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654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胃粘膜下血管瘤出血的误诊原因及对策(附6例报告)
被引量:
2
1
作者
罗军
王亚旭
《临床误诊误治》
1997年第4期213-213,共1页
关键词
胃粘膜下
血管瘤
出血
误诊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兔胃粘膜下层组织中止血敏含量
2
作者
李晓晔
许自超
+3 位作者
姚秀娟
施炯
刘安重
何泽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4年第5期195-197,共3页
本文研究家兔用止血敏磁控缓释微球ig给药后腹腔外加磁场(0.49~0.50T),并用止血敏注射液静脉内给药作对照,然后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兔胃粘膜下层组织中止血敏含量,结果分别为339。9±27.9μg/g....
本文研究家兔用止血敏磁控缓释微球ig给药后腹腔外加磁场(0.49~0.50T),并用止血敏注射液静脉内给药作对照,然后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兔胃粘膜下层组织中止血敏含量,结果分别为339。9±27.9μg/g.Wt和25.4±8.6μg/g.wt,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止血敏
兔
胃粘膜下
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附8例报告
3
作者
周丽雅
林三仁
叶嗣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65-66,共2页
胃粘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附8例报告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100083)周丽雅,林三仁,叶嗣懋近年,随着胃镜应用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进步,胃粘膜下肿瘤的发现机会较以前增多,由于病灶位于粘膜下,表面覆正常粘膜,活检...
胃粘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附8例报告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100083)周丽雅,林三仁,叶嗣懋近年,随着胃镜应用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进步,胃粘膜下肿瘤的发现机会较以前增多,由于病灶位于粘膜下,表面覆正常粘膜,活检阳性率低,既使深部活检也不十分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
肿瘤
胃粘膜下
肿瘤
内镜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镜超声在胃粘膜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万伟
车筑萍
+1 位作者
后冬梅
李娟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454-456,共3页
常规胃镜检查对来源于胃粘膜下的病变难以明确其性质、层次,而内镜超声检查对此类病变具有很高诊断价值。现将我院对90例胃粘膜下病变进行内镜超声检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内镜超声
胃粘膜下
病变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报告
5
作者
赵海平
刘旭东
+2 位作者
欧阳晓晖
孔广忠
寿乃延
《消化外科》
CSCD
2002年第1期9-9,19,共2页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又称Dieulafoy's病(下称杜氏病),本文报道3例,分别经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证实,并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胃粘膜下
恒径动脉破裂
上消化道大出血
病因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溃
6
作者
王毓
王敖
徐德征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10-311,共2页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溃王毓王敖徐德征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溃,亦称Dieulafoy病。由于病灶隐匿、诊断困难,每致误诊导致病人死亡,国外报道病例逐年增多,国内至1981年始由胡运彪等首次报道2例,至今连同作者3例结合...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溃王毓王敖徐德征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溃,亦称Dieulafoy病。由于病灶隐匿、诊断困难,每致误诊导致病人死亡,国外报道病例逐年增多,国内至1981年始由胡运彪等首次报道2例,至今连同作者3例结合国内21篇文献50例中资料较全的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下
小动脉破溃
治疗
DIEULAFOY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神经鞘瘤恶变1例
7
作者
何杰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294-294,共1页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48岁.腹痛半年,恶心、呕吐、黑便4d,于1999年6月7日入院.
关键词
胃粘膜下
神经鞘瘤
胃
肿瘤
肿瘤恶变
Ⅱ式
胃
大部切除术
病理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占位气钡双对比造影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张仕状
孙业全
+3 位作者
常光辉
李永奎
邹强
曹贵文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50-252,W003,共4页
目的 探讨胃粘膜下占位模型双对比造影的征象特点 ,提高对胃粘膜下占位鉴别的诊断水平。方法 应用模拟胃粘膜下占位的模型、标本 ,在不同的潮相及体位下行双对比造影检查 ,并对其出现的征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胃粘膜下占位双对比...
