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4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周钢 邢宇彤 +1 位作者 乔峰 窦鹏挥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最佳的胸腔胃解剖形态与蠕动排空功能的关系,以正确指导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减少术后消化道并发症和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将70例食管癌病例依据手术中胸胃剪切后胃的形状不同随机分为2组,管胃组35例和全胃组35例。利用食...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最佳的胸腔胃解剖形态与蠕动排空功能的关系,以正确指导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减少术后消化道并发症和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将70例食管癌病例依据手术中胸胃剪切后胃的形状不同随机分为2组,管胃组35例和全胃组35例。利用食管胃功能测试仪在术前和术后对食管癌病例进行了胸胃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和蠕动频率的检测,以及术后胸胃排空功能的X线消化道造影评价。结果 2组胸胃功能术后较术前均下降,管胃组术后胸胃的静息压为(6.20±1.55)mmHg,蠕动收缩压(36.40±3.86)mmHg,蠕动频率(5.30±1.95)次/分;全胃组分别为(4.70±1.42)mmHg,(27.50±3.63)mmHg和(4.60±1.26)次/分。前者静息压和收缩压数值明显大于后者,但蠕动频率两者无差异(P分别是0.012,0.000和0.373)。管胃组术后胸胃的排空率明显高于全胃组(P<0.05)。结论食管癌切除胃替代食管手术管状胃的胃动力学参数和胃排空功能等均优于全胃,管状胃的术后并发症也少于全胃,建议食管癌手术中尽量采取管状胃替代食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替代食管 形态 管状
下载PDF
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左下肺不张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温丰标 赵松 +4 位作者 杨洋 刘东雷 吴恺 赵佳 齐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55-1556,共2页
目的探讨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左下肺不张的影响。方法选取307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其中管状胃组173例行管状胃替代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对照组134例采用传统胃代食管行弓上吻合。分别于术前5 d,术后第3、10、28天行胸部CT检查... 目的探讨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左下肺不张的影响。方法选取307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其中管状胃组173例行管状胃替代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对照组134例采用传统胃代食管行弓上吻合。分别于术前5 d,术后第3、10、28天行胸部CT检查,了解左下肺膨胀情况。结果术后第3天管状胃组左下肺体积占术前百分比≤80%的患者比例为20.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1%(P<0.05)。两组手术后10、28 d左下肺不张都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管状胃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状胃替代食管与传统胃代食管相比,可降低术后左下肺不张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管状 左下肺不张
下载PDF
食管癌切除管状胃替代重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孟庆江 刘于威 王保收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7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09年8月共84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实施直线切割缝合器胃小弯侧切除,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09年8月共84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实施直线切割缝合器胃小弯侧切除,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本组84例患者中,颈部吻合口瘘2例,胸胃瘘1例,吻合口狭窄2例,无胸胃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及胃漏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制作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治疗食管癌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胸胃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胸胃漏、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远期生活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 并发症 食管癌切除术
下载PDF
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传凯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期55-56,共2页
目的分析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昌乐县中医院收治的142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食管癌切除后对游离胃腔是否行剪裁术处理分为两组,管胃组76例,全胃组66例,比较两组术前... 目的分析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昌乐县中医院收治的142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食管癌切除后对游离胃腔是否行剪裁术处理分为两组,管胃组76例,全胃组66例,比较两组术前、后食管胃腔内的压力及蠕动功能,术后3个月胸腔胃排空功能。结果两组术后食管胃腔的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及频率较术前均有所改善,管胃组术后食管胃腔的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及频率均比全胃组高,且术后3个月在30 min、60 min、90 min后的胸胃排空率均比全胃组高(P<0.05)。结论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具良好的影响,可提高胃排空功能,改善食管胃腔内的压力及蠕动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 食管 食管癌 动力学
下载PDF
胃腔内注入生理盐水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胃造瘘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扬 何俊峰 +3 位作者 熊睿 石包圣 李志远 王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5-186,共2页
肠内营养支持是维持长期无法经口进食患者有效营养的重要手段,不仅能提供代谢能量来源,还可防止肠道菌群移位^([1])。经皮胃造瘘操作简单、创伤小,已成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方法^([2]),但难以用于无法经口于内镜下行造瘘或病情较重... 肠内营养支持是维持长期无法经口进食患者有效营养的重要手段,不仅能提供代谢能量来源,还可防止肠道菌群移位^([1])。经皮胃造瘘操作简单、创伤小,已成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方法^([2]),但难以用于无法经口于内镜下行造瘘或病情较重不便于移动者。本研究观察胃腔内注入生理盐水用于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下载PDF
