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16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莉 《浙江实用医学》 2009年第4期347-347,35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16例原发性胃肠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克罗恩病4例,胃癌4例,胃溃疡3例,小肠肿瘤2例,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肿瘤各1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16例原发性胃肠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克罗恩病4例,胃癌4例,胃溃疡3例,小肠肿瘤2例,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肿瘤各1例。结论本症以腹痛、腹块为常见症状,内镜结合多次、多部位病理活检(常规做免疫组化)可以提高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 误诊 病理检查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12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建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66-366,368,共2页
关键词 胃肠淋巴瘤 误诊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14例误诊分析
3
作者 陆永高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9期101-101,共1页
1临床资料 1.1病例 14例原发性胃肠淋巴瘤中,男9例,女5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58.9岁,其中大于60岁8例,占本组的57.1%。1.2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异.胃病变2例.1例表现为上腹疼痛,柏油样大便、消瘦乏力:另1例慢性... 1临床资料 1.1病例 14例原发性胃肠淋巴瘤中,男9例,女5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58.9岁,其中大于60岁8例,占本组的57.1%。1.2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异.胃病变2例.1例表现为上腹疼痛,柏油样大便、消瘦乏力:另1例慢性腹痛30d加重1d并发腹膜炎体征。肠道病变12例均有腹痛,其中4例表现为急腹症,3例可扪及肿块,5例有柏油样便或血便,5例伴有发热、消瘦、乏力、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淋巴瘤 原发性 误诊分析 消瘦乏力 平均年龄 慢性腹痛 柏油样大便 临床资料
下载PDF
39例原发性胃肠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简兵 陈伟庆 +3 位作者 何璐 吴素华 沈薇 梅浙川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2期2578-2579,2582,2637,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临床及内镜下表现,总结其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39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PGIL发病率男性较女性多,其比...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临床及内镜下表现,总结其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39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PGIL发病率男性较女性多,其比例约为1.5∶1,平均年龄56岁。PGIL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痛,腹部包块,体重减轻。内镜下可见黏膜皱襞增厚,不规则隆起,结节状或广泛糜烂及不规则溃疡,好发部位为胃体、胃窦、空肠、右半结肠、回盲部等。病理表现以B细胞型淋巴瘤为主。结论PGIL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内镜改变,易与胃肠癌、胃溃疡相混淆。内镜下应多部位、深挖及大块取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胃肠淋巴 临床表现 内镜表现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10例误诊分析
5
作者 王从政 蔡淑芳 王慎会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胃肠淋巴瘤 诊断 误诊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病理分型及诊治进展
6
作者 许逸风 邓闻宣 +1 位作者 李钰 尹列芬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895-896,F0003,共3页
胃肠道是淋巴瘤最常见侵犯的结外部位,但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L)却是相对少见的,根据临床亚型的不同,其组织学形态、免疫反应和分子遗传学方面存在着显著异质性,其镜下表现、治疗方法、预后也各有不同。据查阅文献得知原发性胃肠道淋... 胃肠道是淋巴瘤最常见侵犯的结外部位,但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L)却是相对少见的,根据临床亚型的不同,其组织学形态、免疫反应和分子遗传学方面存在着显著异质性,其镜下表现、治疗方法、预后也各有不同。据查阅文献得知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目前尚无标准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未来应完善对PGL临床亚型的分类,探索适宜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预后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淋巴 诊断指南 治疗方案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胃肠道原发淋巴瘤和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笪宏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5期578-579,共2页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胃肠道原发淋巴瘤和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固始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240例,其中120例胃肠道原发淋巴瘤患者纳入对照组,120例...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胃肠道原发淋巴瘤和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固始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240例,其中120例胃肠道原发淋巴瘤患者纳入对照组,12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MSCT相关各项指标,并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结果观察组确诊114例、误诊6例、诊断准确率为96.67%(116/120),对照组分别为116例、4例、95.00%(114/120),2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7,P=0.518)。观察组病灶直径为(6.54±0.73)cm,大于对照组的(5.12±0.54)cm(t=17.131,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病灶成像均较为理想。观察组边界清晰86例(71.67%)、边界不平整22例(18.33%)、病灶与肠管分界不清12例(10.00%),对照组分别为84例(70.00%)、20例(16.67%)、16例(13.33%),2组成像特征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0,P=0.708)。结论肠道原发淋巴瘤与间质瘤在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选择MSCT诊断,可以准确对两者进行区分,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胃肠道原发淋巴 胃肠道间质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疗进展
8
