因此,肠道菌群成为从"胃强"论治2型糖尿病新的研究靶点。文章通过结合肠道菌群的角度,对2型糖尿病之中医"胃强"理论进行深入的探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胃强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伤寒之“胃强脾弱”探骊 被引量:10
7
作者 洪靖 王鹏 +2 位作者 姜瀚 刘永尚 李董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5-577,695,共4页
"胃强脾弱"概念自提出以来历代医家争论不断,目前学术界主要持有两种观点,一是"胃强脾弱"为肠热脾约说,二是"胃强脾弱"为胃热脾虚说。笔者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对"胃强脾弱"相关概念进行梳... "胃强脾弱"概念自提出以来历代医家争论不断,目前学术界主要持有两种观点,一是"胃强脾弱"为肠热脾约说,二是"胃强脾弱"为胃热脾虚说。笔者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对"胃强脾弱"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互参,系统探究其病因病机与治法方药,并举叶天士验案一则认为"胃强脾弱"应为胃热脾虚,治以甘草泻心汤,但临证不必墨守成规。若胃强脾弱伴有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等症状,可从生姜泻心汤加减;若呕逆比较严重并伴心下痞等情形可从半夏泻心汤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胃强脾弱 肠热脾约说 热脾虚说 甘草泻心汤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论治胃强脾弱证刍议 被引量:8
8
作者 许嗣立 贾波 +2 位作者 文跃强 张晓丹 黎豫川 《中医药信息》 2014年第5期82-84,共3页
在传统上半夏泻心汤是治疗痞证的名方,但在临床中对于脾胃病的治疗亦广泛被使用。从《伤寒论》中及现代的胃强脾弱证的不同概念和含义入手,结合原条文的描述和方中药物进行分析,并举验案佐证,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强脾弱证的原理,盼能... 在传统上半夏泻心汤是治疗痞证的名方,但在临床中对于脾胃病的治疗亦广泛被使用。从《伤寒论》中及现代的胃强脾弱证的不同概念和含义入手,结合原条文的描述和方中药物进行分析,并举验案佐证,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强脾弱证的原理,盼能扩大此方的临床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胃强脾弱 伤寒论
下载PDF
脾弱胃强恶性循环与糖尿病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2
9
作者 喻国 岳仁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17-118,共2页
现代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已突破了传统消渴“阴虚燥热”的理论,有了更广泛与深入的研究。以“脾不散精、脾胃内热”立论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这一病机特点,深析其实质,即脾弱胃强。为此,诸多学者对脾弱引起胃强并导致糖尿病发生发... 现代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已突破了传统消渴“阴虚燥热”的理论,有了更广泛与深入的研究。以“脾不散精、脾胃内热”立论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这一病机特点,深析其实质,即脾弱胃强。为此,诸多学者对脾弱引起胃强并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机理研究做了一定探讨。但对胃强可以反作用于脾弱,以致二者恶性循环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未能充分认识。因此,有必要对糖尿病脾弱胃强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作更深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消渴 脾弱胃强 脾瘅
下载PDF
胃强脾弱——糖尿病前期的主要中医病机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妍 孙志 《江苏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5-17,共3页
糖尿病是常见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对糖尿病前期及早干预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脾胃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而提出糖尿病前期的主要病机为胃强脾弱,以泻胃补脾法干预糖尿... 糖尿病是常见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对糖尿病前期及早干预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脾胃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而提出糖尿病前期的主要病机为胃强脾弱,以泻胃补脾法干预糖尿病前期,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及前期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胃强脾弱 补脾 针刺疗法
下载PDF
脾弱胃强与糖尿病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黎军 陈爱莲 蔡小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17-717,共1页