食管癌切除管状胃替代重建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王双元 林芝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期30-30,共1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93例,手术实施切除胃小弯侧形成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对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本组93例患者中,术后无胸胃综...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93例,手术实施切除胃小弯侧形成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对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本组93例患者中,术后无胸胃综合征、明显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术后发生1例颈部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狭窄。结论:切除胃小弯侧形成管状胃替代食管重建上消化道治疗食管癌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管状 并发症 食管癌切除术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白雪 刘晓艳 +1 位作者 杜文军 张忠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309名EGV患者,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EGV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n=62)和非出血组(n=247),收集患者的一般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连...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309名EGV患者,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EGV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n=62)和非出血组(n=247),收集患者的一般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t检验,分类变量应用χ2分析探究组间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究EGV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将上述患者按照7∶3分为建模组及验证组,应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应用ROC曲线对两组模型效能予以检验。结果高密度脂蛋白(HDL)(P<0.001,OR=0.131,95%CI=0.049~0.350)、C-反应蛋白(CRP)(P=0.010,OR=2.657,95%CI=1.269~5.563)、门静脉宽度(PVW)(P=0.050,OR=1.156,95%CI=1.000~1.336)、脾脏厚度(P=0.035,OR=1.492,95%CI=1.028~2.165)、Child-Pugh B级(P=0.003,OR=11.320,95%CI=2.232~57.407)及Child-Pugh C级(P=0.002,OR=3.888,95%CI=1.659~9.114)与EGV破裂出血相关,ROC曲线示建模组集预测模型的AUC值为0.802,验证组为0.836。结论CRP升高、Child-Pugh B级和C级、HDL降低、门静脉增宽和脾脏增厚是EGV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CHILD-PUGH分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在食管癌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平 马祯凯 +4 位作者 薛恒川 朱宗海 高杰 赵蒙蒙 张健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在食管癌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扬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究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在食管癌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扬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管型吻合器行端侧吻合加间断缝合包埋,观察组采用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比较两组手术总时间、胸腹部操作时间、颈部操作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时间、胸腹部操作时间、颈部操作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胃排空延迟、术后鼻咽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在食管癌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手术用时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 食管-三层包埋吻合 快速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金属夹辅助内镜超声引导组织胶注射治疗合并胃肾分流的肝硬化胃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初探
9
作者 马佳丽 艾正琳 +5 位作者 胡居龙 蒋煜 周玉玲 梁秀霞 魏红山 李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4-738,共5页
目的探讨金属夹辅助内镜超声引导组织胶注射治疗合并胃肾分流的胃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3年2月—2023年6月因肝硬化伴胃静脉曲张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就诊,证实存在胃肾分流(GRS),并接受金属夹辅助内镜超... 目的探讨金属夹辅助内镜超声引导组织胶注射治疗合并胃肾分流的胃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3年2月—2023年6月因肝硬化伴胃静脉曲张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就诊,证实存在胃肾分流(GRS),并接受金属夹辅助内镜超声引导组织胶注射治疗的患者。主要的评价指标是术后曲张静脉减轻或消失情况,次要评价指标为手术完成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共11例合并GRS的胃静脉曲张患者纳入研究,男7例,女4例;中位年龄55岁;肝功能Child-Pugh A级1例,Child-Pugh B级7例,Child-Pugh C级3例;分流道最大直径(中位)8 mm,最小直径(中位)4 mm。治疗前靶血管血流中位流速11 cm/s,金属夹阻断后靶血管中位流速5 cm/s;中位组织胶使用量2 mL,聚桂醇使用量均为1 mL。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后血流信号100%消失,手术成功率100%。随访6周患者均无再出血发生。术后1个月复查胃镜示静脉曲张根除或基本消失9例,静脉曲张改善2例。结论对于合并GRS的胃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金属夹辅助内镜超声引导组织胶注射治疗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静脉曲张 金属夹
下载PDF
蹲厕行为对胶囊内镜检查胃转运时间和全小肠检查率的影响
10
作者 李霞 何松 +1 位作者 王小梅 吴志轩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5-1269,共5页
