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胃粘膜病理学表现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海涛 孙浩 +2 位作者 李凯 许发功 蒋汉梅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967-970,共4页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其胃粘膜病理学变化。方法我院诊治的BRG患者618例和无胆汁反流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1486例,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Hp抗体检测和对组织切片行硼酸亚甲蓝染色三种...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其胃粘膜病理学变化。方法我院诊治的BRG患者618例和无胆汁反流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1486例,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Hp抗体检测和对组织切片行硼酸亚甲蓝染色三种方法对受试者进行Hp感染诊断,常规行胃镜检查,参照新悉尼系统标准,将组织学上胃黏膜慢性炎性反应、炎性反应活动性、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和重4个等级。结果 BRG患者Hp感染率为32.7%(202/618),而CSG组患者为40.6%(603/1486),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02例Hp阳性的BRG患者中,胃粘膜轻、中、重度炎症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9%、61.4%和27.7%,显著重于416例Hp阴性患者的40.4%、51.7%和7.9%(P<0.05),胃粘膜淋巴滤泡形成、肠化生和活动性炎症发生率分别为15.4%、5.4%和16.8%,也显著重于Hp阴性患者的2.7%、10.8%和0.7%(P<0.05);603例Hp阳性的CSG患者胃粘膜轻、中、重度炎症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2%、59.4%和11.5%,与883例Hp阴性患者的34.1%、54.0%和11.9%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粘膜淋巴滤泡形成、肠化生和活动性炎症发生率分别为10.4%、1.8%和8.5%,与Hp阴性患者的7.8%、1.0%和5.0%比,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胃粘膜病理学轻度、中度和重度炎症情况发现,117例内镜下胃粘膜Ⅲ级BRG患者炎症程度显著重于200例Ⅰ级或301例Ⅱ级患者(P <0.05)。结论 BRG患者无论是胃镜下表现还是胃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都存在明显的病变,胆汁反流和Hp感染是引起胃粘膜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 幽门螺杆菌 粘膜病变 镜下分级 病理学分级
下载PDF
胃粘膜隆起性糜烂的临床病理学及其病因学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道芬 许桦林 +5 位作者 王一鸣 柯昌庶 王伟 李德忠 肖同浩 武晓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44-46,共3页
该研究对314例内镜下检出之胃粘膜隆起性糜烂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按内镜下特征分为4型:息肉型(53.5%),痘疹型(37.9%),混合型(4.5%),节段膨大型(4.1%)。68例粘膜活检材料光镜观察发现活动期病变占16.2%;29.4%的病例有萎缩性改变;伴... 该研究对314例内镜下检出之胃粘膜隆起性糜烂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按内镜下特征分为4型:息肉型(53.5%),痘疹型(37.9%),混合型(4.5%),节段膨大型(4.1%)。68例粘膜活检材料光镜观察发现活动期病变占16.2%;29.4%的病例有萎缩性改变;伴轻、中度肠化(35.3%)及轻、中度不典型增生(2.9%)。对31例标记(LSAB法)发现P21蛋白阳性表达30/31,P53蛋白阳性表达3/31,而且P21蛋白和P53的表达方式与胃癌相似。同时免疫组化标记PCNA和CEA;发现粘膜上皮的增生活性明显高于普通浅表胃炎组(P<0.001)。 为探讨其发病机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变组织中G细胞分布状况,与普通浅表性胃炎对照,无差异(P>0.05);进一步对50例病变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为60%。邻近上皮细胞损伤。提示HP可能与此病发病有关,但G细胞无明显病因学意义。 根据上述结果,认为胃粘膜隆性糜烂是一种细胞增生活性较高,有P21和P53蛋白表达异常的粘膜增生病变,基因水平的异常可能是部分病变恶性转化的分子基础。发病与HP的感染刺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法 病因学 疣状
下载PDF
胃粘膜黄色瘤21例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任长庆 高梦先 童明超 《河北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 探讨 2 1例胃粘膜黄色瘤的发病原因、病理形态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组织病理学、组化病理学 ,研究本病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男多于女约为 5 .2 5∶1,平均年龄 5 8.19岁 ,45岁以上占 80 .95 %。多发于胃窦部... 目的 探讨 2 1例胃粘膜黄色瘤的发病原因、病理形态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组织病理学、组化病理学 ,研究本病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男多于女约为 5 .2 5∶1,平均年龄 5 8.19岁 ,45岁以上占 80 .95 %。