关键词 脾弱胃强 糖尿病 阴虚燥热 气机升降失常 消渴病 历代医家 养阴清热 水液代谢
下载PDF
也谈“胃强脾弱”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醊恩 杨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464-465,共2页
现代意义的"胃强脾弱"与古义截然不同,现代意义的"胃强脾弱"基本在所有的《中医诊断学》教材上都可以翻阅到,这使得现代意义的"胃强脾弱"为更广大的莘莘学子所接受。对于"胃强脾弱"一词的古今... 现代意义的"胃强脾弱"与古义截然不同,现代意义的"胃强脾弱"基本在所有的《中医诊断学》教材上都可以翻阅到,这使得现代意义的"胃强脾弱"为更广大的莘莘学子所接受。对于"胃强脾弱"一词的古今义的不同认识,可以并存。但既不能用今义来否认古义,也不能用古义来否认今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强脾弱 麻子仁丸 消谷善饥
下载PDF
助脾散精法治疗2型糖尿病胃强脾弱证4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爱霞 岳仁宋 杨彩虹 《四川中医》 2012年第10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助脾散精法治疗2型糖尿病(胃强脾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玉女煎合参芪散精汤(石膏、熟地、麦冬、知母、太子参、黄芪、茯苓、炒白术、鸡内金、陈皮、薏苡仁、荔枝核、苍术、藿香梗、佩兰、炙甘草等)为主方,治疗本病46例,... 目的:观察助脾散精法治疗2型糖尿病(胃强脾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玉女煎合参芪散精汤(石膏、熟地、麦冬、知母、太子参、黄芪、茯苓、炒白术、鸡内金、陈皮、薏苡仁、荔枝核、苍术、藿香梗、佩兰、炙甘草等)为主方,治疗本病46例,并设立对照组、治疗组,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8%。结论:助脾散精法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胃强脾弱证)的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胃强脾弱证 助脾散精法
下载PDF
“胃强脾弱”考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国霞 谢建群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2-13,共2页
就《伤寒论》麻子仁丸证“胃强脾弱”病机 ,今人误解为“胃实脾虚”之证 ,结合文献稽考及临证实践辨正。认为“胃强脾弱”专指脾约证之病机 ,临床但见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而有阴虚内热者 。
关键词 胃强脾弱 实脾虚 麻子仁丸 病机考辨
下载PDF
胃强脾弱证的辨治体会 被引量:6
15
作者 董汉良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5-76,共2页
在中医内科的临证中,常可见到胃纳如常或食欲旺盛,而大便不化或溏薄泄泻,这种表现出胃纳强而脾运弱的病证,辨证属胃强脾弱证。清·叶天士评述《脾胃论》曰:“盖东垣之法,不过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人宗其意者,凡著书立说,竟将... 在中医内科的临证中,常可见到胃纳如常或食欲旺盛,而大便不化或溏薄泄泻,这种表现出胃纳强而脾运弱的病证,辨证属胃强脾弱证。清·叶天士评述《脾胃论》曰:“盖东垣之法,不过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人宗其意者,凡著书立说,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胃强脾弱证,就反映了脾、胃分治的必要性。叶天士认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叶氏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治法 胃强脾弱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胃强脾弱”理论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元培 陈贵海 +2 位作者 姜梅 范增慧 胡少旭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405-408,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脾胃关系失调是其发病关键,“胃强脾弱”是其主要病理机制。根据《伤寒论》原文及相关方剂分析,认为胃强脾弱本质为胃热脾虚,即胃火亢盛而脾气虚弱。将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症状与中医...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脾胃关系失调是其发病关键,“胃强脾弱”是其主要病理机制。根据《伤寒论》原文及相关方剂分析,认为胃强脾弱本质为胃热脾虚,即胃火亢盛而脾气虚弱。将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症状与中医证候一一对应,系统分析其发病病因、症状特点,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及疾病进展均与机体胃强脾弱紧切对应。从胃强脾弱理论论治该病,认为造成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繁多,“脾常不足”为其根本原因,同时伴随各种原因造成胃热偏盛,最终造成脾胃不和。故以“和法”调和脾胃当为其主要治疗目的,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补益脾胃同时清泻胃热,进而调理全身脏腑气机,达到治愈目的,目前在临床及实验研究领域均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胃强脾弱 热脾虚 脾常不足 和法 调和脾 辛开苦降
