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神口服液对胃癌前病变大鼠IL-2 NK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大权 王文仲 +2 位作者 李谈 方敏 岳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2期306-307,共2页
目的:探讨胃神口服液对胃癌前病变大鼠IL-2、NK细胞的影响。方法:在临床疗效被肯定的基础上,首先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并借助该模型,通过对胃神口服液及其拆方(活血化瘀方、软坚散结方、清热解毒方),采用白介素生物活性测定法检测IL-... 目的:探讨胃神口服液对胃癌前病变大鼠IL-2、NK细胞的影响。方法:在临床疗效被肯定的基础上,首先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并借助该模型,通过对胃神口服液及其拆方(活血化瘀方、软坚散结方、清热解毒方),采用白介素生物活性测定法检测IL-2、乳酸脱氢酶测定法检测NK细胞活性,观察各组药物对胃癌前病变大鼠IL-12、NK细胞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胃神口服液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理及其方剂配伍意义。结果:各治疗组的NK细胞活性和IL-2含量均高于自然恢复组(P<0.01),其中NK细胞活性胃神组最高,其次为活血化瘀组与清热解毒组。IL-2含量胃神组与清热解毒组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此可推出,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中药增加NK细胞活性效果较好,也许是其具有抗癌作用的一个方面。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中药可促进活化T81细胞、B细胞等释放IL-12,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清热解毒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神口服液 IL-2 NK细胞
下载PDF
胃神口服液对胃癌前病变大鼠作用机理及方剂解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大权 王文仲 +3 位作者 李谈 方敏 岳妍 文兴万 《天津中医》 2000年第4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胃神口服液 癌前病变 作用机理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五脏脉图与脉象胃神根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凤龙 曹克刚 +1 位作者 张滢 李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00-1402,共3页
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以脏腑学说为基础,提出五脏脉图假说并阐述了脉图形成机理,进而探讨了脉象的“胃神根”在脉图中的表现。①平脉,为有胃神根之脉,心肺波为脉图的主体,脾肾肝波不显示,节律匀齐。②病脉,少胃神根之脉:弦而有力脉,心肺... 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以脏腑学说为基础,提出五脏脉图假说并阐述了脉图形成机理,进而探讨了脉象的“胃神根”在脉图中的表现。①平脉,为有胃神根之脉,心肺波为脉图的主体,脾肾肝波不显示,节律匀齐。②病脉,少胃神根之脉:弦而有力脉,心肺波为脉图主体,脾波显示且大于等于心波幅,肝波显示,肾波不显示;弦而无力脉,心肺波为脉图主体,且波幅减低,脾肾波显示;滑而有力脉,心波为脉图主体,肺波明显下移,脾波显示且明显下移;滑而无力脉,心波较高,脾肺肾肝波依次显示于后;涩脉,心波减低与脾肝波融合为一体波群;结脉,脉图节律不齐,大小不一。无“胃神根”之脉:微脉,心脾肺肾肝波全显现,呈低波幅绕基线波动。此外,还以胃神根在脉图中的表现探讨了五脏气血盛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脉图 脉诊 胃神
下载PDF
胃神一号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翠萍 牛民民 《中国民间疗法》 2000年第4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胃神一号 中医药疗法 消化性溃疡
下载PDF
心主神、胃主神与脑主神学术关系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荣易 马丙祥 王娇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7,共5页
神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传统学术观点中有“心主神”及“脑主神”的长期探讨,随着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兴起,“胃主神”思想被再次提及。从《黄帝内经》经典理论而论,心为神之所舍,主宰一身神之生理外应、病理变化及任物主高级... 神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传统学术观点中有“心主神”及“脑主神”的长期探讨,随着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兴起,“胃主神”思想被再次提及。从《黄帝内经》经典理论而论,心为神之所舍,主宰一身神之生理外应、病理变化及任物主高级心理认知活动且具有系统化中医理论支撑;脑主神思想受现代神经生理学观念影响并补充中医神学说;胃主神思想由来已久,胃与神的关系主要是胃通过其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影响脏腑精气血津液而实现,“胃主神明”实为胃影响神明状态,与心主神有一定的区别。心所主之神可认为是五脏主神的统称,亦可理解为脏腑主神的统称,囊括“脑主神”与“胃主神”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心主 理论探讨
下载PDF
调神和胃方联合黛力新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6
作者 何然 杨辉 刘丽丽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26-1032,共7页
目的:探讨调神和胃方与黛力新联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表达水平、情绪状态以及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96名确诊为FD且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证的患者... 目的:探讨调神和胃方与黛力新联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表达水平、情绪状态以及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96名确诊为FD且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最终完成临床治疗45例(脱落3例),对照组最终完成临床治疗44例(脱落4例)。在治疗方案上,对照组用黛力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神和胃方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研究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检测外周血清Glu、GABA、5-HT表达水平及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观察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各单项证候(胃脘部胀满或疼痛、胁肋胀满、易情绪波动、嗳气、口干口苦)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外周血清中Glu、5-HT水平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酸烧心评分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清中GABA、MTL、GAS水平显著上升,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38/45),对照组为63.64%(2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和胃方联合黛力新可有效改善肝胃不和型FD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脑肠轴 焦虑抑郁状态 黛力新
下载PDF
调神和胃针刺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7