目的研究蹲厕行为对胶囊内镜检查胃转运时间(gastric transit time,GTT)和全小肠检查率(complete examination rate of small bowel,CER)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2019年1-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22例,采用随... 目的研究蹲厕行为对胶囊内镜检查胃转运时间(gastric transit time,GTT)和全小肠检查率(complete examination rate of small bowel,CER)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2019年1-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试验组即吞服胶囊后随时可以蹲厕,对照组如需如厕采取坐便。比较2组患者GTT、小肠转运时间、CER和诊断率的区别。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CER显著高于对照组(92.06%vs 7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试验组患者中位GTT显著少于对照组(26.7 vs 45.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患者在小肠转运时间和诊断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采用蹲厕行为能减少胶囊在胃内转运时间,增加全小肠检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蹲厕 转运时间 全小肠检查率
下载PDF
197例胃结石内镜下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比较分析
11
作者 苏荣 侯瑞瑞 +4 位作者 孟祥坤 苗雨 张飞雄 阮继刚 杨少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9-1395,共7页
目的比较胃结石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3年7月至2024年1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结石患者197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等数据,依据真实世界研究方法,... 目的比较胃结石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3年7月至2024年1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结石患者197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等数据,依据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分别为药物保守治疗组、内镜下自制圈套器治疗组、一次性圈套器治疗组、碎石器治疗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结石多发生于男性,年龄(55.45±14.21)岁,85.3%的患者有进食柿子病史,86.3%的患者合并溃疡,其中65.9%位于胃角。自制圈套器组治疗费用花费最低,碎石器组治疗费用最高;内镜下的三种治疗方式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无差别,自制圈套器组的患者满意度最高,但药物保守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最长且患者满意度最低。颜色为黑绿色的胃结石其内镜治疗次数和内镜下治疗时间明显高于颜色为杂色和金黄色的胃结石。结论胃结石患者需综合考虑患者结石大小、颜色及患者本人的意愿,充分告知患者病情及不同治疗的优势。对于较大结石(约5 cm以上的胃结石)患者,选择内镜下自制圈套器治疗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内镜下治疗 内科保守治疗
下载PDF
APRI、AAR和FIB-4等预测模型对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王素梅 王楠 +2 位作者 于珍 张金卷 张健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3-528,共6页
目的:评价无创模型对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诊断价值,为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EGV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38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发EGV分为有EGV组和无EGV组。比较2组患者... 目的:评价无创模型对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诊断价值,为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EGV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38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发EGV分为有EGV组和无EGV组。比较2组患者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小板(PLT)、AST/PLT指数(APRI)、纤维化-4指数(FIB-4)和AST/ALT比值(AAR)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各模型对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EGV的诊断价值。结果:有EGV组患者的APRI、FIB-4和ALT明显高于无EGV组(P<0.01),而PLT水平和AAR则明显低于无EGV组(P<0.01)。单指标诊断模型以ALT的AUC最大,AUC为0.645(95%CI:0.580~0.705,P<0.001),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34.04%、68.53%及78.05%。多指标联合模型中以ALT+FIB-4+AAR+PLT联合模型的AUC最大,AUC为0.787(95%CI:0.730~0.838,P<0.001),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22%、73.40%、80.62%及63.30%。ALT+FIB-4+AAR、ALT+FIB-4+AAR+PLT和ALT+FIB-4+AAR+PLT+APRI联合模型的AUC与ALT和ALT+FIB-4模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述3种模型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RI、FIB-4、ALT、PLT和AAR联合检测可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EGV的早期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肝硬化 食管底静脉曲张 预测模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和胃降逆止嗽法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疗效及对食管运动功能和复发率的影响
13
作者 黄志健 李生发 符标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 探讨和胃降逆止嗽法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的疗效及对食管运动功能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7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患者,随机分成2... 目的 探讨和胃降逆止嗽法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的疗效及对食管运动功能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7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和胃降逆止嗽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阵发性呛咳、咳嗽伴反酸、上腹不适、嘈杂、胸骨后灼热感)、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食管运动功能(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食管收缩波幅、食管平均收缩持续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及临床复发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阵发性呛咳、咳嗽伴反酸、上腹不适、嘈杂、胸骨后灼热感评分,RDQ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食管平均收缩持续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以上7项指标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LCQ评分、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食管收缩波幅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4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35/48)(P<0.05);2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为9.3%(4/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13/35)(P<0.05)。结论 和胃降逆止嗽法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能够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食管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临床复发,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性咳嗽 气上逆证 降逆止嗽方 复发率 食管运动功能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置入治疗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一例