目的 探讨胃粘膜下占位模型双对比造影的征象特点 ,提高对胃粘膜下占位鉴别的诊断水平。方法 应用模拟胃粘膜下占位的模型、标本 ,在不同的潮相及体位下行双对比造影检查 ,并对其出现的征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胃粘膜下占位双对比造影近地壁低潮相时均出现“晕征” ,其范围广泛且均匀 ;此时显示的病灶小于实际病灶。在一定范围内 ,占位隆起角度与成像后模糊带宽度、模糊现象出现时病灶可显示范围均呈负向直线相关 (r=- 0 .99,- 0 .98,P <0 .0 1,0 .0 5) ;投照的kV条件与两者分别呈负向、正向直线相关 (r =- 0 .98,0 .99,P <0 .0 5,0 .0 1) ;成像时潮位与两者分别呈正向、负向直线相关 (r =1.0 0 ,- 0 .99,P <0 .0 1) ;投照的mAs与这两者无明显相关性。远地壁位可见占位处有均匀且聚积方向明确的白雾状影和单一悬滴。病变区粘膜皱襞走行迂曲 ,有时略有分离 ,切线位可见桥形皱襞、复线征。结论 双对比造影成像时 ,广泛而均匀的“晕征”是胃粘膜下占位的可靠征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下
占位
双对比造影
晕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肿物的临床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晓雨
俞清翔
+5 位作者
郑忠青
王涛
陈鑫
曹海龙
刘文天
王邦茂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567-571,共5页
目的:探讨胃粘膜下肿物(SMT)的临床特点,评价内镜下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8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镜中心接受内镜下治疗的1062例胃SMT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1144例次肿物平均直径...
目的:探讨胃粘膜下肿物(SMT)的临床特点,评价内镜下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8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镜中心接受内镜下治疗的1062例胃SMT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1144例次肿物平均直径(1.2±0.8)cm,61.7%位于贲门胃底部,71.7%起源于固有肌层。胃肠间质瘤(GIST,37.3%)和平滑肌瘤(33.0%)最多,前者多见于胃底穹隆而后者更常见于胃食管结合部附近(P<0.001)。内镜治疗胃SMT完全切除率92.8%,非完全切除与肿物直径>2 cm(P<0.001)、肿物形状不规则(P<0.05)及肿物边界不清(P<0.01)相关。治疗后随访6~113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不同类型SMT在胃的分布、起源不同;内镜下治疗胃SMT安全、有效,可成为极低/低危险度GIST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下
肿物
胃
肠间质瘤
平滑肌瘤
内镜下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重症胰腺炎时监测胃粘膜下pH值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4
10
作者
于学忠
王厚力
邵孝鉷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4-135,共2页
目的 探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时通过动态监测胃粘膜下pH值 (Phi) ,从而早期发现局部组织器官缺氧情况 ,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 对在临床观察期间收住院的 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入院后立刻经鼻插入TRIP -NGS导管...
目的 探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时通过动态监测胃粘膜下pH值 (Phi) ,从而早期发现局部组织器官缺氧情况 ,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 对在临床观察期间收住院的 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入院后立刻经鼻插入TRIP -NGS导管并测定Phi,以后每隔 12小时测量一次Phi。结果 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器官功能衰竭前 1~ 3天Phi即有显著降低 ,而同期测得的全身氧供指标并未发生明显异常。结论 Phi具有操作简便 ,结果可靠等优点 ,对于早期发现局部组织缺氧 ,尽快采用措施预防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PH值
胃
粘膜
多器官衰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被引量:
1
11
作者
赵华善
呼焕风
+1 位作者
牛海苏
贾爱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557-558,共2页
胃粘膜下脂肪瘤是一较为罕见的疾病,发病率占胃良性肿瘤的2%,现将1987年-1997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例,就其诊治问题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42岁~64岁,平均为53岁...
