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内镜及组织学特点
1
作者 刘婉婷 谷海燕 魏良洲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16387-16393,共7页
目的:探讨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2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泌酸腺腺瘤和4例胃底腺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肿瘤内镜下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 目的:探讨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2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泌酸腺腺瘤和4例胃底腺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肿瘤内镜下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7例患者年龄55~71岁,平均年龄及中位年龄均为63岁,其中女性5例,男性2例,主要因腹部不适及查体发现,均无HP感染,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者5例,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者2例,1例GA-FG浸润深度达1000 um,术后存在黏膜下层增生。病灶最大直径为0.3~1.5 cm。GOGA及GA-FG均以主细胞成分为主,肿瘤表面被小凹上皮所覆盖,细胞异型性小,排列成不规则的腺管状,均未见明显核分裂象,肿瘤周围黏膜均未见HP感染、萎缩及肠化。免疫表型显示MUC6和Pepsinogen呈弥漫强阳性表达,其中2例患者H+/K+-ATPase细胞阳性,MUC5AC只在覆盖在肿瘤表面的小凹上皮中表达,肿瘤细胞未见表达,CD10、MUC2、CDX-2均为阴性,热点区域Ki-67增殖指数为1%~10%,未见P53高表达和β-catenin核阳性表达。结论:胃泌酸腺肿瘤是非常罕见且具有独特病理学特征的肿瘤,预后较好,内镜下病变切除术可基本治愈,但目前对其认识不足,容易漏诊及误诊,因此熟练掌握其内镜下特点和组织学形态对提高消化内科医师的诊断及治疗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酸腺肿瘤
下载PDF
内镜活检标本中胃泌酸腺肿瘤6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雪燕 陈刚 +1 位作者 朱伟峰 黄榕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活检标本中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重新阅片3674例内镜活检病例,根据组织学形态筛选可疑胃泌酸腺肿瘤,查阅其内镜特征,补充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674例内镜活检病例中胃泌酸... 目的探讨内镜活检标本中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重新阅片3674例内镜活检病例,根据组织学形态筛选可疑胃泌酸腺肿瘤,查阅其内镜特征,补充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674例内镜活检病例中胃泌酸腺肿瘤6例,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44~69岁。内镜显示胃底/胃体多发或单发息肉,无HP、肠化及萎缩。低倍镜下见腺体结构复杂、相互融合,结构异型明显;高倍镜下见细胞呈多层或复层,以主细胞为主,散在少量壁细胞,细胞异型性小,部分细胞核从基底层上移,核仁小而不明显。首次病理诊断:胃底腺息肉(2/6)、增生性息肉(1/6)、异型增生(1/6)、泌酸腺息肉(1/6)、胃底腺腺癌(1/6)。补充免疫组化标记:主细胞表达Pepsinogen 1。3例行ESD术,另3例失访。结论胃泌酸腺肿瘤发病率低,部分病理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存在误判现象,其组织形态具有特征性,在内镜活检中识别该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酸腺肿瘤 诊断 内镜活检 ESD
下载PDF
主细胞为主型胃泌酸腺肿瘤9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涛 罗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主细胞为主型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雅安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7月诊治的9例主细胞为主型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内镜特征、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9... 目的:探讨主细胞为主型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雅安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7月诊治的9例主细胞为主型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内镜特征、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9例患者中5例为女性,4例为男性,中位年龄54岁。其中胃底腺型胃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 gland type,GA-FG)6例、泌酸腺腺瘤(gastric oxyntic gland adenoma,GOGA)3例。最常见的症状是腹部隐痛(5/9)。胃镜提示胃体或胃底的浅表隆起型(8/9)或浅表平坦型病变(1/9),病灶最大直径2~6 mm。GA-FG及GOGA均以主细胞成分为主,伴有壁细胞和颈黏液细胞,细胞异型性小,排列成不规则的腺管状。GA-FG中查见肿瘤周围间隙(5/6)及肿瘤周围纤维化(1/6)。免疫表型显示主细胞表达胃蛋白酶原Ⅰ、壁细胞表达H+-K^(+)-ATP酶、颈黏液细胞表达黏蛋白6。4例患者获得12~25个月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胃的主细胞为主型泌酸腺肿瘤是罕见且具有独特病理学特征的肿瘤,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酸腺肿瘤
下载PDF
转录延伸相关因子P-TEFb、HEXIM1与Brd4在小鼠胃腺里的荧光免疫检测