14
作者 李宗明 任克伟 +3 位作者 韩新巍 李磊 周子鹤 李亚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3,共3页
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是食管切除术后的一种危重症,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饮食性呛咳,呈烧灼样、刺激性,卧位加重,多数患者死于顽固性肺部感染和营养衰竭[1]。气道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胸腔胃气道瘘已得到广泛的临床认可,但覆膜支架置入后的痰液潴... 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是食管切除术后的一种危重症,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饮食性呛咳,呈烧灼样、刺激性,卧位加重,多数患者死于顽固性肺部感染和营养衰竭[1]。气道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胸腔胃气道瘘已得到广泛的临床认可,但覆膜支架置入后的痰液潴留、肉芽组织增生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其远期疗效[2]。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使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置入治疗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1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胸腔气道瘘 呛咳
下载PDF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探讨肠道菌群对失眠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刘杨圣洁 张红石 +6 位作者 矫俊东 郑旭 纪媛媛 郅晓宇 刘家邑 佟雪 刘鹏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素问·逆调论》中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然而由饮食不节引起的失眠,此病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代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作为肠和脑的中间纽带,将胃肠道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这与中医论述的“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观点不谋... 《素问·逆调论》中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然而由饮食不节引起的失眠,此病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代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作为肠和脑的中间纽带,将胃肠道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这与中医论述的“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以肠道菌群为出发点,探讨胃肠不舒与失眠发生的内在联系,将现代发病机制与中医理论结合起来,以明确“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发病机制,为治疗失眠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和 卧不安 失眠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肥胖糖尿病20例疗效分析
16
作者 艾克拜尔·艾力 崔剑昱 +7 位作者 皮尔地瓦斯·麦麦提玉素甫 麦麦提艾力·麦麦提明 伊比提哈尔·买买提艾力 李慧灵 邓秀丽 玉素江·图荪托合提 黎鑫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LRYGB)治疗肥胖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微创、疝腹壁外科中心实施LRYGB的20例肥胖糖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中转开腹病例1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LRYGB)治疗肥胖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微创、疝腹壁外科中心实施LRYGB的20例肥胖糖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中转开腹病例1例。手术时间60~420分钟,平均(150±105.64)分钟,术中失血量20~100ml,平均(37.5±20.99)ml,术后住院时间5~15天,平均(8.25±2.51)天。术后5年内7例(35.00%)发生并发症,均为Clavien-Dindo分级Ⅱ级。术后1、3、5年的体重、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总体重减少百分比(TWL%)与术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LRYGB治疗2型糖尿病完全缓解15例(75.00%)。结论LRYGB对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是一种有效的减重及降糖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旁路手术 肥胖 2型糖尿病 减重手术 腹腔镜袖状切除术
下载PDF
miR-126过表达和ADAM9基因沉默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17
作者 魏海峰 倪志强 +5 位作者 魏雁虹 王起来 李首庆 马寅芙 谭岩 方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9,共10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26(miR-126)过表达和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9(ADAM9)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低分化腺癌SGC-7901细胞和人正常胃黏膜上皮NGEC细胞,提取细胞中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 目的:探讨微小RNA-126(miR-126)过表达和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9(ADAM9)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低分化腺癌SGC-7901细胞和人正常胃黏膜上皮NGEC细胞,提取细胞中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种细胞中miR-126和ADAM9 mRNA表达水平。