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酪蛋白肽电荷性质对其肽-锌螯合物的胃肠稳定性及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波 杨继国 +1 位作者 任杰 娄文勇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9年第3期59-66,共8页
为研究酪蛋白肽的电荷性质对肽-锌螯合物的胃肠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的影响,以酪蛋白为原料,经碱性蛋白酶水解后,采用Sephadex C-25阳离子交换柱分离酪蛋白肽,对分离得到的肽组分的ξ电势以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并以此酪蛋白肽制备肽-锌... 为研究酪蛋白肽的电荷性质对肽-锌螯合物的胃肠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的影响,以酪蛋白为原料,经碱性蛋白酶水解后,采用Sephadex C-25阳离子交换柱分离酪蛋白肽,对分离得到的肽组分的ξ电势以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并以此酪蛋白肽制备肽-锌螯合物;随后采用体外胃液-肠液-Caco-2细胞的三段式消化吸收模型考察肽-锌螯合物的胃肠消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酪蛋白肽的表面净负电荷越多,对锌的螯合能力越强,在胃肠消化过程中也越稳定;同时,较低的ξ电势也有利于肽-锌螯合物的吸收。因此,带有负电荷的酪蛋白肽可以作为一种促锌吸收剂应用于功能性食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肽 电荷性质 肽-锌螯合物 胃肠稳定性 生物利用率
下载PDF
决明子蛋白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热和胃肠稳定性,肽鉴定和计算机分析(英文) 被引量:9
2
作者 蔡俊泰 徐芷茵 +3 位作者 徐国强 李仁杰 阿都马南·法希拉 黄怀祖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8-48,共11页
决明子乃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的干燥成熟种子,被中医界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本研究探讨决明子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并鉴定其中的短肽。决明子蛋白经过碱性蛋白酶水解2~6 h,以超滤膜技术产生<3000 u肽组分。UF 2 h(2 ... 决明子乃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的干燥成熟种子,被中医界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本研究探讨决明子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并鉴定其中的短肽。决明子蛋白经过碱性蛋白酶水解2~6 h,以超滤膜技术产生<3000 u肽组分。UF 2 h(2 h水解产物分离出来的<3000 u组分)表现出最强的ABTS^·+清除能力(EC50=229μg/mL)和铁螯合能力(EC50=89μg/mL)。经过热处理和模拟胃肠消化后,UF 2 h的ABTS^·+清除能力都得以保留。UF 2 h仅在模拟胃肠消化胃后保留铁螯合活性。试验通过使用固相萃取,凝胶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UF 2 h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分析,鉴定了四个肽:PMPVR(599.29 u),FETLPF(752.34 u),KMRDNL(775.37 u)和LDESKRF(893.50 u)。计算机分析预测,在模拟胃肠消化前,四个肽皆无毒无过敏性。胃肠消化后,四个肽释放的片段仍无毒,仅PMPVR和KMRDNL释放的肽片段无过敏性的。UF 2 h及其活性肽可作为抗氧化剂,用于开发功能性食品和营养保健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敏性 抗氧化肽 决明 胃肠稳定性 稳定性
下载PDF
华蟾酥毒基胃肠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荣伟 孙星 林桂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 :对华蟾酥毒基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以及不含消化酶的人工胃肠液中的稳定性进行观察,为以后口服剂型的设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华蟾酥毒基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随着放置时间延长华蟾酥毒基残留量的变... 目的 :对华蟾酥毒基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以及不含消化酶的人工胃肠液中的稳定性进行观察,为以后口服剂型的设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华蟾酥毒基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随着放置时间延长华蟾酥毒基残留量的变化。结果:华蟾酥毒基在人工胃液中能够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而降解,但降解的速度较慢,残留量与时间呈直线关系;华蟾酥毒基在人工肠液中1~2 h时间区段内,残留量显著下降,但2 h以后几乎不变。而在人工NE肠液中,残留量几乎不变。结论:华蟾酥毒基制成口服制剂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来防止胃液对它的破坏作用。胰酶对华蟾酥毒基的分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药物与蛋白酶发生了结合而表现出来的“促进分解”的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酥毒基 胃肠稳定性 人工体液
下载PDF
在模拟人工胃肠道环境中博落回主要生物碱类成分的稳定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换成 陈梅 +3 位作者 柳亦松 唐昭山 曾建国 刘兆颖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10期1387-1390,1414,共5页
目的:为解释博落回中4个生物碱(原阿片碱、别隐品碱、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生物利用低的原因,对这四个生物碱在模拟人工胃肠道环境下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HPLC测定博落回中4个生物碱在不同p H缓冲液、人工胃液(p H=1.3)和人工肠液... 目的:为解释博落回中4个生物碱(原阿片碱、别隐品碱、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生物利用低的原因,对这四个生物碱在模拟人工胃肠道环境下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HPLC测定博落回中4个生物碱在不同p H缓冲液、人工胃液(p H=1.3)和人工肠液(p H=6.8)中的稳定性。结果: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在酸性、中性、碱性、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环境下8 h回收率为97.16%~101.89%;血根碱在p H=6.8磷酸盐缓冲液、水、p H=7.8~8.0磷酸盐缓冲液及人工肠液中8 h回收率为48.81%~60.53%;白屈菜红碱在p H=5.8磷酸盐缓冲液、p H=6.8磷酸盐缓冲液、水及人工肠液中8 h的回收率为81.21%~93.48%;在p H=7.8~8.0磷酸盐缓冲液中8 h回收率为57.43%。结论: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的稳定性不受p H的影响,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随p H升高稳定性降低,博落回中4个生物碱在模拟人工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与其在不同p H环境中一致,为阐明博落回散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 血根碱 白屈菜红碱 胃肠稳定性