作者 汪羚利 杨萍 景红梅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4期5627-5632,共6页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发生率远低于累及胃肠道的继发性淋巴瘤。PGIL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B细胞淋巴瘤,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而T细胞来源的PGIL相对少见。PGIL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胃肠道穿孔、梗阻、出血等并发症...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发生率远低于累及胃肠道的继发性淋巴瘤。PGIL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B细胞淋巴瘤,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而T细胞来源的PGIL相对少见。PGIL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胃肠道穿孔、梗阻、出血等并发症风险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目前针对PGIL的治疗数据和随机对照试验仍然有限,缺乏最佳治疗方案,尤其是T细胞来源的PGIL预后极差,是现阶段治疗的难点。PGIL的传统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及其与放疗、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靶向及免疫治疗也在近年有了长足发展,为PGIL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淋巴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文献复习及4例随诊报道
9
作者 黄荣威 贾琳 +1 位作者 孙延成 刘一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38-544,共7页
背景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uodenal-type follicular lymphoma,DFL)是临床上罕见的良性肿瘤性疾病,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可协助诊断,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容易漏诊、误诊,治疗和预后也缺乏统一认识.病例简介患者4名的年龄区间为4... 背景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uodenal-type follicular lymphoma,DFL)是临床上罕见的良性肿瘤性疾病,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可协助诊断,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容易漏诊、误诊,治疗和预后也缺乏统一认识.病例简介患者4名的年龄区间为47岁至74岁,无症状或以不典型消化系统症状来诊,行胃镜检查发现在十二指肠降部或球降部交界处簇状隆起.根据内镜下表现、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等明确诊断.4例均选择随诊观察,截止至目前的随访时间为7 mo至72 mo病情稳定.结论DFL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降部或球降部交界处,内镜下主要表现为息肉样隆起.组织学形态符合典型DFL表现.免疫组织提示:肿瘤细胞均表达Bcl-2、Bcl-6、CD10、CD20、CD79α、滤泡树突网CD21、CD23阳性,瘤细胞Cyclin D1、CD3、CD5、Mum1均呈阴性,Ki-67增值指数较低(5%至30%).腹部增强CT一般无明显表现,少数可发现胃肠壁增厚或肠系膜脂膜炎,排除腹部其他部位病变,排除继发于感染的反应性淋巴滤泡增生,结合病理诊断为DFL.4名患者均选择随访观察方案,截止至目前的随访时间为7 mo至72 mo,均未出现明显不适,内镜下及病理未见病变进展.文献复习大多数随诊观察患者预后良好,少部分的随诊观察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进展,部分可见自愈.因此,DFL是临床上罕见的良性肿瘤性疾病,无典型的临床表现,但具有典型的内镜和病理学特征,尽管极少数病例出现复发及加重,但过度治疗可能不能改善预后并且加重经济负担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选择随诊观察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胃肠道滤泡性淋巴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 诊断治疗 随访 预后
下载PDF
螺旋CT与MRI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0
作者 李艳辉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5期106-108,共3页
讨论螺旋CT与MRI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01月治疗的胃肠道淋巴瘤患者30例,均对患者使用螺旋CT检测以及MRI检测。结果:螺旋CT检测中有66.67%检出疾病累及多个位置,有50.00%检出胃体病灶,有57.14... 讨论螺旋CT与MRI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01月治疗的胃肠道淋巴瘤患者30例,均对患者使用螺旋CT检测以及MRI检测。结果:螺旋CT检测中有66.67%检出疾病累及多个位置,有50.00%检出胃体病灶,有57.14%检出胃窦病灶,有55.56%检出胃底病灶,有90.91%检出单发小肠病灶,有100.00%检出回盲肠病灶,有100.00%检出单发回肠病灶,有100.00%检出直肠病灶,有100.00%检出单发结肠病灶;MRI检测中有83.33%检出疾病累及多个位置,有87.50%检出胃体病灶,有85.71%检出胃窦病灶,有88.89%检出胃底病灶,有54.54%检出单发小肠病灶,有50.00%检出回盲肠病灶,有20.00%检出单发回肠病灶,有33.33%检出直肠病灶,有20.00%检出单发结肠病灶;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使用螺旋CT以及MRI检测都具有一定检测价值,MRI检测在胃部检测中检出率更高,CT检测在肠道检测中检出率更好,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检测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MRI 胃肠淋巴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45例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勾红峰 陈心传 侯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1-455,共5页
目的:对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治、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2年生存率为82.80%,不同病理类型生存曲线有显著性差异。COX多因素分析,总生存期在不同病... 目的:对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治、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2年生存率为82.80%,不同病理类型生存曲线有显著性差异。COX多因素分析,总生存期在不同病理类型有显著差异,而在性别、年龄、分期、有无B症状及浸润深度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胃肠道淋巴瘤疗效较好。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分型与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胃肠恶性淋巴瘤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晓艳 沈守荣 张晓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61-63,共3页