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分为miR-126过表达组(miR-126-OE组)和ADAM9基因沉默组(ADAM9 siRNA组),以LipofectamineTM 2000为载体分别转染miR-126模拟物(miR-126 mimics)和敲低ADAM9的RNA寡核苷酸,并设置相应的阴性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TargerScan网站预测miR-126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6和ADAM9的靶向调控关系,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miR-126 mimics后SGC-7901细胞中ADAM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qPCR法检测,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NGEC细胞比较,胃癌SGC-7901细胞中miR-12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DAM9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TT法检测,SGC-7901细胞过表达miR-126或沉默ADAM9基因48和72 h后,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6 OE组和ADAM9 siRNA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48 h后miR-126 OE组和ADAM9 siRNA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6 OE组和ADAM9 siRNA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6-OE组和ADAM9 siRNA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靶基因预测,ADAM9的3´-UTR含有与miR-126-3p互补的核苷酸序列。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ADAM9是miR-126靶向负调控的下游基因。SGC-7901细胞转染miR-126 mimics 48 h后,与mimics NC组比较,miR-126 OE组细胞中ADAM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胃癌SGC-7901细胞中miR-126低表达而ADAM9基因高表达。miR-126过表达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iR-126靶向负调控ADAM9并抑制胃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微小RNA-126 靶基因 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9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急性胃炎大鼠的作用机制
18
作者 王帅 王亮 +8 位作者 秦鑫鹏 韩凌 包永睿 李天娇 王萍 杨洋 张涛 魏玮 孟宪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气滞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采用70%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炎模型,给药治疗后HE染色观...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气滞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采用70%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炎模型,给药治疗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SOD、TGF-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INOS、HIF-1α、IFN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气滞胃痛颗粒组大鼠治疗后,急性胃炎大鼠胃出血斑点较模型组有了较大改善,胃部褶皱逐渐恢复,色泽更为光亮。胃组织结构基本完整,主细胞数量略有缺失,组织间隙分布有少量血细胞,无炎性细胞浸润,整体结构比较完整。大鼠血清中TNF-α和TGF-β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SOD的含量则明显上升(P<0.05)。胃组织INOS、HIF-1α、IFNG(IFN-γ)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HIF-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痛颗粒 急性 HIF-1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反左金丸对“胃寒证”代谢模式的影响
19
作者 陈文文 张磊阳 +1 位作者 贺敏 蒋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0-1725,共6页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反左金丸对慢性胃炎“胃寒证”患者体内代谢模式的影响。方法21例患者采用视觉模拟法评价治疗前后的症状分数,收集治疗前后21例健康人的空腹血清,运用UPLC-LTQ/Orbitrap MS技术进行检测,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反左金丸对慢性胃炎“胃寒证”患者体内代谢模式的影响。方法21例患者采用视觉模拟法评价治疗前后的症状分数,收集治疗前后21例健康人的空腹血清,运用UPLC-LTQ/Orbitrap MS技术进行检测,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组学研究。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各症状分数明显改善;慢性胃炎“胃寒证”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清代谢轮廓明显分离;患者经反左金丸治疗前后的血清代谢轮廓明显分离,且治疗后的代谢轮廓明显趋向健康人;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筛选出9个差异代谢物,治疗前后筛选出6个差异代谢物;与健康人比较,患者治疗前与能量代谢相关的3-羟基十二烷酸相对含量升高、十八烯酸相对含量降低,与物质代谢相关的3-丙基丙烯醛相对含量升高、丁酮相对含量降低,与神经兴奋性相关的(R)-(+)-2-吡咯烷酮-5-羧酸相对含量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3-羟基十二烷酸和3-丙基丙烯醛的相对含量降低,十八烯酸、(R)-(+)-2-吡咯烷酮-5-羧酸、丁酮的相对含量升高。结论慢性胃炎“胃寒证”患者与健康人的代谢模式存在差异,“胃寒证”患者较健康人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减慢、神经兴奋性降低,反左金丸能够改善“胃寒证”患者的症状,并对其代谢模式回归正常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其作用环节可能与物质、能量代谢和神经兴奋传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左金丸 慢性 寒证 方证相应 代谢组学 代谢模式
下载PDF
滋阴养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西洁 娄静 《中医研究》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滋阴养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40 mg/次,1次/d,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 g/... 目的:观察滋阴养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40 mg/次,1次/d,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 g/次,2次/d,口服;呋喃唑酮片,0.9 g/次,3次/d,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150 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阴养胃汤(药物组成:生地黄、石斛、麦冬、北沙参、佛手、百合、清半夏、炒鸡内金、醋鳖甲、甘草片)加减治疗,1剂/d,水煎,取药汁400 mL,早晚饭后30 min温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T淋巴细胞和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2水平。结果: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00%(32/4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CD8^(+)、COX-2表达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滋阴养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可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 阴不足型 滋阴养 四联疗法 T淋巴细胞 环氧合酶-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