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8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急性胃炎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帅 王亮 +8 位作者 秦鑫鹏 韩凌 包永睿 李天娇 王萍 杨洋 张涛 魏玮 孟宪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气滞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采用70%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炎模型,给药治疗后HE染色观...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气滞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采用70%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炎模型,给药治疗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SOD、TGF-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INOS、HIF-1α、IFN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气滞胃痛颗粒组大鼠治疗后,急性胃炎大鼠胃出血斑点较模型组有了较大改善,胃部褶皱逐渐恢复,色泽更为光亮。胃组织结构基本完整,主细胞数量略有缺失,组织间隙分布有少量血细胞,无炎性细胞浸润,整体结构比较完整。大鼠血清中TNF-α和TGF-β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SOD的含量则明显上升(P<0.05)。胃组织INOS、HIF-1α、IFNG(IFN-γ)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HIF-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颗粒 急性 HIF-1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丹 穆炳霞 王丹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情况,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脉弦涩、舌质暗、胸闷喜太息、嗳气频繁、胃脘痛、胃脘胀满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脉弦涩、舌质暗、胸闷喜太息、嗳气频繁、胃脘痛、胃脘胀满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活动性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反应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活动性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反应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可明显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Hp根除率,改善慢性胃炎临床相关症状,减轻活动性炎症反应及慢性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颗粒 四联疗法 慢性 效果
下载PDF
和胃降逆止嗽法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疗效及对食管运动功能和复发率的影响
3
作者 黄志健 李生发 符标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 探讨和胃降逆止嗽法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的疗效及对食管运动功能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7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患者,随机分成2... 目的 探讨和胃降逆止嗽法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的疗效及对食管运动功能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7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和胃降逆止嗽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阵发性呛咳、咳嗽伴反酸、上腹不适、嘈杂、胸骨后灼热感)、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食管运动功能(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食管收缩波幅、食管平均收缩持续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及临床复发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阵发性呛咳、咳嗽伴反酸、上腹不适、嘈杂、胸骨后灼热感评分,RDQ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食管平均收缩持续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以上7项指标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LCQ评分、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食管收缩波幅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4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35/48)(P<0.05);2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为9.3%(4/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13/35)(P<0.05)。结论 和胃降逆止嗽法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能够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食管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临床复发,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性咳嗽 气上逆证 降逆止嗽方 复发率 食管运动功能
下载PDF
柴芍胃康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气滞证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王维 张瑜 +1 位作者 孙胜振 华元鑫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观察柴芍胃康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气滞证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对患者胃泌素-17(G-17)、丙二醛(MDA)、胃蛋白酶原(PG)Ⅰ和PGⅡ水平,胃黏膜组织病理和Hp根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该院... 