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动健”方治疗胃痞证的体会
1
作者 黄世佐 黄治云 徐淑萍 《甘肃中医》 1999年第2期23-24,共2页
胃痞证主要表现为胃脘胀痛、纳差、恶心呕吐或呃逆嗳气,或兼见反酸、胸闷等症,许多胃部疾患,如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病都可出现此类症状。笔者依据健脾理气、和胃降逆的治疗原则,自拟胃动健方加减用于胃痞证,每获... 胃痞证主要表现为胃脘胀痛、纳差、恶心呕吐或呃逆嗳气,或兼见反酸、胸闷等症,许多胃部疾患,如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病都可出现此类症状。笔者依据健脾理气、和胃降逆的治疗原则,自拟胃动健方加减用于胃痞证,每获良效,兹略谈体会,以求正于同道。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痞证 动健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金智生教授治疗胃痞证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玲君 《光明中医》 2014年第9期1825-1826,共2页
胃痞证是以自觉胃脘部痞塞,胸膈胀满不舒,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证。金老师认为胃痞证的发生是因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调导致。病机关键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司。辨证治疗以行气消痞... 胃痞证是以自觉胃脘部痞塞,胸膈胀满不舒,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证。金老师认为胃痞证的发生是因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调导致。病机关键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司。辨证治疗以行气消痞的同时配以辛温散发药疏肝,通过治肝而达到治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痞证 论治 金智生 经验
下载PDF
刘华一教授治疗胃痞证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武增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10期8-9,共2页
胃痞证是以患者自觉胃脘部痞塞不适,胸膈部满闷不舒,然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中医病名,为脾胃系统疾病的常见证侯。刘师认为,对于该证中医的辨证论治常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故将胃痞证分为饮食内停、肝胃不和、... 胃痞证是以患者自觉胃脘部痞塞不适,胸膈部满闷不舒,然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中医病名,为脾胃系统疾病的常见证侯。刘师认为,对于该证中医的辨证论治常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故将胃痞证分为饮食内停、肝胃不和、脾胃虚弱、气滞血瘀、寒热错杂证五个证型,并善于巧用半夏泻心汤、丹参饮等经典名方。就刘华一教授治疗胃痞证的经验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痞证 论治 刘华一 经验
下载PDF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胃痞证26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庞素银 卓鹏伟 《国医论坛》 2008年第4期7-8,共2页
关键词 胃痞证 中医药疗法 旋覆代赭汤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刘华一运用香附、紫苏梗配伍治疗胃痞证经验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雪 刘华一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第10期33-34,共2页
介绍刘华一教授运用香附、紫苏梗配伍治疗胃痞证的经验。刘教授认为胃痞证病位在胃,与肝、脾等密切相关,临证治疗需首辨虚实,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总纲。而将利气之药紫苏梗与理气活血之药香附二者巧妙结合,治疗胃痞证,特别... 介绍刘华一教授运用香附、紫苏梗配伍治疗胃痞证的经验。刘教授认为胃痞证病位在胃,与肝、脾等密切相关,临证治疗需首辨虚实,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总纲。而将利气之药紫苏梗与理气活血之药香附二者巧妙结合,治疗胃痞证,特别是肝胃不和之胃痞证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痞证 香附 紫苏梗 名医经验 刘华一
原文传递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复杂症候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贺大强 孙喜灵 《光明中医》 2013年第11期2453-2455,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存在中医复杂症候群。本文从当前国家辨证标准、宏观流行病学统计、宏观结构方程式模型、因子分析法及微观胃黏膜胃镜相、基因表达、血液流变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复杂症候群的研究近况,并对其中的不足... 慢性萎缩性胃炎存在中医复杂症候群。本文从当前国家辨证标准、宏观流行病学统计、宏观结构方程式模型、因子分析法及微观胃黏膜胃镜相、基因表达、血液流变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复杂症候群的研究近况,并对其中的不足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本文也阐述了"四态五阶段"辨证理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复杂症候群研究中的科学性、实用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 复杂症候群 四态五阶段 胃痞证
下载PDF
基于气机失调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举隅 被引量:8
7
作者 崔琰 段永强 +4 位作者 李能莲 王惠楠 杜鹃 杨晓轶 李兰珍 《中医研究》 2019年第1期47-49,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根据其胃脘月真胀、嗳气等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胃痞"范畴。胃痞证的发生多与中焦气机失调相关,故治疗胃痞证多以调理中焦气机为要。香砂六君子汤配伍严谨,具有健脾化湿,行气化痰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根据其胃脘月真胀、嗳气等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胃痞"范畴。胃痞证的发生多与中焦气机失调相关,故治疗胃痞证多以调理中焦气机为要。香砂六君子汤配伍严谨,具有健脾化湿,行气化痰之效,可以有效调理中焦气机,为治疗胃痞的有效复方。现总结验案4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失调 胃痞证/中医药疗法 慢性萎缩性炎/中医药疗法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应用 验案
下载PDF
仙鹤草临床新用举隅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锁庆 桂风云 《甘肃中医》 2004年第6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仙鹤草 慢性久咳 脱力劳伤 胃痞证 蛋白尿血尿
下载PDF
青囊丸治痛症验案三则
9
作者 方玲弟 杨树花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22期22-23,共2页
青囊丸出自《韩氏医通》卷八,由香附、乌药组成,主治妇人头痛有痰。香附辛散苦降,于血中行气,开郁散结尤妙,能通行十二经脉,擅长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乌药辛开温通,于气中和血,专走气分为主,因其辛温快气宣通、疏散凝滞为长,能顺气降逆,... 青囊丸出自《韩氏医通》卷八,由香附、乌药组成,主治妇人头痛有痰。香附辛散苦降,于血中行气,开郁散结尤妙,能通行十二经脉,擅长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乌药辛开温通,于气中和血,专走气分为主,因其辛温快气宣通、疏散凝滞为长,能顺气降逆,散寒止痛,温达下元,善调下焦冷气。两药同为理气药,但同中有异。既属相须配伍之用,又为气血并用之施,理气开郁,和中止痛效增。临床可广泛应用于气滞、气郁、气逆引起的腹胀、痛症,尤以中、下腹疼痛者,其效佳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囊丸 经期头痛 经行腹痛 胃痞证 验案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黄芩配伍应用规律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成远 徐捷 张沁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99-104,共6页
考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考查相关经方中黄芩的运用规律。黄芩共出现于25首不同的经方中,有20首汤剂,3首散剂,2首丸剂。①在黄芩的用量和用法方面,最大量为一斤,常用量为三两,最小量为十八铢,用... 考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考查相关经方中黄芩的运用规律。黄芩共出现于25首不同的经方中,有20首汤剂,3首散剂,2首丸剂。①在黄芩的用量和用法方面,最大量为一斤,常用量为三两,最小量为十八铢,用法上分别为麻沸汤泡服,去滓再煎和丸剂。②在主治证候上以烦热、痞满、下利、出血为主,多用于清少阳胆经郁热和治胃热痞证。③在主治证候与配伍用药用量关系方面,用来治疗热痢和止血时,黄芩与黄连配伍其用量关系1∶1;用来治疗胃热痞证时,其用量关系为1∶3。在药物配伍上黄芩多配伍柴胡,柴胡内可领黄芩入少阳,外可祛邪热外达;配伍黄连可增强清中焦湿热和消痞满之功。张仲景用黄芩下血闭,多入丸剂,如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探析黄芩在经方中治疗疾病的规律和策略,临床用药时以便更准确地选择用药、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经方 烦热 下利 出血 少阳胆经郁热 大黄■虫丸 鳖甲煎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