胃粘膜下脂肪瘤是一较为罕见的疾病,发病率占胃良性肿瘤的2%,现将1987年-1997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例,就其诊治问题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42岁~64岁,平均为53岁。最长病程10年,最短2月。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
肿瘤
胃粘膜下
脂肪瘤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出血3例报告
被引量:
1
12
作者
张维
金遵禹
+2 位作者
谢超
李少坤
席时富
《腹部外科》
1994年第3期127-127,共1页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出血属先天性胃粘膜下血管发育异常。临床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呕血或黑便。诊断首选胃镜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手术治疗为主,行胃大楔形局部切除或半胃切除。
关键词
胃
粘膜
动脉
出血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12例诊治体会
13
作者
吕智尉
乔骋
刘玉祥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9-200,共2页
关键词
胃粘膜下
恒径动脉破裂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例胃粘膜下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张崇辉
冯晓云
《工企医刊》
2013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发生于胃粘膜下的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2例胃粘膜下IMT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2例IMT中男性1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84岁、19岁。肿块均位于胃窦部粘膜...
目的探讨分析发生于胃粘膜下的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2例胃粘膜下IMT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2例IMT中男性1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84岁、19岁。肿块均位于胃窦部粘膜下。组织学主要表现为梭形细胞肿瘤,主要为纤维母细胞与肌纤维母细胞,二者混杂排列,呈束状、编织状,间质为大量炎症细胞。肿瘤细胞vimentin均(+),1例SMA(+),1例desmin(+),而CD117、CD34、S-100均(-)。结论胃粘膜下IMT是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但少数具有复发倾向及恶变潜能,主要由梭形细胞和炎症细胞组成,需与梭形细胞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
胃粘膜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溃破出血1例报告
15
作者
郑传惠
袁汝根
+1 位作者
叶剑雄
虞积耀
《海军医学杂志》
1994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建院37年来,发现首例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溃破大出血,经胃镜检查确诊,手术治疗后病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薛某,男性,20岁。患者于入院前1天踢足球后洗冷水澡,次日晨起感乏力,纳差,上腹部不适,解柏油便2次,量约300g,呕鲜血2次,量...
建院37年来,发现首例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溃破大出血,经胃镜检查确诊,手术治疗后病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薛某,男性,20岁。患者于入院前1天踢足球后洗冷水澡,次日晨起感乏力,纳差,上腹部不适,解柏油便2次,量约300g,呕鲜血2次,量约6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
出血
胃粘膜下
恒径小动脉溃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良性间质瘤1例
16
作者
高国栋
郭平珍
傅强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270-270,共1页
关键词
胃
粘膜
良性间质瘤
上消化道造影
CT检查
胃
镜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
被引量:
1
17
作者
刘志民
冯延昌
《医学新知》
CAS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恒径动脉出血
胃粘膜下
上消化道出血
病理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5例报告
18
作者
汪军
周必胜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34-234,共1页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Dieulafoy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病之一,之所以罕见,主要是对该病的命名和诊断无统一标准,临床医生缺乏足够的认识。我院1998—01/2003—12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胃粘膜下
恒径小动脉
破裂出血
胃
楔形切除术
胃
大部切除术
出血部位缝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脂肪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2
19
作者
刘军
秦志忠
王军
《青海医药杂志》
2001年第5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胃粘膜下
脂肪瘤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下血管球瘤并十二指肠溃疡1例
20
作者
宋戈峰
张军
《罕少疾病杂志》
2003年第5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胃粘膜下
血管球瘤
并发症
十二指肠溃疡
病例
出血性贫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血管瘤出血的误诊原因及对策(附6例报告)
被引量:
2
1
作者
罗军
王亚旭
机构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出处
《临床误诊误治》
1997年第4期213-213,共1页
关键词
胃粘膜下
血管瘤
出血
误诊
原因
对策
分类号
R735.204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兔胃粘膜下层组织中止血敏含量
2
作者
李晓晔
许自超
姚秀娟
施炯
刘安重
何泽生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化学教研室
出处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4年第5期195-197,共3页
文摘
本文研究家兔用止血敏磁控缓释微球ig给药后腹腔外加磁场(0.49~0.50T),并用止血敏注射液静脉内给药作对照,然后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兔胃粘膜下层组织中止血敏含量,结果分别为339。9±27.9μg/g.Wt和25.4±8.6μg/g.wt,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止血敏
兔
胃粘膜下
层
分类号
R969.1 [医药卫生—药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附8例报告
3
作者
周丽雅
林三仁
叶嗣懋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出处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65-66,共2页
文摘
胃粘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附8例报告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100083)周丽雅,林三仁,叶嗣懋近年,随着胃镜应用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进步,胃粘膜下肿瘤的发现机会较以前增多,由于病灶位于粘膜下,表面覆正常粘膜,活检阳性率低,既使深部活检也不十分满意...
