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炎症引起功能性胃肠动力异常的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雁冰 袁耀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1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 肠道炎症 胃肠动力异常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与胃肠动力异常 被引量:9
2
作者 栗华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98年第3期155-158,共4页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可引起食管及胃肠动力异常,而胃肠动力异常又可使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病情进一步加剧,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肝硬化 胃肠动力异常 门静脉高压
下载PDF
中药外敷改善急性胰腺炎胃肠动力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天刚 肖国辉 喻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984-986,共3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在发病早期即常伴有胃肠动力异常,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甚至发生肠麻痹等。胃肠动力障碍常被认为是急性胰腺炎死因的起始环节,胃肠蠕动功能减低、...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在发病早期即常伴有胃肠动力异常,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甚至发生肠麻痹等。胃肠动力障碍常被认为是急性胰腺炎死因的起始环节,胃肠蠕动功能减低、免疫功能受损,可诱发肠道菌群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动力障碍 急性胰腺炎 中药外敷 胃肠动力异常 胃肠蠕动功能 免疫功能受损 肠道菌群失调 发病早期
下载PDF
中药促胃肠动力作用研究概述 被引量:10
4
作者 顾媛媛 李春婷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3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胃肠动力作用 中药复方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道并发症 胃肠动力异常 胃肠动力中药 胃肠运动
下载PDF
内脏高敏感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邹多武 许国铭 《胃肠病学》 2006年第8期451-453,共3页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 内脏高敏感 肠易激综合征(IBS) 消化道症状 胃肠动力异常 患者症状 胃肠神经官能症 功能性消化不良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资料
下载PDF
从中医谈脑-肠轴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段勇君 黄学宽 +2 位作者 刘西洋 陈晨 刘韵涵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9期36-39,60,共5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症状反复出现,受情绪压力和生活方式影响较大,与中医肝郁脾虚型,情志不舒诱发腹痛、泄泻相似。脑肠轴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调节异常都可恶化其感知和反射反应,导致内脏感觉高敏状态及胃肠道运...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症状反复出现,受情绪压力和生活方式影响较大,与中医肝郁脾虚型,情志不舒诱发腹痛、泄泻相似。脑肠轴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调节异常都可恶化其感知和反射反应,导致内脏感觉高敏状态及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失常。近年来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取得良好临床成效,本文通过查阅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从脑-肠轴入手探讨中医治疗IBS-D的临床效果及研究进展,为其治疗提供进一步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 胃肠动力异常 中医药 肝郁脾虚
下载PDF
功能性胃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7
作者 崔立红 彭丽华 杨云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88-491,共4页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FGIDs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肠道感染、脑-肠轴功能紊乱等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关。本文对FGIDs的多种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 发病机制 遗传 胃肠动力异常 内脏高敏感性 肠道感染 脑一肠轴功能紊乱
下载PDF
正确理解和客观评价功能性胃肠病的动力异常
8
作者 方秀才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35-438,共4页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是一组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但缺乏生物化学和组织病理学异常来解释这些症状的疾病,人们最早对FGID的认识是这些患者没有器质性疾病,且许多症状是由胃肠动力异常所引...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是一组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但缺乏生物化学和组织病理学异常来解释这些症状的疾病,人们最早对FGID的认识是这些患者没有器质性疾病,且许多症状是由胃肠动力异常所引起的。随着罗马诊断和分类标准的不断修订、完善,对FGID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资料支持FGID是由脑-肠互动异常引起的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动力紊乱、内脏高敏感、黏膜和免疫功能的改变、肠道菌群的改变和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传入信号的处理功能异常等诸多方面。在某些FGID中,动力异常仍然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正确理解和客观评价胃肠动力异常在FGID中的作用,对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动力异常 功能性胃肠 胃肠道症状 器质性疾病 FGID 病理生理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 组织病理学
原文传递
胃肠道动力异常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常敏 方秀才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8-530,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im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腹痛、腹部不适与排便相关,伴有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缺乏可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IBS症状呈慢性、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罗马Ⅲ标准将... 肠易激综合征(im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腹痛、腹部不适与排便相关,伴有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缺乏可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IBS症状呈慢性、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罗马Ⅲ标准将IBS分为便秘型(IBS—C)、腹泻型(IBS—D)、混合型和不定型4种亚型,临床上以IBS—D、IBS—C常见。IBS的发病可能与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感染后炎症、脑-肠轴功能异常、遗传和环境因素以及精神心理障碍等有关,动力异常一直被认为是IBS病理生理机制的主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动力异常 肠易激综合征 发病 精神心理障碍 病理生理机制 排便习惯 IBS 功能性肠病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胃肠功能和动力学异常的认识和处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晓敏 赵玉洁 刘占举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44-648,共5页
IBD患者经常出现重叠功能性胃肠病和胃肠道动力异常。IBD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不仅与疾病炎症活动有关,在很大程度上还与胃肠功能和动力异常有关。及时识别这些胃肠道症状并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合理有效的处理,对改善IBD患者的病情、提高... IBD患者经常出现重叠功能性胃肠病和胃肠道动力异常。IBD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不仅与疾病炎症活动有关,在很大程度上还与胃肠功能和动力异常有关。及时识别这些胃肠道症状并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合理有效的处理,对改善IBD患者的病情、提高生命质量尤为重要。现对IBD合并的胃肠功能和动力异常作一简要回顾,并对其诊断和处理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胃肠功能 胃肠动力异常 动力 胃肠道症状 功能性胃肠 IBD 患者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对肠易激综合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陆小锋 余颖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88-3090,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国外有5%~22%的人受IBS困扰,我国患病率为5%~6%(罗马Ⅱ标准)[1]。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研究认为精神心理因素、饮食、感染、免疫、脑一肠...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国外有5%~22%的人受IBS困扰,我国患病率为5%~6%(罗马Ⅱ标准)[1]。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研究认为精神心理因素、饮食、感染、免疫、脑一肠轴等多重因素参与并最终导致内脏高敏一胃肠动力异常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2]。由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困难。IBS给临床医师带来很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白藜芦醇 胃肠道功能性疾病 精神心理因素 胃肠动力异常 发病机制 罗马Ⅱ标准 临床症状