目的 :探讨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诊治特点 ,以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 48例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 ,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胃肠恶性淋巴瘤以腹痛、腹块为主要症状 ,分别占 81.3% ,5 6 .3% ;消... 目的 :探讨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诊治特点 ,以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 48例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 ,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胃肠恶性淋巴瘤以腹痛、腹块为主要症状 ,分别占 81.3% ,5 6 .3% ;消化道钡餐确诊率 12 .5 % ,内镜结合活检确诊率 6 9.5 % ;2 8例手术加化疗治疗后随访大多数情况良好 ,10例单纯化疗肿块均有缩小。结论 :腹痛、腹块为胃肠恶性淋巴瘤的最常见症状 ,内镜结合活检对其的确诊率最高 ,超声内镜有望提高其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淋巴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53基因与13q14染色体缺失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莉娟 张桂英 +2 位作者 张国平 胡忠良 曹鹏飞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p53基因与13@4染色体缺失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GIL)预后判断、指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72例PGII.及3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石蜡切片中p53基因及13q14染色体缺失情况,分析其与... 目的探讨p53基因与13@4染色体缺失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GIL)预后判断、指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72例PGII.及3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石蜡切片中p53基因及13q14染色体缺失情况,分析其与PGIL预后的关系。结果①I期~Ⅱ期患者中30.2%(16/53)有p53基因缺失,Ⅲ期~Ⅳ期患者中63.2%(12/19)有p53基因缺失(x2=6.397,p=0.011);②黏膜相关组织(MALT)淋巴瘤中28.6%(12/42)有p53基因缺失,非MAI,T淋巴瘤中53.3%(16/30)有p53基因缺失(x2=4.515,P=0.034);③MALT淋巴瘤中,无基因或单基因改变者平均生存期为(39.25±22.73)个月,2种基因改变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9.11±5.95)个月;I期~Ⅱ期患者中,无基因或单基因改变者平均生存期为(40.33±23.18)个月,2种基因改变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20.61±18.90)个月。④单纯13q14缺失与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平均生存期无关,但同时合并p53基因缺失则预后差。结论p53基因缺失在非MALT淋巴瘤组及Ⅲ期~Ⅳ期患者中发生率较高。p53缺失或p53基因缺失与13q14染色体同时存在缺失的PGIL病例恶性程度高,患者平均生存期短于无基因或单基因改变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 P53 预后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临床、影像及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胜开 袁晓丹 +2 位作者 代海洋 刘国荣 蓝博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47-135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GIL)临床及多层螺旋CT相关特征,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185例确诊为PGIL患者资料(其中60例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分析其病理类型、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像学特征,并加以归纳,总结诊断经验。结果185例P...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GIL)临床及多层螺旋CT相关特征,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185例确诊为PGIL患者资料(其中60例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分析其病理类型、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像学特征,并加以归纳,总结诊断经验。结果185例PGIL中以PGL较常见,82.5%PIL及94.8%PGL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源性淋巴瘤,其中又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黏膜相关性淋巴瘤最为常见。PGIL临床症状以腹痛为主,多层螺旋CT除了能观察到既往文献报道的"黏膜白线征"、"动脉瘤样扩张征"之外,还能观察到"血管飘浮征"、"刀削征"、"融冰征"及延迟持续强化征象。结论PGIL其临床及影像表现均有一定特点,把握好其细节特征能更好发挥MSCT检查的术前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原文传递
纺锤体组装检查点蛋白Mad2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陈飞 刘尚勤 +2 位作者 周怡 沈辉 左学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4-876,共3页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原发于胃肠道的结外淋巴组织淋巴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然未知。染色体不稳定性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表明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pindle assembly ch...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原发于胃肠道的结外淋巴组织淋巴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然未知。染色体不稳定性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表明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pindle assembly checkpoint,SAC)功能异常是引起染色体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itotic arrest deficiency protein 2,Mad2)作为SAC的核心成分,已经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发现其表达异常,认为其参与肿瘤的发生并与不良预后有关。为探索Mad2在PGIL发病中的作用,本研究检测了Mad2在PGIL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Ki-67表达、幽门螺杆菌(Hp)感染、BCL-6基因易位以及临床资料,了解其在PGI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类型和预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淋巴瘤 MAD2 缺陷蛋白 原发性 检查点 纺锤体 组装 淋巴组织淋巴
原文传递
纺锤体组装检查点蛋白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陈飞 杨桂芳 夏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75-476,共2页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I,)是原发于胃肠道的淋巴结外淋巴组织淋巴瘤,在胃肠肿瘤中约占1%至4%。有研究发现,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pindleassembly checkpoint,SAC)功能异常是引起染色体不稳定...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I,)是原发于胃肠道的淋巴结外淋巴组织淋巴瘤,在胃肠肿瘤中约占1%至4%。有研究发现,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pindleassembly checkpoint,SAC)功能异常是引起染色体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出芽不受苯并咪唑抑制蛋白-1相关蛋白(Bubl-related protein,BubRl)是SAC的核心成分0],可保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为进一步了解BubRl在PGI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检测了BubRl在PGIL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Ki-67标记增殖指数、Hp感染和BCL-6基因易位等情况,探索其在PGI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类型和预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淋巴瘤 相关蛋白 原发性 检查点 纺锤体 组装 淋巴组织淋巴 LYMPHOMA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16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李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10期1843-1844,共2页