关键词
胃
肿瘤
胃粘膜下
肿瘤
内镜
治疗
分类号
R735.20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镜超声在胃粘膜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万伟
车筑萍
后冬梅
李娟
机构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镜中心
出处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454-456,共3页
文摘
常规胃镜检查对来源于胃粘膜下的病变难以明确其性质、层次,而内镜超声检查对此类病变具有很高诊断价值。现将我院对90例胃粘膜下病变进行内镜超声检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内镜超声
胃粘膜下
病变
诊断
应用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报告
5
作者
赵海平
刘旭东
欧阳晓晖
孔广忠
寿乃延
机构
内蒙古医学院一附院普外科
出处
《消化外科》
CSCD
2002年第1期9-9,19,共2页
文摘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又称Dieulafoy's病(下称杜氏病),本文报道3例,分别经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证实,并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胃粘膜下
恒径动脉破裂
上消化道大出血
病因
病例报告
分类号
R656.6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溃
6
作者
王毓
王敖
徐德征
机构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科
杭州市第二医院外科
出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10-311,共2页
文摘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溃王毓王敖徐德征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溃,亦称Dieulafoy病。由于病灶隐匿、诊断困难,每致误诊导致病人死亡,国外报道病例逐年增多,国内至1981年始由胡运彪等首次报道2例,至今连同作者3例结合国内21篇文献50例中资料较全的4...
关键词
胃粘膜下
小动脉破溃
治疗
DIEULAFOY病
分类号
R656.6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神经鞘瘤恶变1例
7
作者
何杰
机构
北华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吉林吉林
出处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294-294,共1页
文摘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48岁.腹痛半年,恶心、呕吐、黑便4d,于1999年6月7日入院.
关键词
胃粘膜下
神经鞘瘤
胃
肿瘤
肿瘤恶变
Ⅱ式
胃
大部切除术
病理诊断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占位气钡双对比造影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张仕状
孙业全
常光辉
李永奎
邹强
曹贵文
机构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出处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50-252,W003,共4页
基金
山东省教委资助课题 (课题号 :J94k40 )
文摘
目的 探讨胃粘膜下占位模型双对比造影的征象特点 ,提高对胃粘膜下占位鉴别的诊断水平。方法 应用模拟胃粘膜下占位的模型、标本 ,在不同的潮相及体位下行双对比造影检查 ,并对其出现的征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胃粘膜下占位双对比造影近地壁低潮相时均出现“晕征” ,其范围广泛且均匀 ;此时显示的病灶小于实际病灶。在一定范围内 ,占位隆起角度与成像后模糊带宽度、模糊现象出现时病灶可显示范围均呈负向直线相关 (r=- 0 .99,- 0 .98,P <0 .0 1,0 .0 5) ;投照的kV条件与两者分别呈负向、正向直线相关 (r =- 0 .98,0 .99,P <0 .0 5,0 .0 1) ;成像时潮位与两者分别呈正向、负向直线相关 (r =1.0 0 ,- 0 .99,P <0 .0 1) ;投照的mAs与这两者无明显相关性。远地壁位可见占位处有均匀且聚积方向明确的白雾状影和单一悬滴。病变区粘膜皱襞走行迂曲 ,有时略有分离 ,切线位可见桥形皱襞、复线征。结论 双对比造影成像时 ,广泛而均匀的“晕征”是胃粘膜下占位的可靠征象 ;
关键词
胃粘膜下
占位
双对比造影
晕征
Keywords
Submucosal lesion,stomach
Double contrast radiography
Helo sign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R57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肿物的临床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晓雨
俞清翔
郑忠青
王涛
陈鑫
曹海龙
刘文天
王邦茂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
出处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567-57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070283).