目的:观察柴芍胃康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气滞证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对患者胃泌素-17(G-17)、丙二醛(MDA)、胃蛋白酶原(PG)Ⅰ和PGⅡ水平,胃黏膜组织病理和Hp根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肝胃气滞证Hp阳性CAG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四联疗法,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芍胃康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17、MDA、PGⅠ和PGⅡ水平,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Hp根除率,观察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17、PGⅠ水平明显升高,MDA、PGⅡ水平和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患者血清G-17、PGⅠ水平较对照组升高,MDA、PGⅡ水平和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Hp根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65/70)、92.86%(65/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3%(57/70)、81.43%(5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胃康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气滞证Hp阳性CAG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胃功能、氧化应激和胃黏膜组织病理损伤,并可有效提高Hp根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芍康汤 四联疗法 滞证 幽门螺杆菌阳性 慢性萎缩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气滞胃痛颗粒对伴幽门螺杆菌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胃肠动力的影响
5
作者 张静智 曾玲 +2 位作者 刘雪 石柳 温建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究气滞胃痛颗粒对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Hp清除率、胃肠动力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治疗措施拟定,促使伴Hp感染FD患者临床获益。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伴Hp感染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究气滞胃痛颗粒对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Hp清除率、胃肠动力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治疗措施拟定,促使伴Hp感染FD患者临床获益。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伴Hp感染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气滞胃痛颗粒。评估两组疗效,统计两组Hp清除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胃肠动力指标,对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观察组瘦素、胃动素以及血清胃泌素均高于对照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使用气滞胃痛颗粒可提高伴Hp感染FD患者的Hp清除率,改善其胃肠动力,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功能性消化不良 痛颗粒 肠动力 不良反应 动素
下载PDF
调胃承气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万怡 雷海燕 李琰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观察调胃承气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丘诊脓疱型(PPR)亚型]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盐酸米诺环素口服治疗,联合... 目的观察调胃承气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丘诊脓疱型(PPR)亚型]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盐酸米诺环素口服治疗,联合组45例给予调胃承气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中医证候评分、症状分级量表和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Acne-QOL)评分。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vs.77.78%;χ^(2)=4.406,P=0.036)。治疗前2组红斑、丘疹、灼热、毛细血管扩张和大便秘结等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红斑:(1.46±0.61)比(3.70±1.67);丘疹:(1.55±0.34)比(2.96±1.24);灼热感:(2.18±0.45)比(3.61±0.85);毛细血管扩张:(1.61±0.34)比(2.92±0.57);大便秘结:(1.89±0.44)比(3.43±0.84),P<0.05]。治疗前2组Acne-QOL评分、症状分级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cne-QOL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107.68±16.46)比(91.12±15.43),t=4.924,P<0.001];治疗后2组症状分级量表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3.31±0.83)比(5.61±1.28),t=10.114,P<0.001]。联合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比15.56%;χ^(2)=1.800,P=0.180)。结论对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患者给予调胃承气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与疗效,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玫瑰痤疮 热盛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黄燕凤 梁国强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9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7例。对照... 目的:分析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肠激素和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肠激素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胃肠激素和EGF水平高于对照组,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患者胃肠激素和血清学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四君子汤 脘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刘万里教授从气机失调论治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经验采撷
8
作者 张瑞 苏坤涵 刘万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6期82-85,共4页