下载PDF
应重视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峰 焦春花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207-209,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im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及粪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临床形态学及病理生理的改变,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病因尚不明确的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im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及粪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临床形态学及病理生理的改变,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病因尚不明确的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发病率高,在西欧及北美约20%的成年人患有此病,在亚洲国家发病率约为0.8%~11%,女性多于男性。IBS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增加、精神社会、遗传、胃肠道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综合因素有关。由于IBS缺乏客观诊断依据,诊断以临床表现为基础,排除其它器质性胃肠道疾病。治疗以对症、调节内脏敏感性为主,同时予饮食调整、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心理行为干预、微生态及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尚无特效药物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肠道疾病 内脏敏感性 诊治 临床表现 胃肠动力异常 肠道菌群失调 心理行为干预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 被引量:2
13
作者 危北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0年第7期6-7,共2页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病机 胃肠动力异常
下载PDF
替加色罗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肠转运时间的研究
14
作者 华建平 马桂凤 +2 位作者 李俊美 邴玉芝 张自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转运时间 替加色罗 慢性功能性肠道病变 syndrome 病理生理机制 内脏感觉异常 胃肠动力异常 合理药物治疗 肠神经系统 腹部不适 反复发作 排便习惯 信号传递
下载PDF
内脏感觉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敏敏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2年第2期82-84,共3页
胃肠道功能失调最初归因于胃肠动力异常。然而,即使是健康个体,强烈的情感或环境刺激也能使其食管、胃、小肠和结肠的运动增加。胃肠道功能紊乱仅在胃肠动力异常的基础上难以解释。本文介绍内脏感觉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并对内脏感觉产生... 胃肠道功能失调最初归因于胃肠动力异常。然而,即使是健康个体,强烈的情感或环境刺激也能使其食管、胃、小肠和结肠的运动增加。胃肠道功能紊乱仅在胃肠动力异常的基础上难以解释。本文介绍内脏感觉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并对内脏感觉产生的机理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失调 内脏感觉 内脏高敏感性 胃肠动力异常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保济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白淑叶 周红霞 刘奇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期131-133,共3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为慢性消化不良性疾病,临床症状常与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返流等疾病症状重叠,使患者多以消化不良就诊.FD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动力异常、胃酸异常分泌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临床治疗以综合干预结合药物对症治...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为慢性消化不良性疾病,临床症状常与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返流等疾病症状重叠,使患者多以消化不良就诊.FD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动力异常、胃酸异常分泌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临床治疗以综合干预结合药物对症治疗[1].老年人因胃肠功能减退,FD患病率较高,因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导致药物吸收、代谢、排泄障碍,给药后更易发生药物蓄积及不良反应,限制药物治疗.目前已有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FD效果确切,安全可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对症治疗 老年人 多潘立酮 保济丸 胃肠动力异常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肝硬化与上消化道疾病 被引量:22
17
作者 陈慧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7年第2期51-54,共4页
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导致消化道动力异常如胃食管返流和胃排空延迟,胃肠粘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如门脉高压性胃病,胆石形成增多以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等,并与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大出血... 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导致消化道动力异常如胃食管返流和胃排空延迟,胃肠粘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如门脉高压性胃病,胆石形成增多以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等,并与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大出血和腹水等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上述病变近年来的研究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胃肠动力异常 门脉高压性 胃病 胆结石
下载PDF
酪酸梭菌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小波 陶茂根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1年第4期441-442,共2页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慢性或者反复发作的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并缺乏形态学和生化标志的异常。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不同个体可能涉及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炎症、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观察 阿米替林 酪酸梭菌 治疗 病理生理过程 胃肠动力异常 内脏高敏感性
下载PDF
参芍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3期161-161,共1页
肠易激综合征系以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分便秘型、腹泻型及便秘腹泻交替型,一般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度敏感及情志异常有关。近年来,笔者用参芍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加减治疗 临床观察 运动功能紊乱 胃肠动力异常 临床综合征 情志异常 高度敏感
下载PDF
抗抑郁药物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梅 董涛 王亚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085-1087,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治疗症状消失后停药约有40%~50%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其精神和经济都带来一定困扰和损失,同...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治疗症状消失后停药约有40%~50%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其精神和经济都带来一定困扰和损失,同时带来医疗资源的浪费。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IB S是一种世界性常见病,普通人群患病率为6%~11%,占消化内科门诊量的16%~25%。IBS发病机制可能与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肠道感染及遗传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 IBS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理病理的心身疾病,精神心理因素在IB S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结合抗抑郁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取得更好疗效。现就其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抗抑郁治疗 抗抑郁药物 应用 精神心理因素 胃肠动力异常 流行病学资料 免疫功能紊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