下载PDF
丛丽教授治疗小儿胃强脾弱验案举隅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肖萍 许周萍 丛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53-55,共3页
丛丽教授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中脾常不足,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便秘等。临床上儿科遇到胃强脾弱的证型,主要表现为食欲异常旺盛,大便稀溏,或者大便干结,或夹有不消化样物,伴或不伴有体瘦,乏力,易感等症状。治疗上当以... 丛丽教授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中脾常不足,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便秘等。临床上儿科遇到胃强脾弱的证型,主要表现为食欲异常旺盛,大便稀溏,或者大便干结,或夹有不消化样物,伴或不伴有体瘦,乏力,易感等症状。治疗上当以清泻胃火,兼顾脾胃,只有降低食欲,减轻脾胃负担,脾胃功能才能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强脾弱 食欲旺盛 腹泻 清泻
下载PDF
从“脾虚”与“胃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唯 尹晓岚 +2 位作者 姜艾利 王阳 温艳东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5期466-469,共4页
基于中医经典理论及现代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从'脾虚'与'胃强'角度探究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并就胃食管反流病的不同疾病类型的病机特点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机确立相应治则治法方药,... 基于中医经典理论及现代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从'脾虚'与'胃强'角度探究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并就胃食管反流病的不同疾病类型的病机特点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机确立相应治则治法方药,从而指导临床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病 脾虚 胃强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岳仁宋教授基于中医胃强-肠道菌群交互视角的2型糖尿病论治探微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源 李振华 +3 位作者 张博荀 杨茂艺 许趁意 岳仁宋 《四川中医》 2022年第3期1-3,共3页
肠道菌群已成为影响2型糖尿病的重要环境因素,菌群紊乱所导致的宿主能量稳态失衡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鉴于肠道菌群结构的可塑性,调节肠道菌群开辟了2型糖尿病防治的新途径。中医学认为,脾胃功能失调与消渴病(2型糖尿病)关系最... 肠道菌群已成为影响2型糖尿病的重要环境因素,菌群紊乱所导致的宿主能量稳态失衡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鉴于肠道菌群结构的可塑性,调节肠道菌群开辟了2型糖尿病防治的新途径。中医学认为,脾胃功能失调与消渴病(2型糖尿病)关系最为密切,其中,胃强是引起机体胃肠机能紊乱而导致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机。中医胃强与肠道菌群存在交互影响,二者共同助推了疾病的进程。因此,基于中医胃强与肠道菌群交互视角审视2型糖尿病的临床辨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胃强 肠道菌群 交互
下载PDF
邵瑛教授治疗小儿胃强脾弱证经验撷萃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洁 励雄 邵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总结邵瑛教授运用小儿推拿结合食疗治疗小儿胃强脾弱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阐述胃强脾弱证古今定义的不同,论述邵教授对此证的认识,分析邵教授治疗小儿胃强脾弱证的原则及治疗手段,总结邵教授治疗小儿胃强脾弱证的独到见解,并附临... [目的]总结邵瑛教授运用小儿推拿结合食疗治疗小儿胃强脾弱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阐述胃强脾弱证古今定义的不同,论述邵教授对此证的认识,分析邵教授治疗小儿胃强脾弱证的原则及治疗手段,总结邵教授治疗小儿胃强脾弱证的独到见解,并附临床案例验证。[结果]邵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同胃强脾弱证的古义,而否定今义。辨证论治方面,其认为胃强脾弱证主要病机为胃燥不降、脾弱不升,次要病机为肠腑燥热,并根据病情发展情况,提出胃强脾弱证是疳证前期的辨证观点。治疗以健脾理气、益胃养阴为法,便秘甚者酌加通腑,采用无痛、无副作用的小儿推拿为主要治疗手段,以食疗为辅助手段,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所举案例为小儿胃强脾弱证的典型案例,邵教授以健脾理气、益胃养阴为基本治疗方法,采用小儿推拿结合食疗治疗,疗效显著。[结论]邵教授认同胃强脾弱证的古义,否定今义,并且提出胃强脾弱证是疳证前期的观点,运用小儿推拿结合食疗治疗小儿胃强脾弱证,特色突出,值得学习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强脾弱证 疳证 小儿推拿 食疗 医案 邵瑛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