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临床较为常见,其病情复杂且迁延难愈,增加了临床的诊疗难度。刘万里教授指出气机升降失调是其重叠的重要病机。对于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的治疗,刘万里教授倡导以疏理脏腑气机立法,顺应脏腑气机特性,以“通降... 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临床较为常见,其病情复杂且迁延难愈,增加了临床的诊疗难度。刘万里教授指出气机升降失调是其重叠的重要病机。对于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的治疗,刘万里教授倡导以疏理脏腑气机立法,顺应脏腑气机特性,以“通降胃气”为先,以“调脾”“疏肝”“宣肺”为要,立足整体,临证分别施以消食化滞,和胃降气、健脾化湿,复运益气、疏肝调脾,和中理气,宣肺肃肠,通腑行气之法。脏腑气机升降秩序得复,则诸症皆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肠疾病 功能性肠病重叠综合征 机升降 通降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气滞证和脾胃虚弱证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玉意 李娟娟 +2 位作者 王洪亮 郭绍举 黄彬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16,共10页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肝胃气滞证和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代谢组学特征,发现与CAG患者中医证型相关的血清代谢差异物,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60例CAG患者...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肝胃气滞证和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代谢组学特征,发现与CAG患者中医证型相关的血清代谢差异物,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60例CAG患者,其中肝胃气滞证及脾胃虚弱证各30例。收集2组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血清代谢物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筛选CAG肝胃气滞证和脾胃虚弱证患者之间的差异代谢物,最后利用KEGG数据库对筛选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物通路分析。【结果】通过比较CAG肝胃气滞证和脾胃虚弱证患者血清代谢物,发现CAG肝胃气滞证和脾胃虚弱证之间N-乙酰基甘氨酸、组胺、O-磷酸丝氨酸、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甲基间酪氨酸等氨基酸衍生物和酪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丙氨酸-谷酰胺-赖氨酸、L-天冬酰胺基-L-脯氨酰-L-丝氨酸、L-异亮氨酸-L-异亮氨酸等小肽类物质代谢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AG肝胃气滞证和脾胃虚弱证患者之间存在氨基酸代谢差异,N-乙酰基甘氨酸、甲基间酪氨酸、O-磷酸丝氨酸等代谢物可能是区别CAG肝胃气滞证和脾胃虚弱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 中医证型 滞证 虚弱证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效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亮 邵平 +4 位作者 赵艳青 于洋 吕重宁 韩凌 路金才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剂(qizhi weitong granule,QWG)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通过考察结肠黏膜损伤评分(CMDI),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以紧...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剂(qizhi weitong granule,QWG)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通过考察结肠黏膜损伤评分(CMDI),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以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情况来评价QWG对UC大鼠的治疗作用。通过^(1)H-NMR代谢组学技术,以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为手段,分析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动态变化,构建相关的代谢通路和代谢网络,探讨QWG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QWG对结肠组织溃疡损伤有明显的修复作用,显著提高了大鼠结肠组织中Occludin和ZO-1蛋白的表达(P<0.01),共筛选鉴定出12个相关代谢生物标志物。结论QWG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干预损伤的通路主要为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和三羧酸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颗粒剂 溃疡性结肠炎 代谢组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全身麻醉诱导期不同通气模式对胃进气影响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贾哲 解康杰 +1 位作者 姜慧芳 王宏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261-264,共4页
胃进气是一种麻醉诱导期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胃扩张和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因此,有效预防麻醉诱导期气体进入胃内是麻醉期间处理的关键。目前既能保证通气效果,又能避免胃内进气的最佳通气模式尚无定论。文章主要综述了胃窦超声评... 胃进气是一种麻醉诱导期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胃扩张和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因此,有效预防麻醉诱导期气体进入胃内是麻醉期间处理的关键。目前既能保证通气效果,又能避免胃内进气的最佳通气模式尚无定论。文章主要综述了胃窦超声评估胃进气的方法、全身麻醉诱导期不同通气模式对胃进气影响的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幽门窦 肺通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 MS的气滞胃痛胶囊化学成分快速鉴定及裂解规律研究
12
作者 孟营 郑莹 +3 位作者 包永睿 王帅 李天娇 孟宪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6-1388,共13页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全面分析鉴定气滞胃痛胶囊化学成分的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全面分析鉴定气滞胃痛胶囊化学成分的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通过保留时间、质谱一级准分子离子峰、二级质谱裂解碎片,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数据从气滞胃痛胶囊80%甲醇提取物中鉴定出97个成分,包括黄酮类41个、生物碱类19个、有机酚酸类12个、皂苷类8个、萜类5个、苯丙素类10个、核苷类1个及醌类1个,其中50个成分经过对照品比对。同时对所鉴定成分的结构类型、药材来源进行归属并探讨了各类结构的裂解规律。该研究可为气滞胃痛胶囊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也可为具有相似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胶囊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裂解规律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从“胃为之市”探讨吴鞠通胃气观之内涵
13
作者 康帅 马靖国 袁卫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461-1464,共4页
吴鞠通深研《黄帝内经》奥旨,以“胃为之市”为理论基础,博采诸家,逐渐形成“体阳而用阴,气机阴阳须调和”的胃气观。本文在简要分析吴氏胃气观点渊源的基础上,探讨了“胃为之市”内涵,包括“受纳输出,集散水谷”“化生精微,气血之源”... 吴鞠通深研《黄帝内经》奥旨,以“胃为之市”为理论基础,博采诸家,逐渐形成“体阳而用阴,气机阴阳须调和”的胃气观。本文在简要分析吴氏胃气观点渊源的基础上,探讨了“胃为之市”内涵,包括“受纳输出,集散水谷”“化生精微,气血之源”“共居中焦,升降枢纽”三方面;并以“胃体阳而用阴”为纲,分别从“胃体为阳,用阴之本”“胃用为阴,体阳之象”“兼看脾土,体用合参”三个角度论述胃气生理。同时,将吴氏基于胃气的发病思想归纳为“六气外感,阴阳有别”“内伤之机,气机逆乱”“药食不慎,亦伤胃土”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以“体阳”“用阴”为纲目,分别论述体用太过不及的证治,以启发“调胃以平衡气机阴阳”的治疗思路,指导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之市 吴鞠通 体用论 《黄帝内经》 《温病条辨》 《医医病书》
