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病因谈
1
作者 新华 《医药与保健》 1994年第6期32-32,共1页
胃癌病因谈新华胃癌是原发于胃部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胀闷不适、隐痛、胃纳减退、厌食、进行性贫血及消瘦,晚期上腹可扪及肿块,粪便潜血持续阳性等。据全国肿瘤普查资料,胃癌在我国北部及东部各省发病率最高,... 胃癌病因谈新华胃癌是原发于胃部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胀闷不适、隐痛、胃纳减退、厌食、进行性贫血及消瘦,晚期上腹可扪及肿块,粪便潜血持续阳性等。据全国肿瘤普查资料,胃癌在我国北部及东部各省发病率最高,居所有恶性肿瘤发位之首,年死亡率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病因 萎缩性胃炎 胃粘膜 恶性肿瘤 致癌物质 亚硝胺 饮食因素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肠上皮化生 胃溃疡恶变
下载PDF
努力开垦胃癌病因研究的广阔园地 被引量:2
2
作者 萧树东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6-7,共2页
自从1982年幽门螺杆菌(下称Hp)分离成功以来,大量的研究证明Hp是活动性胃窦胃炎的主要病因。随着病变的进展,浅表性胃炎逐步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肠化和异型增生,形成癌前病变,在某些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渐渐发展为胃癌。另外,流行病学调查发... 自从1982年幽门螺杆菌(下称Hp)分离成功以来,大量的研究证明Hp是活动性胃窦胃炎的主要病因。随着病变的进展,浅表性胃炎逐步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肠化和异型增生,形成癌前病变,在某些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渐渐发展为胃癌。另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胃癌高发区人群中有较高的Hp感染率,且Hp感染的年龄甚早,10岁以下儿童竟达50%以上,并证实Hp感染率100%的人群,胃癌的发生率较无Hp感染的人群高6倍。另外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Hp感染可引起胃上皮细胞增殖,Hp的代谢物可导致DNA损伤,这为肿瘤的发生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病因 天然Β-胡萝卜素 DNA甲基化水平 亚硝基化合物 Hp感染 DNA损伤 幽门螺杆菌 异型增生 流行病学调查 萎缩性胃炎
原文传递
营养素密度在胃癌病因学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邵隽一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6年第1期11-12,共2页
据《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5年29卷第6期报道 大连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李东光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膳食营养素与胃癌发病的联系,提出了营养素密度的概念,研究了膳食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C、E及β-胡萝卜素的营养素密度... 据《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5年29卷第6期报道 大连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李东光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膳食营养素与胃癌发病的联系,提出了营养素密度的概念,研究了膳食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C、E及β-胡萝卜素的营养素密度与胃癌的关系。 采用1:1病例对照设计,获得具有可靠资料的对子88对,以研究对象10年前50种摄入较多的主要食物作为重点,采用国际上应用较多的频度估计法获得信息,即由被调查者对各种食物的摄入频度及每次摄入量给出最适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密度 胃癌病因 病例对照 维生素A 流行病学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膳食营养素 膳食脂肪 Β-胡萝卜素 研究中
原文传递
门静脉血K-ras和p53基因突变与胃癌骨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金春 黄建武 +3 位作者 黄建华 陈积贤 张洁 豆长明 《中医正骨》 2008年第7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血K-ras、053基因突变与胃癌骨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技术,对胃癌患者的门静脉血、外周静脉血分别进行K-ras、p53基因检测,术后随访1.2—3年,了解骨转移情况。结果:62例胃癌患者外周血和门静脉血中的p53... 目的:探讨门静脉血K-ras、053基因突变与胃癌骨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技术,对胃癌患者的门静脉血、外周静脉血分别进行K-ras、p53基因检测,术后随访1.2—3年,了解骨转移情况。结果:62例胃癌患者外周血和门静脉血中的p53和K-ras突变阳性率分别为8.06%、4.83%和38.71%、33.87%;其中11例发生了骨转移,有无骨转移p53和K-ras突变阳性率分别为81.82%、72.73%和19.92%和13.61%;剖腹后探查前或胃癌探查后门静脉血p53和K-ras突变阳性率分别为38.71%、33,87%和56.45%、62,90%,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门静脉血K-ras、p53基因突变对预测胃癌骨转移,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病因学骨转移癌/病因学PCR单链构象多态性 p53基因 K-RAS基因 门静脉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国胃癌高发县鱼露的致突/致癌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大君 张汝黻 +3 位作者 陈跃 陈重升 金山 朱少侠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3-17,60-61+64,共8页
通过生物学短期试验和动物诱癌实验,我们研究了我国胃癌高发区福建长乐县(男性胃癌标化死亡率达113.20/10~5)鱼露的致突致癌作用。结果表明,鱼露经亚硝化后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明显的直接诱发S.typhimurum TA100回变、诱发V79细胞姐妹... 通过生物学短期试验和动物诱癌实验,我们研究了我国胃癌高发区福建长乐县(男性胃癌标化死亡率达113.20/10~5)鱼露的致突致癌作用。结果表明,鱼露经亚硝化后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明显的直接诱发S.typhimurum TA100回变、诱发V79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和微核:诱发大肠杆菌PQ37SOS、使小牛胸腺DNA烷化的作用,并且能诱导人正常胃粘膜细胞DNA程序外合成(UDS),给新生Wistar大鼠灌胃后第四周和第十六周分别发现能诱发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5/5)和腺胃癌(1/5);而未经亚硝化鱼露无此作用或作用很弱。进一步分析发现亚硝化鱼露中有N-亚硝酸胺(30,9-6.04μm),这类直接致灾致癌物的存在可能是亚硝化鱼露致突致癌作用的原因。长期食用鱼露可能与当地胃癌高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病因 亚硝酰胺 鱼露 致突变 胃癌 人胃粘膜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