胃肠淋巴瘤是常见的结外淋巴瘤,约占胃肠恶性肿瘤的1%-4%,最常侵犯胃和小肠,其他部位如口咽部、食管、结肠、直肠等也可累及,但不常见。本病早期以消化道受累为主,故早期诊断较困难。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胃肠淋巴瘤16例,现... 胃肠淋巴瘤是常见的结外淋巴瘤,约占胃肠恶性肿瘤的1%-4%,最常侵犯胃和小肠,其他部位如口咽部、食管、结肠、直肠等也可累及,但不常见。本病早期以消化道受累为主,故早期诊断较困难。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胃肠淋巴瘤16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淋巴瘤 原发性 临床分析 胃肠恶性肿 早期诊断 结外淋巴 口咽部 消化道
原文传递
81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疗分析(英文) 被引量:17
18
作者 冯莉娟 张国平 +4 位作者 胡忠良 邹益友 陈凤英 张桂英 唐丽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2-588,共7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诊断与治疗现状,以期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81例PGIL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病理特点、HP感染、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淋巴瘤患者年龄(52.84±15.33)岁,肠淋巴瘤患者年龄(4...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诊断与治疗现状,以期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81例PGIL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病理特点、HP感染、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淋巴瘤患者年龄(52.84±15.33)岁,肠淋巴瘤患者年龄(42.09±15.28)岁。常见症状:腹痛76.5%,消化道出血55.6%,贫血54.3%,腹部包块25.9%,低蛋白血症40.7%,肠梗阻11.1%,腹胀、呕吐、纳差、反酸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32.1%,体质量明显下降33.3%,发热8.6%,腹泻7.4%,消化道穿孔1.2%,便秘1.2%,吞咽困难1.2%。内镜下表现为肿块型67.7%,溃疡型27.7%,弥漫型4.6%。临床诊断率及内镜下活检病理确诊率分别为30.9%和73.8%。MALT淋巴瘤占61.7%。HP检测率39.5%,阳性率37.5%。69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前化疗,34例术后化疗。12例非手术治疗,其中6例单纯化疗及HP根除治疗,另6例放弃治疗。单纯手术、手术加化疗、单纯化疗及HP根除治疗3种方法的存活率在Ⅰ~Ⅱ期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期患者中单纯手术组存活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1年生存率为96.39%,3年生存率为70.96%,5年生存率为55.87%。结论:PGIL的临床及镜下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建议多部位活检或重复多次活检,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提高病理诊断率。治疗首选化疗及HP根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淋巴 临床特征 病理分型 化疗 手术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14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玉凤 林海燕 陈飞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GIL)的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11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44例原发性胃肠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4例患者中男85例,女59例,男女比例为1. 44∶1。发病中位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GIL)的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11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44例原发性胃肠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4例患者中男85例,女59例,男女比例为1. 44∶1。发病中位年龄57(15~88)岁。发病部位:胃部75例(52. 1%),肠道68例(47. 2%),食管1例(0. 7%)。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占69. 4%。随访时间1~68个月不等,中位随访17个月,所有患者1年、3年预期生存率分别为90. 0%和85. 0%,单因素分析显示,免疫分型、临床分期、发病部位、B症状、急腹症、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体能状态(ECOG PS)、LDH水平为影响总生存期的预后因素。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 2%和43. 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 153,P<0. 001);临床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者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 8%和51. 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 998,P<0. 001)。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T细胞表型(P=0. 011)、临床分期为晚期(P=0. 030)、ECOG评分2~4分(P=0. 049)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GIL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患者,胃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治疗上推荐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仅适用于需要确诊或急腹症时,免疫分型、临床分期、体能状态是影响PGIL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郑玉萍 侯淑玲 +1 位作者 刘阳 杨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04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效果与5、10年生存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具有下列因素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瘤体直径大于10cm;瘤体突破浆膜或浸...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04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效果与5、10年生存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具有下列因素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瘤体直径大于10cm;瘤体突破浆膜或浸润周围脏器;病理分期Ⅲ、Ⅳ期;T细胞型;未接受手术治疗;初治未达CR,与其他患者对比并经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显示:二者的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除IPI指标外,肿块体积、病理分期与分型、临床分期、治疗手段以及初治效果,均是影响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 病理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