多发于胃窦部占 90 .48% ,7例生化检查 :TG、COH均高出正常标准 ;胃镜见隆起的小斑块 ,光镜见HE染色呈局灶性泡沫状细胞 ,PAS染色呈阴性。结论 胃黄色瘤属瘤样病变 ,是慢性胃炎引起的胃粘膜破坏 ,并由巨噬细胞吞噬含脂质物质聚集而成的泡沫状结构 ;病因与肠上皮化生、中老年肥胖、高血脂症有密切关系 ;阐述了与软组织黄色瘤的区别及胃不典型粘液腺癌鉴别 ;本病无需特殊治疗 ,主要是控制体重 ,减少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黄色瘤 病理学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167例残胃吻合口粘膜病变的纤维胃镜及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林 朱燕云 张梅 《云南医药》 CAS 1993年第1期45-47,共3页
本文报道了167例残胃吻合口粘膜的纤维胃镜及病理学改变,其中慢性炎症占首位,其次为溃疡及胃癌。讨论了残胃炎、残胃溃疡和残胃癌发生的有关因素。胆汁返流和缝线残留与残胃炎和溃疡的发病有关。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完全性大肠化生、... 本文报道了167例残胃吻合口粘膜的纤维胃镜及病理学改变,其中慢性炎症占首位,其次为溃疡及胃癌。讨论了残胃炎、残胃溃疡和残胃癌发生的有关因素。胆汁返流和缝线残留与残胃炎和溃疡的发病有关。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完全性大肠化生、腺体囊状扩张及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者,应列为残胃癌的重点随访对象。纤维胃镜对残胃病变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对胃手术者应定期复查胃镜,以利于及时发现残胃病变,提高残胃早期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检 粘膜疾病 病理学
下载PDF
幽门螺旋菌感染与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5
作者 张子理 王惠兰 +2 位作者 侯冬梅 傅关儒 许自诚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30-131,共2页
我科胃镜室自1988年11月以来,通过胃镜在幽门处取粘膜活组织标本检测幽门螺旋菌(HP).并在规定部位取活检作病理检查,共267例。现对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探讨 HP 与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 我科胃镜室自1988年11月以来,通过胃镜在幽门处取粘膜活组织标本检测幽门螺旋菌(HP).并在规定部位取活检作病理检查,共267例。现对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探讨 HP 与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267例中男175例,女92例,年龄17~65岁。平均43.5岁。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分型 幽门螺旋菌 组织病理学改变 粘膜病变 病理检查 病理诊断 气滞型 不和型 慢性浅表性 慢性萎缩性
下载PDF
1502例胃粘膜活检材料组织病理学与幽门弯曲菌的关系
6
作者 李庆选 姚健 +3 位作者 王永和 魏玲 李文俊 张立东 《右江医学》 1992年第1期5-7,共3页
纤维胃镜获得1502例胃粘膜活检材料,经MB染色进行胃幽门弯曲菌(HP)检测,发现HP感染者711例,占47.3%;并将标本行HE染色做组织检查及分类。通过两者对比研究,发现HP与胃炎有关,与不典型增生关系密切;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HP检出率相近... 纤维胃镜获得1502例胃粘膜活检材料,经MB染色进行胃幽门弯曲菌(HP)检测,发现HP感染者711例,占47.3%;并将标本行HE染色做组织检查及分类。通过两者对比研究,发现HP与胃炎有关,与不典型增生关系密切;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HP检出率相近,随萎缩性胃炎加重HP检出率下降;胃溃疡HP阳性率较低,胃癌最低,且仅存在于非溃疡及非癌的组织区域,说明HP仅引起早期胃粘膜改变。还发现新胃螺旋菌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 组织病理学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开胃消食糖浆对幼龄大鼠厌食模型胃粘膜病理学的影响
7
作者 袁凯 徐辉甫 孙环 《湖北中医杂志》 2008年第11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开胃消食糖浆对幼龄大鼠厌食模型胃窦粘膜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健康幼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造模采用特殊饲料法制备幼龄大鼠厌食模型,治疗组同时给予开胃消食糖浆治疗;4周后全部处死,取胃窦粘膜... 目的:观察开胃消食糖浆对幼龄大鼠厌食模型胃窦粘膜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健康幼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造模采用特殊饲料法制备幼龄大鼠厌食模型,治疗组同时给予开胃消食糖浆治疗;4周后全部处死,取胃窦粘膜制成HE染色病理玻片,观察胃窦粘膜病理学表现。结果:正常组胃窦粘膜形态正常;模型组胃窦全部呈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改变(P<0.01);开胃消食糖浆治疗组胃窦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胃消食糖浆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胃粘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改变,修复胃粘膜,改善食欲,治疗厌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食糖浆 厌食模型 粘膜 慢性浅表性 病理学
