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炎口服液联合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敬新蓉 江恒 +4 位作者 李卫红 钟国成 方宏洋 卢海波 孙薏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胃炎口服液联合常规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PPI三联疗法的基础上联用中药胃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PPI三联疗法... 目的探讨胃炎口服液联合常规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PPI三联疗法的基础上联用中药胃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PPI三联疗法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停药4w后复查胃镜和14 C呼气试验,判断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停药1年后复查14 C呼气试验,判断Hp复发率。观察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胃脘疼痛、烧心泛酸、口苦口臭、大便稀溏改善明显(P<0.01),其它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组各主次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胃镜溃疡疗效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70.9%;治疗组Hp抑杀率为85.5%,对照组为63.6%;治疗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0.9%,对照组为27.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对照组为43.6%。上述各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胃炎口服液联合PPI三联疗法能有效根除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提高临床疗效,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胃炎口服液
下载PDF
胃炎口服液对Hp感染小鼠血清及胃黏膜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莉 李卫红 +4 位作者 江恒 敬新蓉 卢海波 冯怀志 孙薏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胃炎口服液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小鼠血清IL-2、IL-8及胃黏膜IL-8和IFN-γ的影响,探讨胃炎口服液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AG)的机制。方法实验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D组)、模型对照组(C组)、丽珠维三联组(阳性对照,B... 目的研究胃炎口服液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小鼠血清IL-2、IL-8及胃黏膜IL-8和IFN-γ的影响,探讨胃炎口服液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AG)的机制。方法实验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D组)、模型对照组(C组)、丽珠维三联组(阳性对照,B组)和胃炎口服液组(A组),每组15只。采用Hp菌液灌胃法制备Hp感染小鼠模型,D组用正常小鼠,后3组用模型小鼠进行实验。前两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后两组分别用丽珠维三联和胃炎口服液灌胃,均灌胃2 w。2 w后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小鼠胃黏膜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血清IL-2和IL-8的水平以及胃黏膜IL-8和IFN-γ的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胃炎口服液(A组)能显著减轻HAG小鼠胃黏膜炎症,降低血清和胃黏膜IL-8及胃黏膜IFN-γ的含量(P<0.05),并提高血清IL-2的水平(P<0.05),但其作用尚不及丽珠维三联(B组)明显。结论胃炎口服液能调节IL-2和IL-8、IFN-γ之间的失调,进而对HAG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小鼠 胃炎口服液 IL-2 IL-8 IFN-Γ
下载PDF
胃炎口服液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莉 冯怀志 +3 位作者 李硕 卢海波 李鹏 孙薏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人类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昆明小鼠模型,研究胃炎口服液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方法:通过灌喂途径建立人类Hp昆明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胃炎口服液组(A组)、丽珠维三联组(标准对照)(B组)、模型对照组(... 目的:通过建立人类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昆明小鼠模型,研究胃炎口服液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方法:通过灌喂途径建立人类Hp昆明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胃炎口服液组(A组)、丽珠维三联组(标准对照)(B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C组)和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D组),分别服药2周,停药4周后取胃窦部组织进行尿素酶、细菌学涂片检查和组织学检查以确定Hp是否定植在小鼠胃黏膜中,从而判定Hp是否清除,最终评价胃炎口服液清除Hp的疗效。结果:各组的Hp清除率分别为:A组66.7%、B组74.7%、C组13.3%。A、B组的Hp清除率明显高于C组。A、B组小鼠胃粘膜的炎症明显减轻,胃黏膜病理评分分别为0.34+0.58和0+0.04,明显低于C组的1.7+2.1。结论:胃炎口服液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并能较好地减轻胃粘膜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胃炎口服液 Hp感染小鼠模型 治疗
下载PDF
胃炎口服液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李航 李鹏 卢海波 《中国药业》 CAS 2002年第8期71-71,共1页
目的:介绍胃炎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及其对急、慢性胃炎等各型胃炎的临床疗效,为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煎煮、提纯、浓缩等法制成口服液。临床观察采用甲氰咪胍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73例,胃粘膜病理细胞学改变总有效率76.7%,甲... 目的:介绍胃炎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及其对急、慢性胃炎等各型胃炎的临床疗效,为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煎煮、提纯、浓缩等法制成口服液。临床观察采用甲氰咪胍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73例,胃粘膜病理细胞学改变总有效率76.7%,甲氰咪胍对照组总有效率54%,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胃炎口服液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口服液 临床疗效 中药疗法 制备方法 胃炎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胃炎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航 李鹏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889-1890,共2页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炎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S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0:50:0.2),检测波长为276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065~0.520μg范围内与...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炎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S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0:50:0.2),检测波长为276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065~0.5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1.28%(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胃炎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胃炎口服液 黄芩苷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胃炎停口服液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6
作者 魏益廷 秦秀兰 《中国乡村医药》 2005年第9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胃炎口服液 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 治疗 2002年12月 1998年 结果报告
下载PDF
胃癌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敬新蓉 李青 +1 位作者 江恒 孙薏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化疗与胃炎口服液联合常规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治疗胃癌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7例不能手术的Ⅲb~Ⅳ期胃癌合并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化疗与胃炎口服液联合常规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治疗胃癌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7例不能手术的Ⅲb~Ⅳ期胃癌合并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研究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PPI三联疗法联用中药胃炎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的肿瘤临床疗效、Hp抑杀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肿瘤的疾病控制率(DCR)为74.29%,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研究组35例中,29例HP抑杀有效,Hp抑杀率为82.85%,这29例的肿瘤DCR为75.86%(22/29),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DCR(50.00%,P〈0.05)。而Hp抑杀无效患者的DCR为66.67%(4/6),与对照组DCR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胃炎口服液联合PPI三联疗法与化疗合用治疗Hp阳性的胃癌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 胃炎口服液 化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