文摘
目的:探讨胃粘膜下肿物(SMT)的临床特点,评价内镜下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8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镜中心接受内镜下治疗的1062例胃SMT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1144例次肿物平均直径(1.2±0.8)cm,61.7%位于贲门胃底部,71.7%起源于固有肌层。胃肠间质瘤(GIST,37.3%)和平滑肌瘤(33.0%)最多,前者多见于胃底穹隆而后者更常见于胃食管结合部附近(P<0.001)。内镜治疗胃SMT完全切除率92.8%,非完全切除与肿物直径>2 cm(P<0.001)、肿物形状不规则(P<0.05)及肿物边界不清(P<0.01)相关。治疗后随访6~113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不同类型SMT在胃的分布、起源不同;内镜下治疗胃SMT安全、有效,可成为极低/低危险度GIST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关键词
胃粘膜下
肿物
胃
肠间质瘤
平滑肌瘤
内镜下治疗
Keywords
gastric submucosal tumo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leiomyoma
endoscopic therapy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重症胰腺炎时监测胃粘膜下pH值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4
10
作者
于学忠
王厚力
邵孝鉷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4-135,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时通过动态监测胃粘膜下pH值 (Phi) ,从而早期发现局部组织器官缺氧情况 ,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 对在临床观察期间收住院的 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入院后立刻经鼻插入TRIP -NGS导管并测定Phi,以后每隔 12小时测量一次Phi。结果 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器官功能衰竭前 1~ 3天Phi即有显著降低 ,而同期测得的全身氧供指标并未发生明显异常。结论 Phi具有操作简便 ,结果可靠等优点 ,对于早期发现局部组织缺氧 ,尽快采用措施预防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胰腺炎
PH值
胃
粘膜
多器官衰竭
Keywords
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
Phi
Multiple organ failure
分类号
R576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被引量:
1
11
作者
赵华善
呼焕风
牛海苏
贾爱增
机构
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
长治市郊区医院
出处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557-558,共2页
文摘
胃粘膜下脂肪瘤是一较为罕见的疾病,发病率占胃良性肿瘤的2%,现将1987年-1997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例,就其诊治问题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42岁~64岁,平均为53岁。最长病程10年,最短2月。1.2...
关键词
胃
肿瘤
胃粘膜下
脂肪瘤
诊断
外科手术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出血3例报告
被引量:
1
12
作者
张维
金遵禹
谢超
李少坤
席时富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出处
《腹部外科》
1994年第3期127-127,共1页
文摘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出血属先天性胃粘膜下血管发育异常。临床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呕血或黑便。诊断首选胃镜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手术治疗为主,行胃大楔形局部切除或半胃切除。
关键词
胃
粘膜
动脉
出血
外科手术
分类号
R656.6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12例诊治体会
13
作者
吕智尉
乔骋
刘玉祥
机构
上海武警上海总队医院
出处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9-200,共2页
关键词
胃粘膜下
恒径动脉破裂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
分类号
R57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例胃粘膜下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张崇辉
冯晓云
机构
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病理科
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病理科
出处
《工企医刊》
2013年第4期340-34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分析发生于胃粘膜下的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2例胃粘膜下IMT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2例IMT中男性1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84岁、19岁。肿块均位于胃窦部粘膜下。组织学主要表现为梭形细胞肿瘤,主要为纤维母细胞与肌纤维母细胞,二者混杂排列,呈束状、编织状,间质为大量炎症细胞。肿瘤细胞vimentin均(+),1例SMA(+),1例desmin(+),而CD117、CD34、S-100均(-)。结论胃粘膜下IMT是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但少数具有复发倾向及恶变潜能,主要由梭形细胞和炎症细胞组成,需与梭形细胞肿瘤鉴别。
关键词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
胃粘膜下
Keywords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
Clinicopathology
Submucosa of stomach
分类号
R730.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溃破出血1例报告
15
作者
郑传惠
袁汝根
叶剑雄
虞积耀
机构
海军总医院
出处
《海军医学杂志》
1994年第2期120-121,共2页
文摘