下载PDF
胶原小肽铁螯合物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模拟胃肠道中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毕佳媛 陈梦倩 +5 位作者 吴俊超 龚静静 徐源 胡新裕 林依婷 黄光荣 《食品工程》 2022年第2期49-54,共6页
以鳕鱼加工副产物鳕鱼皮为原料,酸性条件下提取得到胶原蛋白,用胶原酶水解得到胶原小肽,与铁离子螯合形成铁螯合小肽,进而制备成螯合物纳米脂质体,研究胶原小肽铁螯合物纳米脂质体在模拟胃肠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胶原肽螯合铁纳米脂... 以鳕鱼加工副产物鳕鱼皮为原料,酸性条件下提取得到胶原蛋白,用胶原酶水解得到胶原小肽,与铁离子螯合形成铁螯合小肽,进而制备成螯合物纳米脂质体,研究胶原小肽铁螯合物纳米脂质体在模拟胃肠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胶原肽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在温度40℃,胆脂比0.37,加样量5.6 mg(30 mL体系中),pH值6.0时包封率最优。纳米脂质体对于肽铁螯合物有较好的包埋效果和保护作用,在胃肠液中具有缓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鳕鱼皮 胶原肽 纳米脂质体 胃肠稳定性
下载PDF
酪蛋白抗氧化肽的胃肠消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刘珊珊 敖静 +1 位作者 谢宁宁 李博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4,共8页
目的:研究酪蛋白抗氧化肽的活性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脱脂乳粉为原料提取酪蛋白,经酶解,初步分离得到酪蛋白抗氧化肽。以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错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抗... 目的:研究酪蛋白抗氧化肽的活性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脱脂乳粉为原料提取酪蛋白,经酶解,初步分离得到酪蛋白抗氧化肽。以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错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抗氧化指标,采取单因素试验,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研究酪蛋白抗氧化肽的胃肠消化稳定性。结果:酪蛋白抗氧化肽经胃蛋白酶消化后其抗氧化活性显著降低,而在随后的模拟肠消化中抗氧化活性逐渐回升至消化前的水平。在模拟胃消化阶段,胃液pH对于酪蛋白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没有显著影响,酶与底物比(E/S)越小,酪蛋白抗氧化肽活性保留得越多;在模拟肠消化阶段,底物浓度越大,其活性恢复得越缓慢。结论:酪蛋白抗氧化肽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为日常膳食中生物活性肽的合理搭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 抗氧化肽 胃肠消化稳定性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甲鱼蛋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及其纳米运载体的体外胃肠消化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肖婷 裘乐芸 +3 位作者 王瑞艳 李男 邓泽元 郑溜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121,共8页
以甲鱼蛋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SGTLLHK为研究对象,评价胃肠消化对SGTLLHK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SGTLLHK的消化特性及其产物;最后通过制备牛乳外泌体和固体脂质纳米颗粒(solid lipid... 以甲鱼蛋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SGTLLHK为研究对象,评价胃肠消化对SGTLLHK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SGTLLHK的消化特性及其产物;最后通过制备牛乳外泌体和固体脂质纳米颗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包埋SGTLLHK,测定颗粒特征(微观结构、Zeta电位、粒径、多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考察包埋率及在胃肠道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胃消化后原肽SGTLLHK完全被降解,从消化产物中共鉴定到2条肽段(SGTLL、GTLL);进一步经肠消化后GTLL被完全降解,仅剩产物SGTLL。SGTLLHK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在胃消化后显著上升,而在肠消化后显著下降,且低于原肽的抑制能力。SGTLLHK被成功包埋于外泌体、SLN中,其中外泌体包埋体系具有高度稳定性(粒径(125.87±2.66)nm,PDI 0.17±0.01),经胃肠消化后,SGTLLHK-外泌体颗粒体系保留率为72.52%,SGTLLHK-SLN保留率为48.43%,表明两者均能保护大部分原肽不被胃肠消化酶降解,且外泌体的保护作用优于S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鱼蛋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 纳米包埋技术 胃肠稳定性
下载PDF
神香草水提取物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戎晓娟 韩阳 +3 位作者 蔡晓翠 康雨彤 贺金华 王新堂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459,共6页
目的:研究神香草水提取物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神香草水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及迷迭香酸单体在不同p H、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大鼠肠道内容物及大鼠肠粘膜中的含量。结果:神香草水提取物中迷迭香酸... 目的:研究神香草水提取物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神香草水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及迷迭香酸单体在不同p H、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大鼠肠道内容物及大鼠肠粘膜中的含量。结果:神香草水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和迷迭香酸单体均随p H升高稳定性降低;在人工胃液中均稳定,在人工肠液中稳定性差;在大鼠小肠内容物、大鼠大肠内容物及大鼠肠粘膜中的稳定性依次为:大鼠肠粘膜>大鼠小肠内容物≈大鼠大肠内容物;在灭菌后的大鼠小肠内容物、大肠内容物及肠粘膜中的稳定性基本一致;两者在灭菌后大鼠肠内容物和肠粘膜中均比灭菌前更加稳定;在上述各条件下,神香草水提取物中的迷迭香酸与迷迭香酸单体相比较更加稳定。结论:该研究比较了单体化合物和其在维药提取物中的稳定性,结果明确,为进一步研究神香草提取物的吸收代谢情况及成药后的剂型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香草 迷迭香酸 胃肠稳定性 维药提取物 吸收代谢分析 药物剂型设计
原文传递
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锐 丁国芳 +6 位作者 杨最素 余方苗 黄芳芳 唐云平 张小军 陈思 梅光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54-161,共8页