作者 盖晓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0期171-173,共3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黄帝内经》营卫理论,认为营卫循行失调为失眠的基本病机,以调和营卫立法,采用调神和胃法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旨在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从临沂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及脑病科就诊病例中筛选90例失眠患者,按... 目的:本研究基于《黄帝内经》营卫理论,认为营卫循行失调为失眠的基本病机,以调和营卫立法,采用调神和胃法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旨在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从临沂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及脑病科就诊病例中筛选90例失眠患者,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调神和胃组、常规针刺组及西药组。分别给予调神和胃针刺治疗、常规针刺治疗及西药治疗。治疗4周后,运用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各组进行评分,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WHOQOL-BREF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调神和胃针刺法从整体调治方面入手,能明显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卫 失眠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调神和胃法辨治失眠症
8
作者 赵珮翡 陈少玫 +2 位作者 李嘉琪 韦启志 陈妙玲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3期55-58,共4页
中医学对于失眠症病机的认识最早见于《素问•逆调论篇》记载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历代医家对其的阐述有阴阳说、神主论、心胃相关说及脑胃说等理论,皆强调脑与胃关系密切、相互影响。脑神主宰睡眠,而后天之本脾胃化生气血,可为脑神提... 中医学对于失眠症病机的认识最早见于《素问•逆调论篇》记载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历代医家对其的阐述有阴阳说、神主论、心胃相关说及脑胃说等理论,皆强调脑与胃关系密切、相互影响。脑神主宰睡眠,而后天之本脾胃化生气血,可为脑神提供物质基础、滋养脑神活动。近年现代医学提出脑肠轴理论,脑肠轴对睡眠的影响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肠道菌群所介导的不同信息通路,分布于其中的脑肠肽也参与睡眠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可通过脑肠轴传递冲动调节胃肠道功能,胃肠道亦可通过此通路反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脑肠轴理论通过对脑肠轴-微生物的认识,明确指出临床上失眠症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为历代至今“胃不和则卧不安”提供理论依据。历代至今“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指导无数医家对失眠症的辨证思维及选方用药,而现代医学的脑肠轴理论进一步佐证脑胃同调、调神和胃辨治思路的可行性及科学性。文章基于脑肠轴理论,结合中医学内涵,探讨调神和胃法治疗失眠症,旨在强调从“脾胃”论治失眠症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 失眠症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探讨调神和胃法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思路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江涛 曹雅茜 +4 位作者 张思渊 刘懿凤 胡洋 谭王琪 武峻艳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913-916,共4页
单纯性肥胖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患病率高、易反复的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脑-肠轴理论将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功能相互联系,弥补了以往治疗单纯性肥胖对精神、情志、心理等因素的忽视。从脑-肠轴理论出... 单纯性肥胖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患病率高、易反复的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脑-肠轴理论将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功能相互联系,弥补了以往治疗单纯性肥胖对精神、情志、心理等因素的忽视。从脑-肠轴理论出发,通过分析中医学、西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的认识,运用调神和胃针刺百会、四神聪、印堂、内关、中脘、天枢、足三里、丰隆、阴陵泉等穴治疗单纯性肥胖,希望可以为临床治愈单纯性肥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脑-肠轴 针刺
下载PDF
董荣芬基于胃神理论辨治不寐病
10
作者 齐宝云 董荣芬(指导)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7期807-810,共4页
董荣芬主任将消化道神经-体液调节反射系统称为"胃神",临证常基于胃神理论,从斡旋中焦气机角度辨治不寐病。董师常将不寐病分为阳明燥热证、肝经郁热证、血虚火动证、清降失和证。阳明燥热证治以清热养阴、健脾安神为法,首选... 董荣芬主任将消化道神经-体液调节反射系统称为"胃神",临证常基于胃神理论,从斡旋中焦气机角度辨治不寐病。董师常将不寐病分为阳明燥热证、肝经郁热证、血虚火动证、清降失和证。阳明燥热证治以清热养阴、健脾安神为法,首选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肝经郁热证治以疏肝清热、养心安神为法,首选温胆汤加减治疗;血虚火动证治以滋阴降火、养血安神为法,首选黄连阿胶汤和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清降失和证治以调畅气机、养心安神为法,首选人参清肺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附验案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胃神 斡旋中焦 董荣芬 名医经验 医案
原文传递
疏肝和胃调神法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100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方华珍 周美珍 +1 位作者 黄神安 陈贤明 《江西中医药》 2017年第1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调神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内镜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用大柴胡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对照组用埃索美拉唑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停药6...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调神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内镜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用大柴胡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对照组用埃索美拉唑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停药6月后随访并统计疗效。结果:胃镜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3.0%;治疗后两组GERD-HRQL积分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观察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停药后6月随访,两组复发及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调神法治疗GERD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起到西药抑酸的治疗效果,且有较好的改善生活质量和抗复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病 吐酸 疏肝和 郁热证
下载PDF
调神和胃针法治疗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乐琴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36期110-113,共4页