建院37年来,发现首例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溃破大出血,经胃镜检查确诊,手术治疗后病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薛某,男性,20岁。患者于入院前1天踢足球后洗冷水澡,次日晨起感乏力,纳差,上腹部不适,解柏油便2次,量约300g,呕鲜血2次,量约600ml。
关键词
胃
出血
胃粘膜下
恒径小动脉溃破
分类号
R573.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良性间质瘤1例
16
作者
高国栋
郭平珍
傅强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影像学科
出处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270-270,共1页
关键词
胃
粘膜
良性间质瘤
上消化道造影
CT检查
胃
镜
病例报告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
被引量:
1
17
作者
刘志民
冯延昌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第二卫生学校外科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外科
出处
《医学新知》
CAS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恒径动脉出血
胃粘膜下
上消化道出血
病理
治疗
分类号
R573.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5例报告
18
作者
汪军
周必胜
机构
湖北省公安县人民医院外科
出处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34-234,共1页
文摘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Dieulafoy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病之一,之所以罕见,主要是对该病的命名和诊断无统一标准,临床医生缺乏足够的认识。我院1998—01/2003—12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胃粘膜下
恒径小动脉
破裂出血
胃
楔形切除术
胃
大部切除术
出血部位缝扎术
分类号
R573.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脂肪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2
19
作者
刘军
秦志忠
王军
机构
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
出处
《青海医药杂志》
2001年第5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胃粘膜下
脂肪瘤
病理
诊断
分类号
R735.20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下血管球瘤并十二指肠溃疡1例
20
作者
宋戈峰
张军
机构
北京仁和医院
出处
《罕少疾病杂志》
2003年第5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胃粘膜下
血管球瘤
并发症
十二指肠溃疡
病例
出血性贫血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R573.1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胃粘膜下血管瘤出血的误诊原因及对策(附6例报告)
罗军
王亚旭
《临床误诊误治》
199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兔胃粘膜下层组织中止血敏含量
李晓晔
许自超
姚秀娟
施炯
刘安重
何泽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胃粘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附8例报告
周丽雅
林三仁
叶嗣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内镜超声在胃粘膜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陈万伟
车筑萍
后冬梅
李娟
《贵州医药》
CAS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报告
赵海平
刘旭东
欧阳晓晖
孔广忠
寿乃延
《消化外科》
CSCD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溃
王毓
王敖
徐德征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胃粘膜下神经鞘瘤恶变1例
何杰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胃粘膜下占位气钡双对比造影的实验研究
张仕状
孙业全
常光辉
李永奎
邹强
曹贵文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胃粘膜下肿物的临床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评价
王晓雨
俞清翔
郑忠青
王涛
陈鑫
曹海龙
刘文天
王邦茂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急性重症胰腺炎时监测胃粘膜下pH值的临床意义
于学忠
王厚力
邵孝鉷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胃粘膜下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赵华善
呼焕风
牛海苏
贾爱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出血3例报告
张维
金遵禹
谢超
李少坤
席时富
《腹部外科》
199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12例诊治体会
吕智尉
乔骋
刘玉祥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2例胃粘膜下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张崇辉
冯晓云
《工企医刊》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溃破出血1例报告
郑传惠
袁汝根
叶剑雄
虞积耀
《海军医学杂志》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胃粘膜下良性间质瘤1例
高国栋
郭平珍
傅强
《河北医药》
CAS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
刘志民
冯延昌
《医学新知》
CAS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5例报告
汪军
周必胜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胃粘膜下脂肪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刘军
秦志忠
王军
《青海医药杂志》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胃粘膜下血管球瘤并十二指肠溃疡1例
宋戈峰
张军
《罕少疾病杂志》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