目的:鳕鱼皮胶原蛋白肽(cod skin collagen peptide,CSCP)对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其吸收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拟采用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单层模型对CSCP在肠道中的吸收机制进行研究,为CSCP在动物肠道内的吸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鳕鱼皮胶原蛋白肽(cod skin collagen peptide,CSCP)对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其吸收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拟采用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单层模型对CSCP在肠道中的吸收机制进行研究,为CSCP在动物肠道内的吸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在进行转运实验前,先对CSCP在人工胃、肠液、不同pH值条件及在Caco-2细胞单层中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确定CSCP在转运实验中的最高质量浓度,然后建立Caco-2细胞单层模型并测定跨膜电阻值和碱性磷酸酶活力以检验细胞单层的致密性、完整性和极化现象;考察转运时间、CSCP质量浓度、维拉帕米、MK-571、氧化苯砷和去氧胆酸钠对转运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CSCP质量浓度并计算累积转运量和表观渗透系数。结果:在3h内,CSCP在人工胃、肠液及接近胃肠道pH值环境中基本保持稳定,转运过程中未见多肽发生水解。CSCP的转运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不受维拉帕米和氧化苯砷的影响,去氧胆酸钠和MK-571对CSCP的转运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CSCP跨Caco-2细胞单层转运的机制为细胞旁路途径,其外排受到多药耐药蛋白的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鳕鱼皮 胶原蛋白肽 胃肠稳定性 CACO-2细胞 转运机制
下载PDF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and microRNA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被引量:16
10
作者 Hiroyuki Yamamoto Yasushi Adachi +4 位作者 Hiroaki Taniguchi Hiroaki Kunimoto Katsuhiko Nosho Hiromu Suzuki Yasuhisa Shinomur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2期2745-2755,共11页
There is an increas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s that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 plays in Lynch syndrome (by mutations) and sporadic (by mainly epigenetic changes) gastrointestinal (GI) and other cancer... There is an increas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s that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 plays in Lynch syndrome (by mutations) and sporadic (by mainly epigenetic changes) gastrointestinal (GI) and other cancers. Defi- cient DNA mismatch repair (MMR) results in the strong mutator phenotype known as MSI, which is the hall- mark of cancers arising within Lynch syndrome. MSI is characterized by length alterations within simple repeated sequences called microsatellites. Lynch syn- drome occurs primarily because of germline mutations in one of the MMR genes, mainly MLH1 or MSH2, less frequently MSH6, and rarely PMS2. MSI is also observed in about 15% of sporadic colorectal, gastric, and en-dometrial cancers and in lower frequencies in a minor- ity of other cancers where i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hypermethylation of the IVlLH1 gene. miRNAs are small noncoding RNAs that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at the posttranscriptional level and are critical in many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cellular pathways. There is accumulating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MSI and miRNA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GI cancer. As a possible new mechanism underlying MSI, overexpression of m/R-IEE has been shown to downregulate expression of MLH1, IVlSH2, and MSH6. Thus, a subset of MSI-positive (MSI+) cancers without known MMR defects may result from m/R-1E5 overexpression. Target genes of frameshift mutation for MSI are involved in various cellular func- tions, such as DNA repair, cell signaling, and apoptosis. A novel class of target genes that included not only epi- genetic modifier genes, such as HDAC2, but also miRNA processing machinery genes, including TARBP2 and XPO5, were found to be mutated in MSI+ GI cancers. Thus, a subset of MSI+ colorectal cancers (CRCs) has been proposed to exhibit a mutated miRNA machinery phenotype. Genetic, epigenetic, and transcriptomic dif- ferences exist between MSI+ and MSI- cancers. Mo- lecular signatures of miRNA expression apparently have the potential to distinguish between MSI+ and MSI- CRCs.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MSI pathogenesis of GI cancer, with the focus on its relationship with miRNA as well as on the potential to use MSI and related alterations as biomarkers and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ICRORNA DNA mis-match repair Frameshiff mutation MicroRNA process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