下载PDF
从《伤寒论》“津液-胃气”配对体系探析仲景三承气汤处方思路
14
作者 雷娜 王庆国 +4 位作者 宋虹霏 曾玲 李岫滟 李乔 穆杰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607-1610,共4页
《伤寒论》“津液—胃气”以燥润相和构建的配对体系是仲景论阳明病篇的主要内容,以“津液—胃气”失和导致的“胃气”相对或绝对的亢燥构建了阳明病“胃家实”的病机基础,而参合阳明腑“主通降”“传化物”的病机叠加态又是阳明腑实证... 《伤寒论》“津液—胃气”以燥润相和构建的配对体系是仲景论阳明病篇的主要内容,以“津液—胃气”失和导致的“胃气”相对或绝对的亢燥构建了阳明病“胃家实”的病机基础,而参合阳明腑“主通降”“传化物”的病机叠加态又是阳明腑实证的主要病机。张仲景的三承气汤处方思路则是以此为据,引舟无水则不行,水载舟无风亦不行之理,其中大黄、芒硝是用以制约“胃气”亢燥,使舟有水载,厚朴、枳实是“击惰归之邪”的攻下腑实之品,使风能行舟,故以此小议之,以期有资于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三承 津液
下载PDF
“保胃气”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诊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陈书逸 何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6期100-103,共4页
根据张仲景“保胃气”思想,“察胃气”可观察疾病发生、发展进程和顺逆证,“保胃气”行培土生金之治法并调畅中焦气机本研究基于“保胃气”和“察胃气”内涵探讨胃气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及“保胃气”在辩证论治中的关键... 根据张仲景“保胃气”思想,“察胃气”可观察疾病发生、发展进程和顺逆证,“保胃气”行培土生金之治法并调畅中焦气机本研究基于“保胃气”和“察胃气”内涵探讨胃气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及“保胃气”在辩证论治中的关键作用,并附验案一则以佐证。胃气的盛衰与正气的强弱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治过程中,通过舌脉观察胃气盛衰,运用“保胃气”思想从防损与增益两方面以培土生金、斡旋中焦为主旨的具体治疗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培土生金 斡旋中焦
下载PDF
调气和胃汤联合针刺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对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静 徐鑫 孙云霞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622-626,共5页
目的:观察调气和胃汤联合针刺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及血清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8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 目的:观察调气和胃汤联合针刺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及血清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8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基础上给予调气和胃汤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胃肠动力指标、中医症状积分、肠道菌群及血清CCK、生长抑素(SS)、胃蛋白酶Ⅰ等相关因子水平,统计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胃半排空和胃排空时间较治疗前缩短,小肠推进率较治疗前升高,2h存留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半排空和胃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小肠推进率高于对照组,2h存留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CK、SS较治疗前降低,MTL、Ghrelin、胃蛋白酶Ⅰ、神经肽S受体1(NPSR1)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CK、SS低于对照组,MTL、Ghrelin、胃蛋白酶Ⅰ、NPSR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痞闷或胀痛、纳呆、早饱、疲乏、便溏、嗳气等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的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气和胃汤联合针刺可减轻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调节胃肠激素和肠道菌群,促进胃排空,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激素 排空 针刺 脾虚滞型
下载PDF
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胃进气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冯志东 田苗苗 +1 位作者 玄春月 陈云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全身麻醉(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胃进气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患儿分为A组(33例)、B组(33例)、C组(34例)。A组行手... 目的探讨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全身麻醉(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胃进气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患儿分为A组(33例)、B组(33例)、C组(34例)。A组行手动控制通气,B组行压力控制通气(PCV),C组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对比三组患儿不同时段[自主呼吸消失即刻(T_(0))、面罩通气60 s(T_(1))、面罩通气120 s(T_(2))、面罩通气180 s(T_(3))]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胃进气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患儿在T_(0)~T_(3)时的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三组患儿SpO_(2)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_(1)~T_(3)时SpO_(2)分别为(96.95±1.24)%、(96.63±1.19)%、(96.57±1.09)%,B组T_(1)~T_(3)时SpO_(2)分别为(97.27±1.21)%、(97.08±1.17)%、(96.91±1.11)%,C组T_(1)~T_(3)时SpO_(2)分别为(98.14±1.17)%、(97.86±1.20)%、(97.78±1.15)%,T_(1)~T_(3)时三组SpO_(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SpO_(2)水平稍高于A组、B组。A组、B组、C组胃进气发生率分别为30.30%、9.09%、5.88%。B组、C组胃进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胃进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当,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PCV与PCV-VG通气模式对保持较低气道峰压、较少胃进气的效果相当,但PCV-VG更能够使患儿保持更好的潮气量和肺顺应性,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罩通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和胃降逆止嗽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临床研究