下载PDF
胃癌高发区陕北地区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惠起源 张荫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7-309,共3页
本文对来自胃癌高发区陕北地区胃粘膜活检标本506例的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Dys)进行病理学观察与分析。该地区胃粘膜上皮Dys检出率较高(13.24%),与胃癌检出率(13.88%)相近,应视为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在4例Dys病灶内见到癌变移行的组织... 本文对来自胃癌高发区陕北地区胃粘膜活检标本506例的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Dys)进行病理学观察与分析。该地区胃粘膜上皮Dys检出率较高(13.24%),与胃癌检出率(13.88%)相近,应视为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在4例Dys病灶内见到癌变移行的组织学图像。根据胃腺细胞动力学原理,对隐窝型Dys病灶位于腺管隐窝部而癌变却发生在其浅表部形成肠型胃癌和再生型Dys病灶位于胃粘膜浅表部而癌变却发生在其深部形成弥漫型胃癌的机制作了阐述。还对各型Dys的分布、形态特征、好发部位和年龄以及伴发性病变作了观察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增生 肿瘤 粘膜 病理学
全文增补中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粘膜的内镜和组织病理学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山田宣孝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1996年第2期82-84,共3页
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方法,正确评价其应用价值对开展HP的临床和治疗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利用3定点内镜活检法评价各种临床HP检测的敏感性。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HP 细菌感染 粘膜 内镜 组织病理学 细菌感染 溃疡
下载PDF
浅谈胃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学的一些问题
10
作者 李奕 《辽宁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粘膜活检 组织病理学 病理诊断 病理基础 病理 常见 临床外科 病变
下载PDF
胃粘膜活检结果为癌与其切除后诊断结果的病理学分析
11
作者 于春水 《航空航天医药》 1997年第1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肿瘤 粘膜活检 切除 诊断 病理学
下载PDF
185例活检胃粘膜腺体扩张的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
12
作者 徐正顺 赵建龙 王仰坤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7年第3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学 粘膜腺体扩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煤工尘肺患者胃粘膜病理学观察
13
作者 侯红梅 彭俊华 +1 位作者 杨丽萍 王合富 《中国职业医学》 CAS 2000年第6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尘肺 煤矿工人 粘膜 病理学 光镜 电镜
下载PDF
胃粘膜活检364例病理学分析
14
作者 赵虹 《黑龙江医药》 CAS 1990年第4期27-28,共2页
开展纤维胃镜检查,切取胃粘膜进行病理学观察,是对胃部疾病检查、确诊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尤其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胃镜的观察是对胃的肉眼形态认识,胃粘膜活检才是胃癌准确的诊断方法。本文通过364例胃粘膜活检组织病理... 开展纤维胃镜检查,切取胃粘膜进行病理学观察,是对胃部疾病检查、确诊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尤其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胃镜的观察是对胃的肉眼形态认识,胃粘膜活检才是胃癌准确的诊断方法。本文通过364例胃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学观察,加以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活检 镜检查 病理学分析 组织病理学观察 部疾病 肠上皮化生 浅表性 萎缩性 低分化腺癌 息肉
下载PDF
120例活检胃粘膜腺体扩张的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15
作者 栗安刚 《适宜诊疗技术》 2003年第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活检 粘膜腺体扩张 病理学 免疫组化 观察
下载PDF
胃幽门螺杆菌病理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飞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02年第5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粘膜 幽门螺杆菌 病理学 检测方法 比较
下载PDF
三九胃泰颗粒对实验性大鼠急性胃炎治疗前后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17
作者 张敏 车艺 +2 位作者 李强 孔古娅 钟春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1年第4期65-67,共3页