目的:评价调神和胃针法对颈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调神和胃针法治疗失眠症的机制,为调神和胃针法治疗颈性失眠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80例颈性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治疗组取穴:百... 目的:评价调神和胃针法对颈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调神和胃针法治疗失眠症的机制,为调神和胃针法治疗颈性失眠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80例颈性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治疗组取穴:百会、神庭、四神聪、风府、中脘、足三里(双)、神门(双)、天柱(双),颈夹脊穴(双)。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阿森斯失眠综合评定量表(AIS)的各项因子评分,同时对治疗组针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2.5%,对照组愈显率6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AIS各项因子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复发率7.5%,对照组复发率17.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和胃针法着重点是以调节人体之神,宁心神和安脑神为先,健脾和胃,调养后天之本为主,有效减轻对椎动脉、交感神经的刺激压迫,缓解疼痛,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法 颈性失眠 阿森斯失眠综合评定指数
下载PDF
和胃安神方对失眠模型大鼠Orexi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强 李绍旦 +2 位作者 刘毅 曹科 杨明会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8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和胃安神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食欲素A(OrexinA)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和胃安神方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OrexinA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 目的:探讨和胃安神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食欲素A(OrexinA)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和胃安神方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OrexinA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下丘脑Orexi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下丘脑Orexin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胃安神方低剂量组OrexinA含量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胃安神方中、高剂量组Orexin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和胃安神方中、高剂量组Orexin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胃安神方中、高剂量组大鼠下丘脑OrexinA阳性细胞数目、积分光密度(IOD)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和胃安神方可下调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食欲素A(OrexinA)含量;和胃安神方治疗失眠症的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Orexin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下丘脑 食欲素A 大鼠
下载PDF
调神和胃针法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殿全 蔡国锋 +2 位作者 宋玉娟 赵宇辉 庄哲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调神和胃针法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调神和胃针法组(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调神和胃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两组均每天1次,10次为1个... 目的:观察调神和胃针法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调神和胃针法组(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调神和胃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两组均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PSQI评分和AIS评分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5-HT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S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和胃针法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较传统针刺法具有更好的疗效,并可以调节患者血清中5-HT、SP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不和型 针刺 5-羟色胺 血清P物质
下载PDF
何晓晖教授治胃先治神临床经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颜志清 刘爱平 江训猛 《福建中医药》 2014年第5期34-35,共2页
何晓晖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学验俱丰,并在脾胃理论及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建树颇丰。治胃先治神理论作为其代表思想之一,临床上治疗脾胃病的疗效满意。我们跟随何晓晖教授临床学习以来,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今试... 何晓晖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学验俱丰,并在脾胃理论及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建树颇丰。治胃先治神理论作为其代表思想之一,临床上治疗脾胃病的疗效满意。我们跟随何晓晖教授临床学习以来,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今试将其通过调节情志以治疗脾胃病的经验简要介绍,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疾病 先治 情志疗法 何晓晖
下载PDF
盛灿若从心胃论治磨牙症针刺验案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栋 孙建华 +4 位作者 王和生 夏晨 胡津丽 陈理 陈璐 《江苏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41-42,共2页
盛灿若教授从医50余年,采用传统的针刺疗法,从心胃论治磨牙症,每每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举验案1则,以飨同道。 1病历摘要 孙某,女,26岁。初诊日期:2013年3月4日。主诉:睡中磨牙20年。患者从6岁时开始每晚睡眠后磨牙不断,一直至醒后... 盛灿若教授从医50余年,采用传统的针刺疗法,从心胃论治磨牙症,每每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举验案1则,以飨同道。 1病历摘要 孙某,女,26岁。初诊日期:2013年3月4日。主诉:睡中磨牙20年。患者从6岁时开始每晚睡眠后磨牙不断,一直至醒后磨牙声方止,历时20余年,甚则磨碎牙齿,时感牙周酸痛,胃纳差,影响家人睡眠,不敢在同事面前午休,心理负担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症 热扰 针刺疗法 验案
下载PDF
和胃安神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王硕 王长振 +7 位作者 李志慧 黄天科 王亮 田楚娇 邹涛 刘子涵 陈琦 李绍旦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145-2151,共7页