4
作者 林大河 王琦 +1 位作者 冉海莹 丁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3-446,共4页
探讨了正性转录延伸因子b(P-TEFb)及其相关调节因子在小鼠胃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以正常小鼠为材料,通过多聚甲醛固定并石蜡包埋,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小鼠胃中P-TEFb的2个主要组成部分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CDK9)和细胞周... 探讨了正性转录延伸因子b(P-TEFb)及其相关调节因子在小鼠胃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以正常小鼠为材料,通过多聚甲醛固定并石蜡包埋,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小鼠胃中P-TEFb的2个主要组成部分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CDK9)和细胞周期蛋白T1(CyclinT1)以及正向调控P-TEFb的募集因子Brd4、P-TEFb的活性抑制蛋白HEXIM1的表达状况.检测结果表明:CDK9和CyclinT1在鼠胃泌酸腺的所有细胞中均有较强的信号;HEXIM1在胃腺的中部和底部以及胃肌间神经丛内信号强烈;而Brd4在胃腺的底部信号强烈.上述成果为在胃泌酸腺中构建P-TEFb调节转录延伸的正常生理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酸腺 P—TEFb HEXIM1 Brd4
下载PDF
壁细胞去分化增殖再构泌酸腺的实验现象及假说 被引量:4
5
作者 邓兰琼 涂晋文 崔世高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 探讨溃疡“完全愈合”的组织学特征。[方法] 观察大鼠乙酸胃溃疡形成后 5、30、126 d 3 个时间段再生黏膜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及西咪替丁、柴胡桂枝汤(CHGZT)对其影响。[结果] ①第 5 天 CHGZT组溃疡边缘胃体腺颈部,可见 CHGZT 溃... [目的] 探讨溃疡“完全愈合”的组织学特征。[方法] 观察大鼠乙酸胃溃疡形成后 5、30、126 d 3 个时间段再生黏膜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及西咪替丁、柴胡桂枝汤(CHGZT)对其影响。[结果] ①第 5 天 CHGZT组溃疡边缘胃体腺颈部,可见 CHGZT 溃疡伴随细胞系(UACL)增殖、移行,其基底部去分化壁细胞广泛分布;第 30 天CHGZT UACL形如芽状,壁细胞罕见;第126天CHGZT UACL明显分化,呈现泌酸腺雏形。②第 30 天 CHGZT组含CHGZT UACL的标本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第 30 天胃体侧的 CHGZT UACL的高度与同一切面再生黏膜高度呈正相直线相关关系( r=0.778, P<0. 01);第 30 天 CHGZT组胃体侧再生黏膜高度与正常组胃体黏膜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壁细胞去分化增殖、再分化重构泌酸腺,是胃体溃疡“完全愈合”的组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 壁细胞 胃泌酸腺 组织再生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
6
作者 Paola Tomassetti Davide Campana +4 位作者 Lydia Piscitelli Elena Mazzotta Emilio Brocchi Raffaele Pezzilli Roberto Corinaldes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5期5423-5432,共10页
In this article, we have reviewed the main therapeutic measures for the treatment of 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 (ZE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as based on computer searches (Pub-Med, Index Medicus) and personal ... In this article, we have reviewed the main therapeutic measures for the treatment of 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 (ZE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as based on computer searches (Pub-Med, Index Medicus)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We have evaluated all the measures now available for treating patients with sporadic gastrinomas or gastrinoma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 (MEN 1) including medical therapy such as antisecretory drugs and somatostatin analogs (SST), chemotherapy and chemoembolization, and surgical procedures. In ZES patients, the best therapeutic procedure is surgery which, if radical, can be curative. Medical treatment can be the best palliative therapy and should be used, when possible, in association with surgery, in a multimodal therapeutic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NOMA 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 MEN 1 Proton pump inhibitors Somatostatin analogs CHEMOEMBOLIZ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