三九胃泰颗粒有消炎止痛、理气健胃功效,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本文通过建立实验性大鼠急性胃炎模型,对其治疗前后胃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研究,以在组织学上为急性胃炎的治疗提供实验左证;通过其对体外培养Hp的抑菌实... 三九胃泰颗粒有消炎止痛、理气健胃功效,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本文通过建立实验性大鼠急性胃炎模型,对其治疗前后胃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研究,以在组织学上为急性胃炎的治疗提供实验左证;通过其对体外培养Hp的抑菌实验,以期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机理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实验性大鼠 治疗前后 三九 组织病理学 粘膜组织 糜烂性 消炎止痛 浅表性 慢性
下载PDF
早期胃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18
作者 潘文胜 曹敏 海老原善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73-279,共7页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探讨微小转移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阐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发生、发展机理。方法:以11例有微小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微小转移组,以46例有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探讨微小转移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阐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发生、发展机理。方法:以11例有微小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微小转移组,以46例有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sDNA、bcl-2、p53、c-myc、E-cadherin、Ki-67和CD34。将各组的肿瘤灶亚分类为表层部、浸润部和淋巴结部,对各病例的各部位、各个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小转移组中表层部的ssD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浸润部和淋巴结部,bcl-2的阳性率高于浸润部和淋巴结部,c-myc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其淋巴结部的E-cadherin阳性率和微血管面积比低于对照组;其表层部和淋巴结部的Ki-67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微小转移组中淋巴结等于或小于4mm者占27.3%。结论:ssDNA、E-cadherin和Ki-67低表达的早期胃癌癌细胞恶性程度较高,黏附力较低,但增殖能力较弱,部分处于静止状态;而微血管增加是转移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理学 淋巴结/病理学 淋巴转移/病理学 肿瘤浸润 钙粘着糖蛋白类/代谢 DNA/分析
下载PDF
胃癌癌前病变的病理学研究(摘要)
19
作者 董丰明 杨光霖 《医学研究杂志》 1990年第5期20-20,共1页
(一)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类型及其与胃癌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光镜、粘液组化及电镜观察对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癌60例,良性病变40例)进行分类,业探讨其与胃癌的关系。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可分为“小肠型”和“大肠型”,两型又有各自的完全和不全... (一)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类型及其与胃癌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光镜、粘液组化及电镜观察对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癌60例,良性病变40例)进行分类,业探讨其与胃癌的关系。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可分为“小肠型”和“大肠型”,两型又有各自的完全和不全肠化。两型完全肠化在光镜下可以区别,而不全肠化则需借助于粘液组化及电镜观察。电镜下不仅发现了两型肠化的吸收细胞还看到不全肠化的“双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癌前病变 肠上皮化生 粘膜上皮 小肠型 病理学研究 慢性萎缩性 组化 分化型癌 吸收细胞 光镜
下载PDF
固有荧光诊断胃癌的病理学因素的探讨
20
作者 程双炳 李义清 曾堃 《肿瘤》 CAS 1987年第3期108-110,144,共4页
国内外应用激光激发荧光于肿瘤的研究已有一定进展,但多采用血卟啉等光敏物质来鉴别肿瘤组织。对于肿瘤固有荧光的研究还刚开端,初步表明激光激发癌肿组织所观察到的特殊性荧光和光谱,可用于癌肿的早期诊断,对于各种病理因素与胃癌荧光... 国内外应用激光激发荧光于肿瘤的研究已有一定进展,但多采用血卟啉等光敏物质来鉴别肿瘤组织。对于肿瘤固有荧光的研究还刚开端,初步表明激光激发癌肿组织所观察到的特殊性荧光和光谱,可用于癌肿的早期诊断,对于各种病理因素与胃癌荧光光谱峰值变化的较系统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用新鲜胃癌手术标本为材料,检测固有荧光对胃癌诊断的价值,并着重分析一些病理学因素与荧光强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因素 肿瘤 固有荧光 粘膜 癌细胞 符合率 荧光光谱 早期浸润癌 粘膜内癌 癌组织 组织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