目的探讨和胃安神方治疗失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司唑仑组与和胃安神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2天构建大鼠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艾司唑仑... 目的探讨和胃安神方治疗失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司唑仑组与和胃安神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2天构建大鼠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艾司唑仑组予以0.33 mg/(kg·d)艾司唑仑水溶液灌胃,和胃安神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浓度为1、2、4 g/ml的和胃安神方10 ml/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10 ml/kg的生理盐水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7天。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给药后每天测量大鼠体质量。最后一次给药后次日采用戊巴比妥钠协同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睡眠情况,记录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长;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下丘脑时钟节律调节蛋白(CLOCK)、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1)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各时间点体质量较正常组大鼠降低(P<0.01);与艾司唑仑组同时间比较,和胃安神方低剂量组大鼠在给药第5、6、7天体质量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睡眠时长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睡眠时长增加(P<0.01);和胃安神方高剂量组与艾司唑仑组睡眠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和胃安神方中、低剂量组睡眠时长较艾司唑仑组缩短(P<0.01)。各组大鼠睡眠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均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CLOCK、BMAL1表达显著减少(P<0.01);和胃安神方低、高剂量组大鼠下丘脑中CLOCK、BMAL1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多(P<0.05或P<0.01)。结论和胃安神方可改善模型大鼠的失眠状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下丘脑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下丘脑 生物钟 时钟节律调节蛋白 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
原文传递
基于脑肠同调理论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18
作者 郑冬雪 赵怡婷 +2 位作者 李贝 陈小冰 彭涛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3期26-28,共3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灼感、胀气及餐后饱胀、早饱感、恶心、呕吐、嗳气等。FD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易反复发作。西医认为脑-肠轴失调是FD重要的发病机制。中医认为FD发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灼感、胀气及餐后饱胀、早饱感、恶心、呕吐、嗳气等。FD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易反复发作。西医认为脑-肠轴失调是FD重要的发病机制。中医认为FD发病多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相关,以脑肠同调为指导,运用疏肝和胃调神法、理气健脾调枢法、针灸疗法治疗FD,可有效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该文基于脑肠同调理论探讨FD的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痞满 脑肠同调 脑-肠轴 疏肝和 理气健脾调枢
下载PDF
和胃安神方治疗应激性失眠男性患者52例随机对照试验
19
作者 田楚娇 王亮 +4 位作者 王硕 邹涛 刘子涵 李绍旦 陈琦 《中医杂志》 2024年第22期2326-2331,共6页
目的观察和胃安神方治疗应激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4例应激性失眠男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口服和胃安神方,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每次10 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 目的观察和胃安神方治疗应激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4例应激性失眠男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口服和胃安神方,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每次10 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评价睡眠质量,采用福特应激失眠反应量表(FIRST)评分评价失眠易感性,健康调查简表(SF-36)[包括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两个领域,PCS包括一般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MCS包括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力(VT)、精神健康(MH)]评分评价生活质量,疲劳量表-14(FS-14,包括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评价疲劳程度,并采用自拟失眠中医证候调查表进行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判定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治疗过程中记录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38%(47/52),对照组为80.77%(42/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0.77%(42/52),高于对照组的44.23%(2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IRST评分,FS-14评分中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及总分均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各项转化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在PF、RP、VT、MH四个维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和胃安神方能提高应激性失眠男性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缓解疲劳、疼痛等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失眠易感性,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失眠 睡眠质量 中医证候 疲劳 生活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脑胃同调”探析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机及防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恒 邬欣怡 蒋士卿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19-524,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进展与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在于气血虚少、肾虚精亏、脑失所养,标多为痰浊、瘀血阻滞。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气血不足,脑髓失养是本病发生的关键。“脑胃同调”理论认为,脑与...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进展与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在于气血虚少、肾虚精亏、脑失所养,标多为痰浊、瘀血阻滞。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气血不足,脑髓失养是本病发生的关键。“脑胃同调”理论认为,脑与胃肠存在脏腑相互作用,经络相互络属,病理相互影响的关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时,应以“脑胃同调”理论为指导,兼顾脑、胃肠从多角度治疗,一方面可充养脑髓,延缓痴呆进展,另一方面又有调和脾胃,调整阴阳之效,体现出“脑胃同调”诊疗思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同调” 健脾和 补中益精养 通脑养 病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