18
作者 赵滋禾 黑涛 李慧朋 《食管疾病》 2024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观察和胃降逆止嗽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临床效果。方法9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调整生活方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调整生活方式联合和胃... 目的观察和胃降逆止嗽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临床效果。方法9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调整生活方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调整生活方式联合和胃降逆止嗽方治疗。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阵发性咳嗽、咳嗽时泛酸水、嘈杂、上腹不适)、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esser cough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LCQ)评分、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RDQ)评分、食管运动功能(食管收缩波幅、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平均收缩持续时间)、临床治疗效果、疾病复发概率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阵发性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概率,发现患者RDQ评分均有下降,但是观察组评分下降较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LCQ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L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食管收缩波幅、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都出现了升高的情况(P<0.05),持续收缩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食管运动功能指标改善情况都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和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都较低,分别低于对照组3个月复发率(16.67%)和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39.58%)(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和胃降逆止嗽方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食管运动,减少临床复发,改善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性咳嗽 气上逆证 降逆止嗽方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 生活质量 临床复发
下载PDF
全身麻醉诱导期吸气相气道正压水平对面罩吸氧患者胃胀气的影响
19
作者 陈潇男 鲁旭 陈玲阳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诱导期吸气相气道正压(IPAP)水平对面罩吸氧患者胃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于医院拟行全身麻醉的12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PAP 10组、IPAP 15组和IPAP 20组,每组40例。患者均给予麻醉...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诱导期吸气相气道正压(IPAP)水平对面罩吸氧患者胃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于医院拟行全身麻醉的12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PAP 10组、IPAP 15组和IPAP 20组,每组40例。患者均给予麻醉剂后行面罩通气,根据患者所在组别分别设置IPAP值为10、15、20 cmH_(2)O,3 min后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超声检查麻醉诱导前和插管后的胃窦横截面积(CSA)并计算CSA变化(ΔCSA≥30%为胃胀气)。采集面罩通气开始后30、60、90、120、150、180 s的潮气量、呼气末CO_(2)分压(ETCO_(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ΔCSA、胃胀气发生率、充分通气例次和各时点SpO_(2)和ETCO_(2)水平、使95%例次的样本产生充分通气的有效IPAP水平(ED95)。结果IPAP 10组无胃胀气发生。IPAP 15组和IPAP 20组ΔCSA和胃胀气发生率均高于IPAP 1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AP 10组例次为充分通气高于IPAP 15组和IPAP 2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bit回归分析发现,使95%例次的样本产生充分通气所需的有效IPAP水平的ED95(95%CI)为10.02(9.32~10.44)cmH_(2)O。3组各时点SpO_(2)和ETCO_(2)均属正常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期面罩吸氧患者IPAP为10 cmH_(2)O时,可在不影响通气质量的前提下,避免胃胀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诱导 道正压 面罩吸氧
下载PDF
头高20°斜坡体位对全身麻醉诱导期胃进气及恢复期呼吸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梁柏勇 程丽萍 +3 位作者 杨小舟 曾英 刘淑平 陈明富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头高20°斜坡体位对全身麻醉诱导期胃进气及恢复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予头高20°斜坡体位,对照组予平卧位,两组麻醉诱导期面... 目的探讨头高20°斜坡体位对全身麻醉诱导期胃进气及恢复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予头高20°斜坡体位,对照组予平卧位,两组麻醉诱导期面罩通气前后均行胃窦超声检查,选取胃窦部舒张期图像,测量纵轴直径和前后径,计算胃窦横截面积(CSA),记录适宜面罩通气情况。记录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监测两组麻醉诱导即刻及麻醉诱导30、60、120 s血流动力学[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监测两组入室时,拔管后1、5、30 min及术后2 h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SpO_(2))]和血流动力学(MAP、HR)。统计两组术中是否发生误吸、呕吐、心肺功能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面罩通气2 min CSA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面罩通气前CSA和适宜面罩通气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麻醉诱导即刻及麻醉诱导30、60、120 s同期血流动力学(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入室时,拔管后1、5、30 min及术后2 h同期呼吸功能(SpO_(2))和血流动力学(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高20°斜坡体位能够减少全身麻醉诱导期面罩通气时胃进气,而对全身麻醉恢复期呼吸功能和血液动力学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头高20°斜坡体位 呼吸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